03.03 不滿50歲患者多能自愈?日本新冠肺炎治療方案還提到了這幾種藥

3月2日,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感染症學會日前公佈了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治療方案,其中主張,由於不滿50歲的患者多數能夠自愈,不一定需要用抗病毒藥進行治療,僅採取對症療法等持續觀察即可。

不滿50歲患者多能自愈?日本新冠肺炎治療方案還提到了這幾種藥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上述報道稱,新冠肺炎尚無特效藥,但由於50歲以上的患者很可能出現呼吸衰竭,發生血液中含氧量不足的“低血氧症”時將考慮使用抗病毒藥。即使不滿50歲,吸氧和對症療法下病情持續惡化時也將考慮用藥。對象藥物為艾滋治療藥“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以及抗流感病毒藥“Avigan”(法匹拉韋)。

方案寫明,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兩種藥物將同時使用,與治療艾滋病的劑量相同,用藥持續10日左右。根據過去對其他冠狀病毒進行的實驗結果類推,如果濃度不夠高有可能無法產生效果,今後將進一步探討。

據共同社,Avigan採用高於治療流感的劑量,用藥最多持續14天。由於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孕婦及有可能懷孕的女性不得使用。該方案要求用藥時充分說明危險性並獲得書面同意,指出“需謹慎探討必要性”。

延伸閱讀:

日本累計確診980例新冠肺炎病例

截至當地時間3日上午10點半,日本共確診980例新冠肺炎,其中包括在日本國內的感染者和中國遊客等260人,“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和乘務人員706人,及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到日本國內的14人。其中在日本本土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有6人,在“鑽石公主”號上感染死亡的6人,死亡人數共計12人。

我在疫中的京都

近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在日本漸有令人不安的燎原之勢,不同於對地震這類天災有豐富的應對經驗,這場來勢兇猛的傳染病對於日本而言是全新未知的挑戰。正如傳染病學者加藤茂孝所云,傳染病的擴散方式往往與某國社會文化背景存在關聯,面對同樣的病毒、同樣的恐慌,不同國家可能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具體到個人的日常生活,也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在1月20日官方公開承認新冠病毒人傳人之後,當天夜裡我即與從周(注:蘇枕書的先生)取消了回故鄉過春節的計劃,併為家人網購若干口罩。當時的日本社會沒有任何緊張感,京都街頭遊人如織,許多商場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我甚至多次猶豫,懷疑是不是自己過度緊張。

但從23日武漢封城開始,中文網絡的信息都很不樂觀,日本國內也有一些關於封鎖國境、限制甚至禁止中國遊客入境的討論。這樣粗暴的做法在日本高揚“觀光立國”大旗的今日當然不可能,且如今交通便捷、異國之間的人口流動極為頻繁,因為傳染病就封閉國境在操作上很難實現——至多加強入境檢測。而後來我們也知道,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不會發燒,那麼入境時的體溫檢測其實也意義不大。

所謂“觀光立國”,是過去十餘年間日本為改善經濟而制定的重要國策。2006年,日本成立《觀光立國推進基本法》;2008年,在國土交通省下設置觀光廳;2009年,開放對中國的個人觀光簽證——這也是我來日本讀書的那一年,回想起來,當時到日本旅行的大陸游客確實不多,京都熱門景點聽到的漢語以港臺口音為多。安倍政府執政以來,更大力度地推進觀光立國政策,2015年訪日外國遊客達1900萬人,較2014年增加了47.1%,其中中國大陸游客達499萬人次,躍為外國遊客來源國之首位——就在2014年,這個數字才241萬人,在中國臺灣地區與韓國之下。面對如此變化,極度依賴旅遊業的京都也有鮮明的反應:越來越多的地方可以使用銀聯卡,許多保守的老店紛紛推出中文服務,面向中國遊客的民宿、酒店也大量崛起……而京都本地居民顯然還沒有適應這樣的變化,關於外國遊客激增、對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打擾等等討論層出不窮,一方面你不斷聽到關於中國遊客如何如何的抱怨,另一方面你也看到本地人逐漸認識到順應時潮帶來的經濟收益。如果不是突然暴發的疫情,這也會是一個賓主盡歡的春節。

一月末,收到滋賀好友父母的電話,他們憂心忡忡,詢問我近況,家人是否無事?說最近看新聞,京都也出現了感染者,擔心我因為中國人的身份而受到周圍日本人的差別對待,“上網或者看電視,萬一遇到令你不悅的言論”,“如果有那樣的情況,一定跟我們說,我們是你異國的家人,會保護你”。我說自己一切都好,請他們多加防護,買些口罩與消毒液,避免去人流密集處。儘管如此,當時日本離危機似乎尚且遙遠。藥妝店雖然已漸難買到口罩,但每天起早去排隊購買的多是中國人,本地人很少參與。直到最近一週,起早去藥局門口排隊的才以本地人為主。

