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絞刑嗎?

餘建陶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絞刑曾作為官方刑罰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1500多年。該刑是古代死刑中痛苦最小的刑罰,直到現在,許多國家仍然使用絞刑來處決死刑犯。中國絞刑最早出現的時間,史料中沒有準確記載。

《左傳》中有“若其有罪,絞縊以戮”的記載,意思是用絞縊的刑罰來處治犯人。目前能確定的是,春秋時期已有用絞刑處決罪犯的事例。但從春秋至魏晉,歷朝歷代卻一直都沒有正式規定絞刑是官刑。

春秋時期除了自縊的情形外,也出現過絞殺他人的事例。如楚王郟敖被以探病為名的楚國公子圍“縊而弒之”,這在當時僅僅是處死人的一種手段,並不是律法中規定的死刑方式。秦漢時的死刑中沒有絞縊。

晉朝時期,沒有發現執行絞縊的具體事例,文獻中記載的“截頭絞頸,尚不能禁”,說的是要恢復肉刑,沒有將絞縊列為死刑。直到北魏時,法典中才出現了絞刑。崔浩奉拓跋燾指派修改律令,將絞刑列入死刑。

北齊、北周承襲北魏律法,官方死刑中都有絞刑。北周死刑中的“磬刑”,也是一種絞刑,執行的辦法就像古時懸掛樂器磬的樣子,把人用絞索套住脖子吊起來。當時只有犯了特定的罪才會被判處絞刑。

比如在北周建德五年,周武帝宇文邕下旨說私下打造貨幣的人要處以絞刑。在北齊規定的四種死刑中,絞刑是最輕的一等。隋代時,死刑只有斬絞。之後的歷代都定絞刑為官刑,這比斬首要更為人道一些。

絞刑可以保留全屍,在使用絞刑時,犯人承受的痛苦要比凌遲、斬首輕一些。唐德宗時期,刑部侍郎建議用重杖處死代替絞刑和斬首,得到了批准。於是,當時被判死刑的人,都被用杖活活打死。

重杖處死的犯人只有經受長時間的痛苦折磨才會死,而且身體血肉模糊,形狀悽慘。因此這比絞縊而死要殘酷的多,在許多人的反對聲中,重杖處死被廢除。宋代時,絞刑與斬首一起使用。

對於絞刑和斬首的定罪,都需經過嚴格的審判,因為絞刑要輕一些。宋神宗年間,河中人劉勃在他的任期內給260人判處了絞刑,而判為斬首的只有60人。宋與唐一樣,被判處絞斬的犯人可交120斤銅免死。

據宋史記載,在宋仁宗時,有個叫葉元的人絞死了自己的哥哥,因為哥哥與他的妻子有不正當關係,這個案子呈報到宋仁宗那裡,宋仁宗批示以同樣的方式絞死葉元。宋仁宗認為當事人已死,無法定罪。

在遼代,死刑中也有絞刑。天祚帝耶律延禧年間,燕都被金兵攻佔,宰輔等大臣全部投降金兵,百姓紛紛逃亡張彀留守的平州。翰林學士李石給張彀出了一計,讓他以叛國罪處死這些人,不過可以用銅來贖罪。

到了元代,絞刑被廢止。明清兩代又沿襲了唐宋時期的刑律,規定死刑中有絞縊。《明史》中明確規定如何判處絞刑,如正統八年大理寺議定,對初次偷盜的人在右胳膊上刺字記錄,第二次偷盜則在左胳膊刺字。

如果偷了三次就要處以絞刑,英宗批准了這項決議。清代判定任何死刑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絞刑也不例外。順治在江南科考案中,就將主犯方猶和錢開宗判處斬首,將從犯葉楚槐等十七人判處絞刑。

