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張裕妃六歲入宮,懷有身孕後卻被皇帝下令餓死,結局又如何呢?

老兵東雷


張裕妃確實是宮女出身,而且是仗著未婚先孕才得入妃位,後被魏忠賢和熹宗的乳母客氏聯手矯昭迫害致死,卒年僅17歲。

張氏,1606年生人,順天府涿州人,涿州是以前北京地區的南大門,張氏是明朝時期的北京人,現在歸屬為河北省,劉備、張飛、趙匡胤還有本文的主角張裕妃都是涿州(涿郡、范陽郡)人。

初入宮闈

張裕妃生於萬曆三十四年七月十九日巳時,父名張士登,母親段氏,在萬曆四十年,也就是張裕妃僅僅六歲的時候入宮,這肯定和選秀沒什麼關係,直接入宮不過是宮女預備役。

因為未婚先孕的關係,在天啟三年五月十八日被封為裕妃,可又在僅僅八十天後被“革去冠服”,並於14天后去世,下手速度不可謂不快,因為這撼動了魏忠賢和客氏的根本利益,矛盾利益點都在孩子身上,一屍兩命,可惜了熹宗的血脈,到死都沒個孩子,最終讓朱由檢撿了便宜。

不得不感嘆,這就是命,朱由檢的受教育程度比熹宗要高得多,但是自小因為母親的原因不受待見,都知道他母親是被打死的,也沒人看得起這個沒地位不受寵的孩子,造成這人心裡陰暗面太大,而性格決定命運,死得當真不冤。

裕妃自幼年得入宮闈,“資秉溫淑”,侍奉熹宗的下人裡面,裕妃是最恭謹的一個,既然熹宗能看上眼,相貌上應該也不差,否則宮女千千萬,何以看上她,“會妃已有身,鋪宮膺冊妃禮畢,而遲久不乳”,算是曲線上位吧。

矯昭致死

如果筆記雜談不足以證明裕妃有孕的話,當時還有一個見證人,喜歡明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楊漣,他就曾經歷數閹黨罪狀,大罪第八條:

“大罪八,裕妃以有喜傳封,忠賢捏偽旨勒令自盡。”

魏忠賢是否矯昭,不好說,楊漣做為忠君之士,也有可能為了皇帝的面子而有所迴護,比如矯昭這一用詞,把罪過都推給了魏忠賢。如果裕妃有孕在身突然死掉,熹宗再找人,一屍兩命人沒了,那魏忠賢就是壽星老上吊的節奏了。這只是推測,依據現有資料完全還原是不可能了。

《明史》是如何描述的呢?

張裕妃,性格剛烈,不屑於與魏忠賢、客氏為黨,所謂被閹黨視為異己,把她幽禁於別宮,別宮比冷宮的條件還差,冷宮再冷好歹有個屋子,而所謂的別宮就是兩牆之間的狹小過道,風吹日曬雨淋一點沒糟踐,全用自己身子兜著,別說一個女人,就是施瓦猩猩的體格也禁不住長時間如此折磨。

享受別宮待遇的可不止裕妃一個,成妃也是如此,看來這是閹黨整人的老手段了。

其他記錄也都差不多,看來這事在當時很多人都知道,裕妃的確是有孕在身,被害死的:

裕妃,已有身孕,被冊為妃,但超過預產期卻沒什麼動靜,又對魏忠賢和客氏說了些不好聽的話,閹黨將其視為異己,假傳聖旨,遣退宮人,也就是說裕妃的身邊不再有人侍奉了,方便閹黨下手,不許起火取暖,連飲用水的提供都斷絕了,將她囚禁在封閉的兩牆之間,水都不給就更別提飯食了,過了很多天,天降大雨,裕妃勉強支撐著虛弱的身體匍匐到水邊飲雨水解渴,喝了幾口就斷氣了,看守太監發現以後稟報給熹宗皇帝,熹宗沒當回事,還將她的封號取消了,象對待普通宮女一樣,直接拉到淨樂堂火化了。今上(崇禎帝)同情她,又把她封為裕妃,追諡“悼順”,按皇妃葬儀,遷葬於金山之原云云。

注:金山之原即金山,現在的金山董四墓村,就在北京海淀區中部,同葬的還有李成妃和段純妃。

這件事究竟有沒有裕妃的責任,我覺得她是沒責任的,雖然女性預產期掐算不了太準,但也有個大概日子,個個都跟哪吒似的那就麻煩了,魏、客的理由不能說不充分,但是關鍵證據在於脈案,妃子懷孕太醫不會不診脈,如果是裕妃搞鬼,那麼大夫當時就能知道,何以拖了這麼長時間才說裕妃欺君罔上,假說懷孕呢,所以很多朋友都因為史料上寫的不夠清楚而有所猜疑,就當時而言,後宮的醫療條件遠超民間,皇帝有了孩子,而且還是唯一的孩子,能不讓太醫診脈麼,這不可能,所以魏客二人所說“不乳”就是陷害。

並非個例

在朱由校主政期間,或者說在位不主政期間,閹黨和客氏可說是禍亂宮闈,原來宮中的諸多規矩禮法,被此二人廢去不少,他們手上的人命不止裕妃,還有光宗的趙選侍,和熹宗的張貴妃和胡貴人,等等,這還是地位比較高的,其他地位稍低的就不好統計了,太多。

