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家覺得以後房價還會漲嗎,尤其三四線城市,縣城之類的地方?

蒙山沂水813


很多人都在問我以後的房價還會漲嗎?尤其是三四線的城市,我在這裡明確的說一下,房價漲不漲,關鍵在於到底手頭有沒有錢。

你要想一想三四線城市這一波上漲到底是依靠的什麼?是依靠的,手頭裡有錢。

你反思一下為什麼手頭裡有錢了?

明明賺的錢還是那麼多,為什麼有的人手頭裡有錢了,有的人手頭裡沒錢。

是因為在2019年之前有一段時間國家實行了棚戶改政策,是有拆遷的,因為拆遷,所以手頭裡有錢,手頭裡有錢拆的是自己城市的房子,所以就得要買自己城市的房子,因為沒得住唄。

然後進而帶動著三四線的房子漲價!

未來還會不會有錢?

很顯然在2020年底,棚戶改政策要全部結束,那未來就沒有錢了,那你認為三四線房子還會漲價嗎?我個人認為在沒有任何外力的條件進入下,三四線的房子是不會再漲的。


複利軌跡


今天拍的!全部是2013年左右交付的小區!當時價格6000到7000!從15年開始到現在該區域又蓋了6000套左右!銷售均價13000銷售了百分之80明年交付!年底還有個新盤要出來!容積率比較好1.35但是樓面價已經達到8400預計售價16000!這個區域不是市中心!而是政府規劃的大型居住區!有一個大商場 一個幼兒園一個小學兩個初中一個高中還有一家醫院!浙江普通的一個縣級市!46萬戶籍人口!52萬常住人口!沒有大型企業沒有規模化的產業!兩個小型工業區!外來人口打工的為主!很多人說在不買就沒有了!年底開盤的16000!在過幾年樓面價會上一萬多!開盤就是兩萬多!可是怎麼看都不像缺房子的城市呀!六七年前交付的小區入住率不到40%現在又賣出去6000多套還沒交付!未來會怎樣大家預測一下!











意清寒


未來幾年不會漲,還可能房產變成0資產,賣不掉,這個從何說起,我們下面分析一下。

第一,房子太多,物以稀為貴,大漲後房子越來越多,大量高槓杆買房的太多,現在房子已經不好賣了,供大於求,投資大於住房需求,一旦槓桿堅持不住,以破產,拍賣形式進行,那就是大跌,多少都可能,槓桿是最危險遊戲,不平衡一下子就跌到底,這個相信坐過蹺蹺板人都知道。

第二,高房價擠壓實體,買了房子沒有消費能力,這個大家都知道吧,租房的節假日全世界玩,平時買買買,買房的勤儉持家,居家國日子,企業之前屯房很多的,開發商賣不掉打包給企業不在少數,高槓杆買房人越多,實體越到問題越大,企業會把之前房子賣掉保殼,這個會導致市場房子變多,當然公司企業如果進入破產直接拍賣也會導致大跌出現。

第三,屯房中介開發商,這個其實很多地方存在很多,也是很危險的事,自己造樓自己買,或者和中介炒房團合作,以其他人身份買房子,買了後慢慢賣,賣不掉就漲價,負債越來越高,除了銀行得,還有債券,還有基金,民間借貸,非法集資等等,以現在空置率要去庫存20多萬億才夠,根本沒有賣給來這麼多資金幫助解決,除非通貨膨脹20-50倍,這個誰都不敢這樣做的,所以這個也可能會導致破產拍賣產生,

對於這些擔心這個並不是沒有理由,國際是10.5%空置率就會出問題,我們遠遠超出這個範圍,空置稅很早就應該收了,現在我認為已經到了非常時期,到了必須強制緩慢刺破和通貨膨脹雙重進行地步,再晚就真的晚了!!!


