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結婚要不要彩禮?

上海陳律師普法


在我來看,結婚彩禮要給。

什麼是彩禮?

在古代,彩禮是中國婚嫁習俗之一,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

在現代,彩禮賦予了太多的物質含義,甚至成為沉重的負擔,失去了本意。

但是,不管怎樣,結婚彩禮還是要給。畢竟給彩禮是一種心意,也是一種感謝,男方對女方父母的感謝,感謝她們放心的把女兒交給他。

但彩禮要給多少才算合情合理呢?可以根據每個地方的習俗和男方家裡的經濟條件來決定。

可在現實生活中,有人卻把嫁女來作為脫貧的工具,賺錢的工具。

所以,若女方趁著結婚向男方索要天價彩禮,男方可以果斷拒絕,畢竟嫁女不是賣女,主動索要和願意給,性質就完全變了,況且,結婚不是嫁給金錢,而是建立在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之上。


櫻花下的女孩


可能,我家的情況和別人家不同,所以,我的看法與別人也不盡相同。我們結婚,岳父母沒要一分錢,我的女兒出嫁,也沒要人家一分錢。我們覺得,嫁人如果要錢,就等於把女兒賣出去,那是對女兒的不尊重。當然,對方條件特別好,可以給未來的岳父母送車送房子,也是可以接受的哈。




王振普486


一,要。養大女兒不易。

二,不要,孩子隨母姓。


劉金子


這個就不好說了,以前頭條也問過這一問題,我回答的是,我有兩個女兒,大的24了,我說,只要女兒開心,彩禮有也可,無也行…

但好多人說,你一分錢彩禮不要,男方家以為他娶的便宜媳婦,一樣不會尊重女兒,弄得我一頭霧水…

我70後,娶老婆時,也是分錢彩禮沒給,但老婆娶進門…這個家就是她當了…

個人認為,女兒成家後,你要過多彩禮,會給女兒帶來無型的壓力…女婿也會莫名其妙的生氣,她們小兩口開心,幸福才是重要…

彩禮,要,但,不多,隨意就好,只要女兒過得開心,婆媳關係好,我就知足了…😊😊😊


雲中雨lya


1.其實很多時候,彩禮只是一個象徵。那就是看對女方的重視度,正兒八經結婚過日子的,彩禮的多少是根據男方家裡的情況來定的。

2.我當初跟我老公談對象的時候,就是奔著結婚去的,我公婆還沒見過我,他山東的,我四川的,當時決定結婚買房,在四川買房,公婆還沒見過我,首付款就打過來了,我兩還沒領證,房子寫的我兩的名字,一起還貸。

3.他們老家的習俗,得先定親再辦婚禮,過年回去定親,改口費給了幾萬,結婚收的禮金加公婆的紅包要全部給我,我只要了一半,因為我們什麼錢都沒出,都是公婆在張羅,將心比心,對了,中途給了錢買三金!我想說這些都不是我要求的。



蜀遇上魯


我是孩子媽,是個過來人,當年沒有要過一分彩禮。主要是考慮到孩他爸家裡經濟狀況真的不好,他自己畢業工作了一年才慢慢還清了大學學費。後來又要掙錢買房付首付,每月還房貸,所以彩禮這個詞都沒提過。我父母彩禮也尊重我的意思,認為只要他真心對我好,沒有彩禮也沒關係,於是我倆就這麼裸婚了。




回到問題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到底要不要彩禮?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弄明白彩禮是什麼。彩禮不是法律制度規定的婚姻必需品,而是中國幾千年來的重要民俗之一。彩禮即聘金,由男方在訂婚時給女方。結婚時女方則帶著嫁妝嫁入男方。彩禮給多少,一般由男女雙方家庭之間協商達成共識。問題就在於,彩禮錢經常出現爭議和分歧,最壞的結果就是男女雙方一拍兩散。

為什麼那麼重視彩禮?我認為有兩方面。一,彩禮的多少或多或少象徵著男方對女方的身價的估量。試想有誰願意被別人看輕,有哪位家長願意自家女兒被人認為可以不受重視?遇到明事理的女方,會基於男方家庭經濟實力給出男方家庭可接受的數額。遇到較真偏執的,雙方家庭相互談判,談判的結果弱勢的一方妥協,要麼雙方強勢互不相讓最後談崩成仇。對於漫天要價的,我想說被人說成賣女兒致富,這樣真的好嗎?真的是苦了夾在中間的青年男女了。另一方面,給予聘禮是對女方的尊重,是對未來兩人生活在一起的主動承諾。一般女方家在結婚時會返回部分或者全部聘金,甚至會增加部分錢財,目的是讓從此以後嫁作他人婦的女兒有一筆自己的家底傍身。畢竟貧賤夫妻百事哀是事實,誰也不想自己女兒將來過得不好。
最後想說的是,常人對給予高額付出的事物都會格外珍惜。打個不算恰當的比方,同樣的一塊糖,只花了1塊錢,舔了一口發現不好吃,立馬就丟了。如果花了1萬買的,即使難以下嚥,依然會吃掉,因為每一口都價值高昂。所謂珍惜來之不易的事物,有時是需要用別的外在的方式體現出來。所以,彩禮,該要還得要,數量上別過分,雙方覺得可以接受就行。畢竟婚姻生活即將開始,作為家長,別給小兩口的未來幸福日子提前添堵,那樣就偏離了幸福生活的本質了。