別說被他們視為異己,就是稍不順從或者抱怨怒懟的都沒有好結果,光宗的趙選侍也是被魏忠賢和客氏矯昭逼死的,趙選侍把以前光宗賞賜的物件擺在桌上,然後面向西方禮佛,最終自盡而死。

其中熹宗的成妃還算有點腦子,當初她侍寢熹宗吹了吹枕邊風,說是慧妃挺可憐的,希望能夠善待她,魏忠賢和客氏能樂意麼,慧妃就是他們搞定的,於是把成妃關在冷宮中,同樣是不供飲食,但是成妃自己私藏食物在牆壁中,半個月竟然沒餓死,最終被魏、客斥為宮人,也就是宮女,還是看不到皇帝的那種幹粗活的崗位。也是到崇禎上臺才被平反。

李成妃也張裕妃差不多,也是宮女出身,因懷孕入妃位,好不容易熬成了妃子,沒想到一朝回到了起點。為什麼魏客能放過她呢,原因很簡單,魏客也勉強算是人,他們過了半個月氣也消了,所以也就沒把成妃照死整。

挺有意思,咱們一層層的說,李成妃為慧妃叫屈,被魏客二人一共整治,好懸死掉,但是魏客過段時間消氣了,但是卻弄死了李謙,成妃和李謙啥關係,史料上非常乾淨,沒寫。這個李謙負責管理皇帝內庫,因受牽連被髮配到南海子,說是發配其實也沒離開北京,否則再想弄死就稍稍費事了些,在李謙到了南海子以後被矯昭殺死,我沒數過我一共提及多少次矯昭,魏忠賢實在太作死了,熹宗死後他要能不死就怪了。

李謙死了,到李成妃這兒,魏客消氣了,而成妃為什麼得罪了魏客呢?因為慧妃,然而······慧妃根本就沒事。

禍亂宮闈,也就是禍害皇帝自家都沒事,更何況朝堂之上了,魏客手上人命太多,類似於楊漣、左光斗這樣的那是出名的,不出名的中低層官員天知道死了多少,更別提什麼賣官鬻爵,連後宮中熹宗的老婆也是想整死就整死,魏客二人的肆無忌憚,可謂登峰造極。

好在蒼天有眼,雖然崇禎一生昏頭昏腦的外加沒主意,但是相關廢黜魏忠賢的事情,可說是乾淨麻利快,一點不拖泥帶水。

很多朋友都假設過“如果魏忠賢不死······”,不能那麼想,也不是崇禎帝著急、短視,如果短期不能搞定魏客二人,崇禎自己就會死,這對魏忠賢來說很簡單,為啥?朱由檢第一天入宮就被人提醒-別吃宮裡東西······


古今通史


都別搶,我來答。

張裕妃,明熹宗朱由校的妃子,就是天啟皇帝的嬪妃,被客氏和魏忠賢一起迫害,在活活餓了14天以後,在18歲的青春年紀便玉殞香消。

為何客氏和魏忠賢有如此膽量膽敢餓死天啟皇帝的妃子?

簡單來說,張裕妃是後宮爭寵的犧牲品。

客氏乃是天啟皇帝的乳母,天啟皇帝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長子,朱常洛就是那位“國本之爭”中的主角,為了決定誰來當皇帝。

萬曆和大臣們爭論了十幾年,幾乎讓明朝政治停擺,國勢由此更加一蹶不振。

朱常洛當了一個月的天子就駕鶴西去,天啟皇帝繼位之後,對自己的乳母備為尊寵,畢竟是吃人家的奶長大的,有一種特殊感情在。

所以就把客氏尊為奉聖夫人,當時明朝的朝綱混亂的一塌糊塗,是人是鬼都想跳出來架空皇權。魏忠賢是通過巴結客氏上位的,天啟皇帝對客氏很好,也就愛屋及烏提拔了魏忠賢。

還讓兩人達成“對食”關係,也就是為了照顧宮裡的太監和宮女情感上的需求,讓他們結成夫妻關係。天啟皇帝寵信這兩個人,所以他們很快就大權在握。

客氏在後宮作威作福,魏忠賢也成為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兩人又是夫妻,又是攻守同盟的關係。宮內宮外誰敢對他們不從?

張裕妃偏偏是“不識相”的人,她不喜歡魏忠賢和客氏這對狼狽為奸的人,所以沒少給他們好臉色看。

張裕妃懷孕以後,常言說“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按理來說,到了第九個或第十個月的時候,張裕妃就該分娩了。

但是張裕妃遲遲不見動靜,早對張裕妃不滿的客氏就以此為藉口說張裕妃沒有在規定的時間裡分娩,腹中的胎兒怕是不詳。

因此就擅作主張治了她一個欺君之罪,廢除了她的封號。

天啟皇帝對客氏和魏忠賢這兩對活寶都是言聽計從,自然也沒有反對,而是專心幹自己的木頭活。其它事情,一應大小都交給這兩人。

張裕妃被廢后,客氏故意將她安排在比冷宮環境更加惡劣的宮殿夾道中,這就類似於民間的趕出家門了。客氏為了報復她和自己作對,連冷宮都不讓她住。

畢竟冷宮好歹還有幾間房子可以遮風擋雨,但被安排在過道里的張裕妃每天都不得不忍受風吹雨淋的生活,為了置張裕妃於死地。

客氏又斷絕了張裕妃的飲食,不提供給她食物,令人憤怒的是,這時候的張裕妃還有孕在身,不僅沒有一個舒適的環境安胎。

竟然連肚子都吃不飽,而且每天晚上只能在過道里忍飢挨凍,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張裕妃的身體自然是一天比一天糟糕。

每天,她只能依靠喝雨水充飢,但哪有什麼用呢?

