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不斷地被忽視、被拋棄似乎是魏阿慧已經習慣的命運安排。

然而,當狂風一次次向她襲來,外形瘦小的阿慧,卻展現著韌如蒲草的堅強。

她曾輾轉流離到三戶養家,心中始終留著一個願望:“我要讀書!”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女孩讀書沒出息”

親生父親再婚後,將年幼的阿慧送至養家。

“女孩子不需要念書,以後嫁人就好。”是阿慧老家的傳統觀念。因此,在她的第一任養父母家,她的哥哥都會上學,而她只能在家裡乾乾家務。

阿慧看著哥哥們天天揹著書包去上學的背影,眼神裡滿是憧憬。

雖然養父母不讓阿慧去上學,但也十分寵愛她,會給她繡好看的衣服和鞋子。

哥哥還抱怨說:“媽媽,為什麼你給阿慧做鞋子,而我們都沒有?”阿慧回憶這段往事時臉上還會浮現出驕傲的表情。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在阿慧八歲時,養母像她承諾,只要她可以出去乞討一年,就會給她請一位家教老師。

但阿慧乞討了兩年,還是沒有等來一個上學的機會。

家人要求她每天乞討35元以上,她湊不夠錢只好去撿垃圾。

一次次期許的落空讓阿慧不再相信養母的承諾。

“等你長大了,給我兒子做老婆”

2001年,阿慧在乞討時遇見了一位十七八歲的哥哥,哥哥給了她一枚一元錢的硬幣,這筆在幾毛錢施捨中的“鉅款”讓阿慧格外感激。

哥哥問:“小妹妹,你那麼小,為什麼出來乞討,沒有讀書呀?”

阿慧說:“男孩子讀書有用,以後長大有出息,我長大要嫁人的。”

哥哥又塞給她10元錢,對她說自己沒有兄弟姐妹,如果她做他的妹妹,他的爸媽肯定會特別疼愛她,讓她像別的小朋友一樣正常上學。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阿慧一聽到上學就雙眼放光,對知識的渴望讓她對新的家庭又充滿了嚮往。

但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她與哥哥的相識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欺騙。

“等你長大了,給我兒子做老婆,給我生個孫子。”第二任養母的話像一盆冷水兜頭向阿慧的求學夢想潑來。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哥哥甚至把阿慧帶去福州,逼她做舞女,遭阿慧拒絕後,他扔了50元錢就走了。

此後,阿慧每天只吃一根烤紅薯、渴了就去喝別人家的自來水。

在所有錢都花光的時候,阿慧遇到了第三任養母。她求養母收留她,只要有飯吃,有床睡,她做什麼都可以。

養母看她可憐,便收留她做了小女兒。

甘於平凡,卻不甘平凡的潰敗

從此,阿慧再也不敢提及自己的求學夢想。

她在快餐店裡洗過碗,洗到把手泡爛,在超市裡做過服務員,因為不認識字,稱錯了價錢,被老闆娘辭退。

阿慧從心裡發誓,她一定要學會認識字,一定要學習。

她通過用手機給自己發信息來進行考試,想盡辦法發信息認字、聽歌認字。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曾經在街頭無力生存的小女孩,早已學會憑藉勇氣和智慧生活。

她的收入提高了,甚至靠自己的努力買了一套房子,有了一個小小的家。

但沒有家人的支撐,阿慧的內心總是若有所失。每逢父親節、母親節,她總是在朋友圈抒發自己無奈:“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裡啊?我想孝順,但不知道去哪裡孝順。”

在她的記憶中,第一任養父母是她童年的依靠和溫暖,因此阿慧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他們。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媽媽對不起你”

當希望之門打開,養母跪在地上哭著對她喊:“孩子,媽對不起你,給你賠罪了。”

阿慧哭得像一個小女孩,哽咽地喊著媽媽。

愛與恨從不是決斷分明的黑白色,阿慧的一腔愛意裡也許包含著曾經落空的期盼、往昔的委屈。

養母似乎更應該對阿慧說一聲“對不起,媽媽不該不讓你讀書。”

正是錯誤的思想觀念,讓聰明的阿慧錯失了童年上學的機會。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瞭解到阿慧想開一個蛋糕店的心願,節目組特意請來蛋糕師,為她製作了一個特製的翻糖蛋糕,老師向阿慧承諾將她培養成一名優秀的蛋糕師。

開一家蛋糕店是很多女孩都做過的甜甜的夢。

也許生活中的阿慧曾經歷過冷雨淋漓,亦曾感受過家裡面“重男輕女”的思想陰霾,但她沒有放棄仰望星空。

正是那未曾熄滅的星星點點的希望和力量聚合起來,鼓舞著她迎來了光明的未來。

夢,終於成為了甜蜜的現實。

為守住一個夢,她曾乞討、撿破爛、輾轉三戶養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