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文化?

三迷糊jh


東方傳統文化的本質對物質文明的發展具有指導性和制約性。東方文化是來自宇宙文明影響形成的文化體系,她是宇宙文明在過去發展過程中的經驗總結,是經過實際檢驗的最接近“生命進化”真理的文化,簡單點來說就是以精神文明為主的,更脫離人性陰暗一面的文化。人類現在已經意識到在有限的環境空間內一味發展物質文明的侷限性和危害性,但人類還沒有完全意識到真正的幸福快樂、“生命進化”的方向是在精神意識層面,離開了這條光明大道只能去走充滿荊棘和垃圾的歪道。正是基於這一層面的認識(實際是已經深入了東方人們的深層意識之中),東方文化一直對發展物質文明不積極不主動,是因為他們在意識層面認識到了對大自然的掠奪破壞的後果嚴重性,實際是對人類長期發展的不利因素太多,以及物質文明的發展對精神文明發展的負面影響問題的迴避等。所以,我們需要用東方文化來指導經濟發展問題,以達到與大自然的和諧既“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利可持續性的長久發展和人類在地球的長久生存繁衍。

東西方文化有著巨大的差異性,切不可用西方文化的眼光來看待東方文化。21世紀初之前的人們把西方文化看做是地球文明的制高點,而認為東方文化是落後腐朽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是人們眼光意識的侷限性決定的錯誤認識。我們來分析一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就可以說明這一點。西方文化是建立在以自我為主基礎上的理性文化,具有極大的自私性,體現了過多的人性負面,所以他們站在人性負面去看東方文化,怎麼也理解不了。東方文化是以和善為主基礎上的感性文化,倡導一種自利利他性,講求更多的無私性,體現了較多的人性正面,可以很容易的包容其他文化,也易於理解其他文化。西方文化具有“主動性”,體現在創新創造性,有利於物質文明的發展;東方文化具有“主靜性”,體現在保守和諧性,有利於精神文明的發展。精神是高於物質的,是母與子的關係,體現在發展的遞進性。人們已經意識到西方文明巨大的負面效應,這也是人類文明發展遇到挫折後的必然迴歸,由注重物質文明向精神文明的轉折,這也算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所決定的結果。如果還有人無法認識到這一點,還要拿西方文化的觀點來看東方文化,那樣只能令自己更加迷茫。

總之,東方文化是人類共同的十分珍貴的精神財富,遮蓋在東方文化幕後的是人類更高級的文明發展階段,東方文化將給人類帶來一個充滿光明的嶄新世界。作為東方人應該去珍視她、愛護她、發展她;作為西方人也應該去認識她、親近她、促進


偶然回眸


如何關注文化,似乎是一個問題。

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講文化的基本單位定義為meme,類似於基因在生物界的傳播,meme作為一種基本單位在文化中傳播。

我們整天叨叨的:

春風十里,不及你

我還是喜歡你,像風吹了八萬裡,不問歸期

以及從來不知道歌名的副歌等,都算meme

柴靜採訪周星馳的時候問:

是否在那樣的一個時刻,你就是有借角色說出那些臺詞的衝動?

星爺沉默片刻,微微一笑,反問:

你有這種感覺嗎?是真的嗎?

星爺的臺詞,無疑也是meme了。

當然,如今meme有了更廣泛的意義,我們談話中顯露幽默或見識的“梗”甚至我們每天使用的表情包,都稱為meme。

文化,離我們並不遠。

那麼如何看待文化呢?

《弟子規》前幾句就是: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人,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有餘力,則學文”說得倒也輕巧,能做到前面幾條的已經少之又少了。

中國古人是極聰明的,講話玄之又玄

相比,我更認同《文學回憶錄》裡木心講伊卡洛斯,簡單來說:文化,是可以讓人獲得自由的,雖然這自由也包含毀滅性的一面。



白袍加身仗劍天涯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文化。而我比較熱愛酒文化



我是愛酒人士


如何看待文化?題目十分明確不是討論文化的淵源而是如何看待文化。在我大半輩子裡我是十分重視文化修養的,因為在實際工作中深深的體會到沒有文化不行。我所講的修養就是提高文化水平的過程。不斷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人可以沒有麗舍華屋,但絕不可沒有文化!有文化的人可能沒有高學歷、有高學歷的人可能沒有文化。真正的文化絕不會以學歷高低而決定,這就是文化的特性,文化的本質意義所在。文化其表現出的特點就是修養與智慧,寬容與慈悲並存的載體。人不能沒有文化,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無論他之前是什麼學歷,但由於他們不斷的學習,最終成為了有文化的人,成功的人。縱觀歷史那個成功的人是沒文化的人?如何看待文化?一句話就能解決問題,沒有文化不行!