終於在遭受這廢人折磨的14天后,張裕妃連同肚子裡的胎兒也一併餓死,年僅才18歲而已。

而那個昏庸的天啟皇帝正在開心的幹著木頭活,對這一切當然是不聞不問的。

崇禎繼位後,魏忠賢集團垮臺,張裕妃被迫害的事情也就天下大白,因此重新被平反,恢復了名譽,改用嬪妃之禮另行下葬。

然而,崇禎所作的這一切都太晚了,就像明朝終於出現了一位勤勉的皇帝,但是已經無力挽救爛到根子裡的帝國。

大明這個江山,終於還是被明朝那群不務正業的皇帝給玩壞了。

所以說,任何一個封建朝代的滅亡都是不足為惜的,因為你只要仔細觀察它的內部,就會發現這些腐朽的政權制造了一樁樁駭人聽聞,慘無人道的悲劇。


圍爐談史


朱由校一生育有3子,但都在歲餘就夭折而死。後來,他的后妃張裕妃懷孕。這自然是件於社稷有功的喜事,然而她卻被下令活活餓死,這是怎麼回事呢?

(張裕妃劇照)

張氏是順天府涿州(今河北涿州)人,早在6歲時便被選入宮中做了小宮女。

一個普通的宮女,本來沒有資格進入史冊。但是,張氏在她18歲的時候行了大運,得到了才繼位不久的明熹宗朱由校的臨幸,並且還懷了身孕。

這對明王朝而言,可是關乎國本的大事。原來,朱由校雖然後宮嬪妃眾多,但他卻子嗣不豐,一共只誕下了3位皇子。不幸的是,這3位皇子都只一歲多點便夭折了。此後,嬪妃雖偶有懷孕的消息傳出,但奇怪的是,大多都胎死腹中。

所以,懷孕的張氏,得到了朱由校的重視,並被封為張裕妃。

然而,當時朱由校最親近的,是他的乳母客氏。

朱由校早年喪母,由養母李選侍撫養。但是李選侍只是把他當作攫取權力的砝碼,並不好好照料他,反而是客氏對他百般呵護。

客氏這樣做,其實也並非出於慈愛,而是看上了他是皇長子,日後必繼承帝位。所以,把他當作一支紅利股好好侍奉。

為了能從情感上控制朱由校,生來嬌豔的客氏,在朱由校懂事後,便施以手段,“邀上淫寵”。

年輕氣盛的朱由校哪裡經得起這番魅惑,此後竟一日也離不得客氏,還在繼位後,將客氏封為“奉聖夫人”,給她的儀仗等幾乎與皇太后平齊。

朱由校大婚後,朝廷官員唯恐客氏學萬貴妃擾亂朝綱,所以一再進言,請求將客氏逐出皇宮。

(朱由校劇照)

朱由校不得已,只得依大臣所言,在宮外建了豪華的府邸安置客氏。

不過,沒過多久,朱由校便以“朕思客氏朝夕勤侍朕躬,未離左右,自出宮去,午膳至晚通未進用。暮夜至曉臆泣, 痛心不止,安歇勿寧,朕頭暈恍惚”為由,將客氏重新召入後宮。

客氏有寵,在後宮頗為威風。她心腸又頗為狠毒,對於那些不肯依附她的嬪妃們,往往施以羞辱。而朱由校從來都視而不見,因此嬪妃們對她畏懼非常。

不過,客氏也明白,她的富貴榮華是朱由校給的,所以,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她不能孤軍作戰,還要找一個盟友。

客氏先找的是“三朝太監”魏朝,兩人結為菜戶,形如夫妻。

但是魏忠賢被魏朝帶入宮後,由於魏朝工作忙碌,客氏又和魏忠賢勾搭在了一起。

事情鬧開後,還是朱由校斷的這場官司。按客氏的心意,將她“許配”給了魏忠賢。

魏忠賢陰險好權,和客氏沆瀣一氣,先後將曾有恩於他的魏朝和王安除掉。隨後,在客氏的幫助下,魏忠賢成為第一宦官。

客氏心腸狠毒,她看前朝有魏忠賢把持後,便肆無忌憚地在後宮為惡。

對於懷孕的嬪妃們,客氏往往想方設法除掉她們腹中的胎兒,不使她們有“母以子貴”的機會,得到朱由校寵愛。

至於生下來的3位皇子,客氏也暗中遣人將他們一一害死。

(客氏劇照)