綜上所述,中國歷史上不但使用過絞刑,而且絞刑還被作為歷朝的官方死刑。像呂布、隋煬帝、楊貴妃、張士誠、魏忠賢等人,都是被絞殺的。


野史也是史


絞刑,是古代的一種殘忍的刑法,中國歷史上當然使用過絞刑。


一太子申生,酈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上太子,可謂煞費苦心,先是以申生勾引自己,將申生流放到外地,申生為了表示孝順自己的父親,打獵得來的野豬肉,送給自己的父親,酈姬在肉裡做了手腳,放了毒藥,國君剛要吃,酈姬拿一塊肉餵了狗,狗七竅流血而死,酈姬哭天搶地的一頓白話吧申生送上死亡之路,畢竟是前太子,被絞刑處死。


呂布,呂布勇冠三軍,被曹操抓住之後,因為呂布是溫侯,所以先溢死再城門樓,這是呂布最後的尊嚴,然後梟首示眾。


精忠報國的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溢死在風波廳。


革命先烈李大釗,李大釗,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親手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發現並培養了許多人才,4,12反革命政變後,張作霖在北方抓捕了李大釗等人,楊宇霆作為李大釗的同鄉,曾經幾次勸說李大釗,張作霖也愛惜李大釗是人才,向收為己用,但是李大釗革命信念堅定,絕不屈服於軍閥,聽到有人要劫獄救他,他堅決拒絕,絕不能為了營救自己再搭上同志們的性命,最後張作霖滿足了李大釗烈士的願望,專門從國外進口了一部絞刑機,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烈士英勇就義,在絞刑架下,李大釗發表了,試看將來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從容就義,時年三十八歲,妙手著文章,鐵肩擔重義。,我們如今能告慰烈士的是他們的鮮血沒有白流,如今盛世的中華正如他們所願。


罪行累累的日本甲級戰犯如東條英機,板原徵四郎等等都是絞刑,


約定9521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封建歷史的國度,國家為了貫徹統治,尤其是為了加強在群眾心中至高無上的皇權地位,因此多采用一些殘酷的刑罰,最常見的如斬首、抄家,誅滅九族等等。
類似絞刑這樣的刑罰, 在中國古代也很常見,例如賜死一些貴族諸侯,為了保證全屍,往往都採用自縊賜死的方式,而且也不公開處刑,保障了被賜死貴族尊嚴。
絞刑在中國古代又被稱為是“環首死刑”,在《少年包青天》中,包拯智破桃源村命案的時候,對犯罪的四名罪犯執行了環首死刑,吊死在村口的大樹上,由此可見,至少在送到的時候,絞刑作為一種主要的刑罰,已經被逐漸的被人所接受。
不過中國執行絞刑和國外執行絞刑不同。
在國外處死貴族一般都用斬首,比如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路易十四,但是在中國一向都要保存全屍發的說法,因此反而是貴族用的比較多,平民相對比較少。
因此縱觀中國歷史上大部分被判絞刑的人,多是貴族,大部分都是因犯罪而被皇帝判處自縊賜死。
不過在執行絞刑上,也有分為主動和被動。
西方大多數都是採取被動的方式,處刑人站在高高的臺子上,頭上套這一個頭套,大多數為白色,劊子手行刑的時候,扳動機關使得處刑人被高高的吊起,或者說是下墜,直接造成人頸部重創死亡。
而中國自縊大多數都是主動,或者說是在脅迫的情況下,有受刑人主動站在高處接受刑罰這一過程,由此可見東西方文明的差異。
絞刑這樣一種方式一直延續到了二戰結束,尤其是對所有的日軍甲級戰犯,基本上都是執行了絞刑。
在中國絞刑的起源並沒有確切記錄,至少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刑罰。
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絞刑是相比於諸多刑罰之中最輕的一個,按理來說,斬首這種屬於一刀致命的刑罰,可以儘量減輕死囚的痛苦,而絞刑的過程相對很漫長,但由於中西文化的不同,絞刑反而被列為是輕一等級人的刑罰,而且在宋代的時候,是可以出錢來免受絞刑的,當然這也僅僅只是侷限於一般的刑事案件,如果是皇帝賜死則絕無倖免的可能。
另外在絞刑中,也有比較特殊的方式,那就是由兩個行刑人勒死這樣一種情況,最著名的莫過於隋煬帝,他本來想要和毒酒保存全屍,但最終卻被叛軍選擇了絞殺。另外呂布殞命白登樓也是被曹操絞殺的。
因此除了中西方絞刑有所不同以外,就連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絞刑執行的方式也有多種多樣,這些刑罰的制定也有利於皇權對國家的統治

