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氣話往往就是真話,不可不留意”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樓主這個問題。

我不完全認同這個觀點,怎麼說呢,首先我說一下認同的地方。有機會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正因為白天想到了,晚上才會夢到。同樣的是正是心裡有這個念頭,氣急了才會說出來,這是有道理的。

再說一下我不認同的觀點。這個不太好表達,我舉例說明吧。我家倆兒子都不大,老大6歲,老二3歲都是正調皮的時候,大的不大,小的不小。最近又趕上疫情不能出門,只能在家窩著,剛開始的時候出不去,倆人玩的還挺嗨,時間久了就天天吵架。我媳婦脾氣大,氣急了就說“我真想把你倆賣了,省的在這煩人”。我知道這是氣話,肯定不是她內心的想法。

還有經常在聽到家長訓孩子說“你在不好好學習我就打死你”,這肯定也不是想真打死孩子吧[捂臉]。



明亮萬能


很多人在理智的時候,都能夠剋制自己負面情緒的爆發,所以即使有時候很討厭一些人、一些事,但還是因為種種外在因素而假裝不拆穿。

可是當失去理智的時候,我們就會忍不住將自己壓抑已久的真心話宣洩出來,即使我們知道那樣會得罪別人,也會影響彼此的關係。但有時候脾氣來了,十萬匹馬都拉不回來。

雖然氣頭上說的話不經大腦思考,也總被說成是衝動情況下的脫口而出不應該太在意,但其中隱藏的那些平時不敢說的真心話是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呢?

之前聽一個朋友抱怨說她的工作遇到了需要翻譯的文獻,但她自己能力不足,於是就找了舍友幫忙。沒想到舍友一開始滿口應承,過了兩天就把文獻丟回給她讓她自己解決。聽起來貌似是這個舍友有點過分,但真相是,她把文獻給了舍友之後自己就整天玩遊戲,一點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都沒有,她舍友一生氣就嘲諷了她幾句,說:“做人別太自私,誰都沒義務幫你。”

然後,我這個朋友就不開心了,她開始覺得是她舍友太過小題大作,不幫就不幫,還硬要說她自私,過了很久後她才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但已經晚了。

而在此之前,在我這位朋友的意識裡,她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這個毛病,儘管我們也委婉跟她提過幾次,她還是不以為意。比如我們約定逛街,只能她遲到,我們不能遲到;又比如別人幫她的忙,她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別人找她幫忙時,她就會推三阻四。

身為朋友一般都能互相包容彼此的小毛病,但是對外人而言,別人自然沒有義務去包容她的缺點,直到這次她舍友毫不留情地指責她,她才有所領悟。

有時候越是關係親近的人,越難去指出或糾正對方身上的缺點,反而是不太熟悉的人不留情面的氣話,才能讓一些人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

在愛情的裡面,不少情侶的分手也是因為某一方在氣頭上的真話所致,對不少情侶而言,所有的爆發都是平時壓抑太久的結果。

明明很介意對方的脾氣太暴躁,也卻總是安慰對方沒事,你脾氣挺溫和;明明不喜歡對方太潔癖的性格,卻假裝很喜歡,還誇對方愛乾淨、整潔。於是,一旦吵架就會細數對方缺點,直言對方像母夜叉,或者潔癖得像個神經病。結果就是,既然你無法包容我的缺點,那就只能分手。

分手沒什麼毛病,可是任何關係都需要平等對待。在愛情中,對方沒有義務對你的壞毛病全盤接收,如果TA能在包容你的同時去幫助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陪著你改變,TA就是真正為你好的人。

如果你足夠冷靜,也足夠聰明,面對別人在氣頭上毫無留情的言語,你就不應該以忘記的形式去逃避。因為那些所謂的氣話往往那才是事實的真相,也不要記恨說這話的人,因為他是用另一種方式讓你看清楚自己。

我們都說氣頭上說的話不要當真,可是誰都知道氣頭上說的才是真話,因為忍無可忍了,因為理智崩塌了,那些夜以繼日盤踞在心裡的感受才會被宣洩得淋漓盡致。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總說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生氣的時候最好保持沉默,因為很多真話說出來太傷人。

而對自己本身而言,若想徹底認清自己,不妨多留意一下別人在氣急敗壞時對你說的話。畢竟,有時候,氣話就是失控時的真心話。

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只有更全面地認清自己,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才會有機會去改正自己的缺點,變成更好的自己。



戀愛牆


認同,氣話我認為就是拋去道德底線,拋去一切顧慮,相對真實的的想法,只是平時不能對人言,因為那是禁忌!

有人會說:生氣的人口不擇言,他說那些話只是想傷害對方,讓對方難受而已,不能當真!其實我們反過來想,是不是這才是他的真實想法,之前沒有說出口,只不過是不想傷害對方?為什麼人們生氣的時候一些傷人的話張嘴就來?因為那些話在他心底已經藏了很久,沉澱了很久!憤怒讓這些真心話像洪水猛獸一樣,找到了地牢的出口,不顧一切的想要衝出來撕碎對方?

我們需要認清自己,有時候不妨多留意一下身邊的親人,朋友。當你們對於某件事意見相左,對方氣急敗壞對你說的話,也許會成為你成長的養分!

最後再說一點,每個人心裡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那樣得不順心,我們都應該有過憤怒,你難道就不明白自己的你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嗎?你自己最清楚你說的是氣話,還是壓抑了很久的真心話!