所以,張裕妃懷孕自然被客氏所忌憚。

客氏和魏忠賢本想拉攏張裕妃,甚至還想收她為養女,以便她所生的皇子將來做了皇帝,自己因功能繼續榮耀富貴。

但是,張裕妃卻是個正直不阿的人,她一向看不慣客氏在後宮中的行徑,所以她不僅一口拒絕了客氏,還狠狠指責了客氏的種種惡行。

客氏自此對她恨之入骨,一直尋機想除掉她和她腹中的胎兒。

很快,客氏就找到了除掉張裕妃的藉口。

原來,張裕妃到了預產期,卻不見有臨盆的動靜。於是,客氏便在朱由校面前大進讒言,並告她欺君。

朱由校一向對客氏的話深信不疑,於是將張裕妃的妃子封號褫奪,並將她“幽於別宮”。據史書記載,所謂“別宮”還抵不上冷宮。冷宮尚且有屋可居,這個只是上無片瓦的宮牆巷道。

可憐張裕妃連個擋風遮雨的地方都沒有,只能被日曬雨淋。

然而,心腸狠毒的客氏卻並不滿意,又勒令不得給她飲食和水。

張裕妃苦撐了數天,又飢又渴中,迎來一場暴雨。張裕妃為了保住性命,只得趴在地上喝流淌的汙水,結果因此得病。本來就懷有身孕,身體正極度虛弱,連病帶餓,這下終於沒能撐住,和腹中胎兒雙雙離世。

死後,客氏命人草草將她掩埋。而忙於木工活的朱由校,更是從不曾想起過張裕妃。

直到崇禎帝朱由檢繼位後,客氏東窗事發,才被施以笞刑處死。

朱由檢可憐張裕妃的命運,為她平反,並恢復了她的名譽和封號。

(參考史料:《明史》《酌中記》)


張生全精彩歷史


小雪歷史微鑑:張裕妃六歲入宮,但是,懷有身孕以後卻被皇帝下令餓死,結局令人扼腕。而造成這個被餓死的妃子的,其實就是當時皇帝的奶孃,是不是非常滑稽?其實,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太監、後宮專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張裕妃則是宮廷權力爭鬥的犧牲品。

皇帝無心政事,但是心中卻非常喜歡自己的乳孃,為後來張裕妃的死埋下禍根

歷史上的明朝皇帝朱由校,是一個非常喜歡玩弄木偶的匠人皇帝,不知道中了什麼邪,自小就喜歡玩弄木活,於是,隨著自己登基為帝,皇權自然而然成為許多人覬覦的對象。

《寄園寄所寄》記載: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

從歷史的典籍來看,朱由校喜歡木活不假,但是,這個孩童皇帝卻偏偏鍾愛自己的乳孃,他的乳孃叫客氏,雖然人不怎麼樣,但是心中一肚子壞水。

客氏利用皇帝對自己的寵愛,加速增強自己的勢力。朝中大臣看在眼中,於是,聯名上書把她趕出宮外,但是,好景不長,朱由校特別想念她,沒辦法,客氏又被徵召如了宮。

客氏和太監魏忠賢一起,組建自己的宮中勢力,排除異己,壞事做盡。

張裕妃懷有身孕,卻以莫須有的名義被皇帝打入冷宮,受盡折磨

張裕妃本來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妃子,在得到皇帝寵幸以後,懷上了孩子。

但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客氏卻心懷鬼胎,她怕這個張裕妃後來產下皇子,自己的地位不保,於是,心中就打起了歪主意。

她利用張裕妃在十月懷胎以後並沒有及時生產的事,構陷張裕妃以後會生下怪物,給皇家抹黑,再得到朱由校的允許以後,客氏就把張裕妃軟禁了起來。

裕妃張氏,熹宗妃也。性直烈。客、魏恚其異己,幽於別宮,絕其飲食。天雨,妃匍匐飲簷溜而死。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個張裕妃性格卻很剛直,不希望和她們同流合汙,於是,自己只能靜靜地等待皇帝的裁奪。不過,皇帝是默許的,客氏把張裕妃軟禁了一段時間,不給她吃不給她喝,終於,在苦等十幾天後,張裕妃和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一起走了。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草根,其登基後夙夜勤政,處心積慮為後世子孫留下穩固基業。可誰料其子孫一個比一個奇葩,既有自封大將軍與蒙古小王子決戰的明武宗朱厚照,也有沉溺修仙問道不問朝政的嘉靖帝朱厚熜,而木匠手藝堪比魯班的明熹宗朱由校更是奇葩中的奇葩。

說起朱由校奇葩事當然不止沉迷木匠一件事。他竟然還因寵愛重用乳孃客(qie)氏,導致自己嬪妃無數卻未留下一男半女,不是子女早夭,就是懷孕嬪妃被客氏所害一屍兩命,其中命運最為悲催的就是張裕妃。而朱由校竟對子嗣慘死無動於衷,一如既往的信任乳孃客氏。

那我們就追根溯源從頭說起,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長子,也就是萬曆帝的長子長孫。可是朱由校與朱常洛一樣,雖都是長子,可因生母皆是奴婢出身位分低微而不受待見。

