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何有人說劉伯溫是個軍事家,天文學家?

兔牙傳說


劉基,字伯溫,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一生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多識博學,才思敏捷,除經史詩文外,軍事韜略、兵法智術、天文地理乃至陰陽五行都十分精通,具備優秀謀臣的膽識和勇氣,所以歸依朱元璋以後,很快便表現出不凡的才能,成為朱元璋智囊中的核心。

為掃平群雄北定中原,推翻元朝政權,朱元璋必須徹底剿滅當時佔據一方的陳友諒、張士誠勢力。軍中多數將領主張先易後難,先拿下張士誠。劉基的主張則相反,他認為張士誠不足為慮,陳友諒野心勃勃,力量也強,據長江上游,威脅最大。朱元璋採納劉基之計,果然大勝陳友諒,自此長江中下游地區盡歸朱元璋所有。

劉基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不僅使同僚下屬欽佩不已,也博得了朱元璋的信任與尊敬。朱元璋將他比作漢代謀臣張良,遇有重大決策,僅召他一人進密室相議。

同時,在天文地理方面,劉基也有著極為精深的研究,《明史》稱其“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

公元1367年11月,朱元璋北伐大軍直擊元大都,勝利在望。手下勸朱元璋登基。12月22日,南京天降大雪,朱元璋祀天時發佈祭文,說如果正月初四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代表天命所歸,就會正式登基。而這個日子正是劉基幫助敲定的。果然,當日晴空萬里,朱元璋再次祭拜天地。隨後來到太廟祭祖,再到新建成的奉天殿登基為帝。

朱元璋統一天下後,劉伯溫被授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食祿年二百四十石。

------------------------------------------------------------


觀雪一壺酒


劉伯溫,名基,伯溫是他的字,浙江青田人,輔助朱元璋推翻元朝,為明朝開國功臣之一。

之所以說劉伯溫是軍事家,首先在軍事上多次出謀劃策,先後滅掉了陳友諒和張士誠等群雄,實現了南方的統一;其次他著有兵書《百戰奇略》一書,內容收集了從先秦到五代之間的重要歷史資料,按作戰雙方的軍事、政治、經濟、自然等條件分為計戰、謀戰、間戰等一百個戰法,分別論述,並以古代戰例加以註釋,是一部重要的軍事著作。

劉伯溫同時精通易經,民間曾傳說他著《燒餅歌》,預測未來,其實易經是和天文、曆法相通的,《易經》上說: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因此劉伯溫也精通天文和曆法,也是一個天文學家。


宗政瓊


劉基,字伯溫,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保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事諸葛亮,後朝軍事劉伯溫”的說法。而他所著的《燒餅歌》,預言明朝國運及未來中國歷史事件,又有《金陵塔碑文》,預言二十世紀以後的中國大事。後世稱其“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在一場戰役中,劉伯溫認為城高強厚,可以固守城池,並且可以看出對方不帶任何攻城機械,只是野戰兵,就是想逼我方出城應戰,但是三日不出城,敵方必撤,追之,可以殲滅。

這話說的讓守城將士李文忠深表懷疑,他不怎麼相信劉伯溫理性的判斷,只是相信劉伯溫神秘的占卜判斷,於是乎,到了晚上,劉伯溫只好裝模裝樣月觀星象,好像自己在占卜,複述了一遍自己之前說的話,這樣李文忠才深信不疑。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劉伯溫很理性的判斷是沒人信的,他就只好裝成算得準。

在某年正月的一天,劉伯溫冷不然對朱元璋說:“東南必失一良將。”朱元璋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現在是戰爭時期,難免不死人的,就反問劉伯溫是誰,劉伯溫只是說:“我還不確定是誰,但是我知道他已經在通往陰間的道路上了。”過了幾個月,胡深在福建省壯烈犧牲,他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將,痛失大將的朱元璋才意識到劉伯溫話的準確性。但是他又哪裡知道,這個世界每天都會死人,猜不到的可能性太低了,只能說是劉伯溫對時勢的把握強而已。

劉伯溫最著名的《燒餅歌》,他的解析詞都只是後人強加上去的,然後才有解析。雖說它的署名是劉伯溫,但是誰又能知道這就一定是劉伯溫的智慧結晶呢,還是人們刻意強加,賦予他神化般的能力,也就造就了劉伯溫之奇。

總的來說,歷史上的劉伯溫雖一身本領,但是卻沒有我們所誇耀的那般神奇,對事事都能夠預料,並不是算的那麼準的。


歷史的波瀾壯闊


此人上之天文,下曉地理,精通陰陽學說,五行八卦。這樣也是人傑之人,不指是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前推五百年,後推五百年,乃神人也。






情俠一休32


軍事家不僅需熟知兵家謀略,更應精通天文地理,人事變遷,才能用兵如神,百戰不殆,方不枉“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之贊。


老同24


劉伯溫,是元末明初著名的的軍事家、文學家,自古以來民間流傳著劉伯溫神鬼莫測的本領,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陰陽相術,無一不通。正是在他的輔佐下,朱元璋才能順利的建立了大明王朝。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說什麼都可以,那是因為他願意說。


用戶4031903441892


大拙:劉伯溫,精通天文地理,兵謀戰策。認定朱元璋有帝王胸襟,因此助太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