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美国袭杀伊朗“军神”,地点却选在伊拉克。

伊朗报复美国,往美军基地扔炸弹,地点还是伊拉克。

如果美国和伊朗打一场局部代理人战争,大概率也是发生在伊拉克。

伊拉克招谁惹谁了?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何其无辜!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美国和伊朗有想过伊拉克的感受么?没有!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在考虑伊拉克的感受?几乎没有!

美国袭杀苏莱曼尼这事儿上,伊拉克总理迈赫迪的声音几乎没人听。

这是一种悲哀,一种丛林法则之中属于弱者的悲哀。

但是翻开历史,会发现一种更大的悲哀,就是这种悲哀并非现在才有。

伊拉克的这种悲哀,不仅体现在乱世上,也体现在最高领导人身上。

最难做的领导

江湖中有一则传言,说韩国总统是世界上最高危的职业。因为所有韩国总统没有一个能得善终,要么是被暗杀,要么去坐牢,总之都变成了“坏人”。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其实这个传言不太准确。

严格来说,韩国领导并非最高危的职业,伊拉克才是。

为什么这么说?对比一下就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打散奥斯曼帝国。伊拉克被英国托管,组建伊拉克王国。这个王国一共经历了三位国王,第一位正常病死,第二位车祸而死,第三位遭遇政变。

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殖民系统解体,无暇顾及伊拉克王国。1958年7月14日凌晨,有位叫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的将军发动政变,杀掉国王和所有王室成员。他把伊拉克王国变成伊拉克共和国,由总理掌握大权。

1963年2月8日,伊拉克军人再度发动政变,逮捕卡塞姆,一天后把他杀掉。此番政变的主角叫阿里夫,曾是卡塞姆的亲信,副总理兼内政部长。他上台之后再次改变伊拉克的政体,把总理负责制改为总统制,成为伊拉克第一位有实权的总统。

1966年4月13日,阿里夫坠机身亡,另有一说是被暗杀。4月16日,伊拉克军方推举阿里夫的哥哥、时任伊拉克陆军参谋长的拉赫曼·阿里夫继任伊拉克总统。

拉赫曼·阿里夫在军中威望不足,震不住场子,只好依赖复兴党人,让军人不满、同时也让复兴党人不满,再次遭遇政变(他在1968年7月16日的夜里,被军方一通电话吵醒,得知自己不再是总统,没做任何反抗,收拾行囊细软到土耳其流亡去了)下台。

新总统叫哈桑·穆罕默德·贝克尔,既是军人也是复兴党人。当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萨达姆的堂哥。自然而然,萨达姆借此走进伊拉克权力中枢。经过一番博弈之后,贝克尔被迫把权力棒交接给萨达姆,随后离奇死亡,死因沉迷。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萨达姆把军人强权推到一个高峰,发动两伊战争,挑衅美国霸权,最终被美国铲除,这里不再累述。

看看伊拉克这些最高领导,不论国王、总理、还是总统,鲜有善终。

对比一下——

韩国总统虽然是高危职业,好歹还有一半是坐牢,保住了命。伊拉克领导,大部分命都没保住。

韩国总统虽然是高危职业,但韩国稳定和平。伊拉克呢?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美国入侵……就没几天平静日子。伊拉克人很多时间都生活在动乱之中。

再把历史往前翻,会惊奇地发现,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古以来便动荡不安。

数千年以来,但凡中东动乱,总是少不了两河流域流血流泪。

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也不难理解,只是要花费一番周折。

文明血雨

地缘上看中东——

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两大洋;

地接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五海;

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中东地缘格局太重要。这个地缘格局成就了中东的辉煌。

广义上的中东,堪称人类文明与宗教文明之摇篮。

中东出现过的主要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

——它们涵盖了欧亚大陆中部的主要文明。

中东出现过的主要宗教:拜火教、犹太教、基督教、摩尼教、伊斯兰教。

——它们涵盖了世界上大部分主要宗教。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仔细观察中东地形图:中东地区大部分是沙漠,真正的沃土只有两块:

其一,尼罗河流域的三角洲,古埃及文明在那里诞生。

其二,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是如今的伊拉克,苏美尔文明在那里诞生。

在人类历史记载中,古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古文明。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发明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王国之一。

从那以后,两河流域就成了中东地区所有强势民族争夺蹂躏的对象。公元前2006年(对应中国夏朝),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苏美尔文明。