朱常洛由於自己處境尷尬,遂對長子朱由校也是缺乏關愛,只將其扔給寵妃李選侍撫養了事。畢竟不是親生,李選侍雖想將朱由校當作日後依靠,可也沒有親孃般真心疼愛,對朱由校教育亦是聽之任之,一味聽任朱由校跟著乳母客氏削木頭玩泥巴。

朱由校自幼就爹不疼娘不愛,內心缺乏愛才會極度渴望愛,於是客氏對其點滴關愛,就形成了朱由校對乳孃畸形依戀,一刻都不想與客氏離開。

而客氏並非良善之人,她本是河北定興農民侯二之妻,長相妖冶心腸狠辣。客氏對朱由校無微不至的關愛,只是看重朱由校皇長子身份的績優股潛質,並無真情實意。

可是客氏的感情投資卻得到超量回報。萬曆駕崩後,朱常洛繼位剛滿月竟然也駕鶴西去,遂朱由校就被推上了皇位。雖然眾臣要求朱由校將客氏遷出紫禁城,可是客氏只離開一日,朱由校竟茶飯不思,執意將客氏接回宮中。

據說客氏每日晨起即到朱由校住處服侍,直至深夜才返回自己住處,由此世人多傳說客氏與朱由校存在曖昧關係。

雖然此說未有直接依據,可是朱由校對客氏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也間接證明兩人確曾有不可告人之舉,不然客氏日後不會對朱由校后妃那般恨毒對待,這其中想來也有女人爭風吃醋的因素。

自此客氏就成了宮中“老祖太太千歲”,其出入儀仗堪比皇帝,後宮嬪妃也多看其眼色行事禮讓三分。

可是客氏自知在宮中勢單力薄,如想真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還需幫手助力。也許朱由校就是客氏肚中蛔蟲,很快就賜魏忠賢與客氏為對食夫婦。

魏忠賢與客氏搭檔真正體現了何為1+1大於2。魏忠賢鼓勵朱由校精進木匠技藝,使其無暇顧及朝政,以便自己在朝堂一手遮天殘害忠良。

而客氏則在後宮時刻提防嬪妃生育問題,以免奪取自己在朱由校心中地位。其實朱由校也曾生了三個兒子,尤其長子還是張皇后所生,可這三個兒子皆不滿週歲早夭,不得不令人懷疑這是客氏暗下毒手。

就在朱由校子嗣死光之時,一位宮女又懷上了龍種。這位宮女姓張,6歲時就被徵召入宮。張宮女雖是粗使宮女,可是蒙塵難掩其珠玉之色。

一日朱由校突然發現了天生麗質的張宮女,一時驚為天人,遂寵幸了張宮女。可誰知張宮女竟懷孕了,朱由校一高興就將張宮女冊封為裕妃。

客氏與魏忠賢見狀本想將張裕妃拉為己用,可是張裕妃性耿直,在宮中多年早就厭恨客氏行為做派,遂對客氏拉攏不為所動,甚至還有意向朱由校諫言遠離客氏。

由此客氏就對張裕妃懷恨在心,伺機予以報復。張裕妃日日小心保胎,不知因何到了預產期,卻遲遲沒有生產跡象。於是客氏就構陷張裕妃逾期不生產,不是懷的怪胎就是根本未懷孕欺騙皇上。

其實我們皆知女性足月生育,出現提前或錯後幾天皆是正常現象。可是朱由校不問青紅皂白,不信醫學常識,只信客氏之言,竟然當場勃然大怒,褫奪張裕妃封號,然後交由客氏處置。

“裕妃張氏,熹宗妃也。性直烈。客、魏恚其異己。幽於別宮,絕其飲食。天雨,妃匍匐飲簷溜而死。”《明史·卷一百十四·列傳二》

我們從《明史》中盡知張裕妃悲慘之狀。客氏竟將張裕妃移入別宮。據說別宮比冷宮更慘,冷宮好歹還有幾間遮風避雨的陋室,別宮只是兩座宮殿間的巷道,風吹日曬沒有任何遮擋。

想那還在妊娠期的張裕妃,怎堪忍受如此風雨侵襲?甚至客氏還陰毒下令斷絕張裕妃飲食,如此又冷又餓的張裕妃,苦熬幾日實在無法,只得飲用下雨時屋簷上流下的雨水。

張裕妃早被客氏折磨的體弱不堪,又飲用不潔淨的雨水,很快就病餓而逝。只可憐腹中胎兒還未曾看見世界,就隨母親一起殞命。

可恨朱由校眼見又一個子嗣沒了,竟然未將客氏治罪,反而睜隻眼閉隻眼不了了之。而張裕妃只做了50天妃嬪就香消玉殞,死後只按宮女規制火化,葬於淨樂堂。

多行不義必自斃,朱由校駕崩後,其異母弟朱由檢繼位,也就是崇禎皇帝。崇禎帝一登基就開始清算魏忠賢與客氏集團。

據說客氏不但對殘害朱由校嬪妃之事供認不諱,還招認曾於宮外尋得幾個懷孕女人進宮,妄想假冒朱由校子嗣。

客氏如此這般想學呂不韋覬覦皇位的舉措,真的惹發眾怒,遂押至浣衣局被宮女們活活打死。而被貶外地的魏忠賢聽聞客氏之死,自知逃不過重懲亦自縊而亡。

自此崇禎為張裕妃恢復名位,以妃禮葬於金山。張裕妃本可母憑子貴,卻被史上最強乳母所害,只能慨嘆遇人不淑了。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妃子的命運有好的也有壞的,但是我們所知道的張裕妃的命運的確是悲慘不堪的,那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她的命運到底如何吧。


