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年金:自在人生還不錯,就是吹得有點過

1.互聯網保險顯套路

最近,招商信諾的自在人生年金,從線下轉到線上銷售了。

於是近一個禮拜,一堆自媒體對這款產品的吹捧便紛至沓來,本來玩保哥是不打算寫這款產品的,但對於有些人片面吹噓實在看不下去,就抽空寫寫吧。

現在互聯網保險圈也是套路滿滿,曾經那個誓言要“屠龍”的少年,雖不至於變身惡龍,但身上早已是鱗片閃現。

傳統的保險公司代理人制度,曾經推動了中國保險業二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但時至今日,隨著各種信息的更透明,投保人素質的提升等變化,代理人制度營銷方式的種種弊端開始顯現。

所以當保險業出現經紀人化,互聯網化,以及自媒體化時,玩保哥堅定地認為保險業的春天就要到來了,畢竟透明、扁平化、高性價比等,正是互聯網產品的顯著特徵。

但理想太豐滿,現實略骨感!誠然,互聯網保險確實將大大的實惠帶給了市場,帶給了投保人,但互聯網保險也開始面帶猙獰。

比如,有些頭部的第三方,聲稱自己只為投保人服務,但當他們引入了資本,買入了保險經紀牌照,委身資本巨頭之後,如何平衡投保人與嗜血資本的利益呢?

比如,每當一款產品上線之後,保險公司或是承銷渠道會邀請圈內各KOL寫文宣傳,一時之間產品的熱度立馬炙手可熱,其間再買下兩三個大咖的吹噓軟文,那產品銷量肯定蹭蹭往上漲。

如果產品本身足夠好,對投保人大有裨益,也無所謂,可算得上正常的營銷方式而已。

但真實情況是有些自媒體要qian不要lian,5分吹8分,7分吹10分,只說優點,不寫缺點的軟文比比皆是。

算了,不能多說,玩保錄也不是公益機構,我們團隊也要qia飯,我們也會受邀寫文,我們也靠合作渠道的服務費過生活,但我們至今都未昧著良心,寫過一篇軟文。

2.產品基本數據

說回產品吧,今天要聊的自在人生終身年金,本是一款線下的產品,最近或許是受到疫情的影響,開始轉戰到線上。
這款產品怎麼講呢?說好也算好,說不好也不好!

說不好,是因為相比去年年金險停售前的一些標準產品,其實差了不少;說其好,因為自從終身年金產品大都停售之後,剩下可投的產品之中,它算是好的了。

但就是這麼個玩保哥覺得一般的產品,居然被一些自媒體吹上了天,實在是讓人費解,合理的解釋,或許是理(li)解(yi)不(qu)同(dong)吧。

為什麼說這款產品只能算一般呢,我們直接上產品的基礎信息,以及類似產品的數據:

年金:自在人生還不錯,就是吹得有點過

(點擊查看原圖或下載後查看)

表格簡單說明下:

1.表格從左往右,依次是招商信諾自在人生兩種領取方式、弘康相伴一生兩種領取方式、復星保德信的星享福兩種領取方式、百年人壽的乾享今生,且後三款產品都於19年底下架;2.投保人都選擇40歲男性,自在人生因最短的交費方式是10年,故選擇10年,其它對比產品是5年交費的數據;

2.年金產品主要對比生存利益,主要以irr為依據,進行對比;

3.因保證類年金,在保證領取期過後無身故賠付,所以身故利益也採用了irr的對比。至於對比產品的選擇,從產品形態上看,自在人生與之前弘康的弘伴一生、復保的星享福兩款最為接近,所以主要以這兩款產品作為對比。

在對收益數據點評之前,先對自在人生的交費期限說明下,自在人生10年交,其它產品5年交,貌似略有不公平,但實際並不影響,原因如下:

1.其它產品5年交的數據都是過往已有的,直接調用,省時省力;2.如果產品各精算參數設計合理,最終的irr值是完全可以不受交費期限影響;3.假使交費更短能獲得更高irr,那自在人生的交費10年已是其利益最大化的形式,以此對比並無不妥。

3.產品利益的對比點評

產品的利益對比,我們從三個維度來說明:

一、生存金&現金價值對比

都是累計交費50萬,60歲領取,自在人生,每年可領取50800元,居於相伴一生的47700和星享福的55322元之間,也是一個比較高的值。

但此類僅看生存金是不夠的,還要看現金價值,現金價值可以看成水池,年金可以看成出水量,出水量大,水池的餘量就比較小。

比如,都以60歲的領取為例,自大人生在保單20年末的現金價值是70.7萬,而弘康的相伴一生則是74.6萬,更不要說星享福的90多萬。

自在人生產品,保單的現金價值不高,不適合作為長期儲蓄的產品。

二、irr(回報率)的對比

前面比較年金和現金價值時已經提到了,單獨比一個是不合理的,所以能綜合體現產品收益的指標是irr。

信諾自在人生,兩種領取方式(60歲領取、55歲領取),在保單20年末irr分別為2.25%,2.86%;保單30年末irr分別為3.5%,3.17%;保單40年末,即80歲時irr分別為3.89%,4.01%保單50年末,即90歲時irr分別為4.26%,4.33%

