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永安街道:在疫情防控的戰場,有種力量叫“我是黨員”

每一個支部都是一座堡壘,每一個黨員都是一名戰士。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裡,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黨員我來捐”成為永安街道眾多黨員面對疫情最響亮的回答,也成為基層一線抗擊疫情最溫暖的力量。

退休不褪色,老黨員們主動請纓成立黨員先鋒隊

在永安街道餘窯社區的小區裡、出入口、樓洞內,有這麼一支隊伍戴著“永安志願者”和“疫情防護員”的紅袖章,或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或勸阻聚集群眾、或排查出入人員,他們就是餘窯社區由退休老黨員組成的黨員先鋒隊。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餘窯社區作為無物業未封閉式的老舊小區疫情防控壓力較大。“黨員要有黨員的樣子!雖然年紀大了,還是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關鍵時刻,餘窯社區的楊培新、趙贊倫、許友英、董秀英、胡應菊、劉永閣等平均年齡75歲的老黨員們紛紛站了出來,主動請纓,成為守護社區的無形之門,發揮自己的餘熱守護轄區居民的生命健康。

永安街道:在疫情防控的戰場,有種力量叫“我是黨員”

黨費情意重,86歲老黨員上交“特殊黨費”

1月30日,在永安街道關莊社區,一雙顫抖而又溫暖的手鄭重地向組織遞上1000元的“特殊黨費”。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87歲的老黨員謝廣禮從電視新聞上看到了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報道,想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關莊社區第三支部的書記,應該為社會做些貢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於是他打通了社區於利平書記的電話。當天下午,於書記來到謝廣禮老人家中,從他手裡鄭重接過1000元“特殊黨費”,表示將上交給黨組織。老人家說:“雖然我年紀大了,不能去一線和你們一起戰鬥,但希望可以用這些錢給需要的人買些口罩或其他防護用品,大家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永安街道:在疫情防控的戰場,有種力量叫“我是黨員”

護目更護心,流動黨員為社區一線送來護目鏡

“戴上這個眼鏡,不光覺得眼睛安全了,心裡更是暖洋洋的”。永安街道西村社區的工作人員們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收到了社區流動黨員朱述坤送來的特殊的禮物——30餘副護目鏡。作為流動黨員的朱述坤,雖然老家在山東滕州,但也把徐州、把永安西村當做自己的第二個家。朱述坤說:“流動黨員也是流動的旗幟,雖然我家不在這,但我心在這裡。現在處於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看到社區和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放棄休息、加班加點、走街串巷十分辛苦,一線工作人員是最應該得到保護的。”隨後,西村社區黨委書記魏廷春將送來的護目鏡及時發放到社區工作人員和各小區值班門衛手中,並提醒他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

永安街道:在疫情防控的戰場,有種力量叫“我是黨員”

老少齊上陣,新老黨員共同加入黨員志願服務隊

面對嚴峻疫情,永安街道北村社區黨委積極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在社區黨員微信群裡發出倡議書,號召社區廣大黨員面對疫情主動加入到“我是黨員我先上”的黨員志願服務隊伍中。短短几分鐘群裡就有幾十名社區黨員主動請纓,紛紛加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當中,這其中就有82歲的沈靜芳和27歲的竇耀。82歲的沈靜芳老人家是社區的老黨員,沒有防護服,一隻普通的口罩就是她的全部裝備,但是她還是毅然衝在第疫情防控第一線。27歲的竇耀則是今年1月16日剛剛轉入的年輕預備黨員,小夥子在關鍵時刻主動靠前,用他的話說“時刻聽從黨召喚和指揮,情況越是危急,黨員更要不畏艱險”。

永安街道:在疫情防控的戰場,有種力量叫“我是黨員”

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以上種種只是永安街道5400餘名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小小縮影,還有更多的黨員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寒風中戰鬥,在疫情中逆行,以赤誠之心詮釋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以為民情懷在永安築築起一道道紅色的“防疫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