“泣別長春淚暗揮,雪花滿院挾風飛。乾西冷落休含怨,倖免空宮閉裕妃。”我們可以從這裡面得知張裕妃的命運如何,長春宮,指的是永寧宮,上改今名,以居李成妃。自張裕妃不得其死,範慧妃失愛,獨李侍寢。

一日,密為範妃乞憐。客魏偵知之,矯旨革李,封絕其飲食。具體是這樣的,張裕妃初為宮婢,天啟三年召幸受孕後封妃。她性情剛烈正直,為人直爽,不願意與客氏、魏忠賢同流合汙,對二人惡行有不滿的言論,所以被魏、客視為異己,關係不睦。


所以啊,張裕妃就在這種環境被軟禁餓死,而客氏是天啟帝的乳母,是明朝末期歷史上的一個特殊人物。原本,天啟帝的生母孝和皇后王氏早死,養母西李選侍對他也不好,所以天啟帝與身為奴婢的乳母關係反而無比親厚,在即位後封客氏為“奉聖夫人”。然而,客氏小人得志,張狂無比,甚至爭風吃醋,先後就害死了幾個曾被天啟帝臨幸過的嬪妃,並且其中遭遇最慘的就是張裕妃。因為在張裕妃懷孕時,到期了沒有分娩,客魏便將她治以欺君之罪,於天啟三年八月初八日將她廢掉,幽於別宮。而別宮是比冷宮環境更為惡劣的宮殿夾道,也就是幾個宮牆間的過道,冷宮條件再差也有幾間破屋子,過道卻是日曬雨淋大風吹,連個可以躲避的地方都沒有。不僅如此,客氏還下令斷絕她的一切飲食,也不派人前去接生。數日後,天下暴雨,張裕妃飢渴難忍,拖著沉重的身體,匍匐著爬到屋簷下喝雨水止渴,想保住性命。張裕妃這時候有孕又被餓了數天,驟然喝下不乾淨的雨水後,極度虛弱的身體反而更吃不消了。


八月二十二日,在被活活餓了14天后,張裕妃終於支撐不住,被活活餓死,年僅18歲,被以宮女身份下葬了。雖說母憑子貴,但張裕妃卻沒有那樣的待遇就被活生生的折磨死了。


笑談歷史zz


明朝的皇帝多奇葩早已是公認的事實,但相較之下,這“奇葩”前能加個“最”字的當只有木匠皇帝朱由校一人了。這位最奇葩皇帝曾幹過無數荒誕事,下令將懷有身孕的張裕妃活活餓死,便是他一生做的無數荒誕事之一。

朱由校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廟號為“明熹宗”。這位皇帝自幼便對朝政沒甚興趣,他的興趣全在木匠活上,因著這個緣故,他在歷史上還得了個“木匠皇帝”的雅號。

不過,話說回來,真實的朱由校並非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裡目不識丁的傻子形象,實際上,他雖未同明朝其他皇帝一樣接受過正統教育,但基本的文化水平還是有的。

根據明末宮中的太監劉若愚的記載:

“先帝(朱由校)髫齔時,教習書仿者,光廟伴讀吳進忠也。”

翻譯過來就是:朱由校小時候,臨時教他讀書的先生,正是當年給他父親作伴讀的吳進忠。

從這段文字便可看出,朱由校接受過教育,他的啟蒙老師正是自己父親、前任皇帝的伴讀吳進忠。根據史書記載,東林黨人孫承宗也曾教導過朱由校,他們都認為他的學習並不差。

可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卻偏偏在登基後幹出了讓無數臣民瞠目結舌的混賬事:他竟被大太監魏忠賢和乳母客氏奪權,釀造了明朝歷史上最黑暗的統治。在魏忠賢和客氏“兩夫妻”的裡因外合運作下,朱由校死時竟連一個子嗣也未曾被留下。

相當有意思的是,閱女無數的朱由校數次讓自己的后妃懷孕,恰是因為朱由校太信任乳母客氏和魏忠賢,導致他一個子嗣也不曾留下;甚至,朱由校寵幸的張裕妃,在身懷六甲之際,竟被此二人折磨致死。

張裕妃本是紫禁城裡的一名宮女,入宮時,只有6歲。

因為長得非常漂亮,又遇到了一位喜歡美女的皇帝,張裕妃才有幸打開命運石之門,一眼被朱由校看中,最後被封為裕妃。

成了皇妃之後,張裕妃深得朱由校寵幸。在美女如雲的後宮裡,張裕妃愣是憑藉自己的美貌與性情,令皇帝朱由校多次留宿,懷下難得的“龍種”。

張裕妃懷孕,本來是天大的喜事,客氏作為朱由校的奶媽應該高興才對。

可惜,客氏從皇帝的乳母轉變為後宮之首,身份轉變之大,一下子讓她變得小人得志起來。為了維護她在後宮的地位,凡事被皇帝臨幸過的宮女妃子,她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折磨死。