相比另外兩款產品,保單前期的irr偏低,保單後期,尤其是80歲之後會有不錯的表現。

保單時間越長,irr越高,典型的活得越久,領得越多,回報率也越多,看起來比較適合養老。

三、身故利益的對比

如果是儲蓄類的年金,因為保單後期身故賠付就是於現金價值,所以是不用對比身故利益的;但是對於保證及終身年金,在保證領取時間之後,身故就沒有賠付了,所以對於此類產品必須關注身故利益。

比如我們以自在人生60歲領取的方案來看,因為保證領取期間身故賠付的變化,保單在28年末之後,身故irr開始低於生存irr:

保單30年末被保人70歲時,生存利益irr是3.5%,但身故利益irr則只有3.17%;保單40年末被保人80歲時,生存利益irr是3.89%,但身故利益irr降至2.92%。

而80歲左右差不多是中國人的平均年齡,好吧,你應該明白我想表達的意思。

當然產品設計成這樣,即現金價值高於身故賠付,說也奇怪,也就是說,如果被保人在80歲時,選擇直接退保,他可以退得34.4萬元,但如果不幸身故,那麼他的家人則一分錢都賠不到!

所以有可能會出現,被保人以為領取到80歲,irr就達到了3.89%,但實際萬一80歲去世了,實際irr只有2.92%這種怪事了。

明顯不合理嘛!

但關於這個問題,本人諮詢了相關的渠道,對方給出的回覆都是即便保單現金價值高於身故賠付,也只能按條款約定的身故賠付來處理,不能通過退保來退還現金價值。。。

你要說這事有沒操作空間,不好說,如果不是突然的身故,理論上是有時間進行退保操作的,但幾十年後,投/被保人還記不記得這一檔事,很難講;而一旦出現突發的身故,那按保單的條款,就只能按保證領取金額的剩餘額賠付,無法退回現金價值了。

而儲蓄類的產品,如弘康的相伴一生就不會有類似的缺點,因為身後期保單的身故賠付就是現金價值。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關於自在人生這一缺點,很多自媒有意無意都給省略了。

4.產品的優缺點小結

ok,我們從生存金、現金價值、irr、身故利益等各個方面,對招商信諾的產品進行了解讀和對比,綜合來講,這款產品只能算是和弘康的相伴一生,以及復聯的星享福處於同一水平。

如果真要排個序的話,個人的理解是自在人生在相伴一生之下,而在星享福之上,理由是:相比相伴一生,自在人生的irr在80歲之前都低於前者,同時還有身故利益會明顯下降的缺點;相比星享福,因為星享福在被保人70歲時(仍為保證領取期間),現金價值直接“跳水”為0,使保單的實用性大打折扣。

當然,在對比表格的最右側,玩保哥也放一張之前一直被稱為標杆產品的百年乾享今生,irr在保單的5年後就能達到較高的水平,並在保單10年末超過3.8%。

生存金不低,現金價值更是高得離譜,不論是作為長期儲蓄還是作為養老年金,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大家也可以對比看看數據。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儘管玩保哥認為招商儲蓄的這款自在人生總體評價只能算一般水平,但其最大的優點則是,其它與其相當或更優的產品全都已經下架了。

水平高不高無所謂,關鍵是看誰熬的時間久,到現在這個時間點,irr有機會達到4%左右的,現在好像就這麼一款了,要投終身年金就這款,要麼就不用考慮了。

這就是文章前面說到,這款產品所謂,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的原因。

5.投保建議

儘管,玩保哥給予這款產品的評價並不高,但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上,這款自在人生典型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所以在瞭解完產品全面的優缺點後,覺得跟自己需求匹配的,當然也可以投保。

結合自在今生這款產品的優缺點,即:該產品較低現金價值、較高生存年金、保單後期較高的irr等特點。

給下投保建議:

如果現在就想投保一款

養老年金,這款自在今生當然可以考慮的,而且是當下的最優選擇。

關於具體的投保方案,交費方式儘量短一點,直接10年,領取時間建議選擇55歲,這樣可以使投保的利益最大化。

至於其缺點,在保單保證領取後,身故賠付低於現金價值的問題,可以再跟官方核實下,是否可以通過什麼辦法退保現金價值,這樣也能確保身故利益的最大化。


PS:

如果覺得這款產品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可以考慮下之前一款萬能險——和泰金多多,保底3%,預期5.25%的結算利率,也可以到期領取年金,不論作為養老還是儲蓄都是不錯的選擇。

關注玩保錄,不被保險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