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自貢究竟要如何發展?

R_Sammi


自貢、內江可以考慮融城乃至合併成立一個新的城市,兩市百姓應該拋棄一些陳舊觀念和固守陳規,抱團發展,實現1+1大於2的效果(兩市如果提前十年甚至十五年融城發展,早已是另一番景象),融城或合併發展的好處和條件:

1.兩地都屬於老工業城市,因糖或鹽曾經繁榮過,曾經形成各自配套的一些產業,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洗禮,已經大不如前,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滯後,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目前兩市都在培育和發展不同產業,工業、農業互補性還是可以的。

2.兩地的四川理工(理工科院校)和內江師院(文科院校)相互互補,可以合併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可取名四川工業大學或者四川理工大學,把她發展為省屬重點大學,為本地發展培養人才!聯合開啟從學院到綜合型大學發展的新起點,對兩地整合教科文資源和提升科教文實力大有好處,也可以為當地人才建設和供應、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推動兩地教育發展一體化,兩地的教育發展水平本來就不低,優勢互補會發展的更好,為兩地發展培訓人才!

3.兩地建設和發展由相反方向變成相向發展,內江的國家級高新區可以申請往凌家,大山鋪方向擴容或騰挪,形成一個新區(北方以內江四合鄉和自貢團結鎮,南方以內江碑木鎮和自貢仙市鎮為界的近300平方千米區域內,以伏龍鄉附近為中心建設新城,見配圖三),為兩地發展預留土地,分步分階段逐步開發;加上兩城城區之間直線距離不到30公里,成為成渝之間名副其實的第三大城市,形成大城市、經濟總量、區域交通等優勢,吸引人才、技術、投資等,這樣就有強大的富集資源快速發展的巨大潛質。時機和條件成熟後,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環城高速公路,兩地的交通更加方便,絕對有潛力成為四川第二個特大城市!

4.兩地合併後gdp可以接近3000億,成為四川第二,面積接近10000平方公里,兩個中等城市變成大城市,財政實力將會更強,並且往好的方向發展,有更多資金支持新城市發展;新城市將會和成都,重慶形成一個三角區域,區位優勢和條件更好,對招商引資會大有好處;通過一些積極有利政策,大力招商引資,可以把兩地中間的高新區充實起來,這樣即可融城,連成一片。

5.強化新城市的交通樞紐地位:

(1)內江的交通樞紐地位將會有利於更好地強化新城市的交通樞紐地位,將會有更多公路、鐵路和高鐵站。

(2)目前兩地之間規劃的鳳鳴機場可以升級為更大一點的飛機場,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提升運營效能,而且更省資金,建成後價值要大得多!

(3)沱江航道整治,發展內河交通物流,優化自貢牛佛港和內江白馬鎮兩個內河港口(兩個港口進行差別化定位,分工合作),提升通航能力,疏通內、自到瀘州、重慶航道,打通內河航運通道;

(4)建設繞城高速和域內縣縣高速公路連接。高鐵🚄+飛機場+航運+高速+城市軌道交通,那還是多麼強大的發展動力,內、自的四川省交通樞紐地位將會更強化!

6.兩地飲食同屬小河幫菜系,風俗習慣,語言和觀念還是較接近的,合併起來也沒有太大障礙。還可以利用兩地已經有一定知名度的美食資源(自貢的冷吃兔、冷吃牛肉、火爆系列菜、火邊子牛肉等;內江的花生酥、牛肉麵、蜜餞、球溪鰱魚、油炸粑、牛肉湯和羊肉湯等)都可以借鑑重慶推動火鍋和小面走向全國的經驗,孵化和培育川南美食品牌及產業,打造美食品牌,走向全國!

7.簡陽市正式併入成都,資陽市有可能被拆分,遂寧市、成都、貢江市三市各自分得資陽一部分,貢江市如果得到雁江區或者安嶽縣,將會進一步壯大城市,積蓄髮展潛力。

8.整合兩地的軍工研究院所、科研機構,大力發展技術型、知識型產業,推動兩地產業結構提檔升級!