劉華銀mark


以後的房價肯定會漲,一些三四線城市,仍然還會有上漲的空間。

現在大家對未來我國房價的走勢基本形成共識,在“房住不炒”的理念之下,未來房地產市場是嚴格控制的領域,但並不是嚴厲打壓的領域。

由於房地產經濟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保持適度增長是穩定經濟發展,穩定就業,穩定社會秩序的必需。

但同時房價過快上漲,也將影響到社會民生與經濟安全,房地產的暴利時代已經畫上句號。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物價水平也必將不斷提升,當前CPI增幅在4%以上,其帶來的結果是生活生產資料價格的上升。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經濟歷史發展規律都表明,適度的通貨膨脹,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因此,在總體宏觀調控之下,未來房價必將是緩慢上升的階段。

由於人口轉移,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影響,房價的漲跌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會出現不同的特點。

我國三、四線城市雖然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但也正是因為發展不平衡,才帶來更多的上升空間與發展潛力,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員淨流入。

在這場市場競爭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必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所以我們在看到未來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總趨勢下,要清醒看到一些三四線城市在經濟快速發展之中,房價必將有一波較大漲幅。


財務意識流


臨近2019年底之時,各地紛紛推出人才引進戰略、下調房貸利率,以及放開戶籍管制等措施,似乎部分地區地產調控正在鬆綁。於是,就有網友提問,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動輒都一萬多元,已經遠遠超出當地居民的承受能力,而隨著各種限制政策的放鬆,三四線城市房價還會上漲嗎?

實際上,近年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棚改貨幣化安置,使得動遷居民擁有了強大的購房能力,於是房價被推高了。第二,房地產調控,使大量資金從一二線城市流出,流向三四線城市,這導致開發商和炒房者也跟著過來。第三,農民工在大城市買不起房,害怕現在不買房,以後更加買不起房,所以在家鄉附近的三四線城市買房置業。

而當三四線城市這兩年房價漲上了天后,當地政府為了防止房價大起大落,很多地方已經取消了限購、並且推出人才引進戰略,同時房貸利率也在逐步下調中。現在很多人擔心,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價還會繼續上漲,不過我們認為,以上這些政策措施,是為了鼓勵剛需和改善性購房入市,減緩房價下跌進程,並不是要放鬆對投機炒房入市的管制。總體上,202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會出現分化,一部分城市房價會有較大跌幅,另一部分有緩慢下跌,穩中有降的格局。

首先,由於近兩年三四線城市房價輪番上漲,開發商都跑到三四線城市投資佈局,大家一起拿地貸款造房,結果造成了三四線商品房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一般空置率在20%以上。為了緩解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的壓力,所以,部分地區就放開了人才引進、戶籍放開、取消限購等政策,希望能夠消化庫存。面對大量的空置房,再加上脫離當地人購買力的高房價,今年三四線城市房價能緩慢下跌已經很好了,根本沒有上漲的可能性。

再者,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很多炒房者大量資金還以商品房的形式,留在三四線城市。隨著炒房者手頭資金鍊的越來越緊張,會有大量存量房產拋向市場,以回籠資金。而三四線城市本來就是人口流出大於流入,所以,三四線城市如果出現大幅調整的可能性極大。

最後,三四線城市這幾年房價漲得很猛 ,當地有錢人都已有擁有三四套房產,已經不需要再買房,而普通工薪階層由於收入較低,要一套房產都很吃力,有的甚至根本買不起房。所以,三四線城市房價目前已經處於飽和狀態,要想把過剩房產消化掉肯定是非常艱難。所以,今年三四線城市房價非旦不會上漲,大概率是要出現較大調整的趨勢。

202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還會上漲嗎?從目前情況看,多數三四線城市商品過剩、二手房已經飽和、炒房者準備離開的態勢。正因為如此,各地政府才有了去除商品庫存,放開了人才引進戰略、戶籍制度改革等措施,未來三四線城市不是房價會不會漲的問題,而是將會跌去多少的問題。所以,購房者在三四線城市買房要謹慎了。


不執著財經


大家好,我是勇談。對於未來房價的問題其實官方早有定論,其實從2019年初提出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其實就為未來房價的走勢做出了定調,而且根據我國曆來的發展穩定性來看這個目標肯定會實現的。未來三四線城市包括縣城等城市的房價維持穩定將是主要任務,雖然看起來比較困難。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並不是不讓房價漲,只是說房價漲幅要符合預期,簡單來說就是符合正常市場反應

包括2019年年底高層會議對於2020年房地產的定調還是“房住不炒”,在沒有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下房價很難有大的起伏,但是要想期望房價出現大規模的倒退也是不現實的。幾點觀察:

第一、三四線城市包括縣城房產維持房價基本穩定有點困難,但是並不是沒有可能性。就目前來看不少三四線城市包括縣城已經把穩定房價的目標瞄準了當地的農村居民,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因為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移居城市,未來子女教育是個大問題。尤其是在很多地方農村中小學教育落寞的背景下,會逼迫越來越多的農村80、90後父母不得不選擇在縣城或三四線城市為子女選擇就學機會。而很多城市就是抓住了這個特點就提出了“市區無房或無戶子女不得入學的規定”,到底是不是地方有意為之?大家自己揣摩。相信後期很多類似於這樣的規定會出臺,究竟是因為教育資源不足還是其他原因,這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橫盤或微漲是未來大概率事件,最壞的情況就是房價走勢與2015年左右相仿。對於2015年左右三四線城市房價走勢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時候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行情普遍不好,橫盤或微跌已經司空見怪。在房產調控不放鬆,定調不變的情況下未來幾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最壞也就是這個樣子。

大城市房價上漲的動力還是很充足的,三四線及縣城就要區別對待了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符合大城市標準的起碼一點就是“人口淨流入”,簡單來說就是市區常住人口是每年持續增加的,有些城市雖然說轄區人口數量不少,但是市區常住人口卻是不斷外流的除外。幾點觀察:


第一、房價上漲的原因除去過去炒作投資風之外,還是因為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尤其是房價持續高速上漲的階段其實也是伴隨著人口大規模的流動,從市場角度來看但凡一個城市有持續的人口流動自然會有住房需求,無論是租房還是買房都會帶動房產銷售。所以對於人口淨流入的城市來說維持房價穩定是很輕鬆的事情,房價持續上漲的動力也是充足的。

第二、三四線城市和縣城之所以要區別對待其實還是因為潛在購買力的問題,畢竟多數這樣的城市都是屬於人口淨流出的。大家需要知道一個事實,我國不少普通地市的戶籍人口規模在800-1000萬,這樣的三四線城市潛在購買力還是有的,畢竟有這麼多的人口基數在這裡。對於其他的城市就很難說了,除去本身產業和經濟實力有限外,本身購房需求也不足,這些城市恐怕就要出臺一些“不要臉”的規定了,畢竟如今是“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時代。

綜上,對於未來的各個城市的房價走勢2020年大家更需要學會區別看待,再也不是過去的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這樣傳統的分法了。各個城市人口、經濟、產業等情況不一樣,面對未來房價的走勢也會不一樣。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歡迎大家積極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以後房價還是會漲的,但不是像過去那十幾年一樣隨便漲,房地產粗獷式上漲逐漸轉為分化式上漲。簡單的說,該漲的城市還是會漲,該跌的城市還是得跌。

1、一二線城市

我認為未來房價還會漲的區域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因為大城市本身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和吸引人才落戶的政策,這樣一來為當地房地產市場提供了源源不斷強大的支撐力,即使沒有漲得很快,也會起到房價支撐的作用。大城市的房價還是會有所上漲,但是上漲會比較平緩,中間還可能會出現短暫的下跌,不會出現從前直線上漲的盛況。

2、三四線城市

至於三四線城市,甚至是縣城,我並不看好房地產市場。因為大城市都泥菩薩過江了,過去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主要也是因為炒房引起的,現在沒有大資金繼續進入,雖然短期沒有出現較大的跌幅,但是未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支撐力。包括棚改貨幣化的規模都在減少,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迴歸理性會比大城市更加直接。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因為還是有不少三四線城市現在發展得很好,國家和地方給出了很多政策支持,吸引很多人口流入,未來這些城市依然有不錯的上漲空間。

3、縣城

即使是一些縣城地區,我認為還是有少部分房產具備上漲的空間,過去再差的房子都能升值,只要它是房子就可以了。但是現在房價迴歸理性,只有好的房產才具備保值增值的效果,三四線城市、小縣城的優質房產一樣存在不錯的上漲空間。但是投資的話,更考驗投資者的眼光,就好比股市一樣,總會有牛股和垃圾股,看你買中哪隻,是否能夠拿得住。

購買房產未來依舊是對抗通貨膨脹的方式之一,不會一下子崩塌,樓市分化勢在必行,是金子總會發光,三四線城市的房子亦如此。


商界書生


檣櫓之末,不能穿魯縞,時至今日,房價已經漲不動了,再漲也是有價無市的結果。


房價上漲中投資炒房者是重要推手,但是最終的接盤者依然是剛需群體。中低收入人群工作穩定,工資持續上漲,則對房價有支撐作用,一旦工作沒那麼穩定,工資上漲乏力,房價就會失去支撐。


