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1972年嘉禾公司出品了《精武門》,它是傳奇人物李小龍的四部半其中之一,由羅維執導。
熟悉的開場畫面,“咚東咚動”——跟當年其對手邵氏的SB標識一樣深入人心。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講故事首先要做的就是醞釀氣氛。

陳真復仇的起因是師傅霍元甲之死,跟師父之間的感情,對加害者的憤怒,是他找日本人拼死廝殺的最大動力。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故事開篇,陳真得知噩耗趕回精武館時,霍元甲已經出殯。他們之間的日常交流和親密關係並沒有展示,但是交代其實很充分,用幾個鏡頭就足以讓觀眾信服,感同身受。比如霍元甲下葬時,陳真撲到棺材上悲憤欲絕;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為了師父的死幾天不吃不喝;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在霍元甲靈前連著兩個會不會的發問,質疑師父的死因。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正在一群師兄弟勸住了陳真不要亂來,大家在追悼會上悲傷不已的時候,漢奸翻譯胡恩卻帶著一幫日本人和東亞病夫的牌匾來鬧場,火上添油,這是對霍元甲和中國武人最大的侮辱,更加激怒陳真。他怒不可遏的獨自跑去挑了虹口道場,由此引發了本片中的一系列激鬥。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陳真復仇的第一動機是私人感情,要說他有沒有愛國心?一定有。但是在倪匡原著裡面陳真的人設是粗豪熱血,他未必有那麼高的覺悟,國仇更多的是在復仇的這個過程中,才不可避免的裹到家恨之上。當他面對的不再是單一對手,而是以鈴木寬為首的虹口道場,是整個公共租界的日本勢力,他身邊的人也不可避免的被牽扯進來。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鬥爭變成了一群人跟一群人,一個民族跟另一個民族的角力。精武館遭到日本人攻擊和羞辱,又激化了家恨,兩種因素反覆相互作用,結果就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退無可退。對中國人來說是這樣,沒人能夠置身事外;而當年的日本人,即便並未親自上戰場,每一個也都是為虎作倀者、利益獲得者。所以很奇怪今天有不少人說,普通日本民眾是無辜的,他們無辜什麼?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放到精武門這部片子裡,對這一點象徵性的表達就是重複出現一類臺詞,日本人多次說過:中國人始終還是會幫助中國人;被日本人逼著追捕陳真的公共租界華人探長,最後向陳真承諾會保護精武館時說的是:我也是中國人。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但是並非所有中國人都是如此,片中的翻譯胡恩和被買通毒殺霍元甲的精武館馮管事就是典型。片中多次強調中國人要幫中國人這點,以及俄國浪人在日本人那裡被客客氣氣對待,胡恩卻像條狗一樣等鏡頭,更反襯出這種漢奸的無恥和可恨可笑。

(我這個人跟你們這些中國人不一樣;日本什麼都是世界第一,連跳舞都是第一;中國人最講義氣,逼精武館交出陳真,到時候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胡恩的這些臺詞真的夠極品……)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連鈴木寬都忍不住似笑非笑的揶揄胡恩真是日本人的好朋友。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國家積貧積弱,力量對比本來就懸殊,日本人囂張跋扈、燒殺搶掠什麼事都沒有,中國人就處處受欺負,加上帶路黨唯恐天下不亂,變著法兒給日本人出些損招獻媚取寵,陳真和精武館這一方就更顯勢單力薄了,想要討回公道難上加難,甚至是危機重重。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在被逼到絕路的情況下,不想沉默就唯有以死相搏才能有一線機。劇中對雙方行為和力量對比的交代,讓這種以死相搏具備了合理性,陳真的粗豪形象也因之更自然,值得回味。

放大渲染時代造成的極端困境,使得人物被迫困獸一斗,李小龍版精武門最大的亮點就在於此。

附著在上述立意之上的是打鬥戲,它是陳真無法遏制的憤怒的一個發洩口。

這一版動作指導是韓英傑,他曾在《唐山大兄》裡面跟李小龍對過戲,出演的是大反派——暗中販毒的冰廠老闆蕭米。相信喜歡李小龍的朋友都會記得這個人物。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韓英傑的設計風格就幾個字,簡單直接暴力,延續到了次年的《精武門》裡面,同時他也客串出演了一個角色馮管事。

陳真故事有很多版本,每個版本各有不同,但是最精彩的部分無疑都是挑戰虹口道場。

首戰虹口道場。

陳真扛著牌匾來了。

臺詞很霸氣。

一進門的時候就挑釁:我想試試日本拳頭的味道。

日本人說他活的不耐煩了,想要收拾他,他淡定的回了一句:

好,你一個人還是全體呢?

(配上李小龍那種桀驁不馴的氣質,不得不膜拜。)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兩個長毛太沒有挑戰性,都是一兩招就倒。他們和胡恩送牌匾的時候說過,誰能打贏他們,他們就吃紙,做人說話要算數。就一個字,吃,陳真懶得跟對方廢話。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下次我要你們吃玻璃……

本片三個編劇,羅維、李小龍、倪匡,這個解氣但是也有點狗血的橋段出自誰手?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下一個對手,直接脫掉上衣開打。看李小龍的架勢,總會跟螳螂聯想到一起,短小精悍。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這一版開了陳真系列的熱血風氣之先,憑藉“第一個吃螃蟹”這點,就應該給它加分。更重要的是李小龍的氣場實在太強,人狠話不多,打鬥戲硬橋硬馬,乾脆利落。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仔細看就會發現,使用雙截棍時,擊倒對方都是一下解決。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等人在作品裡面毫不掩飾愛國之情、直抒胸臆。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二打虹口道場。

