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社保是交100%好還是交60%好?

奢侈的貓咪


樓主你好,社保是繳納100%的好,還是交納60%的好呢?社保按照100%來繳納和按照60%來交納,所對應的社會平均繳費指數是有所不同的,那麼這個平均繳費指數是決定和影響我們今後養老金的一個重要計算條件,所以說最終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有所不同的,當然按照100%繳費和按照60%交費,自己所承擔的費用是有所不同的。

在這裡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假設按照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來進行繳費,一個人按照60%來繳納養老保險,另外一個人按照100%的繳納養老保險那麼,他們最終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水平60%,加拿大的人群可能只能夠獲得800元左右退休金的待遇,但是另外一個人按照100%來繳納的話,他可以獲得至少1100元以上退休金的待遇,所以就會形成這樣的一個差距。

當然在繳費的過程中也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說你是完全按照靈活就業的方式來繳納自己的社保待遇,那麼每年按照60%來繳納,可能僅僅只需要6000塊錢到8000塊錢左右,這樣的費用,當然按照100%來繳納社保待遇的話,那麼每年的交費基本上都會超過1萬塊錢到13,000塊錢,這樣的一個費用水平,所以說繳費標準也是有很明顯的一個差距。


社保小達人


有能力當然100%的好

社保交100%和60%區別有

一,養老保險交的多得的多,以每月工資5125為例,按60%交費,每月交618元養老保險。按100%比例交費,每月交1030元。進入個人帳戶中的錢(8%),兩者相差164元。

二,退休後工資,是基礎退休工資,加個人賬戶退休工資,意味著交100%要比交60%,拿到的要多

另外,醫療保險交的越多,不影響報銷比例,但是進入個人帳戶的錢要多。

最後,按什麼比例繳費,就要考慮自身的經濟條件,還有對壽命的預期,以及每年上漲的幅度的承受。





金湖張大森


小招特意邀請了理財小達人 @小麥理財 來回答這個問題。

所謂60%和100%,是指個人繳費檔次。

假如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是5000元/月,那麼60%和100%檔次的繳費基數就分別是:

按照100%檔繳費,自由職業者個人每月需要繳納養老保險5000×(12%+8%)=1000元。

按照60%檔繳費,自由職業者個人每月需要繳納養老保險3000×(12%+8%)=600元。

另外,假設按照100%檔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的養老金是2000元/月。那麼,按照60%檔繳納養老保險,其養老金大概是1600元/月。

由此可見,社保的原則是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按照不同檔次標準投保,到底怎樣合適?這涉及到相對性價比和絕對數的關係。在此打個比方——

老王投入一萬元收益800元(收益率8%),老李投入五萬元收益3000元(收益率6%),諸位認為哪個划算?考慮清楚這個問題,該選低檔還是高檔就有了結論。

那麼問題來了,社保繳費標準,可以從60%調到100%嗎?

答案是可以的,個人參保可以從60%上調到100%。單位參保取決於你的工資水平和單位申報繳費基數情況。

當然,個人參保可以自由上調。靈活就業人員個人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話,是以當地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而且可以在60%和300%之間自由選擇繳費基數。

所以,個人參保,社保繳費標準可以從60%上調到100%的,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且如果你有錢,想要拿更高養老金的話,可以選擇最高300%的繳費檔次,這樣繳費是最高的,養老金就是最高的了。

以上回答來自理財達人,如果覺得不錯記得加波關注,點個贊。

招商銀行App


樓主你好,社保是交100%的好,還是交60%的好?社保按照100%來繳納,那麼也就意味著你的繳費指數會達到1.0的標準,如果說按照60%繳納,那麼你的繳費指數是0.6%,所以說在計算退休金的時候,他們二者之間是有一個明顯的差距,當然繳費指數越高就意味著將來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會更高,但同時我們所付出的繳費金額也就會更高一些。

