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20年疫情過後如果失業,該如何應對?

雪球兒


事業率很低,絕大多數用人單位現在是缺人,因為疫情不好找工作人員,這是事實,如果想換工作的話可以多加幾個微信的老鄉群,群上就有發招聘信息的,因為是老鄉帶出去的,所以比較靠譜一些,再就是打聽親戚朋友,他們給的信息應該更靠譜…


潤林3


題主問的是對普通上班族的影響吧。對這個問題我很有資格回答,去年上班的是一家餐飲店。雖然目前還沒有開始營業,但是上班就沒有工資,生活費、房貸等費用還是要的,所以沒只能出來做其他工作。

現在已經是3月份了,作為普通上班族應該是這3種情況:

1:已經開始正常上班或者線上辦公

2:公司還沒能復工,打算繼續等著公司復工後再上班

3:公司倒閉或者辭職或者被辭職

對第1種情況沒太大影響,但是,還是建議平時多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只要你足夠優秀,永遠不用擔心失業,甚至可以自主創業,擁有更多的機會。

針對第2種情況,建議嘗試去換個工作,到目前為止還沒復工說明公司的業務不是很重要,那麼以後可能會被行業淘汰,公司以後也會很容易倒閉,提前做好打算。

針對第3種情況,如果家裡沒有足夠的積蓄,建議馬上去找個工作吧。

雖然疫情影響很大,但是,還是有人在賺錢。讓自己賺錢的門路多一些,就不怕遇到各種意外,要保持至少3個收入渠道。通過這次疫情,我自己也是看到自己的不足,現在在努力學習新知識,那算做一些副業。

最後願大家生活越來越好,加油!!!


葛先生的雞湯


1.調整心態。

2020的疫情是中國建國以來遭受的一次前所未有的災難,目前其影響力前所未有,深刻的影響力社會經濟,也影響的職場不少人。如果你想到很多中小企業老闆,員工都紛紛因此而破產,失業……大家都很不容易,你就好想些。所以,現在先要調整好心態。

2.積極充電。

職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每個人的工作能力競爭。疫情期間可以趁機多充電和補充專業技能,看看書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比如:練習表達能力,PPT技巧,思考能力等。

3.未來可期。

目前全國疫情已經基本穩定住,鍾南山院士說:再經過1-2月全國基本上可以解禁。冬天來了,春天已經不遠。同時,由於全國人民在家已經呆太久了,節後全國的各自消費都將迎來報復性反彈,基本就業面和出路會更廣,勞動力市場也將很活躍。




超級土豆哥


因為疫情,湖北地區外出務工者,很不受招見,湖北本地就業崗位有限,部分人短期的失業肯定是有的。

其實這也是一個機會。2003年的非典,成就了淘寶,2020的疫情,肯定會成就一批新興產業,也許這是一次機會,工作短暫不要你,自己失業了,調整心態,努力學習,發現商機,也許這一次是我們工作者,一次創業的機會,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工作短期沒有了,要相信有更好的在等待我們,工作不是目的,只是幫助我們積累經驗,為我們未來打下基礎。。。

如果是我,調整心態,努力學習,用之前工作積累的經驗,看那個行業適合自己,發現商機,踴躍走出第一步。。。


8o後的我們


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現在不管有沒有疫情。我想每個企業每個工廠,都會把成本壓縮到最低,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都會以最小的利益化換取最大的收益。現在好多企業,都用上了先進的機器人替代人力工作者。生產效益提高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所以為此總要有人做出犧牲對吧?現在對沒有技術,沒有學歷者來說,失業也是一種常態很平常。

失業了工作丟了也很平常,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現在外邊的企業那麼多,不至於就在一家廠餓死吧。再換一家,再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說不定比以前那個還要好。做人應該不要埋怨,不要抱怨。老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你付出了多少你就能回報多少,你努力了,就會有收穫。無論生活怎樣,不管是逆境還是順境,都要在士氣上有壓倒一切的霸氣;風雨兼程勇往直前,且行且珍惜。






坎坎坷坷樂呵呵


就業穩,則大局穩。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中央部署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2.9億農民工、874萬高校畢業生,穩就業如何發力?記者從28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打出穩就業的“組合拳”。

千方百計穩住2.9億農民工就業

2019年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9億人,其中1.7億人外出務工,包括7500萬人跨省務工。由於靈活就業多、一線普工多,農民工就業受疫情影響更為直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表示,往年春節後是農民工返城找工作的高峰期,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農民工在節後不敢外出、不能外出、不想外出,導致東部地區企業用工缺口和中西部地區農民工滯留並存。

