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小麥沒澆凍水,什麼時候澆返青水?

用戶7550875630316


澆不澆凍水,和春季澆返青水具體什麼時候澆,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澆返青水是根據返青期麥田土壤墒情、苗情、氣候條件及水利條件綜合考慮的。我們鄰縣任縣的多數農戶從未有澆凍水的習慣,春季適時澆返青水,產量都是很不錯的,畝產均在1000~1200斤左右。



為什麼說,不論澆與不澆凍水呢!主要是看春季返青期時的情況而定,如果冬季乾旱少雪或無降雪,那麼在返青期應該及時澆水並結合澆水追肥。


如果水利條件不大好,地多井少,那得抓緊時間返青期澆水。並追施尿素20公斤左右。澆灌時間,以河北地域為例,在3月上、中旬(農曆二月十五前後)即可開始澆灌,也不必或早。過早會降低地溫,對小麥生長不利。

如果,未澆凍水,但是,年前雪大雪多,播種時底墒也好的,春季返青期,苗齊苗壯,群體結構合理,畝莖數80萬以上,土壤持水量達75~80%以上,則不需急於澆水,可推遲到拔節期。這類麥田澆水早再加上追肥,不利於壯稈,易旺長降低抗倒伏能力。注意,在返青期做好除草防治病蟲害工作。

望回答對你有所參考或幫助!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灌水的原則是對於群體過旺苗,一般應採取晚澆或不澆。小麥其它苗情各時期灌溉技術方法如下:

(1)播前灌水足墒下種是培育壯苗的關鍵:足墒下種是奪取小麥高產的關鍵,土壤溼度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含水16%-18%)低於55%以下時,出苗慢而不全。兩種方式:一是在翻地前澆叫茬水;一是在翻地後澆,叫塌墒水。前者水量小些,但灌水期提前,有利於冬性品種早播;後者灌水量大,使底墒更充足,對出苗有利,在不誤播期的情況下,壯苗增產效果顯著。

(2)冬灌:根據溫度土壤水分和苗情,決定是否冬灌。適宜溫度日平均氣溫3℃左右。冬灌過早,氣溫尚高,蒸發量大,起不到蓄水、增墒的作用,同時還會引起麥苗徒長,不抗凍。冬灌過晚,氣溫偏低,土壤凍結, 水分不能下滲,會使麥苗受凍或窒息死亡。

冬灌要根據當時土壤水分含量而做,如果低於田間持水量的70%(含水量小於16%)就要冬灌。如果高於70%時,可適當推遲冬灌或不冬灌。但要加強鬆土、保墒措施提高地溫,促使小麥根系下扎,以培育壯苗。苗情也是考慮是否進行冬灌的重要條件。旺苗一般不缺水肥,不必冬灌。弱苗(尤其是晚茬;單獨苗)也不宜冬灌,以防受凍死苗。冬灌水量不宜過大,以免地面積水,遇低溫而形成冰殼,致使植株地上部受凍。

(3)春季灌水:對於冬小麥中低產田,一般都應澆好返青水,但是澆返青水的時間不宜過早,開春後,主要應以劃鋤提高地溫為主,可促進麥苗早返青,當5cm地溫回升到5℃ 左右時,再澆返青水,對促進有效穗數有很大作用。高產田,為了控制群體不過大,防止倒伏,一般在已經冬灌的基礎上,返青時不施肥、不澆水,只進行鬆土保墒和深中耕傷根等措施,到起身、拔節期麥田開始兩極分時再結合施肥澆水。

孕穗期 (是小麥性器官-花粉形成期)也是小麥需水的臨界期,不能缺水,如果此時缺水,會使花粉敗育,不能結實。

(4)後期灌水:灌漿水,促進小麥子粒形成,加快灌漿速度,捉高粒重(比未灌的提高2-3克幹粒重)灌漿期必須注意風雨,防止倒伏。為了節水,一般多采用噴灌:噴灌一般用20-3Omm水量 (約每畝13-20立萬米)可噴灌一次,噴灌比地面灌溉省水50%左右,對於滲水性強,保水差的沙土地可節水70%以上。



我的兩個小可愛


你好,我是客來天山。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全國地域遼闊,南北相差很大,只能就我們魯北而言。今冬偏暖,今冬又下了一場瑞雪,早春接著又一場透地雨,墒情很好。一般到四月中下旬,氣溫平均在十七八度左右澆水為宜。三類苗宜完幾天,以兔澆水地溫過低影響生長,一類苗秋季分孽較多,也要適當推遲幾天,控制春季分孽,這樣更有利於高產。以上只是個人經驗而己。






客來天山


冬小麥主產區在10月份種完小麥,很多農戶都會選擇在上凍前給即將越冬的小麥澆凍水,為的就是能夠在漫長的冬季為小麥蓄水保墒,那麼小麥冬前澆凍水有什麼好處?沒有澆凍水,春季又應該什麼時候澆返青水呢?

