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這裡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

依蘭縣,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位於黑龍江省中南部。地處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爾濱市251千米,北距佳木斯市76千米,東距七臺河市91.2千米,南距牡丹江市330.6千米,總面積4672平方千米。依蘭縣地處小興安嶺、完達山、張廣才嶺延伸地帶。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蘭河四水交匯。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這裡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


依蘭縣名勝古蹟有遼代五國頭城遺址、金代土城子古城遺址、清代巴彥通抗俄要塞遺址、丹清河風景區、慈雲寺、東山怪坡等。

2011年,依蘭縣戶籍總人口40.9萬人。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4億元。

先後榮獲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產糧大縣、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中國十佳休閒宜居生態城市、中國十佳休閒旅遊城市、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2011年,依蘭縣戶籍總戶數14.67萬戶,總人口40.9萬人,農業人口27.95萬人,非農業人口12.93萬人。男性人口20.94萬人,女性人口19.95萬人,全縣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4.9:100.0。

依蘭縣居民,自肅慎族起,迄今已有3000年曆史。至2010年由滿族、漢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赫哲族、錫伯族、鄂溫克族、壯族、土族、俄羅斯族構成,除赫哲族、滿族外,餘者均來自其它各省。

2013年,依蘭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4億元,比2003年增長5.8倍,現價增幅年均增長21%;財政總收入實現13.6億元,比2003年增長8.9倍,年均增長25.8%;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7.4億元,比2003年增長6.2倍,年均增長2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9.6億元,比2003年增長36倍,年均增長43.5%;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完成44.2億元,比2003年增長8.2倍,年均增長2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739元,比2003年增長3.7倍,年均增長16.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048元,比2003年增長3.3倍,年均增長15.7%。

這裡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


第一產業

2013年,依蘭縣農業總產值實現65.6億元,比2003年增長3.7倍,年均增長16.8%;糧食總產達到40億斤,比2003年增長3.7倍,年均增長16.6%;累計轉移勞動力77.2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49.5億元;投資6.8億元,建設重點水利工程57項;畜牧業總產值實現13.9億元,比2003年增長3倍,年均增長14.8%;全縣畜禽規模養殖場發展到161個,畜牧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925家;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1%;森林覆蓋率由35.5%上升至41.5%。

2020年1月2日,依蘭縣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第二產業

2013年,依蘭縣全口徑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和稅金分別完成137.7億元、29億元和3.8億元,分別比2003年增長6.3倍、6倍和7.3倍,年均增長22%、21.6%和23.6%。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46戶,其中億元以上10戶。初步形成了以煤化工、新能源、綠色食品、裝備製造、建材、醫藥為代表的特色工業體系。三次產業結構由2003年的35.5:22.0:42.5調整到2013年的29.7:29.9:40.4。

這裡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


第三產業

2013年,依蘭縣實際利用域外資金實現62.3億元,比2003年增長11.3倍,年均增長28.5%,其中億元以上大項目10個。先後引進了國電、大唐、華潤、福田雷沃等多家國內500強企業,納稅百萬元以上企業達22戶。

累計接待遊客395萬人次,旅遊業收入實現19.8億元。城鄉商貿服務業發展迅速,農家店發展到369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送中心升級改造全面完成,配送覆蓋率達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