具體怎麼樣選擇呢?我認為和自己的經濟能力有一定的關係,如果說你的經濟能力不能夠承受較高的繳費,那麼儘量還是選擇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儘量還是保證我們擁有一個足夠長的累計繳費年限,因為累計繳費年限才是計算養老金的重點條件,所以說在滿足這樣的一個條件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適當的提高不同的繳費指數。

而且作為靈活就業的個人,在每一年繳納費用之前都是可以任意的變換和繳納社保待遇,比方說你去年交的是60%,那麼今年你經濟條件好,依然是可以選擇100%的,這個是不受影響的,那麼後年開始也可以降低到60%,都會沒有任何的關係,因為最終我們計算的是養老金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只要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相對比較高,那麼養老金的待遇都會是有所提高的。


懂社保


我們都知道,社保是遵循“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的原則的,即選擇繳費基數越高,繳納社保費越高,退休時核算養老金時,個人平均繳費指數也就越高,當然領取的養老金越高。

所以,如果只是一段時間按60%交,然後在一直按100%去交,那麼差別影響不會太大。但是如果整個生涯都是按照60%的基數去交,那和以100%基數交的人,差距就會相當大了。

我們來算一算:

月基礎養老金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55歲交15年為170個月)

這個“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你交的檔次。

假設55歲退休,交了15養老保險,然後當地社平工資保持在5000左右不變,我們簡單計算一下:

以60%來交:

月領取養老金 = 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5000+5000*60%)/2*15*1%+240*12*15/170

=854.11元

以100%來交:

月領取養老金 = 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5000+5000*1)/2*15*1%+400*12*15/170

=1173.53元

也就是說,如果只是交了15年,堪堪達到領取標準。每個月兩者之間能相差318.89元,看起來差距並不大,即使隨著每年國家調整,工資上漲,到最後兩者的差距幾乎是沒有。

但我們別忘了“長繳長得”這個原則:如果是工作了30年,同樣在55歲退休呢?

那就變成了:

以60%來交:

月領取養老金 = 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5000+5000*60%)/2*30*1%+240*12*30/170

=1708.23元

以100%來交:

月領取養老金 = 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5000*5000*1)/2*30*1%+400*12*30/170

=2347.06元

兩者就相差了:638.83元,以上都是用理想狀態下的計算,如果算上年度利息,複利計算下來,相差越多,養老金也就相差越大。

所以建議是,如果有能力就交的多點,就當為養老存錢。經濟條件差呢?可以少交或者交居民養老保險,這樣交的都是屬於個人的錢,不像靈活就業這樣,交的錢又要有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財聞匯評


社保是交100%好還是交60%的好?這個問題要取決於你自己的經濟能力來決定的,經濟條件允許,選擇交費100%的,如果經濟條件一般,就選擇60%交費,也沒有什麼經濟壓力,最起碼自己老了有份穩定的經濟保障,讓自己的晚年生活的更幸福。

根據我們當地的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來看,60%交費每個月繳費502.6元,如果現在開始交費,交夠十五後辦理退休,退休工資大概在1700左右,100%檔次交費,一個月繳費837元,交夠十五年後辦理退休,退休工資大概在2700左右。

通過60%交費與100%交費對比,當然選擇100%交費了,社保的政策就是交的多領的多,交費時間無法,退休後自己的工齡工資就越高。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歡迎你和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瞭解更多社保政策信息。我的回答供你參考,由於區域不同。社保政策也有所不同,社保政策要根據當地的社保政策執行。


周口視窗


交100%的社保和交60%的社保區別:

1、繳費基數的不同:

養老金繳納100%和繳納60%,按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規定,是以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基礎進行核定繳費基數,在單位參保其核定基數可以按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倒300%核定,以個人參保,可以按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到100%核定。

2、繳費的支出不同:

100%繳納養老金就是全額繳納養老金的意思,對個人的影響不大,因為個人繳納的只有8%,關鍵在於單位繳納的金額,因為單位繳納的金額佔到20%,這樣的話單位的負擔就會非常重,按照60%繳納養老金由於繳費基數下降,繳費支出也下降。

3、退休以後領取退休金的不同:

退休養老金領取是按照: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的,基礎養老金跟當地是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以及繳費基數息息相關。繳費標準越高,繳費時常越長,那麼個人賬戶上的總金額就越多,那麼退休以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1、基本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繳費年限*1%養老金指數0.4-3,平均養老金基數越高,養老金指數越高;

2、過渡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96年以前工齡)×1.3%。(96前沒有繳納社保,按識同工齡計算的);

3、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賬戶/(男139,女幹部174,女工人195)。

不同城市的社會平均工資不一樣,會導致基本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不一樣。


鐵鈞子


按照60%和100%基數繳費,養老金待遇差別很明顯,要想有一份充足的養老金,還是要較高基數繳費更划算

養老金計算公式退休時每月的養老金是由3部分組成的:退休時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96前沒有繳納社保,按識同工齡計算的)。

1、基本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繳費年限*1%養老金指數0.4-3,平均養老金基數越高,養老金指數越高;

2、過渡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96年以前工齡)×1.3%。(96前沒有繳納社保,按識同工齡計算的);

3、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賬戶/(男139,女幹部174,女工人195)。

不同城市的社會平均工資不一樣,會導致基本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不一樣。


用戶52292693949


小編覺得是交100%更好,雖然說選擇交100%,年輕時到手的工資相對少了,但是等你老了退休了之後就會知道,當初的選擇是多麼的明智。



我們都知道社保分兩個賬戶,一個個人賬戶和公共賬戶,個人賬戶的資金是自己每月工資扣除的社保金額,而公共賬戶中的錢是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錢。


個人社保中的大概8%進入個人專屬的養老賬戶,而企業需要繳納大概14%-20%之間(地方不同,標準不同),企業繳納是個人繳納部分的2倍左右,因此選擇繳納的比例高了,對應企業幫我們繳納的部分也就高了,最後我們的退休工資也就會高很多了。


大家覺得呢?


金投網


  收到頭條號推薦的問答,本人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希望通過我的回答給大家帶來幫助,這是我個人的見解與意見,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學習。

  交100%的社保和交60%的社保區別:

  1、繳費基數的不同:

  養老金繳納100%和繳納60%,按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規定,是以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基礎進行核定繳費基數,在單位參保其核定基數可以按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倒300%核定,以個人參保,可以按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到100%核定。

  2、繳費的支出不同:

  100%繳納養老金就是全額繳納養老金的意思,對個人的影響不大,因為個人繳納的只有8%,關鍵在於單位繳納的金額,因為單位繳納的金額佔到20%,這樣的話單位的負擔就會非常重,按照60%繳納養老金由於繳費基數下降,繳費支出也下降。

  3、退休以後領取退休金的不同:

  退休養老金領取是按照: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的,基礎養老金跟當地是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以及繳費基數息息相關。繳費標準越高,繳費時常越長,那麼個人賬戶上的總金額就越多,那麼退休以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擴展資料:

  1、基本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繳費年限*1%養老金指數0.4-3,平均養老金基數越高,養老金指數越高;

  2、過渡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96年以前工齡)×1.3%。(96前沒有繳納社保,按識同工齡計算的);

  3、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賬戶/(男139,女幹部174,女工人195)。

  不同城市的社會平均工資不一樣,會導致基本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不一樣。

  以上是本人的一結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根據本人學識與經歷寫成的,如有不成熟的地方望指正。同時,喜歡我的回答請給我點個贊和加關注吧。我衷心希望通過解答能夠幫助到朋友們。感謝頭條號,提供平臺,生活有您更精彩,還希望您好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最後,真誠的祝天下的朋友們每時每時每刻無論工作生活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恭喜發財,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