一、冬前澆凍水的用處及好處

1、北方很多地區在深秋季節收完玉米整地要完畢,會立馬播種小麥,在農村叫作搶墒種植,為啥要搶墒呢?因為如果不搶墒播種,就需要澆地再播種,而有的地區灌溉條件有限或者需要排隊,而收完玉米後,地裡的墒情可以供給小麥發芽出苗的情況下大家都會搶墒播種。正因為沒有播種澆水,所以大家都會選擇冬前澆凍水,保證小麥冬季的水分供應,根系扎的更深。

2、冬小麥一般冬前分櫱,擴大小麥群體數量,冬前分櫱很重要,成穗率很高,澆凍水能夠有利於冬前分櫱的生長,經過一冬天的積累,冬前分櫱更健壯,成穗率更高。

3、澆凍水能夠起到緊實土壤的作用,現在的秸稈還田是土壤十分的疏鬆,且空隙多,澆凍水起到鎮壓土壤的作用,保持了地溫,防治小麥冬季溫度過低受到的凍害,有效的保證了小麥的越冬。

二、冬前沒有澆凍水

凍水一定要澆嗎?有的農戶因為種種原因確實沒有澆凍水,其實也沒大要緊的,這就要根據情況來看,像今年冬季降雪還是比較多,為沒澆凍水的麥田解了燃眉之急,冬季小麥墒情都還不錯;一旦冬季沒有降水,小麥冬季處於乾旱狀態,小麥根系扎的不深,生長會較慢。那麼應該怎麼辦呢?這就要看春季返青水何時澆灌了。

三、春季返青水何時澆

前面提到冬前澆了凍水的和冬季降水的麥田,是墒情較好的麥田,在春季澆返青水應該根據小麥麥苗級別來決定什麼時候澆返青水,一類麥苗長勢過旺,返青水應該推遲到起身後期至拔節初期澆水;二類麥苗是正常麥苗,可以在起身中期澆返青水;而三類麥苗是小麥群體數量少的麥田,應該儘早的澆返青水,再加上施肥,使麥苗儘快返青生長,促進小麥分櫱和成穗。

而未澆凍水的麥田,春季小麥田乾旱,應該及時澆返青水和施肥,儘快恢復田間墒情,促進小麥返青分櫱。

總之,小麥未澆凍水時,要根據春季小麥田間墒情和麥苗長勢來決定什麼時候澆返青水。春季田間管理尤為重要,一定要進行分級管理和因地適宜澆水施肥。


河北阿宵


沒澆凍水小麥受影響應該也不大,

但澆返青水要注意一下幾點,

在春季3月下旬給冬小麥澆返青水比較合適。隨著春季氣溫回升,冬小麥進入返青季節,此時給冬小麥施加返青水,能夠避免小麥長勢過快造成倒伏的情況,同時也是對冬小麥進行煥活,使其生長。

根據天氣情況澆灌返青水。最起碼要確保澆水一週內屬於氣候溫暖的晴朗日子,日平均溫度在3℃以上澆灌返青水較為合理。雨季、陰天或者土地質量差、發育較差的冬小麥,是不能澆灌返青水的。

除草翻土

返青水澆灌之前或者澆灌之後,都要對土壤進行除草,避免不必要的養分流失。鋤劃鬆土能夠促麥苗提早返青、健壯生長,改善土壤透氣通風的條件。土壤質量較差,則可以搭配返青水施加一定量的返青肥。

在3月澆灌完返青水後,要在4月底5月初時,給冬小麥第二次澆水。這次澆水屬於二次返青水,主要的作用是形成籽粒產量,以促進灌漿、增加粒重為重點,保證植株對於水分的需求





農村孫鐵蛋兒


冬小麥返青肥水主攻方向:保冬櫱、增春櫱、狠抓穗數。應掌握科學、合理、適量,及時追返青水、返青肥,積極促進多分櫱,長壯櫱,儘可能地爭取穗數,為豐產打好基礎。那麼,小麥返青水什麼時候呢?小麥返青水早澆好還是晚澆好呢?