廣陽梁山


廣義文化是人類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

狹義文化是指哲學、美學領域。


平時所說的文化,應該更多的理解為精神類財富總稱(非物質文化)


國學範圍包括廣泛文學、教育、戲曲、詩詞、音樂、繪畫、書法、歷史、漢服等等很廣泛的領域。


傳統文化,更多的指以儒釋道為術心的學說,並不等同於一般所說的國學。


知識不等同於文化。知識是記問之學,綜合起來內化成個人的東西,然後展現出來的才是文化。


一般所說的文化產業,可以解釋為國學。既然說“產業”,那就意味著商業化味道更濃重一些。


從古至今,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就有文化,所以文化只會隨著歷史的變遷,而被賦予新的元素,得到融合、進步,然後回過頭來再推動歷史的發展。


文化文化,以文化育。


書香居


什麼是文化?

文化決定方向,它能決定我們前進的航標,往哪裡去。

文化決定思想,它能決定我們想什麼,怎樣去想。

文化決定行動,它能決定我們做事的方式,人生走什麼路。

文化是人類群體創造並共同享有的物質實體、價值觀念、意義體系和行為方式,是人類群體的整個生活狀態。

文化是一種意識,是一種行為,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精神世界的意識形態,它以無形的力量無時不刻地存在於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決定著我們的思維、價值觀和創造力,相伴著我們人生軌跡的點點滴滴、分分毫毫。

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是人類不斷髮展,走向文明的動力源泉。文化促使人類在數百萬年艱辛的進化過程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主宰。同時,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也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才使我們享受著高度文明所帶來的美好生活。無論是茹毛飲血的艱苦歲月,還是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文化始終在潛移默化中引領著我們的思想、指導著我們的行動,創造文明,相伴前行。

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舉一動,或高深、或風雅、或低俗,都映射著每個人的素質和品行,智慧善良也罷,奸詐狡猾也罷,都是不同的文化底蘊氛圍所凝聚出來的真實寫照。

有時,我們很迷茫,認為知識層次很高,文化素質就會很高,將知識和文化混為一談。文化反映的是不同精神境界的個性修養的差異,而知識反映的是接受教育和掌握技能的程度。現實生活中,往往出現許多“紳士”之流的貪婪與惡毒,“屠狗輩”的高雅與善良。我們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困惑著文化的難以琢磨。

其實,文化就是意識行為的自然流露,文化就是行為習慣的真實“表白”。不必刻意掩藏、不必刻意偽裝,文化在每個人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修煉層次就已經在思想深處和行為表現上打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它會決定著你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事、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心態是陽光還是陰暗,態度是端正還是消極,品行是善良還是虛假……真善美、假醜惡都會在不經意中“悄悄”流露出來。流淌的時間,飄逝的歲月,一切都會在自然中將你的文化層次和內涵沖刷開來。

文化也是一種進程,是在我們行進的每一步中逐步滲透的,是在我們行進的每一點中逐步融入的,是在我們行進的每一天中逐步凝聚的。正如“泰山不讓其土,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一樣,以不同的“土壤”形成不同的認知和修養,不是象知識的汲取那樣可以去直接表現,而是一種象徵,在深層次的意識心靈中汩汩流淌,最終以各種行為的不同表現,顯現著視角的差異、思維的不同、道德品行的高低和素質的高下。

文化是濤聲震天的驚濤拍岸,文化是靜靜流淌的碧水悠悠,有盪滌蒼穹的聲聞於天,有教化啟迪的絲絲綿長。文化無需敷衍、文化無需應付,再多的虛無縹緲,經不起內心真實的湧動,經不起實踐中求真務實的自覺行動。

文化有著春天般的花香四溢、迷醉萬千;

文化有著夏天般的炙熱激情、如火如荼;

文化有著秋天般的靈動飄逸、蒼涼沉重;

文化有著冬天般的寒風凜冽、飛雪揚揚。

文化如同四季,四季是自然的,文化也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有自然之道,遵循道,就可蓬勃向上;違背道,只可毀卻一切。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流”。和尚不拘形式,但心中有佛,也可修煉成高僧。

記得《倚天屠龍記》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太極就是無極,不要管什麼拳種,忘形而不忘意,只要把這兩個傢伙(指玄冥二老)打趴下就行”。靈活運用思維,就可一切自如。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歸根結底就是思想和行動,而這卻是文化在起作用的。“死板”僵化的思維將只能是塵封的記憶,“靈活”多變的思維才可開啟萬物之窗。