客氏為何如此狠毒?皇帝有了子嗣,就意味著某位妃嬪在後宮地位升高,彼時,她的地位就會相應地下降。

因此,張裕妃懷孕的消息一傳到客氏的耳朵裡,她就開始策劃如何折磨張裕妃。

1623年,張裕妃在客氏與魏忠賢的折磨下,分娩期推遲。

客氏趁機向皇帝朱由校“打小報告”,說張裕妃根本就沒有懷孕;所謂的懷懷孕一說,根本就是為了爭寵!

朱由校聽了之後,龍顏大怒,下令廢除張裕妃的貴妃封號,並將她交由乳母客氏處置。

張裕妃落入客氏之手,無異於羊入虎口,下場之慘,可想而知。據《明史》記載:

“客、魏恚其異己,幽於別宮,絕其飲食。天雨,妃匍匐飲簷溜而死。”

翻譯過來就是:客氏和魏忠賢對張裕妃非常痛恨,將她打入冷宮(一說是冷宮夾道),並且不給她飯吃;關了幾天之後,恰逢下雨天,又飢又餓還懷著身孕的張裕妃為了活下去,爬到房簷底下喝雨水。

最終,張裕妃還是難捱折磨,在飢寒病痛中死去,享年18歲,腹中胎兒亦隨之而去。

張裕妃病逝後,太監將此消息告訴朱由校,並且將張裕妃腹中胎兒一事告訴了皇帝。

正常情況下,朱由校必定大怒!要知道,朱由校一生無子女,好不容易有個快要分娩的后妃,卻被人活活折磨死,身為皇帝,豈能不怒?

可是,朱由校在得知是乳母客氏所為之後,竟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他去了!如此奇葩之舉,真真只有“木匠皇帝”朱由校能做得出來了;更讓人瞠目結實的是,張裕妃腹中懷有他的“龍種”,就算不能以貴妃的身份下葬,好歹也該陪葬皇陵。朱由校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將張裕妃以宮女的身份,火葬於淨樂堂。

至此,朱由校再也沒能讓他的后妃們懷上孩子。

造成這一切的客氏和魏宗賢,他們又有怎樣的結局呢?

張裕妃死後4年,朱由校也駕崩了。

朱由校死後,他的弟弟朱由檢繼位,是為崇禎皇帝。

朱由檢一繼位,就拿閹黨魏忠賢開刀,治他十大罪狀,最後自縊身亡。魏忠賢死後,客氏獨木難支,之前做了那麼多人神共憤的惡事,早就引起公憤,最終被宮女拿著鞭子活活抽死,死後被挫骨揚灰。

可嘆!古今有太后干政、太監干政,奶媽干政卻是所有干政類型中的一朵奇葩。朱由校落得如此下場,真真怨不得別人吶!


記者李滿


張裕妃在6歲時被選進宮,起初只是一個普通宮女。

在18歲那年,荒唐皇帝朱由校竟然將張裕妃寵幸。這個張裕妃也是個幸運的人,皇帝一次寵幸,就懷孕了,後來被封為妃子。她和朱由校兩人也可以說是“奉子成婚”。

後來張裕妃竟然被朱由校百般折磨活活餓死,當時張裕妃還懷著孩子。那麼朱由校為何連自己的孩子也不放過呢?

其實這裡面還有兩個重要人物,那便是“對食”假夫妻朱由校的奶孃客氏和魏忠賢。

朱由校的生母在朱由校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養母又對他不好,因此朱由校和奶孃客氏關係很好,甚至有傳聞說朱由校有嚴重“戀母情結”。

朱由校當了皇帝后,客氏也是飛上枝頭做鳳凰了,一下被朱由校封為“奉聖夫人”。

明朝時,太監也是可以結婚的,那時候叫“對食”。當時的客氏和魏忠賢兩個人就是一種“對食”關係。

奶孃客氏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人,後來竟然在宮裡開始爭風吃醋。她擔心朱由校寵愛妃子,而降低自己的地位,所以她聯合魏忠賢,通過各種手段,害死了好幾位朱由校的妃子。

那一個18歲的小姑娘張裕妃,又是如何得罪了權傾一時的客氏和魏忠賢的呢?