冬小麥返青水時間

三月下旬後,氣溫開始回暖,隨著氣溫的回升冬小麥進行春化很快進入返青期。影響冬小麥返青的主要條件是溫度。經過鎮壓有利保水、保肥、保溫,能防凍保苗,控上促下,使麥根紮實,麥苗生長健壯。澆返青水要根據不同墒情而定。

一、如果冬季或早春進行鎮壓的冬小麥,根據返青情況,苗情長勢較好的麥田,可適時晚澆返青水。避免小麥生長速度過快,植株旺長造成倒伏。

二、凡是冬前搶墒播種播期較晚,又未冬灌、耕地質量差、田間失墒嚴重的麥田及小麥個體發育較差、群體小、旱情嚴重的麥田均應及時澆返青水。根據天氣情況,如果天氣預報一週左右氣溫較高,又都是晴天,日平均溫度在3℃可澆返青水。有利於冬小麥返青起身,生長成壯苗。

三、如果一般麥田只要墒情允許,應延緩或不澆返青水,將返青水推遲到起身或拔節期進行;對群體小、長勢差或冬前旺長、春季長勢弱的麥田,可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10公斤,澆水後待麥田墒情適宜時及時劃鋤保墒。

小麥返青水早澆好還是晚澆好?

早澆水減產,適當晚澆“好上加好”,即可“白撿糧食”,又可抗病抗倒能力提高,除非你家麥田受旱“不得不早澆”的特殊情況之外。

為什麼這樣說呢?主要依據是3點:

,小麥越冬前的“初生根”長度可以達到50-60釐米,有足夠的抗凍和抗旱能力。

第二,適當晚澆“春一水”,增產顯著。

據河北試驗,3個小麥品種,早澆“返青水”的減產幅度較大,比晚澆20天“澆起身水”的減產68斤—82斤,比晚澆30天“澆拔節水”的減產122斤—150斤!

換一句話講,就是早春的乾土層厚度不大於3釐米,適當推遲澆水,在不增加一分錢的投入的前提下,每畝增產68斤—150斤產量是相當於“白撿”啊!所以說,俗語講的“一水晚,二水趕”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第三,一般小麥“春一水”都結合追施氮肥省錢效的是尿素。但是,小麥需要氮肥在起身前總需氮量僅僅在17.05%,在抜節期到孕穗期需氮卻佔到63%(需氮的高峰期),所以說,適當晚澆水,晚施肥對增產的作用巨大。而且,減少了無效分櫱,提高抗病(全蝕病,根腐病,紋枯病等)和抗倒伏能力





漂流的阿冬


小麥年前沒澆封凍水,春季的返青水要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1,小麥在冬季或者是早春的時候進行了鎮壓,要根據小麥的長勢和返青情況而定。小麥群體較大,長勢較好,可以適時晚澆返青水。避免地溫較低而又早澆返青水,對小麥生長不利。

2,播種較晚的小麥,又沒有澆封凍水,小麥群體小,土壤情況又差的麥田,要及時澆返青水。如果天氣一週左右都是晴天,溫度適合,可以澆返青水,結合澆水追施尿素和複合肥。這樣能使小麥快速返青,促進分櫱,壯大群體,增加產量。

3,如果麥田裡的土壤情況比較好,小麥分櫱多,群體大,就要推遲澆水或者暫不澆水。可以推遲到小麥起身拔節的時候澆水。避免小麥生長過快,群體過大而造成後期倒伏。

同時,提醒大家澆返青水的時候一定要控制澆水量,澆水的時候水要小一點,防止因大水漫灌後地溫提升過慢,遇上寒流凍傷小麥會造成減產。


厚德載物49056


小麥返青水什麼時間澆?冬小麥澆返青水時間是什麼時候?據悉,影響冬小麥返青的主要條件是溫度。經過鎮壓有利保水、保肥、保溫,能防凍保苗,控上促下,使麥根紮實,麥苗生長健壯。澆返青水要根據不同墒情而定。

小麥返青水什麼時間澆

一、如果冬季或早春進行鎮壓的冬小麥,根據返青情況,苗情長勢較好的麥田,可適時晚澆返青水。避免小麥生長速度過快,植株旺長造成倒伏。

二、凡是冬前搶墒播種播期較晚,又未冬灌、耕地質量差、田間失墒嚴重的麥田及小麥個體發育較差、群體小、旱情嚴重的麥田均應及時澆返青水。根據天氣情況,如果天氣預報一週左右氣溫較高,又都是晴天,日平均溫度在3℃可澆返青水。有利於冬小麥返青起身,生長成壯苗。