打鬥戲當然是依附於劇情的,但是單獨拿出來也可以具備欣賞的價值。這段打戲長達數分鐘,精彩程度就算放到現在也不遑多讓。

《精武門》終結戰之前也有氛圍渲染。俄羅斯斧頭幫流亡首領皮羅夫被鈴木寬請來幫忙,有一段皮羅夫練功的鏡頭,徒手把釘子拍進木板,折彎幾指粗的鐵棍——強調這個對手的強悍程度,讓人不覺為即將開戰的陳真捏把汗。這種手法,《精武英雄》裡面也有借用(藤田剛)。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應對皮羅夫如鐵板一樣的身體素質,陳真使用了迷蹤拳,步法變幻莫測,出拳難以捉摸。相應的特效其實很簡單,但是感覺做的很到位。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的標誌性側踢也是必不可少的。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這是李小龍的武術哲學,在這部片子的打鬥中也有具體體現。這幾句話說的俗一點就是,只要能擊倒對方,任何門派招式、任何手段都是合適的,尤其是處於這種生死搏鬥時更需要靈活應變、不拘常理。比起現在片子處處都要講求人物形象高大上、儀態優雅,精武門這一段裡面就明顯出現了很多“不夠雅”的搏擊動作,比如掏襠、咬腿。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還有後面對打鈴木寬時,陳真順手拆房梁做武器、灑棋子干擾等等。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這一段依舊有雙截棍的出現,對打日本長刀。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擊垮皮羅夫和鈴木寬的最後一招都有特別設計,讓觀眾的感受達到爆點:除惡務盡,抓住已經沒有反抗能力的皮羅夫腦袋,一個手刀劈向喉頭;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全力飛踢,巨大的衝擊力將鈴木寬直接從屋內擊飛到屋外的草地上,吐血而亡。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陳真收拾完這兩個人,大仇得報之後狂吼一聲,接著有一個仰頭看天的舉動,潛臺詞就是師父你可以安息了。無聲勝有聲,師徒一場,終於有了一個交代。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穿插在打戲之間的細節,將水滸傳裡面塑造魯智深這個人物的方法用到了陳真身上,使其形象更豐滿。

陳真是粗中有細。

比如初戰虹口道場,說自己是精武館最不成器的弟子,贏了加倍羞辱日本人,輸了也不給精武館丟臉;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深夜聽到一點動靜就馬上警覺了,發現馮管事以及實為日本人的田廚子準備逃跑;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將馮管事和田廚子掛在電線杆上,殺人頭點地還不夠,要讓他們死後繼續承受屈辱。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殺人之後,精武館成為眾矢之的。陳真沒有告訴任何人,躲到師父墓前,一是避免牽連其它人,二是守墓。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未婚妻最懂他,找到了這裡。鐵漢柔情,二人原本對未來有很多計劃,但是現實已經變成了另一種樣子。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藝高人膽大,陳真假扮賣報紙的去虹口道場門口打聽消息,趁機抓住胡恩,得知幕後策劃謀害師父的是虹口道場的館主鈴木寬;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而後裝成修電話的,潛入虹口道場查探虛實。鈴木寬說,我真想找到陳真較量一下。喜感……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陳真即便在激憤之下,仍恩怨分明,絕不會因為憤怒而亂傷無辜。

比如胡恩作惡多端,陳真看在對方好歹也是中國人的份上並不想殺他,可惜胡恩一定要作死,拿起石頭偷襲陳真;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電線杆上又多了一具。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陳真去挑戰虹口道場,並未傷害日本門房。對陣皮羅夫和鈴木寬,一進去就明說冤有頭債有主,不幹其它道場弟子的事。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但是日本人可沒陳真那麼仁慈,比如鈴木寬等人多次提到要下狠手殺光精武門的人,他們並不考慮無辜不無辜。

以陳真為主角的影視劇很多靈感都源自這部片子。

像是讓人火大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打鬥時摸鼻子、怪叫,以及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等等。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從李小龍到梁小龍,再從甄子丹到李連杰,一路往前,陳真的熒幕形象越來越文氣。

觀眾的喜好在變化,從最初對那個特定時代充滿濃烈的好奇心、對人物命運忿忿不平,轉變為欣賞精緻的劇情、演員和服化道。其實以《精武門》的故事底色,粗礪一點反而跟角色形象和劇情更搭配,未必需要刻意修飾。

《大俠霍元甲》、亞視電視劇《精武門》、《精武英雄》。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與惡狼搏鬥,軟弱退縮只會助長其囂張氣焰,最有效的反應就是以暴制暴,哪怕明知必死,也要敢於亮劍。

大師兄帶著一幫師兄弟忍了又忍、以為這樣就可以相安無事。片子末尾,他因為去墓地找陳真逃過一劫,回來時精武館已經遭到日本人殺戮,幾乎無一人生還,他終於醒悟,說出了一句:我們錯了,陳真是對的。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這是大師兄的醒悟,也是當年整個中華民族的縮影。

日本領事館帶人圍住精武館,陳真為了不連累師兄弟們,走出門口慷慨赴死。這一段配樂、歌詞也很好,烘托出了貫穿全片的悲壯氣息。

大英雄報師仇救同門,

生和死都在那一念間,

啊!卻難捨兒女情……

李小龍版《精武門》,四十多年了也不覺得過時的真正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