客氏看到張裕妃受寵,其實起初她也並不想迫害張裕妃,只是想拉攏張裕妃。可是誰曾想到這個張裕妃性格剛烈,不願意與客氏和魏忠賢同流合汙。

這下可惹怒了客氏,不過客氏也一直找不到理由來對付張裕妃,就在此時忽然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張裕妃當初是因為懷孕才被封為妃子的,可是十個月過去了,張裕妃依然挺著個大肚子,孩子沒有出生。這時客氏就跑到朱由校面前說,張裕妃只是為了當妃子,撒謊懷孕,這可是欺君之罪。

朱由校一氣之下,將張裕妃趕了出去,張裕妃整天在宮廷的圍牆巷道里,任憑風吹雨打,而且沒有飯吃沒有水喝,後來沒多久張裕妃就去世了。

張裕妃去世後,以宮女的身份被安葬,直到崇禎皇帝繼位,才恢復了她妃子的身份。


斯幽說歷史


張裕妃,演義裡稱其為張寶珠,河北涿州人,劉備老鄉。6歲被選為官婢入宮,18歲那年,被木匠皇帝朱由校臨幸了,沒想到臨幸過後,便懷上了龍種,這是件不得了的事情。

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知道後,也非常開心,主動上門,要求收其為乾女兒。因此未加阻攔,張寶珠很快被封為裕妃。這在很多人眼裡,是雙喜臨門的事情。

因為朱由校的三個兒子都沒活過一歲。所以一旦張寶珠的孩子生下來,什麼待遇,可想而知。最關鍵的是,客氏投來的橄欖枝,也就意味著在後宮生存,得到了庇護。

客氏不是一般人,作為朱由校的乳母,被奉為“奉聖夫人”,禮儀用度比皇太后還奢侈隆重呢。是一個朱由校16歲了還要喝奶,中午吃過飯,等不到晚飯就想得大哭大叫的奶媽。

這個女人雖然沒文化,很刁蠻。怎奈朱由校文化也不高,卻特別信任依賴她。若不是她年紀太大,有老公、孩子,朱由校把她娶了做妃子也絕對有可能。因為朱由校小的時候和這個女人共過患難。


魏忠賢就是攀上了客氏,踢了恩公魏朝,做了客氏的菜戶,才做到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最終才權傾一時的。

但是張裕妃性格比較直,她就是覺得客氏噁心,一個老孃們整天跟小皇帝、老太監不清不楚的,堅決不買客氏的賬。

歷史沒有記錄客氏向張寶珠投來橄欖枝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分析得出,這同樣是一次政治投機。當初客氏那麼盡力伺候皇長子朱由校,就是賭的未來他能當皇帝,結果賺得盆滿缽滿。而如今向張寶珠投來橄欖枝,也就是賭的將來她懷的龍種活下來,能夠當皇帝。這樣他們就仍然在她的掌握之中。


張寶珠拒絕了客氏的好意,也就意味著厄運即將來臨。

對於張寶珠被廢的理由,《酌中記》裡說“逾期久不乳,且有違言。”也就是預產期沒有分娩,那朱由校就要懷疑張寶珠究竟有沒有真的懷孕了。結果朱由校不去眼見為實,也不聽太醫們的意見,只聽信客氏的,客氏說,如果是真懷孕,過了預產期,這會即便沒有生產,也應該擠出來奶來了,她沒有奶,所以她是假懷孕。

張寶珠不但因此被廢了裕妃的位份,還被打落冷宮,連句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更關鍵的是我們知道冷宮嘴惡劣的環境,估計差不多《康熙王朝》裡容妃洗馬桶的地方吧?其實歷史告訴我們還有比那更惡劣的地方,那就是兩道宮牆的夾縫裡,還不給吃喝。


果然張寶珠在那裡喝了髒水,最終一屍兩命。

客氏估計也沒想到自己就這麼折騰,竟然讓朱由校絕了後,後來莫名其妙又把朱由校弄掉水裡,得了重病,奄奄一息。這下真沒得靠了,皇帝鐵定換人。最後在讓朱由檢簽下善待客氏和魏忠賢的保證書,才傳位給朱由檢。

讓皇帝寫保證書,最終必然是悲劇。崇禎4年,魏忠賢和客氏被朱由檢解決後,張裕妃才恢復名譽和位份,重新遷葬於金山之原。


炒米視角


關於這位張裕妃,在《明史》裡還真有記載:

“裕妃張氏,熹宗妃也。性直烈。客、魏恚其異己,幽於別宮,絕其飲食。天雨,妃匍匐飲簷溜而死。”

這段話大致刻畫了張裕妃的一生,她雖貴為妃子,但最後卻被幽禁在別宮之中(據說僅僅是兩個宮殿之間的夾道),最後,竟然是喝雨水喝死了!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情要從明熹宗開始說起。

明熹宗可謂歷史上有名的“戀母”皇帝,不過這個“母”並不是自己的親身媽媽,而是乳母,習慣上把她稱作“客氏”。

當年,這位客氏仗著熹宗的寵愛,聯合自己的“對食”大太監魏忠賢,橫行後宮,凡是和她作對且懷孕和有子嗣的妃嬪都統統除掉。

而張裕妃原先只是一名宮婢,因受熹宗臨幸懷孕,被封為妃,她性情剛烈耿直,不願與客氏、魏忠賢為伍,再加上她到期未分娩,導致客氏在熹宗面前誹謗其假懷孕。

最終,張裕妃被打入冷宮,每日連飯都沒有人送,飢渴難耐之中,張裕妃只得靠下雨時屋簷滴下的水來充飢。

在被活活餓了十多天後,張裕妃終於倒下了,連同自己肚子裡的孩子,一屍兩命。

哎,真是個可憐的女人,據記載,到了明末,崇禎皇帝為她平了反,還給了諡號“悼順”,以妃禮遷葬於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