三、如果一般麥田只要墒情允許,應延緩或不澆返青水,將返青水推遲到起身或拔節期進行;對群體小、長勢差或冬前旺長、春季長勢弱的麥田,可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10公斤,澆水後待麥田墒情適宜時及時劃鋤保墒。

所以,只要自家小麥情況允許,還是晚點澆返青水。

冬小麥澆返青水時間

首先,小麥越冬前的“初生根”長度可以達到50-60釐米,有足夠的抗凍和抗旱能力。

第二,適當晚澆“春一水”,增產顯著。

據原種場試驗,3個小麥品種,早澆“返青水”的減產幅度較大,比晚澆20天“澆起身水”的減產68斤—82斤,比晚澆30天“澆拔節水”的減產122斤—150斤!

換一句話講,就是早春的乾土層厚度不大於3釐米,適當推遲澆水,在【不增加一分錢的投入的前提下,每畝增產68斤—150斤產量是相當於“白撿”啊!所以說,俗語講的一水晚,二水趕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第三,一般小麥“春一水”都結合追施氮肥省錢效的是尿素。但是,小麥需要氮肥在起身前總需氮量僅僅在17.05%,在抜節期到孕穗期需氮卻佔到63%需氮的高峰期,所以說,適當晚澆水,晚施肥對增產的作用巨大。而且,減少了無效分櫱,提高抗病(全蝕病,根腐病,紋枯病等)和抗倒伏能力。


沒有辮子的小芳


我的兩個小可愛

39分鐘前

灌水的原則是對於群體過旺苗,一般應採取晚澆或不澆。小麥其它苗情各時期灌溉技術方法如下:

(1)播前灌水足墒下種是培育壯苗的關鍵:足墒下種是奪取小麥高產的關鍵,土壤溼度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含水16%-18%)低於55%以下時,出苗慢而不全。兩種方式:一是在翻地前澆叫茬水;一是在翻地後澆,叫塌墒水。前者水量小些,但灌水期提前,有利於冬性品種早播;後者灌水量大,使底墒更充足,對出苗有利,在不誤播期的情況下,壯苗增產效果顯著。

(2)冬灌:根據溫度土壤水分和苗情,決定是否冬灌。適宜溫度日平均氣溫3℃左右。冬灌過早,氣溫尚高,蒸發量大,起不到蓄水、增墒的作用,同時還會引起麥苗徒長,不抗凍。冬灌過晚,氣溫偏低,土壤凍結, 水分不能下滲,會使麥苗受凍或窒息死亡。

冬灌要根據當時土壤水分含量而做,如果低於田間持水量的70%(含水量小於16%)就要冬灌。如果高於70%時,可適當推遲冬灌或不冬灌。但要加強鬆土、保墒措施提高地溫,促使小麥根系下扎,以培育壯苗。苗情也是考慮是否進行冬灌的重要條件。旺苗一般不缺水肥,不必冬灌。弱苗(尤其是晚茬;單獨苗)也不宜冬灌,以防受凍死苗。冬灌水量不宜過大,以免地面積水,遇低溫而形成冰殼,致使植株地上部受凍。

(3)春季灌水:對於冬小麥中低產田,一般都應澆好返青水,但是澆返青水的時間不宜過早,開春後,主要應以劃鋤提高地溫為主,可促進麥苗早返青,當5cm地溫回升到5℃ 左右時,再澆返青水,對促進有效穗數有很大作用。高產田,為了控制群體不過大,防止倒伏,一般在已經冬灌的基礎上,返青時不施肥、不澆水,只進行鬆土保墒和深中耕傷根等措施,到起身、拔節期麥田開始兩極分時再結合施肥澆水。

孕穗期 (是小麥性器官-花粉形成期)也是小麥需水的臨界期,不能缺水,如果此時缺水,會使花粉敗育,不能結實。

(4)後期灌水:灌漿水,促進小麥子粒形成,加快灌漿速度,捉高粒重(比未灌的提高2-3克幹粒重)灌漿期必須注意風雨,防止倒伏。為了節水,一般多采用噴灌:噴灌一般用20-3Omm水量 (約每畝13-20立萬米)可噴灌一次,噴灌比地面灌溉省水50%左右,對於滲水性強,保水差的沙土地可節水70%以上。


玉米飛飛7


春暖花開的季節澆水麥子反青施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