對此,相關部門以問題為導向,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多措並舉支持鼓勵低風險地區農民工儘快返崗復工——

跨地區返崗受阻怎麼辦?建立點對點、一站式的服務通道,為用工集中的地區和企業提供保障。據介紹,截至目前有關部門已通過組織專車、專列、專機等方式,“點對點”運送農民工返崗超80萬人。

線下招聘受限如何應對?持續開展線上招聘活動和定向的勞務協作,實現“就業需求線上報、就業崗位線上找、就業服務線上辦”。

為促進農民工就業,人社部門還採取了引導返鄉農民工就地參加春耕備耕,鼓勵重大工程項目優先吸納本地農民工和貧困勞動力,鼓勵農民工創業就業,開發環衛保潔等臨時公益崗位託底安置暫時無法外出、生活困難的農民工等一系列措施。

在農民工就業的“大盤子”裡,做好2000多萬貧困勞動力返崗就業工作是重要方面。

“當前形勢下疫情防控要抓緊,就業扶貧不放鬆。”遊鈞表示,人社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圍繞優先復工、優先外出、優先吸納、優先安置、優先服務等五方面,加大就業扶貧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時,明確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政策資金要傾斜,崗位投放更密集,勞務輸出更有序,並提出在資金、政策、保障等方面對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給予照顧。

大力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和崗位

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人,加上往年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總量壓力不小。

“加之突發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說,“拓展就業渠道還是最關鍵的,要有崗位、有渠道。”

一方面,鼓勵畢業生到急需領域就業。記者瞭解到,教育部將加大力度鼓勵畢業生到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到技術開發、內容付費等新就業形態,到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就業。

另一方面,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就業。教育部將通過農村教師特崗計劃以及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項目,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並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此外,今年要更大力度鼓勵畢業生參軍入伍。

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也要開拓招聘渠道、開展精準服務。翁鐵慧介紹,教育部推出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不打烊的“24365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服務,讓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不見面也能招聘,並與前程無憂、智聯招聘、BOSS直聘、中華英才網、獵聘網5家企業合作開闢校園招聘專區,免費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服務。

“我們要求每所高校必須關心關愛每一位畢業生,以‘一人一策’等方式加強個性化指導,盡最大努力向畢業生推薦符合其個人特點的崗位,積極引導畢業生找準職業定位,合理調整預期,希望每個人儘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翁鐵慧說。

多點發力,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當前,疫情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中央做出部署,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

穩就業必須穩企業。近一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幫助企業減負、穩崗。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制定《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明確了免、減、緩三項措施。

各地也在調整政策力度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蘇州出臺“惠企十條”;北京推16條措施促中小微企業發展;深圳16條措施減租減稅減電費;一些地方通過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職業培訓補貼等多渠道支持企業穩定現有就業崗位。

遊鈞表示,人社部將緊緊圍繞穩定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支持企業發展穩定就業、突出重點群體保障就業、優化培訓服務促進就業、加強就業援助兜牢底線等重點工作,綜合施策,幫助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儘早就業、及時返崗,努力降低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努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幸福一家X


在這場疫情風波到來之前,人們臉上都洋溢著新年到來的快樂不少人做好了新年規劃,不少企業也在年會上表示了2020年的擴招計劃。可一場到現在還沒停歇下來的疫情,將無數企業和個人的計劃完全打亂了得重新規劃調整



客鄉大古


大家好,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對各個行業的影響很大,社會在發展,現在不管有沒有疫情。我想每個企業每個工廠,都會把成本壓縮到最低,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都會以最小的利益化換取最大的收益。現在好多企業,都用上了先進的機器人替代人力工作者。生產效益提高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這樣人力勞動力就會被代替,就會有很多的員工失業。失業了只能另謀出路,這樣的社會沒有工作是無法生存的。

不過有的行業還是需要人工來完成的,不是流水線的工作,比如服務行業,物流,行政,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相信我們都能度過難關,迎來屬於我們的春天。中國🇨🇳加油!!!


帽子的日記


有個小房、無貸、有檯面包、有點小存款.鄉下、消費一般、已失業半年、接點業務、偶爾出個差、一年內應該沒問題吧



行走大中華的王生


疫情影響了整體經濟,在大的宏觀面上是國家即將給予各行各業的支持調控。從小的方面看,年前大家準備的錢都沒有花,疫情過後一定會有最起碼一波消費波峰,會有蝴蝶效應的,所以招工潮也是會湧現的,放心齊力斷金。共同渡過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