信仰迷失方向


你好,我想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①我們先來解讀一下你這個問題的第一句“氣話往往就是真話” 那麼有些話為什麼只有在生氣的時候才會控制不住說出口呢?

我是這樣理解的:首先人與人交往相處當中肯定會產生一定的感情摩擦或者意見建議,與父母或與自己的愛人或與自己的孩子亦或周圍的親戚朋友,可能平時我們會不經意間的發現身邊某一個人有一個不足之處,可能他本人根本沒有感覺到,我們或許覺得如果直接說出來可能會傷了和氣會讓對方多想,我們自己也會覺得問題不大 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可能也就默認了對方的這個問題,

那我們為什麼會在生氣的時候說出來呢?對方讓我們生氣肯定是做了或者說了觸碰我們自己立場的事情,這時候我們就會回想起對方的種種不足之處,在雙方正面接觸生氣的狀態下可能就會控制不住的想讓對方認清自己,這個時候就會說出對方平時做的不對的地方會說出種種數落對方的語言,但說出來的卻正是對方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那一面,我們只是想讓對方更清楚更真實的認知自己或者第三者的不足之處。

所以這大概就是“氣話往往是真話”所涵蓋的。

②那麼我們接下來再來理解一下“不可不留意”這一句話

為什麼要講到“不可不留意”呢?

我是這麼理解的: 這句話包含了好幾種情景下的涵義,今天我們拿出“氣話往往是真話”來襯托“不可不留意”

我理解可能有兩種涵義

①牽扯到第三者的話題,比如:A跟B生氣,生氣的原因牽扯到C ,這時 A很生氣的告訴B一些B所不知道但平時又不想傷了三人感情的事,這個時候B就會把“不可不留意”用在C身上。

②單純的雙方吐槽,A很生氣的吐槽他對B的種種不滿,這個時候講了很多平時不會講的話,這個時候B就會想到“不可不留意” 我是不是真的像A講的那樣錯了?

//我的個人理解有限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小阿杜的vlog


大多數人在理智的時候,都能夠剋制自己負面情緒的爆發,所以即使有時候很討厭一些人、但還是因為種種外在因素而假裝不拆穿。

可當失去理智的時候,我們就會忍不住將自己壓抑已久的真心話宣洩出來,即使我們知道那樣會得罪別人,但脾氣來了,十萬匹馬都拉不回來。

雖然氣頭上說的話不經大腦思考,也總被說成是衝動情況下的脫口而出不應該太在意,但其中隱藏的那些平時不敢說的真心話是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呢?

之前聽一個朋友抱怨說她的工作遇到了問題,但她自己能力不足,於是就找了舍友幫忙。沒想到舍友一開始滿口應承,過了兩天我讓她自己解決。聽起來貌似是這個舍友有點過分,但真相是,她把問題給了舍友之後自己就整天玩遊戲,她舍友一生氣就嘲諷了她幾句,說:“做人別太自私,誰都沒義務幫你。”

然後,我這個朋友就不開心了,她開始覺得是她舍友太過小題大作,不幫就不幫,還硬要說她自私,過了很久後她才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但已經晚了。

有時候越是關係親近的人,越難去指出或糾正對方身上的缺點,反而是不太熟悉的人不留情面的氣話,才能讓一些人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

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只有更全面地認清自己,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才會有機會去改正自己的缺點,變成更好的自己。


敏仙仙愛影視


也不全對哦,人在生氣時,的確會因為情緒的波動,影響到正常的行為,說出一些內心真實的想法,但也往往會因此說出一些傷人過重的“真心話”,這些話多數都不是發自內心,真的純粹就是為了氣你而氣你,實則事情過後,會有各種後悔,太過留意會影響兩個人的關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認真思考這件事的起因和過程中雙方言語中是否過於偏激,反省和自省才能讓自己真正的成長。



樂樂樂樂起來


非常贊同。無意中說出來得話,其實是最真實的心理反應。在吵架時,脫口而出的話,是他人憋在心裡的話,我們需要留意。但是也要注意,如果說的太重了,可能讓對方陷入傷心絕望的境地,太傷自尊的還是永遠留在自己的心底吧!



傲慢的小紅紅


不是很絕對

生氣時,往往會抓住某段記憶,下意識的強調是不對的,錯的,超出了心理預期,容易以偏概全,

生氣時,血液大量湧向頭部,會使腦血管的壓力增加,生氣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說不禁思考的話會大幅增加



是那個打落的孩


一個人的內心,真的尊重你,生氣時,也不會出惡語。

能出去惡語得,必定不是真的人。

朋友之間,真正的閨蜜(❁´ω`❁)間,當然會有生氣的時候,俗話說哪有舌頭不碰牙床子得,但她不會接你短,不會讓你受傷,說也是說些不理你了,但是過了一會,又和好了(●°u°●) 」

惡語傷人六月寒啊(ღ˘⌣˘ღ),氣人也代表你在她人內心中的地位。


蛋黃焗玉米粒


氣話不一定是真話,一個人不論男女,以但生氣就會失去理致,啤氣暴躁,往往會很衝動。這個節骨眼上一般人卻控制不住自已。這時候的人大腦彭脹,腦細胞思微超速運轉,很容易做出不合情理的決定。那他的嘴裡肯定是滿嘴跑滅車,那句來的快他就說那句,所以說他當時說的話不一定就是真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