阿摩利人建立起古巴比伦王朝,就是传说中建立空中花园的那个王朝。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古巴比伦时代最伟大的君王汉谟拉比,在一根巨大的铜柱上刻下《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文明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典。

它是为数不多的来自古巴比伦文明的直接证物,也是人类在奴隶文明时代留下的标志之一,如今躺在卢浮宫。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公元前729年,古巴比伦王朝被亚述帝国吞并。稍后不久,亚述帝国崩溃,迦勒底人创建了新巴比伦王国,但已经不复古巴比伦的辉煌。两河流域的青铜时代就此结束。

这一轮又一轮的王朝更迭、种族转换,实质上比当今的伊拉克更残酷,都是腥风血雨。

青铜时代,犹太教在两河流域兴起,终结了多神崇拜,推动一神崇拜。

帝国腥风

巴比伦王国覆灭之后,两河流域再也没有出现强势的国家,成为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成为周边帝国逐鹿的对象。地中海文明圈所有强势帝国,都曾征服过两河流域。

公元前6世纪末期(中国春秋战国之交),伊朗高原上的波斯帝国强大之后,向西占领两河流域,一路推进到地中海沿岸。相当于从今天的伊朗,向西占领伊拉克和叙利亚。如今伊朗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扩充势力范围,其实就是重复古波斯人走过的路。只不过如今的中东,有美国在那里而已。前面文章分析过,美国选择在伊拉克袭杀苏莱曼尼,本质就是要阻挡伊朗向地中海方向扩张。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公元前4世纪(中国战国中期),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带着希腊方阵,首先进入小亚细亚;再沿着地中海东岸向南,拿下埃及;然后一路东进,拿下两河流域,拿下波斯高原,兵锋抵达印度;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亚历山大帝国。但帝国最肥沃的两块地,还是尼罗河三角洲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随后的罗马帝国,虽然把重心放在地中海,却也向东征服两河流域。原因其实很简单,那里土地肥沃。正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和摩尼教在中东崛起。随后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独尊基督教,奠定了整个西方两千年以来的意识形态。大致相同时间,汉武帝在东方独尊儒术,奠定了东方两千年以来的意识形态。

但是到公元7世纪,先知默罕默德在中东传教,建立阿拉伯帝国。他在统一阿拉伯半岛之后,顺手征服了肥沃的两河流域。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大,欧亚大陆中部以伊斯兰教为尊。再往后的奥斯曼帝国,同样征服过两河流域。

换句话说,世界历史上,所有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都征服过两河流域。

因果宿命

纵观人类文明史,很少有地方如同两河流域这般,连续数千年不断的辉煌历程与血雨腥风。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与之类似的地方,就是东亚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

华夏文明的主干部分,就是黄河流域的中原,自古为东西南北各方所逐之鹿,征战不休。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建立,都要来一场“中原决战”。

两河流域堪称中东之“中原”。


中东博弈,两河血泪,为何受伤的总是伊拉克?


然而从历史大趋势上看,两河流域显然不如中原幸运。因为华夏文明基因中,自古追求大一统。中原大地虽然也经历过各种战乱疾苦,但在大一统的帝国形态之下,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传承过程中,中原的文化很好地在历史进程中传承下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早已成为没有传承者的木乃伊。

因为地缘格局太过重要,因为文明缺乏延续性,缺乏主体民族不间断的传承,两河流域只剩下战争和征服,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随处都是动荡不安的因子。

如今伊拉克的乱象——

表面上看是伊朗和美国博弈,只顾逞强斗狠扔炸弹,不顾伊拉克的感受;

深层次看是地缘格局决定中东所有博弈,都要波及到伊拉克;

最深处则是文明断层,昔日的辉煌化为烟云,只有冲突和仇恨积淀下来。

伊拉克走向新生的基本途径至少需要两步:

第一步,利用好丰富的能源,在国际上攫取足够多的利益。

第二步,学以色列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科技摆脱对能源的依赖。

相比中东大多数国家,伊拉克也有很明显的优势。萨达姆统治伊拉克那么多年,虽然是铁腕独裁,但追求的却是世俗化道路。换句话说,伊拉克人受宗教意识形态束缚较少,不需要再搞一轮宗教改革。

只有发展才能稀释仇恨与动乱因子。但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在美国和伊朗的恩怨没有彻底解决之前,伊拉克很难和平。这是一个死结。

伊拉克之殇,难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