黛色流星


不談金額,談談父母的想法。

我表姐結婚時,我伯父伯母主動提出一分錢彩禮都不要,把男女雙方的親人都搞震驚了。最後是男方主動提出一分錢不要太不合適了,就象徵性的要了8888元,男方還覺得太要少了。(PS:我姐夫家境還不錯)

後來親戚們坐一起聊,我伯父才說原因:我可以要幾萬甚至幾十萬,但這個重要嗎?從長遠看我女兒在他們家過得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你要得太多,什麼錢啊房啊車啊等等,把男方家弄得不高興了,女兒嫁過去肯定會受欺負,受白眼。

事實證明我伯父太對了,我姐嫁過去後公婆對她非常好,後來買了一套房還主動把我姐的名字加上去。

所以說,我個人認為,如果想女兒幸福,就不要給男方家太大壓力,畢竟日子還長著。

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討論。


周喻73753738


我結婚時是沒有給彩禮錢的,因為剛交了房子首付,房子首付還是父母幫忙才應付過來,還要發愁裝修和傢俱,那時候真是焦頭爛額。

我覺得自己沒有給彩禮是不對的。但是拿不出來錢也是真實的,有實在的困難,結婚後,孩子出生,又要還房貸,家裡的經濟一直都不怎麼好,我發現,幾年以後,還是沒有一筆餘錢可以給得了彩禮,生活真是艱難。

當時岳父岳母並沒有讓我舉債給彩禮。有時候我會想,如果借錢給了彩禮,這筆債會不會已經還完了,可能我賺錢的能力還有提升,這個不得而知。

彩禮的問題,其實每個人遇到的是不同的。為什麼要給彩禮呢?我思考過這個問題。

女兒到別人家生活,女兒是離開父母的,不能再陪伴在父母身邊。在團聚的日子,比如過年,很多家庭的女兒,都是在婆家過。有些只有女兒的家庭,女兒出嫁了,異常冷清。

我們村就有一個純女戶家庭,他們家只有兩個女兒,我們的習俗,是出嫁女兒過年不能在孃家過的,初二才可以去。就算做女兒的想過年和父母吃團年飯,婆家人也會不答應。

另外女兒嫁到別人家,成了別人家的兒媳婦,養育兒女,傳宗接代,生出來的孩子一般來說隨夫家姓。

彩禮問題,不是單一的問題,和很多因素有關。應不應該給彩禮,彩禮應該給多少,不能單討論彩禮,和很多問題有關。


浪花幾點


我覺得還是要給彩禮的好,本來中國就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如果不給彩禮,那以後就更危險了,導致女孩出生率更低,男孩子就更討不到老婆,有錢也沒地方使。其實彩禮還是有好處的。你想想人家白養一個女兒送到你家,因為沒花錢,你和你的家人覺得沒花錢,不一定會重視,女孩都隨時有被拋棄的可能,如果中國沒有彩禮之說,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危險的。離婚率也會一路飆升,因為男人和他媽覺得反正結婚不用付出代價,想結就結,想離就離,那豈不是亂套了。


天助自助者t


我和我媳婦兒就差點因為彩禮黃了。不過說實話,我家確實是沒錢了,讓我媳婦兒家掛不住臉!後來我老丈人拍板說了,既然我女兒願意和你吃苦,那我們也不說什麼!如果別人問起就說個大眾價就行!婚後也確實因為手裡沒錢苦惱過!媳婦兒家在各方面也幫了不少忙!所以我也覺得很虧欠我媳婦兒家!我個人認為彩禮錢是應該給的,只是應該量力而行吧!遇到開明的親家,就像我老丈人家,男方還能好過一些!彩禮是中國幾千年,一種婚嫁風俗,彩禮不在多少,給的是一種心情和誠意!不應該攀比,給多少與感情無關,應該根據男方的經濟條件確定給多少!我覺得這樣才合理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