漫步史書


古代也有的。古語有云‘’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絞刑能保持屍首完整,貴族階層犯了死刑,除去謀反謀逆罪,是死刑裡面算體面的死法,從唐朝就有,明朝,晚清都有。


各類知識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絞刑,下面我舉例說明一下。

我們都知道李大釗,他是上世紀初北京大學的圖書館長,是第一個將共產主義理論引進並傳播到中國各地的思想先驅,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北方領袖。就是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卻在北伐勝利前夕被奉系軍閥頭子張作霖在北京絞死,年僅38歲。

張作霖為什麼要殺死李大釗呢?

李大釗

眾所周知,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故事婦孺皆知,後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曾任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委。除此之外,李大釗還有一個特別身份——共產國際在中國的代言人,隨著前蘇聯一些歷史檔案的陸續解密,李的這一秘密身份逐漸浮出水面,李大釗本人也曾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說過“本人原為第三國際共產黨員”的話。李大釗以此身份主持國共兩黨在中國北方的黨務工作,此間他秘密策反了北洋將領馮玉祥,使馮支持南方國民黨的廣州政府,策應國民革命軍北伐。

馮的赤化傾向,引起了北方軍閥的一致反對,1926年初,奉系和直系聯合討馮玉祥。1926年4月,張作霖擊敗馮玉祥入主北京,作為和馮玉祥部隊和南方政府主要聯繫人,李大釗理所當然成為張作霖抓捕的首要對象。

李大釗被捕後,為其說情的京師各界名流絡繹不絕。如何處置李大釗,張作霖也是猶豫不決,最後他決定徵詢前方將領的意見,結果奉軍將領的意見驚人一致:就地正法。

張作霖聽從了手下的意見,匆匆組織特別法庭秘密審理黨人案。1927年4月28日上午開庭審理,下午一時許完畢,以所謂“宣傳赤化”、“意圖擾亂公安”、“顛覆政府”的罪名,將李大釗等20人處以絞刑,其他人員有的被釋放,有的被處以有期徒刑。

行刑地點設在司法部后街的地方審判廳看守所內, 據《晨報》記述:“首登絞刑臺者,為李大釗,聞李神色未變,從容就死,而其他則不免望刑而畏,面無人色矣。”《晨報》的這則報道從李殉難前留下的照片中也可得到旁證,照片上的李大釗身著長袍,目光和悅,神色從容,與平常無異,可見他早已抱定了必死之心。

李大釗就義前遺照

關於殺害李大釗那座絞刑架的來歷,歷來有不同說法。有人說是袁世凱當總統時從德國進口的,塊頭很大,結構複雜;也有人說李大釗不願接受槍決,張作霖得知,專門批撥款訂購了這座絞刑架。但據保存絞刑架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介紹,這臺刑具底座長239釐米、寬174釐米,高234釐米,系清末從歐洲進口而來——這應該是比較權威的意見。

北平和平解放後,新政權開始了對革命文物的徵集和保護工作。1949年4月,時任北平軍管會文物部副部長的王冶秋多方尋找,在第二監獄一個不起眼的院子裡找到了1927年殺害李大釗的那座絞刑架。據留用的國民黨舊警介紹,此絞刑架是抗戰時期由京師看守所刑場移到德勝門外第二監獄刑場的。

當時刊登李大釗就義消息的報紙

這座殺人機器是新中國文物部門接收的第一件文物,被編為001號,擺在陳列室最為醒目的位置,如今已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民國年間那些事


中國歷史上不僅使用過絞刑,而且絞刑使用的次數還是不在少數的,許多知名歷史人物都是都是死於絞刑。

何為絞刑?

