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枉則正還是枉則直?你怎麼看?

lxj留白


這個問題很明顯是讀過《老子》的,但是似乎也要和孔子,孟子有點關聯。問題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老子》的版本的問題。在傳世王弼本里邊,這句話是“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在帛書校勘本里,是“曲則全,枉則正”。意思大致就是“那些能夠柔弱委屈以適應於外物的,才能堅韌有恆而保全其身;那些能夠枉曲其身而使之協和於環境的,才能確實做到端平正直。”

問題本來結束了,但是儒家也有類似的句子,在此提出來聊聊。《曲則全》一文說“枉則正”,《孟子·萬章上》說“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淮南子·泰族訓》說“夫聖人之屈者,以求伸也,枉者,以求直也,故雖出辟邪之道,行幽味之塗,將欲以直大道,成大功.”。孔子說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意思是推選任用賢明正直的人,將其置於品行作風不正的人之上,就會使民眾信服,還會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推選任用品行作風不正的人,置於賢明正直的人之上,民眾就不會信服。

結合原意,我們對這個問題裡的直和正就清楚了,正者直也,直者正也。所謂正直,同義反復而已!



去影


你聯係七十八章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月亙[1]信[2]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恆[3],強大居下,柔弱微細居上。

[1] 最終,末了。

[2] 伸。

[3] 亙,窮盡。通行本此字作“折”。


TonyDeng


是曲則全,枉則直。如果是《道德經》的話,原文是這樣: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通俗解讀:

1

委曲可以求全

屈枉伸直有極限

破舊的東西要翻新

低窪自會水盈滿

2

少取多貪呈迷惑

吃虧是福

福在吃虧的後邊

日常有道無貴賤

遵守大道是聖賢

不自炫耀明道理

不自誇也不自滿

居功不傲有長進

天道公平法自然

3

功名不求利不爭

我先不爭天下沒人和我爭

委屈保全話不空

誠然如此依照奉行益無窮



老話兒說


我覺得是枉則直,老子學說認為曲便是直,應該以曲求直。枉:曲。《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法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關以聖人抱一以天下式。”

“枉則直”。枉是糾正,歪的東西把它矯正過來,就是枉。我們老祖宗早就知 道宇宙間的物理法則,沒有一樣東西是直的,直是人為的、勉強的,因此,便形成 “矯枉過正”的成語,矯正太過又變成彎曲了。一件東西太彎左了,稍加糾正一下 即可。如果矯正太過,又彎到右邊去了,偏左、偏右,都有差錯。這中間的邏輯哲 學,發揮起來就太多,如果把老子在這裡所說的每一句話拉開來講,就扯得很遠了。 總之,“枉則直”,究竟是對或不對,還是問題?直,雖然是人為的、勉強的,但 是它能合乎大眾的要求,也就不能不承認“枉則直”了!

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實質。老子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帶有智慧的思想,給人們以深深的啟迪。生活在現實社會的人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極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告訴人們,可以先採取退讓的辦法,等待,靜觀以待變,然後再採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苟免於咎’。”這裡說的“曲全”,便是“苟免於咎”。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係中產生,人們對事物的兩端都應當觀察,從正面去透視負面的狀況,對於負面的把握,更能顯現出正面的內涵。事實上,正面與負面,並非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經常儲存的關係。普通人只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要虛懷若谷,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味蠻幹,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在“曲”裡存在著“全”的道理,在“枉”裡存在著“直”的道理,在“窪”裡存在著“盈”的道理,在“敝”裡存在著“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並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


翁子涵


道德經 馬王堆漢墓出土甲本作“枉則定”乙本作“汪則正”,通行本作“枉則直”。

枉:形聲。從木,王聲。本義指樹木之彎曲。《說文》:“枉,袤曲也。”(袤,縱向或南北間的長度)故曲能受物者橫曲也,枉則為豎曲也。枉,又有冤枉,扭曲等義。 定:會意。從宀,從正。“正”亦兼表字音。本義:安定,安穩。《說文》:“定,安也。”有確定、固定、規定等義。

人以屈體勞形而能為事,堅持不懈,事業可成,聖明可至。若能忍辱屈尊,委曲求全,則平安無憂也。


走過來I走過去


枉則直,直則正,正則天地敬之,君子坦蕩蕩小人悽慌慌

未來的世界只屬於正氣浩蕩,充滿敬畏之心的人


見龍易學


一千個中國人有一千個說法,你說東,他就說西,這個論題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


北京般若堂


枉則直,是指受得了冤枉和委屈,你才能算得上是正直的人


楊鳳鳴


枉則正,因為錯誤,所以事物就會有 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的趨勢;枉則直,懂得枉屈繞行則能迅捷直達。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青白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