日本社會痛切感受疫情的威脅,是在神戶大學傳染病專家巖田健太郎發佈揭露鑽石公主號內情的視頻之後。巖田痛陳郵輪內部隔離失敗,參與檢疫的厚生勞動省官員缺乏傳染病專業知識。與此同時,鑽石公主號上確認感染的乘客大幅增長,北海道、神奈川等地陸續確診多例本土新冠患者,日本社會對安倍政府的疫情對應措施積累的不滿越來越多。

過去數年間,包括修憲、森友學園問題、觀櫻會等等,有關安倍的醜聞並不在少數。2018年夏初,西日本遭遇罕見的暴雨,各地洪災頻發,而安倍卻與受災地出身的議員們愉快聚餐、品嚐壽司,遲遲不問救災部署。2019年秋初,颱風19號登陸伊豆半島,東日本地區河川氾濫、泥石流不斷,而安倍依然遲於應對,網友諷刺雲:“在有史上最大級颱風之虞的週五之夜,我們的安倍在有樂町的法國餐廳度過了優雅的時光。”民主黨執政時期對3·11地震和福島事件的處理廣受詬病,也是他們後來在選舉中失敗的重要原因,但人們後來意識到,被安倍斥為“噩夢的民主黨政權”領導畢竟曾不眠不休趕赴受災現場安撫民眾,而安倍自己每遇危機,卻往往毫無作為,民眾只好憤然揭露“安倍今晚又吃了什麼好吃的”。

2月26日,安倍終於在首相官邸發出指示,要求未來兩週內中止大規模的體育或文化活動,以控制疫情蔓延云云。隨後,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等文化機構作出臨時休館的決定,不少學會也紛紛表示取消或延期,一些私立大學陸續取消了畢業典禮。如此舉措是否奏效,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但日本目前並未實施大範圍的病毒檢測,這也是感染病例在數據上較少反映的要因。巖田健太郎自從刪除揭露視頻後,在網上的發言謹慎不少,對日本政府的做法也儘量從諒解的角度出發去解釋。譬如他認為政府不做大範圍檢測的原因是感染新冠病毒後轉重症的可能性在概率上其實不高,疑似病例與其去醫院增加交叉感染的危險,不如在家自我隔離。況且檢測結果也未必絕對準確,有些誤檢為陰性的患者放心出行,後又發現實為陽性,而事實上已感染多人。這樣的解釋很難安撫陷入焦慮與恐懼的人心,但事實如此,也只能多加忍耐,留待時間說明問題。

去秋以來,日韓關係持續緊張,而近來日本民眾對韓國透明化的疫情應對措施卻讚賞有加,網絡平臺很難得地出現對韓國的一片讚譽,這也是日韓關係在網絡世界中呈現的一幅奇景。一貫反對安倍政權的朝日新聞記者評論雲:“日韓的新冠對策可謂對照。日本優先於抑制檢測、俾使感染數低下。韓國優先徹底檢測、令實態可視化。雖不知何者奏效,但可以說日本優先的是以經濟界、自我力量為對策的強者立場,韓國優先的是貧窮者、有重症化危機者的弱者立場。”與地震洪水等天災不同的是,病毒對人是平等、無差別的攻擊,人人都暴露在這樣的危險中,成為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一天,夜裡下課後,打車去金閣寺附近。看司機的口罩因反覆使用而變得毛茸茸,很覺無奈。據說是熱水浸泡、噴酒精、熨斗燙平、吹風機吹乾的緣故。司機感嘆近來生意很少,日子很不好過,相熟的酒店和餐館也遭重創。猶豫片刻,告訴他我是中國人,但請他放心,我沒去過外地。他對我的謹慎笑道:“中國現在早就不是唯一遭遇病毒的地方了。”並關心了我的家人。他嘆息日本目前公開的感染數據太可疑:“京都這麼大,才兩例,想想也奇怪。”又說真相不明之際,大家又難免有僥倖與莫名其妙的樂觀,認為等櫻花開時,說不定事情就會變好。抵達目的地前吩咐我多喝酸奶:“據說真有用處,反正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就靠運氣對付,吃好喝好睡好。”

“吃好喝好睡好”,是近來聽到最多的一句問候,確實也是應對病毒的重要方法。人們在疫情中再次認識到生命的脆弱與未知,一貫對政治冷感的日本民眾亦痛感個體與政治之間不可避免的關聯。櫻花季已不遙遠,那時疫情會被有效控制麼?無比依賴旅遊業的京都,不論平時如何抱怨遊客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倘若當真沒有遊客,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亦難以繼續。病毒肆虐的此刻與未來終會到來的平息之後,該如何重建日常、撫慰傷痛、化解人與人的警戒、避免悲劇重演?是我們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作者:蘇枕書)

來源:綜合澎湃新聞、央視新聞、北京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