一線城市匯聚國內優質教育、醫療、科技資源,有著龐大的資金投入,相當於集全國之力重點發展,因此房價很難用人均收入來衡量。畢竟一部分人已經富起來了,這些人為了子女教育也願意投入巨資到一線城市買房,而高收入的人才同樣有能力買房,這就是對一線城市房價的最有力支撐。


至於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資源談不上有多好,人才往往留不住,每年投入的資金有限,房價可以短時間被炒高,但是終將回落。


2019年各地引進人才的力度很大,降低落戶門檻,只是作為旁觀者我們看不清到底是人才重要還是支撐房價重要。顯然,在人才爭奪戰中,我們很少能看到三四線城市的身影,即便是有,也不會真正吸引大量人才的目光。


在過去數年間,部分炒房客轉戰大江南北,先收購部分房源,然後開始製造緊張氣氛,而當地的中介往往也會合謀拉昇房價。與其說房價是自然上漲,不如說都是炒起來的。


如今很多小縣城的房價都已經五六千元一平米,而當地工薪階層工資不過二三千元。過高的房價,成為阻礙城鎮化的最大攔路虎,是難以持續的。


氣球能吹很大,口子扎不緊,鬆手就會跑氣。三四線城市人才留不住,高薪的工作機會少,工作穩定性差,房子租金低,加上教育醫療條件差,房產的投資價值很低。作為人才淨流出城市,建的房子越來越多,空置率也會越來越高,房價回落是必然。


財智成功


近段時間房價漲跌的問題,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討論的津津有味的話題。但是房子的漲跌,並不會因為你的討論而發生本質的改變。

那麼大家覺得以後房價還會漲嗎?那些三四線城市,縣城之內的地方房子又將會怎樣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看看未來房價的趨勢,到底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

一,以後的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嗎?

在房價趨勢裡面一直盛行著這樣一句話“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的確如此,這樣的三個不同影響房產走勢的因素,在這些年我們已經深刻的體驗過,經歷過。

其實對於一些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這樣一些重點的城市,在未來它的房價還會繼續的上漲。

原因如下:

第1個原因,人民幣會不斷的貶值,通貨膨脹根本停不下來。

其實房價漲跌,歸功於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貨幣原因,房價的漲跌本質上也只是一個貨幣的現象。我們都知道,最近十年平均M2的增速在15.55%,GDP平均增速在8.72%,不能算出-通貨膨脹率在6.83%。

換句話說,100萬的存款,在這樣的通貨膨脹率下,一年之後實際上它只有93.6萬的實際購買率。也就是100萬在一年後大約貶值了63,000多。

而房子它是一個增值保值的產品,它可以抵禦通貨膨脹。從這個方面來說,房子也在無形的漲價。

第2個原因,成本決定價格。

從2019年開始,開發商的融資成本大大的提高了。且一個房子的成本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建築材料設計,人工等等,而最為重要的是,我們的拿地成本已經翻倍了。

這樣一些成本在逐年的增加,越往後建設房子用的成本會越來越高,開發商想要通過建房賺錢,就一定會讓房子提高售賣價格。

第3個原因,城市化還沒有結束。

我國的目標城市化是達到70%以上,而現在實際的水平只維持在了40%+。城市化的不斷髮展,經濟也會不斷的向好,房價自然會跟著水漲船高。

……

是的,在未來房價還是會繼續上漲。房子也不僅僅只是房子,單純的看他只是解決了我們的居住需求。實際上它綁定了城市的個人發展空間,子女的教育婚姻,等等。

二,三四線城市,縣城之類的地方,以後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嗎?