以上有利因素是兩市合併的助力,川南城際鐵路的建立將會把自貢和內江進一步聯繫起來,目前兩市公路里程四十公里,用時半個小時,城際鐵路通車後會更方便的多。如果兩市領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有這種想法,可以集思廣益,系統規劃,持續造勢,營造條件;同時,去省裡多做工作,做通了然後再向國務院申報,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通過同城化甚至合併在未來五年成長為GDP達到5000億以上城市,我覺得做出一些犧牲和變革,也是值得的。沒有什麼能夠比讓家鄉興旺發達、讓兩市人民安居樂業更有意義。就看兩市領導怎麼想,當中的利益糾葛就不是我們這些平民可以搞定的了。

以上繫個人看法,不喜勿噴,有興趣者,歡迎留言各抒己見!






長弓勁弩1988


自貢曾經是四川最大的城市之一,川渝地區最早的三個現代城市之一。過去的100年裡,自貢大部分時間是和成都、重慶並列的三大城市。

自貢崛起於鹽業,興盛於抗戰時的陪都西遷。曾經榮縣、富順兩縣邊界的一個不毛之地,硬是崛起了一坐以鹽業為根基的手工業城市,並發展成為四川最大的移民城市,以及當時全國最富庶的城市之一。

不過,自貢的衰敗也是因為資源型城市未及時轉型,沒有跟上現代科技、現代工業的發展步伐,慢慢淪為了四川的二級城市。及至現在,自貢也僅僅是省內眾多地級市中,非常普通的一個,更不用說具有國內影響了,與曾經的城市地位差異非常巨大。

自貢的名片主要有三個,鹽都,恐龍,燈會。這個基本代表了自貢在各種產業中的發展方向。不過,自貢地域終究太小,其管轄面積基本算四川最小的區域之一,其四區兩縣說白了都是原來兩個縣析分而來的,面積太小,發展承載力相對而言也比較小了。

實際上,自貢全市在省內雖然排名中游,但是自貢市區發展程度在省內城市中,至少是前三甲的。因為全域面積的限制,自貢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還是在旅遊或高科技產業上面,如果能配合成渝兩地的大交通,自貢做一個精細的川南城市,保存一定的歷史氣息,還是挺不錯的。


蘇綻


自貢並無必要和內江合併。從地理位置來看,隨著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戰略佈局調整,南下成了成都市的重要發展方向。自貢正好在成都的出海通道上,隨著高鐵路網的完善,自貢將成為川南交通樞紐。而內江一直號稱成渝中心,但多年來並沒有打好交通這張牌,成了成渝經濟塌陷區。從城市本身來看,自貢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工業基礎較好,城市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也有經濟增長突破點。內江作為傳統的農業城市相對說來底子差一些,沒有足夠發展動力,隨著成渝經濟圈概念的弱化,內江將進一步被邊緣化。目前自貢與內江搞的所謂同城化,實際上是自貢在為下一階段發展積蓄人口紅利。社保、公積金、醫保、公交的一體化,將為自貢帶來更多的流量。威遠將完全被納入自貢經濟發展區域,儘管名義上還是屬於內江。兩城完全合併,操作難度太大,自貢自己能快速發展才是真正目的。


用戶81437862164


個人淺談自貢發展,之前個人在西秦會館發過一次,正好遇到提問,就再發一次。

自貢號稱鹽之都,燈之城,龍之鄉,先說鹽之都,目前國內基本以海鹽成為主,就算打生態鹽,礦物質鹽,但畢竟開採那麼多年了,能有多大產量,鹽對應的是工業,自貢工業不臨海,不臨江,沒有地理優勢,又數丘陵地帶,大面積開發招商引資又不現實,再說龍之鄉,燈之城,均屬旅遊產業,恐龍帶來的流量有限,且垂直開發能力也有
限,最後一個燈之城,燈會也火了那麼久了,到目前為止,也沒什麼大的創新,雖然也很好看,但畢竟只能做年關的生意,貢獻不能持久。 但燈之城美譽不是白來了,垂直開發力度比前兩個都大,咱們能不能,依靠現在網紅流量模式,打造一個古風古樸的燈會之城(古建築/古大街/古農村),如何做:

