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中式水墨畫,,這種水墨效果怎麼做的?

新啟


你問某種效果使用什麼技法來說,沒人會真正告訴你,除非問作者本人。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效果也是一樣,就這樣的效果,程序員寫幾行代碼用ps畫筆也能實現。關鍵是你的想法。

中國無論是繪畫還是書法,講的是意在筆先,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現在有太多人能寫的一摸一樣,齊白石的蝦也有太多的人模仿的惟妙惟肖,甚至張大千的潑墨山水也會有人畫的難辨真假,為什麼不值錢,因筆在意前。

不要糾結於某種效果的技法,而是要思考基於基本功之上的創造。因為技法瞬間就會成為大家的,而想法或者說創造永遠都只屬於你自己的。

答非所問,望見諒。


掌上春秋文玩雅趣


這種技法並非創新,只古人早就運用的沒骨畫法。它的要領一是要在熟紙或熟絹類不吸水(或滲化漫)的材料上作畫,二是筆中墨水或色水飽滿充足,畫在紙絹上後等它慢慢幹,中間可以撞水、撞色、撞墨等增加色彩過渡與肌理。注意!一定要慢慢幹,邊緣才會出現深色“線”。只是傳統的沒骨畫題材以花卉鳥蟲居多,要求畫家對造型要熟練才能準確生動。比較著名的有惲南田等人。而小編所配的幾幅沒骨山水實則更容易造,因為不需要嚴格造型,只需隨機偶然的玩弄筆頭,在上一次乾透的效果上重複再玩弄二遍、三遍,每遍筆觸稍加變化就成獨一無二的“傑作”。因為我以前閒得蛋疼的時候也這樣玩過,只是沒意識到它的價值……


自遊自在626


不請自來,這個,我還真知道,是因為我好像在“藝夥”發的視頻裡看到過。

畫布上潑淡墨,電吹風吹乾,N次疊加


王瀚設計


新中式的水墨畫,有點的手繪的,但是對繪畫技術要求高,

有的可以用硅藻泥做相應的圖案,看個人的偏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