人生是短暫的,一路的風雨兼程,一路的披荊斬棘,或為成功而欣喜,或為失敗而彷徨,運行的軌跡無論是風光無限,還是青澀暗淡,文化始終伴著前行的腳步,融入我們的血液裡,與我們匆匆而行,也許一步即千里,也許一步即深淵,文化塑造了不同的行為意識和人生觀、價值觀,不同文化為我們演繹了大千世界瑰麗奇異的林林總總,為我們展現了人生征途上的風風雨雨。是呈苦痛鞭策著我們去移山倒海,去創造奇蹟,崇尚優秀文化讓平凡者脫俗,傾心腐朽文化會讓天才壁落。

沒有文化,美人是花瓶,沒有文化,思想是空洞,感謝世界賦予我們太多的文化,才讓我們的生命綻放無限精彩,才讓我們的跋涉之旅堅定不移、勇往直前。

當你邁向人生的頂峰時刻,當你滑入人生的低谷之時,你對文化的認知,會指引著你是笑傲紅塵,還是悲守窮廬?

文化決定著你的思想、你的態度,決定著你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濃郁的環境裡,你懂得尊重自己,你會自強不息,所以有品味;你懂得尊重別人,你會與人為善,所以有道德;你懂得尊重自然,你會充滿仁愛,所以有永續的生命。比如充滿道德文明的良性文化,一定是平和善良仁愛的,一定是尊法重道、敬畏自然、珍愛生命、善待生靈並與之和諧共生而沒有惡念惡行(如很多殘殺遺棄動物等惡念惡行就是不良文化的表現,不符合文明社會精神文明道德標準)海晏河清。

“海水永不幹,天也望不穿,紅塵一笑與你共徘徊”。文化,相伴人生不離不棄的無形使者,是你的身影在心空閃亮,是你的語言在耳畔迴響,激勵著人們相伴前行。


地勢坤9


所謂“文化”實為“傳承教化”。“文”字是從“紋”字簡化而來,古時候只有“紋”字,沒有“文”字,“文”是從“紋”引申而來。“紋”是上古之人,把重要的內容“紋刺”在皮膚上,防止忘記,也是為了傳承重要的思想智慧。“紋刺”是為了記住、為了傳承思想智慧。但“紋刺”在皮膚上的內容本身只是“圖案”和“符號”,並不是直接的思想智慧,也就需要把“紋”的圖案和符號轉化為思想智慧,才能有用。所以“紋”需要“轉化”(成思想智慧),也就有了“紋化”。後來的智慧刻在甲骨上面,再後來刻在竹簡上,再後來寫在紙上,不再需要“紋”(紋刺)在身上了,就成了“文”,也就成了“文”(符號)需要“轉化”(成思想智慧),就成了“文化”。

“文化”就是:有智慧的人,把他的智慧轉換成文字(文章)流傳下來了,後人不能只會文字符號的表面含義,要深刻的去“明白”文字所蘊涵的思想和智慧,也就是後人要把前人的文章、文字的符號轉化成自己的思想智慧。

通俗的文化,指的是流傳的智慧。因為智慧的流傳,受語言文字的影響和交通影響,也就通常有地域特徵,所以就會形成了各種民族不同的文化。文化的核心是聖賢智慧,聖賢智慧都很高深,普通人消化(轉化)起來比較困難。特別是中國古聖賢的智慧極其深晦,再加上文字簡潔(上古時期是在甲骨上面刻文字,極其艱難,難以書寫大量的文字,就只能一個字包含許多內容)。蘊涵思想智慧的“文”一定要化,否則沒有用,時間長了就會斷傳,或者斷代。《黃帝內經》之所以難懂,就是長時間的“有文無化”造成的。世世代代都強調“文”要“化”,所以就說成了“文化”,智慧的傳承就是“文”(智慧)的“化”。各種各樣的智慧的傳承就都是“文化”。

智慧的核心是聖賢智慧,太過於深奧,天賦不夠的人,難以“化”,加上私有制的私藏,也就長時間的有“文”無“化”,而形成了“文化斷層”的現象。普通的、一般的、簡單的都不容易“斷層”。真正的“文化斷層”主要是最核心、最寶貴的聖賢智慧,因為深奧。


tiger鍾虎


文化是促進社會發展最文明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的精髓,文化又是人類的靈魂,又是精神支柱,中國文化有著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的國家,有著古文化教育的傳承,激勵了古人開創和研究天文儀器.戰爭兵器等一系例的通過勞動人民實踐和集體智慧創造出來的結晶,這就是有文化的博大精深,淵遠流長的繼承,因此我們要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國學,復興國學對我們今後子孫萬代造福於人類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


北國風光128134065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


易查分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讓偉大的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文化自信,文化繁榮,文化強國,讓世界認識新時代的中國風貌,讓中國走入世界強國之列。我愛您,偉大的祖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