【絞刑】

絞刑是近現代的稱呼,古代稱為“縊”、“縊死”或“縊刑”,通俗的說就是把人懸於半空吊死或用繩索勒死。早在我國春秋時期就有“縊死”之人,後絞刑這一刑罰在我國延續千年直到近代中國。

在當今伊斯蘭教國家中,絞刑依然於刑罰體系之中,像: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約旦,除此之外,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也保留著絞刑這一刑罰。

絞刑受刑者

呂布

【何潤東版呂布】

呂布可以說的上是古代最著名的將領之一,呂布多以勇猛著稱,世人皆稱之為“三國第一猛將”。東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軍攻打下邳(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曹操水淹下邳,呂布軍心渙散,而後開城投降,隨後呂布被曹操下令縊死。

《三國志》記載:“建安三年,布覆叛為術……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

司馬穎

單說司馬穎可能許多人對他不熟悉,但是說起西晉一件歷史大事,那可是無人不知了,那就是西晉時期著名的“八王之亂”,而司馬穎就是八王之一的成都王。

司馬穎是晉武帝司馬炎之子,晉惠帝司馬衷之弟,晉懷帝司馬熾之兄,司馬穎早年受封於成都,趙王司馬倫篡位後,司馬穎起兵討伐,後擊敗司馬倫,並將其賜死。而後司馬穎又參與討伐長沙王司馬乂的戰爭,在此之後,司馬穎達到了他的人生巔峰,執掌朝政,總攬大權,並拜封皇太弟。

面對權勢日益強大的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發兵討伐,西晉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司馬穎在戰亂中兵敗被俘,是年與他的兩個兒子一同被縊死。

《晉書》記載:“乃散發東首臥,命徽縊之,時年二十八。二子亦死”。

洪述祖

【洪述祖】

洪述祖原名洪熙,是香港著名影星洪金寶的祖父,洪述祖早年是清朝的官員,辛亥革命時,他曾密謀推翻清政府,民國建立後,他便擔任內務部秘書一職。

1913年,洪述祖在袁世凱授意下參與行刺宋教仁的行動,是年3月20日晚,宋教仁遇刺,2天后身亡。

此後,雖行刺兇手被抓獲,但主犯洪述祖一直受到袁世凱的庇護而逍遙法外,直到4年後的1917年洪述祖被宋教仁之子宋振呂認出,而後被移送法院。

1918年,洪述祖被判處絞刑,翌年4月5日,洪述祖被執行絞刑,由於他已年近60歲,再加上身體肥胖,行刑時由於下墜力過大,導致其身體與頭部分離,身首異處,死相悽慘。值得一提的是,洪述祖是中華民國建立8年以來的第一個被處以絞刑的人。

除了以上人物之外,歷史上也有許多人死於此刑,像古代的隋煬帝、楊貴妃,近代的李大釗同志等等。

新中國成立後,絞刑這種在中國古代存在了上千年的刑罰被廢除。

我是小何嘮史,嘮歷史,和你嘮嘮古人那些史,喜歡歡迎點贊關注哦!


小何嘮史


使用過,而且死在絞刑上的還都是名人,公元198年二月,呂布被曹劉聯軍圍困在徐州,剛愎自用的呂布遭到部將魏續等人的背叛,趁機將其捆成粽子送到曹操面前,曹操將呂布先勒死之後梟首示眾,呂布死時年僅38歲!呂布也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死了”兩次的人!還有岳飛,公元1142年除夕夜,岳飛被絞殺於杭州風波亭,年僅39歲!第三個名人是和珅!公元1799年,正月,和珅的保護傘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用時15天就將和珅抄家,本來判處和珅凌遲,但是嘉慶的妹妹固倫和孝公主是和珅的兒媳婦,她苦苦哀求哥哥放公公一馬,但是嘉慶心意已決,免除凌遲酷刑,改為獄中自盡,和珅在獄中自己吊死了自己,時年49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