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读书心语丨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安徽省总队机动支队 孙小山

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近日,重读《永恒的丰碑-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集》,细细品读,慢慢感悟,深深体会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以其仅有22个年头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雷锋精神。似乎有一股穿透的力量,让我跨越时空,似乎亲身经历了雷锋的一生,还让我看到了雷锋劳动时洁净的笑容,也感受了雷锋情感世界的本色和精神动力的源头。

读书心语丨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雷锋的幼年,是充满苦难的回忆。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4岁那年,雷锋父亲雷明亮被侵华日军打成重伤,含恨离开人世;为帮母亲分忧,雷锋12岁的哥哥雷正德,到天津市新胜机械厂做童工染上了肺病,手和胳膊被机器压成重伤,因无钱治病,在贫病交加中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祸不单行,3岁的弟弟又病饿交加,死在母亲的怀里。后雷锋母亲张元满转佃了赖以活命的几亩田到集市上做点小本生意,却因那时地痞流氓横行乡里,没做几天就做不下去了。母亲只好领着小雷锋到外村要饭。再后来,饱受困顿、悲伤和欺凌的母亲撇下仅有7岁的雷锋,独自走向那条悬梁的吊绳。此时,雷锋成了孤儿,举目无亲。

读书心语丨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雷锋的苦难是整个阶级的民族的苦难,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雷锋一家的悲惨遭遇,就是千千万万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旧中国贫苦家庭的一个缩影。然而苦难却没有压弯他头颅,反而还以深重的感念和美好的渴望。恰是如此,他,更有理想主义情怀。生命中的缺失,在他那里全部化为丰富的愿景。他用一生帮助人,来回报曾经接受的生命中所有的雨露。他毫不保留奉献自己的一切,想让更多人能感受温暖。

读书心语丨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雷锋情感世界的本色是质朴,他善于捕捉感受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温暖和关爱,并且不遗余力地努力回报社会与他人。乡政府送他免费读小学,堂叔让自己的儿子下地干活却支持他读书,县领导送他去当拖拉机手,部队里营长半夜查铺、送医送药,军区工程兵首长亲自和他谈心、教他如何管理带兵,这一切都成为温暖他心田、鼓励他上进的情感依托。点点滴滴的情感积累,促进了雷锋崇高的人生信念与价值观的形成,质朴的感恩情思,渐渐升华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

读书心语丨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雷锋精神最重要的动力源头,是永远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合格党员,终身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57年2月,雷锋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报名到鞍钢做了一名推土机手。他不顾自己个头矮小,要求驾驶能多干活的重型推土机;利用休班时间义务参加炼钢;冒着严寒率先跳入水泥浆进行搅拌;在苫布不够用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棉被拿出来遮挡,以免工厂的水泥淋雨……当有人说雷锋来鞍钢工作环境更苦,工资却没有在家乡时高,不是吃亏了吗?“我不是为钱来的!”雷锋掷地有声的回答,体现的不仅是他的金钱观,更反映了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读书心语丨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句话蕴含了多少哲思和追求!这句话来自雷锋1961年10月20日的一篇日记,后来作为雷锋挂像的宣传词,也是雷锋用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谱写光辉人生的真实写照。

雷锋向往军营的愿望是真挚的、强烈的。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是共产党把他从苦海中解救出来,解放军连长送他钢笔的情景使他终生难忘。尽管参军的过程一波三折,但他的忠诚、执著,终于使他如愿以偿地汇入军营这绿色的方阵。在军营短暂的岁月里,雷锋不负祖国的重托,不负人民的希望,踏着先辈的足迹,追随英雄的步伐,从平凡走向崇高,成为军人的榜样:苦练体能,投弹从不及格到优秀;修改《唱支山歌给党听》,传唱大江南北;7天7夜连续奋战,不顾伤病全力抗洪;担负小学校外辅导员,做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还入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雷锋虽然没有机会献身战场成为战斗英雄,但他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了“平凡的伟大”,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丰碑。

读书心语丨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重读《永恒的丰碑-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集》,我感到雷锋就像是我们身旁的战友兄弟,纯粹的青春风华下燃烧着一团单纯善良的精神之火。他有灵魂。这魂,是品德修炼之果,需要深深地悟,崇敬地瞩目,用心地践行。你无法丈量这灵魂,这是一生的专注,没有浮华,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也许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然而奉献总能触动我们心灵。

五十多年前,当毛主席第一次看到《雷锋日记》时,感叹说,“此人懂得一点哲学”。雷锋精神就是这样一种思考人生意义、追寻幸福源泉的哲学,一种以“有限”创造“无限”的哲学,一种“傻子”的幸福哲学,一种在平凡中彰显伟大的哲学。它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生动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并为当代国人确立了一个精神坐标、一种道德尺度、一种生命格局。

读书心语丨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带来的暖流,汇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学雷锋活动历久不衰,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大潮;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穿越现实的重重迷雾,雷锋教我们秉持一份真实和信念。雷锋,他人格的底色,就像自己经常洗得干干净净的白衬衣,这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潮,是一泓清澈见底的灵魂甘泉。

读书心语丨雷锋精神,永领时代新风

新时代,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褪色,而且不断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承接、与时代文明风尚相契合,成为更有厚重内涵、更具引领价值的时代精神旗帜。雷锋精神不是凝固停滞的,而是流动的发展的,不是封闭排斥的,而是开放兼容的。时至今日,“雷锋”早已不是一个人,它所代表的是一类人。雷锋精神,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永领我们时代的新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