在第一大點無論從哪個因素和影響房價漲跌的原因,看未來我國的房價還會繼續的上漲。

但是我們也常說,未來樓市要出現暴漲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大概率會是一個穩定上漲的漫長過程。而這個時候,我國的房價在未來也將開始發生分化,漲價的漲價,穩定的穩定,下跌的下跌。

然而三四線城市縣城之類的地方,以後它的房價漲跌也非常的明確。

第一,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出現分化,有的上漲,有的將面臨下跌的風險。

未來我國將重點打造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以及城市群。城市群以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等為主。

而三四線城市當中,處於這些城市群周邊的,特別是通勤距離較近,在城市群輻射範圍以內的那幾個少數的三四線城市,房價未來仍然存在上漲的動力。

而那些距離特別遠,甚至一個高鐵的有效鏈接,就導致了城市人口不斷向城市群和優質城市流入的三四線城市,未來它的房價將面臨下跌的風險。

第二,縣城的房價將失去上漲的動力,面臨下跌的風險,甚至出現下跌。

小縣城它的經濟比較落後,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到大城市或者就近的省會城市和二線城市去尋找自己的發展空間。

在一年的12個月裡面,我們僅僅只能在一年一度的春節前後,才能看到大量的返鄉人員,讓這個小縣城熱鬧起來。

這樣的城市在城市資源越來越薄弱,經濟沒有辦法快速的轉型。又加上棚改變為了實物分房,老百姓手裡面根本沒有太多的資金去買房。這樣的小縣城在未來,它的房價會出現下跌的風險,甚至出現下跌的現象是特別的危險的。

……

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發生分化。那些優質的個別三四線城市仍然具備上漲的動力,而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和小縣城會面臨下跌的風險。

三,小結

總的來說,我們以後的房價仍然會繼續上漲。但是這樣的上漲不會是向本輪去庫存這樣爆發式的,它是一個穩步健康的上漲。

這樣的上漲的一定是出現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以及城市群周邊能夠輻射到距離較近的個別三四線城市。

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和縣城之類的地方,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房價會面臨下跌的風險,甚至出現下跌。

所以,在接下來的投資買房過程當中,我要提醒廣大的房產投資朋友:

首先,儘量去購買一些大城市優質的房產。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裡面,距離自己最近的。

這樣可以方便我們自己根據市場的走勢,來對房子的出租,出售或者買入的理性操作。

其次,做好長期持有房產的打算,備足現金流,不要妄想一夜暴富。細水長流,穩定收入是接下來房產投資的大概率事件。

一定要用自己多餘的資金去購房,不要用自己生活的費用去購房。

最後,大家一定要多學習購房知識,多關注我國房地產相關的政策,土地供應和未來趨勢城市發展。

這樣才能在大概率上實現房產投資盈利。

我是 重慶樓市老司機,十餘年房產投資經驗,熟悉重慶各區房產價值,板塊輪動,購房貸款政策,購房知識,時常還要分享重慶樓市一線動態,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吧!


重慶地產視野


就全國範圍而言,以後房價大概率保持穩定或者溫和上漲,且溫和上漲的概念較大,但就具體的三四線城市而言,情況或正好相反,大概率是緩慢下跌。

一個城市的房價是否有上漲潛力,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人就淨流入還是淨流出,淨增長還是負增長。而影響人口的因素很多,大致而言有以下這些因素。

1、就人口增長方面,我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這不是什麼預期和預判,而是事實。據專家估計,到2030年我們總人口數將達16億,然後步入負增長通道,而當前全國人均居住面積已超過40平方,就大環境看,未來房價上漲空間有限。在有效的空間和時間內,管理者希望這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的軟著路。所以未來房價大概率處於溫和上漲態勢中。

2、具體到某一個三四線城市,那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該城市是否有優勢產業,是否能吸引人才的流入。

(2)該城市是否具有區位優勢,是否處於某一城市群範圍之內。特大型城市目前接納人口流入的能力已經處於天花板和接近天花板,未來的空間狹小,那處於特大型城市周邊的城市集群或會迎來機會,例如京津冀地區,成渝經濟圈。

(3)該城市是否具有優勢的基礎設施建設,優質的教育資源。這個道理很簡單,優秀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有效的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和健康指數。優勢的教育資源就更不用說,在獨身子女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家長的焦慮和對教育的投入只會有增無減,畢竟這麼龐大的人口基數,未來的競爭更激烈。

3、現實情況來看

一線城市房價已經鬆動下跌,比如北京地區,與2017年相比下跌15%的的樓盤比比皆是,就是我老家達州一個小縣城而言,2017年房價均值為7000元,目前已經降到了5800—5500元。而且這個趨勢還是延續。

總之: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