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青年突擊隊“疫”線“疫”事王獻文:“疫”線堅守靜待花開

【青年突擊隊 “疫”線“疫”事⑨】王獻文:“疫”線堅守 靜待花開

“黑白本無規,災難亦覆在。夜靜蒼穹寂,戰端晝夜開。明月輕輕照,微光徐徐來。待到天晴時,盪滌冠陰霾。”這是正在安陽市防控一線抗“疫”的我院教師王獻文寫的一首《星光》。

他說:“疫情就是命令,全民沒有局外者。作為一名教師兼醫生,到防控一線去,散發我的一束微光,是我的願望,也是我的責任。”秉持著這份初心,王獻文加入了學院組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

2月18日,他接到報到通知時,未知情的妻子還在醫院上班,年邁的父親則吃驚擔憂。“把三歲的小女兒留家中由父親照看,正上五年級的大孩子送姥姥家停課不停學。”他安頓好兩個孩子後,簡單準備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帶了兩本書就告別家人直接趕赴要上崗工作的隔離點。登記信息、領取生活用品、安排住宿,培訓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忙完這些之後,他才想到要給妻子打個電話解釋一下瞞著報名加入青年突擊隊的緣由,沒想到電話那頭傳來:“其實,我也報名申請到防控一線去了,因為專業不太符合,沒通過……”同為醫生的妻子對“醫者仁心”有著更深的理解,得知自己能到一線去支援,有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每天,他穿上隔離服,把自己包裹的跟電視裡的“疫”線醫生形象差別無二。巡視每個房間,為隔離者們量體溫,給他們送必需品,不停地在對講機裡與護士長溝通,忙碌的一天很快過去,儘管都是一些簡單的事務,但穿上這套隔離防護裝才知道,平時簡單的小事,都因戴上護目鏡可見度下降而增加了難度,原來所有隨意運動都變成了慢動作,護目鏡起霧後,視野變小,視線模糊,看字時需要找個不起霧的地方才可瞄出去看清楚房間號。

青年突擊隊“疫”線“疫”事王獻文:“疫”線堅守靜待花開

上夜班時,晚上十點后王獻文要對每個房間多次巡查,聽聽裡面有沒有異常聲響,避免有人因隔離出現極端行為。早上送餐的時候,有的隔離者因為飯菜不太符合口味而聲稱要吃扁粉菜,此時,他認真聽完隔離者們的訴求,耐心解釋因停工而無法購買到扁粉菜的緣由,鼓勵他們保持心情愉悅,安心配合各項檢查治療,爭取早日走出隔離點,待花開疫散的那一天,定能吃上心心念唸的扁粉菜......溫和的眼神、鼓勵的話語、輕柔的語氣、貼心的服務,他的每一個肢體語言都在向隔離者們傳遞著關愛和信心。

戰“疫”一線,溫暖從不缺席。在連續三天的第三個夜班後,王獻文收到了郭茂華院長髮來的微信,說學院領導班子和全體師生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他說讀到慰問信的那一刻,心裡暖暖的。“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學院領導和師生都在關心著我。”他說所在系部的郝海峰主任也多次詢問他的情況,告訴他有困難儘管提。在這裡,感動無處不在,中午醒來他看到微信群裡有要申請入黨的同志急需信筏,二十分鐘後,學院藥檢系黨總支書記常慧敏就讓家人送到了隔離點,讓人感動萬分。在這裡,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隔離點的護士長,既年輕又能幹,諸多事務加身,就像擰緊的陀螺一樣,高速運轉,從未叫苦喊累,讓人一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就動力倍增。在這裡,親情的挾裹是溫馨的,為了能讓自己安心工作,王獻文的妻子在老人無法照看生病的小女兒的情況下,向單位請假默默承擔起了所有的家事。

青年突擊隊“疫”線“疫”事王獻文:“疫”線堅守靜待花開

“願微光彙集,照亮陰霾,盼早勝瘟魔,人人沐浴陽光。”王獻文在本子上寫下了這句話。這一筆一畫,字字信念堅定,句句激揚力量。沒有戰火硝煙、槍林彈雨,卻直面疫情的生死考驗,王獻文放下小家,選擇披上戰“袍”,衝鋒火線,將大愛接力傳遞。

“欣聞上午有3人解除隔離,下午還有要解除隔離的……”看到隔離者們陸陸續續踏上回家的歸程,王獻文的心裡在“開花”。是啊,冬天已經過去,抗疫曙光已出現,希望越來越明亮,百花盛開的春天正在向我們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