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剛剛過去的2月,可能是兩極分化最顯著的一個月。

一邊是休閒風,在家拼智慧、拼腦洞,帶火了不少冷門產品,某品牌的酵母粉一搶而空。彷彿這段時間,不來個烘焙,曬個手工涼皮,都對不住朋友圈。

一邊是沒錢焦慮風,正如很多網友的叫苦:沒有收入的2月,讓爹媽給錢還花唄,人生至暗時刻了。

偶像小生劉昊然,把隔離期過出了勵志的味道,此前劉昊然與杜海濤視頻聊天,過程中透露自己過年這段時間,在家無事,寫了論文。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不少山區學生為了繼續學習,把營帳搭進深山,蹭網上學。

2月最後一天,一名旅行博主在微博中寫道:這個月效率超高,稿子寫了四分之三,就快截稿。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而很多人的2月,卻在無所事事中度過,他們吐槽宅家辦公效率極低,只盼能早日出門透口氣,讓生活迴歸正軌……

同樣是被困,有人困出了一身肥肉滿心焦慮,有人卻困出了一身技能和滿心希望;有人靠著網貸,才能勉強維生,而有人未雨綢繆,總有一筆儲備資金。

一場疫情,像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這差距往往不在先天,而是風險來臨時,你會如何應對。

你以何種姿態越冬,很大程度,決定了你過一生的樣子。

一、人與人的差距,看有多少儲備可以越冬

2月最後一天,一條段子火了:

“別人口中的“這個月沒錢了”,說的是存款房租水電弄完,每月的飯錢和出去玩的錢也規劃好之後,剩不下幾個錢了。

而我口中的沒錢了,說的是這個月支撐我活下去的錢,真的不多了。”

這場全民大休整,有人餘糧豐足,淡定從容,有人積蓄耗光,憂心忡忡。

突發的疫情,把廣州一家三口困在湖北,遲遲不能返崗復工,每個月將近2萬的貸款要還,身為女高管的媽媽慌了,甚至求助心理熱線。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同樣的情形也在35歲的餘先生身上上演,他在上海工作,一家三口1月22日晚途經武漢入住酒店。第二天一覺醒來發現武漢封城了,高速路已經禁止通行。

餘先生原先打算路過武漢時能順道去看望一下當年的輔導員,沒想到遇到疫情,直接被困在酒店。


從22號起,他們在酒店隔離近一個月,已經花費萬元,唯一幸運的,是一家三口都沒有感染。

餘先生樂觀表示,至少,這一定會是一段特別的回憶。

的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風險和明天,哪個先來。

但還是老話說得好,晴帶雨傘,飽存飢糧,手有餘糧,心中不慌。

一個朋友說,新型冠狀病毒在村裡傳開時,農村的老母親看見新聞裡蔬菜被搶空,表示很不理解。

因為她母親平日就有儲備食材的習慣,家裡的糧油臘肉能吃到明年,她永遠不知道,飢餓的緊迫感是什麼。

老人言,總會在災難時應驗。聽話的年輕人,早已有足夠的儲備,應對危機。


知乎有個熱門問題:如果疫情一直不結束,你的存款能支撐多久?

一位網友的回答,讓路人羨慕:因為別的原因,小生意清倉,因禍得福回籠了一筆資金,花幾年沒問題。

人與人的差距,在於意外來臨時,你尚有多少儲備,可以安然越冬。

二、人與人的差距,看能否在慌亂中活出秩序感

這段時間,不少網友在家裡都憋壞了,他們想出了各種消磨時間的方式。

比如,給貓上函數課: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比如,跟狗狗一起跳交際舞: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比如,假裝自己在馬爾代夫度假: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當然,也依然有人能夠在慌亂與無聊中“扎馬”,從容不迫,活出自己的秩序感。

網友@向日葵女孩子就坦言:每天在家處理完公司的事情,就看書和學習,準備6月份的職稱考試,這段時間還入手了和醫療概念股,賺回了兩三個月的工資。

陝西西安8歲的軒軒,在被困的那段時間裡讀了20本書,寫下了上萬字的童話小說。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40多歲有點小殘疾的老劉和妻子,在小區樓下經營著一家小超市,平時一家人的生活來源全靠小超市的經營收入。

因為疫情的關係,小店一度顆粒無收。

老劉急中生智,想到了送貨上門。在孩子協助下拍產品圖,配上簡單的文案,在朋友圈、鄰居口口相傳。

他的生意一下就火了起來,一家四口齊上陣,接單送貨,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老劉說:如果不是疫情,如果不是嘗試,他從來不知道,在手機裡就可以賣東西,賺到錢。

有人把日子過成了苦悶無聊,有人卻能迅速找回正確打開生活的方式。

正如阿爾貝·加繆所說:在隆冬,我終於知道,在我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暴風雨來臨時,站得最穩的,一定是紮根最深的那棵樹。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看你能否在慌亂中活出秩序感。

真正的贏家,早在這場疫情的暴風雨裡,穩穩地“扎馬”,從容等雨停。

三、人與人的差距,看在風雨中選擇“自憐”還是“自救”

疫情期間,因為工廠不開工,兩男子憤憤不平,路邊撿石頭將沿途60多輛車刮花,甚至往上刻字洩憤。最後被警方調取監控查出,受到法律制裁。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無獨有偶,青島男子為了14天白吃白住的“福利”,謊稱從武漢歸來,並主動求助防疫一線,被隔離觀察。

14天后,檢查無礙,警方查問之下,男子終於交代實情,也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暴風雨無人倖免,但不可抗力下,你是選擇手心向上的索取與“自憐”,還是積極尋覓轉機的“自救”,卻是地獄與天堂真正的分水嶺。

廣州漁民新村某店被訛傳關店,隨後負責人闢謠:該店仍繼續營業,只不過暫停食堂服務,並將一樓改裝,主營超市商品,經營海鮮。

疫情之下,餐飲業受到極大打擊,這家店當機立斷的轉型,令其迅速盤活了流動資金。

上海汽車銷售小哥,疫情期間沒法帶客人看車,於是學起了李佳琦直播帶貨,引導客戶線上現車,順利成交8輛車。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新三板企業百程旅行因為疫情進入破產清算,併發通知表示,公司無法繼續運轉,請員工給與支持和理解,並提前做好自謀出路的準備。

但另一邊,是同樣受重創的餐飲業,共享員工玩出了互救新姿勢。

人與人的差距,看你在風雨中,究竟選擇“自憐”還是“自救”。

自憐者總把希望寄託給外界,而自救者,永遠把希望握在自己手中。

有人說,2019年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如今2020年開頭卻給了所有人重重的一擊,大家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重壓之下,有人選擇放棄,有人卻始終想辦法破局。

王陽明曾說: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太過空。

《流浪地球》裡也有一句臺詞:

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我始終相信,疫情雖然按下了暫停鍵,但只要長於積累,積極建立秩序感,同時保持自救者的心態,希望就永遠都在。

願你我都永遠做那個,心懷希望,奮勇向前的人。

勇敢越過每個冬天,勇敢​度過自己想要的一生。​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解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如果你對我的內容變現營感興趣,歡迎私信回覆“寫作”瞭解詳情。記住是私信,不是留言區哦。

在家隔離一個月,我看清了人與人最大的3個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