1:吸引省內或者國內愛好古裝的遊人,打造一個漢服聚集點。

2:舉行七夕燈會,重陽燈會,端午燈會。

3:不定期舉行猜字謎,等遊戲活動

4:通過吸引愛好古裝網紅,依託網紅的流量,免費向全國宣傳古燈之城自貢。

5:等--------

如此一來:將帶動大量消費,衣食住行均可覆蓋, 前段時間大同古城牆弄的沸沸嚷嚷,咱自貢優勢可不比大同市差,

不說別的,就花海大小的面積做出來的效果都不差,古樹,古街,古農田,彩燈用古色古香原始燈籠做,放河燈,猜字謎,玩穿越,舉辦古裝大賽,做重陽,做七夕,入院全部換古裝,周圍建設古客棧,古餐飲,光是全國喜愛古裝的人都不在百萬以下,

他們又吸引著全國幾千萬人們的眼球,那該會有多少人關注自貢,關注鹽幫菜,關注自貢每年的燈會,關注來自貢的美女,文化這個產業要是做好了,是具有壟斷性的,不可複製的,這要做好了,夠自貢吃一輩子。 其實古燈會之城,認真做,這個美譽, 真的有可能在全國打響 。






小棋優選


很多出去讀書的本科生些,幾個回來的?稍微有點出息的都在北上廣深和省城發定居了!發展始終最根本的因素都是靠人,留不住人和人才,修再漂亮的房子,修再寬的馬路,修再多高鐵都是空談。看看每年春節嘛,回來的帶動了好多GDP,完了又走了。

所以,要有規劃還要有惠民政策!提供更多人才留下來發展的機遇和崗位,要建設更多可持續發展的工業、文化、金融等等一系列產業。要吸引更多中小企業企業家回鄉建設落戶自貢。

唉,不想說了。


歐小賤52273250


1、政府機構練好內功,目前四區兩縣的政府工作效能是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關健因素之一。

2、大安、自流井、貢井在區域規劃上應統一,目前這幾個區在發展規劃上東一塊、西一塊,有些地方還有發展規劃方向重複,浪費資源,不能體現自貢市大方向的規劃,各整各的,把自己區域整來感覺漂亮就行。

3、本市範圍內的許多中小企業在旮旯裡默默生存,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發展潛力大,但是與政府政策脫勾,只是在自己慢慢發展。如果這部分企業在有效的政策引導下快速發展起來,對自貢的經濟發展是不可忽視的。

4、打造旅遊特色城市將會是自貢的誤區,保持現有特色旅遊產品,打造為精品就行,畢竟川內的突出景區太多,競爭優勢不明顯。自貢區域狹窄,位置又處於尷尬的地方,應盡力收集周邊地區的資源來發展自身,加強周邊合作,才能突破區域限制。畢竟連成都也在做內引外聯的事,自貢為什麼不與內江、宜賓、樂山來個大的縱橫聯合。


天天向上120285561


這先要找準自貢落伍滯後的根源。是地理位置的問題還是產業屬於淘汰的問題?僅從國家對高鐵網的安排上看,確實把自貢甩了,僅有成自滬赤一條過自貢。為什麼會這樣?肯定是因為自貢在經濟發展上前景不佳。現在也全是靠中央財政撥補度日。

怎麼改,恐怕光靠自貢自身是無法了!


用戶93784570146


說自貢內江合併就大有前途的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兩市加起來是有三千億不錯,但也只是量增加了質沒變,,兩個個窮人合在一起就變有錢人啦?合在一起先發展誰,另一個不用錢了?合在一起收入翻翻,支出也翻翻,有合意義?經濟增長上不去,過幾年還不是被綿陽,宜賓趕超。真正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做好自己的特色產業開發資源,如何引進資金進行產業升級轉型,,現在從宜賓那邊向家壩電站引水到自貢工程以經展開自貢缺水的情況會得到緩解,抓住沿海地區企業向內地轉移的機會大力引進沿海地區企業才對。


農夫果園36


差一個鐵腕的一把手,首先打通自貢到成都的地域阻隔;再大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重金引進人才;不要再停留在原有的幾個旅遊項目上,應該推陳出新發展新的旅遊資源。自貢在地理面積上還存在一定的劣勢,想辦法增加一些行政區域方能更有作為


一默272


只要進一步改革開放才有岀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餐飲、燈貿、旅遊走向世界!第二產業建立減稅免稅區,全力招商引資!第一產業努力發展現代農業,養老產業、鄉村旅遊業。同時精減政府管理程序,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