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70歲娶30歲保姆,和父親13年不來往,老來得子,父親:你何罪之有

法國的科貝特說過“一切愛皆始於家庭”。家庭是無數人溫暖的避風港,可是季羨林的兒子卻在他的《清華園日記》中寫道“家庭對我來說總是沒有緣分的,我一看到它就討厭。”其中包含的厭惡之情讓人唏噓。

想必大家都學過季羨林的散文《老貓》,“它們天真無邪,率性而行;有吃搶吃,有喝搶喝;不會說謊,不會推諉;受到懲罰,忍痛捱打;一轉眼間,照偷不誤。”

70歲娶30歲保姆,和父親13年不來往,老來得子,父親:你何罪之有

短短几句話把貓憨態可掬的性格刻畫得如此生動,想必一定是一個極其熱愛生活的人。可是在他的兒子季承口中,季羨林完全是一個生活上的失敗者。季承說,季羨林是一個有國無家的浪人,一個孤獨、寂寞、吝嗇、無情的文人。

為什麼要這樣說自己的父親,我們還得回顧季羨林的家庭生活……

季羨林生於1911年,活了將近100歲。 普通農民家庭出生,在1917年投奔遠在濟南的叔父之前,他只學習過如何認字。到了濟南才有機會進入私塾唸書,接觸到例如《百家姓》、《千字文》等書籍。

季羨林叔父的教育思想超前,在小學時就讓他利用課餘時間學習英語,看到了英語的發展前景。之後唸了高中,季羨林又開始學習德語。

70歲娶30歲保姆,和父親13年不來往,老來得子,父親:你何罪之有

一路學習成績優異,在日軍佔領濟南的一年裡,季羨林被迫休學。也是那個時候,為了宣洩情感,季羨林創作了如《文明人的公理》等多篇小說在《益世報》上發表。筆名希道的他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發光點。

有良好的英語和德語基礎的季羨林,還是一位出名的翻譯家,在他19歲的時候,就開始翻譯諸如屠格涅夫的《老婦》、《老人》和《玫瑰是多麼美麗,多麼新鮮啊!》等作品。年紀雖然小,但能力不比別人差。

高中畢業後,考進清華大學專門學習德語。在大學畢業之後,季羨林幾乎一生都在從事教育事業,他任教過的學校可以羅列出近十個。

季羨林的學問研究不可否認的優秀,但是要解決為什麼父子關係冷淡的問題,我們還得從季羨林先生的愛情故事講起。

才子多浪漫,季羨林在結婚之後其實還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1935年,季羨林已經回到了濟南高中教書一年,後來他在清華提交的去德國做交換生的批准下來,同年9月便趕赴了哥廷根大學。

70歲娶30歲保姆,和父親13年不來往,老來得子,父親:你何罪之有

在異國他鄉,人總是會衝動的做出一些超乎理智的事情。在德國,季羨林讀博士經常會需要打印論文,恰巧通過好友認識的邁耶一家的小姐伊姆加德會打字並且有一臺打字機。二人通過論文打印就逐漸熟悉起來。

在德國,讀完博士之後,季羨林又因為學業研究彌留了四五年,將近十年的時光,兩個人一來二去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經愛上了對方。甚至伊姆加德的母親都默認了他們早晚會是一對戀人。

他們的愛情是美好的,不過愛情的基礎是要符合道德禮法,季羨林在國內不僅僅有妻子,還有兒有女,如果真的不顧一切和伊姆加德在一起,破壞的不單單是他的家,還有他的親人。

如此考慮清楚的季羨林最終決定迴歸家庭,終身不再與伊姆加德聯繫。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伊姆加德女士一輩子都在等他,終身未嫁,只守著一臺老式的打字機!

季承的母親彭德華,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樸素女子,兩個人沒有感情基礎,是舊時候的包辦婚姻。彭德華溫柔賢淑,對季羨林幾乎百依百順,對公婆也是孝順有加。而且還為季羨林生育兩個子女,所以在季羨林眼中看來,彭德華是對他有恩情在的。

70歲娶30歲保姆,和父親13年不來往,老來得子,父親:你何罪之有

季羨林在文章中是一個充滿仙氣的人。在實際生活中其實也是個普通人,會有很多讓人難以理解的點。

譬如他不允許女兒用自來水拖地,不同意買洗衣機、冰箱等電器、甚至不讓人給他洗衣服。這樣的行為讓是親人的姐姐和季承難以接受,像是刻意的疏遠!季羨林很少花時間陪伴兒子,這使得父子倆的感情從小就淡泊。季承認為季羨林虛偽,把時間和感情花在一隻貓上面也不肯多陪陪家人,並且還在外人面前營造家庭幸福的假象!

季承埋怨父親給予的一丁點愛,也恨父親和母親貌合神離的婚姻。在1994年,父子倆因為一盆花的去留爆發了爭吵,最後有季羨林的秘書調和兩人才休戰。

在1994年,季承母親重病,季羨林對來看望母親的季承說“你很聰明。今後你不要來北大了。等你母親去世後我再找你談”。聽在季承的耳朵裡,父親實在委婉的宣佈自己遺棄了他。

母親住院,需要大筆的醫療費,季羨林要求自己和季承一人承擔一半。季承不願意,他堅持認為父親虧欠母親,那些錢是他該承擔的責任。

季承得第一段婚姻以失敗告終,他孤身度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逐漸年老的他發現他需要一個女人來照顧他。當時季承找了一位叫做馬曉琴的保姆來照顧季羨林。一來二去沒有想到兩人居然互生情愫!馬曉琴比季承整整小了40歲,他們的額戀情遭到季羨林的堅決反對。

70歲娶30歲保姆,和父親13年不來往,老來得子,父親:你何罪之有

季承不會遵循季羨林的想法,既然你想管我為什麼不在我小時候教導我?季承毅然決然的和保姆結了婚,並且生育了兩個孩子。為此,季羨林和季承斷絕了父子關係13年。

在季承第二個孩子出世時,他突然明白親人的意義,帶著兒子認了爺爺。兩個人冰釋前嫌。在季羨林彌留之際,季承向父親說對不起,季羨林回他“你何錯之有?”

我想,季承有錯,季羨林也有錯。

70歲娶30歲保姆,和父親13年不來往,老來得子,父親:你何罪之有

季羨林的自私辜負了一個家對他的期待,辜負了一個孩子對父愛的渴望,他的思想出軌辜負了一個女人的默默等候。季承錯在太固執,他對父親的執迷不悟表現了太多的不滿,也明白得太晚。

也許,季羨林能夠早一些知道自己得一點點感情或許會改變孩子們對自己的看法的話,他們的家庭生活會幸福圓滿很多。他們應該互相道歉,也該互相原諒。

參考文獻《我的父親季羨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