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古代大刀上為何要裝鐵環?專家:遇到刀上有9個環的,趕緊躲遠點

刀,大家都不陌生,家裡每天都會用到,比如水果刀,菜刀。除了作為廚具之外,刀還是一種作戰的武器,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

80年代的人,都對一部電視劇記憶猶新吧,那就是《白眉大俠》,那裡面用刀和用劍的高手比比皆是。還有一句臺詞叫做:“刀是什麼樣的刀?金絲大環刀。劍是什麼樣的劍?閉月羞光劍。招是什麼樣的招?天地陰陽招。人是什麼樣的人?飛簷走壁的人。情是什麼樣的情?美女愛英雄。哈哈哈….”

古代大刀上為何要裝鐵環?專家:遇到刀上有9個環的,趕緊躲遠點

80後的人看到這裡,是不是已經情不自禁地唱起來了?這也奇怪,在那個年代中,這部電視劇實在太火了。特別是當中的金絲大環刀,很是吸引眼球。

刀,是十八般兵器之一,九短九長之一,九短之首。而大環刀更厲害,為步戰所用。特別是九環刀,很有威懾力。九環刀的形狀與一般刀相同,唯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個鐵環,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細彎度較大,柄後有刀環。

那麼問題來了,好好的一把大刀上,為什麼要掛幾個“沒用”的環?為什麼專家會說:遇到刀上有9個環的,趕緊躲遠點。

古代大刀上為何要裝鐵環?專家:遇到刀上有9個環的,趕緊躲遠點

人類是善於使用工具的高級生命體,在原始社會時,人們就開始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選用的石頭都是比較堅硬的,便於長久的使用,也便於切割肉食。

在實際使用中,刀的形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很多時候,捕獵是需要劈砍才能完成。所以,人們開始用蚌殼和獸骨磨製的蚌刀、骨刀,這類刀輕便鋒利,適於砍削器物,還隨身攜帶作為防身自衛的武器。

既然能夠作為武器,那麼進入文明社會之後,人們掌握了鐵,銅的冶煉方法,兵器也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強大的唐朝時,刀制有四,即儀刀、鄣刀、橫刀、陌刀。據《新唐書·兵志》記載:橫刀是每個士兵必備的兵器,而陌刀則是盛唐以後流行的兵器。日本的武士刀,就是以陌刀為基礎,發展而來。

古人講究以誠相待,在製造兵器上,也是如此。用料很足,質量好的同時,大環刀的重量也就很具體了。沒點臂力,別說是殺敵,就是基本的揮舞大刀,都極為不容易。但也別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九環刀的奧秘也就在這其中。

古代大刀上為何要裝鐵環?專家:遇到刀上有9個環的,趕緊躲遠點

古人在大刀上裝鐵環主要有兩個作用,第一是為了增加攻擊力。按照物理常識來分析,當一名戰士把刀拿起來揮舞時,刀上的鐵環也就隨之擺動,這樣就有了一個向前的慣性,而且還能將重心往前壓,讓劈砍更具殺傷力。

最為誇張的是,他還自制了一個叫“扎子”的工具,這種工具要比洛陽鏟的效率更高,在他被捕之後他交代這些都是一本奇書中所說,他只是照著做而已。

正是因為他在盜墓界呼風喚雨,他的慾望也越來越大,最終犯下不可饒恕之罪,因為他被捕,一共牽連出特大盜墓團伙十二個,二百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抓。

有人說假如說他不賭,或許不會這麼慘,因為此人好賭,有的時候輸急眼了,他直接掏出文物拿放在桌子上,以此當籌碼,這樣的人遲早會把自己葬送。

古代大刀上為何要裝鐵環?專家:遇到刀上有9個環的,趕緊躲遠點

假如說姚玉忠不走邪路,走上一條正路,絕對能成為考古界泰斗級的人物,他不僅會盜,看文物也是一把好手,所有文物經過他的手,他能立馬辨出真假還能說出大概年份。可惜了,姚玉忠本人在被捕之後還曾放話,自己壓根看不起那些考古專家,都是些雕蟲小技,至於使用洛陽鏟看墓的人,壓根上不了檯面。

第二個作用是為了彰顯用刀者的武功厲害。當舞刀者把大刀用力揮舞起來時,鐵環與刀身摩擦後會發出特別清脆而具有威懾力的聲音,會給對手造成一種緊張的壓迫感,正所謂克敵於無形,就是這樣的效果。

而且在向前的慣性作用之下,劈砍雖然更具殺傷力了,但也是有風險的,因為慣性太大的話,容易控制不住。刀控制起來難度大了,也就更加考驗使用刀的人,沒有爐火純青的技術,別說是砍殺敵人,連方向都把握不好。

能把九環刀玩得行雲流水的人,那功夫是了不得的。因為鐵環數量越多,說明操控難度係數也就越大。如果遇到一個能揮舞起大刀來,鐵環都不與刀身發出聲響的人,那還是趕緊躲遠點。這可是殺人於無聲的高手,因為這種人幾乎達到了人刀合一的境界。

古代大刀上為何要裝鐵環?專家:遇到刀上有9個環的,趕緊躲遠點

小結

刀,從最原始的切割食物,升級到用以捕獵,再用作防身的武器。接著有了冷兵器時代,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升級,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體系,這都與人類的智慧分不開。

但刀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不必要傷亡,所以在使用刀的時候,一定要心存善意,不要用這個智慧的結晶,去做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