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今日頭條的朋友大家好呀!我是蔡明,我想問大家,你們覺得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是什麼?

開心奶奶蔡明


我兩歲寶寶今天給我唱的生日歌,媽媽的祝福,我最期待我家閨女給我唱生日歌,她馬上四歲了,語言遲緩,發育遲緩,也不算太嚴重[呲牙]


物163761126


最動聽的聲音是: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最不能聽的聲音是:你的聲音。


既望未來


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國人民招手,中國🇨🇳人民勝利了。


馬婷緩


蔡明老師好,回你話,最最動聽的聲音是毛主席在1949年開國大典的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今天成立了。毛主席的講話都是最最動聽的聲音。另外還有最動聽的聲音就是播音員,他們的聲音清楚悅耳。再有就是方言,也是很好聽的比如東北話,那的確好聽。


用戶喜鵲


一,我的角度

01當我們幼年的時候,最動聽的聲音是:寶貝媽媽回來了,爸爸回來了。

02當我們長大,少年的時候,最動聽的聲音是:兒子/女兒,跌倒了不用怕站起來,你最棒站起來。

03當我們進了高中讀了大學,最動聽的聲音是:兒子生活費夠嗎?不夠的話媽再給你打點。

04當我們大學畢業踏入社會的時候,最動聽的聲音是:兒子你什麼時候回來?你媽想你了。

05當我們結婚的時候,最動聽的聲音是:你長大了,以後你們要好好的,有什麼事兒跟爸媽說。

06當我們的孩子出生,最動聽的聲音是:小寶貝,爺爺奶奶來看你了。

07當我們也逐漸老去,當我們的孩子也長大成人,最動聽的聲音是:兒啊,我們自己能行,你們不用管我們。

08當我們也老態龍鍾,父母已經駕鶴仙遊,世界上最動聽最悲傷的聲音是:兒子/女兒,無論你長多大長多高,在我們的眼中你永遠是我們的小寶貝,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一定會保佑你,保佑你們的孩子…

二,父輩的角度

01當孩子說出第一句話,最動聽的聲音是:爸爸,媽媽。

02當孩子長大開始學校讀書了,最動聽的聲音是:媽,我上學去了。

03當孩子讀大學了要離開家了,最動聽的聲音是:爸媽我走了,你們在家好好照顧自己。

04當孩子工作了,深夜八點半的來電,最動聽的聲音是:媽,我想你了。

05當孩子結婚了,在他婚禮的宴席上,最動聽的聲音是:爸媽,感謝你們含辛茹苦把我養大,此生此世兒子都無法報答。

06當孫兒出生了,兒子兒媳把孩子抱到我們跟前,最動聽的聲音是:爸媽你們也當爺爺奶奶了。

07當我們老了,相互攙扶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最動聽的聲音是:爸媽你們放心吧,你們沒事的,過兩天就好了。

08我們熬過了所有的年歲,我們看著兒孫逐漸長大,我們真的老了,並相繼離去,如果有可能,我們在天堂裡能看見我們的孩子,那麼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一定是:爸媽,我好想你們啊!

無論我走過多少地方,翻過多少高山,趟過多少河流,聽過多少山谷迴響,蕩過多少怒海潮流,世間最動聽最美妙的聲音,永遠是那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


再見五丁目


蔡老師您好,若回答您的問題得有個前題,是什麼類型的人愛聽什麼最動聽的聲音呢?如果是母親最希望聽到的聲音是兒女叫聲媽媽,兒女長大了給媽媽唱一支《世上只有媽媽好》,《祝媽媽長壽》歌,。如果是子女最喜歡聽劉和剛唱的一首歌《父親》。

而全體中國人民聽到的最動聽的聲音是1949年10月1日偉大的開國領袖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主席的這句話到現在仍然迴盪在人們的耳畔,倍感鼓舞和無比親切動聽。


發燒友959


最動聽的聲音?我覺得很多吧!每個人每個時期的感受不同,當你第一次聽見孩子喊你爸爸媽媽的時候,你肯定覺得最動聽。可當你做了爺爺奶奶,第一次聽見孫子孫女喊你,肯定也動聽。假如你被確診癌症,又聽見醫生告訴你是誤診,這醫生的聲音肯定是最動聽的。我這人喜歡錢,這輩子最喜歡數鈔票的聲音,哈哈!



做個夢而已


孩子的笑聲,早起的鳥叫聲,媽媽的嘮叨聲,爸爸的呼嚕聲,老公的腳步聲,下雨的滴答聲,手機的紅包聲,發工資的短信提示聲,上班的釘釘打卡聲,寒冷冬天好不容易等到的的出租車打表聲,孩子們睡著的呼吸聲……好像永遠也說不完,感覺身邊的聲音都很美好!可能我有一雙可以把任何聲音都變美好的耳朵吧[可愛]


00梅00子00


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我覺得就是媽媽叫孩子吃飯的聲音,是父親叫孩子的聲音,是孩子們的笑聲,純真的笑聲,是母親哄孩子的歌聲,是老師稱呼學生們為孩子們的聲音,我覺得最好聽的聲音是在我們身邊陪我們一起長大的父母的聲音,還有就是老師教我們講課聲,學生們的讀書聲,是身邊人的問候聲,是孩子叫爸爸媽媽聲,…………總結一下,就是陪在我們身邊長大的各種愛的聲音!………還有就是孩子剛落地的哭聲!


穩步高行


好聽的音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農村的四大好聽:棒細碗、響金鈴,大姑娘的笑聲,畫眉聲。

還有一個版本:大姑娘笑,新媳婦哼,娘子叫相公,小小叫爹頭一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