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調動農村教師教學積極性?

執風


說啥都白搭,給農村中小學老師留下幾個能讓老師提勁教的學生就可以了,老師是良心職業,只要有願學的學生,老師都不會放棄的


知足知止0808


(一)首先是領導,中層,骨幹和學科帶頭人的幫助。

教師可以分為燈泡型,月亮型和太陽型三類,燈泡型教師幹工作好像就是幫校長,幫學校乾的,教學上不積極,工作上不認真,自己不帶電能,需要他人充電一次就亮一次,也就是說要時時鼓勵和肯定,他就積極工作,那天得不到鼓勵,他就怠工;月亮型教師是帶情緒工作的,就像初一和十五的月亮,時圓時缺,要保持常圓常亮,也需要隨時提醒和打氣,讓他飽滿熱情地工作;而太陽型的老師自帶電能,隨時發光發熱,照到哪裡哪裡亮,隨時熱情飽滿,且傳遞正能量給身邊的同事帶來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我們經常看到身邊有很多燈泡型和月亮型的教師,這裡所謂調動工作積極性主要面向的對象是燈泡型和月亮型的教師,要相信他們,多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委派給他們挑戰性的工作,如動員和推薦他們參加各級優質課或教學技能競賽,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和反思不足,多學習優秀教師成功的教學經驗,相信他們會受到激勵和鼓舞從而慢慢改變自己。

(二)其次採取同伴互助的方式,讓他自己找到有責任心,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帶教幫扶,真正深入他的課堂教學中坐診把脈,現場指導,讓他感受到關心和幫助,不努力都覺得對不起“師傅”,指導他備課,上課,參加競賽,只要能在競賽中獲獎,在教學評比中進步,在學生考試中提升成績排名…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自然會啟動內驅力,汲取向上生長的力量。他不積極,是因為沒有享受到進步的力量。

(三)自我反思。如果問一個教師在什麼階段最積極,進步最大?答案是形成自我反思的階段。正如葉瀾教授所說,一個教師寫了三年教案,不如寫一年的教學反思,經常反思自己教學得失的教師,他就進入了積極上進的行列了,你還愁調動他的積極性嗎?

好了,又到上課時間了,歡迎大家有問題留言交流!記得關注lead立德明師,L-E-A-D即領導力,我們鄉村教師團隊會給你不一樣的思想和感悟!





LEAD立德明師


大家好!我是農村武粑粑!

看到這個問題說實在話,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一方面有個人師德的問題,也有待遇的原因。提到教師待遇心裡很不是滋味。農村教師的待遇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不是幾句話能說明白的。本人就是一名農村教師,師範畢業二十二年,在初中任教十八年,到村小任校長四年。工資從初畢業時的275.3元到現在五千四,五險一金也是國家負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工資其實每年都在增長,只是和一些高薪行業相比有點低。確實吸引不了高學歷人才,即使分配到農村的特崗招教老師,初入職時工資真的很低。

怎樣提高教師待遇,這需要頂層設計,因為農村教師地位的特殊性,必須有一套另行設計的工資標準,從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必須充分考慮初入職教師實際情況,對年輕教師多傾斜一點,從住房到待遇,讓年輕教師感到溫暖。心中有一定的事業成就感,相信會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在教師的業績評價上,要對一線教師的課時工作量,教學成績,制定一套可行的措施,有成績要激勵,有失誤要懲罰,獎優罰劣,讓教師有一定的壓力。

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關鍵在制度,主要在待遇,說到底在落實,從今年開始,上半年各省自查教師待遇問題,下半年中央督察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嚴肅問責,相信通過這一舉措,會改變教師教學的態度問題。





鄉村減肥師


說句實在話,現在的教師和我們那時候上學時候的教師跟本就沒法比,也比不了以前的教師,跟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現在的老師還是以前的老師教出來的。

以前上學時老師那真是想讓你學好,能讓你多學一點是一點,記得那時有一篇課文叫“醜小鴨”當時老師叫背的時候沒有背下來,老師就把自己留在學校背,當時中午飯都沒有吃,那真的是用心教你,可是現在的老師的,動不動就把學習讓給家長去做,這個讓家長做那個讓家長做,什麼都讓家長去做要老師幹什麼,現在的老師比以前的老師舒服的多了。

想讓現在的老師把教學積極性提上去,恐怕有點難,現在都是為了掙工資,把自己課講完就完了,會不會看你自己的了,不過也和現在的家長有關,不敢體罰學生等一些問題。



11278永往直前


農村學校教學條件差,這是眾所周知的,如何調功農村教師的積極性,小編認為要從幾個方面入手:

一、大力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農村教師一般都是當地人,有百分之九十教師是單職工,家屬都是農民,要養家餬口,要贍養老人,要送子女上學,單靠教師的工資收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費用,顯然十分拮据。而教師的工資不是很高,工齡長,職稱在中級,崗位在八九級的教師月工資也只有5000元的幅度,職稱在初級的教師工資就少得多,只有4000元上下,還不如在外打工的人收入的一半。而新入職的教師工資更低,工資總額4000多元,“三險一金”後到手工資只有2000多元。這就是農村教師工資收入的基本情況,比公務員少得多,比進城務工人員的收入更不如。所以,大幅度提高農村教師工資是調動教師積極性的最好方法之一。目前,政府雖然給農村教師發放了生活補貼,但數量不大,達不到調動教師積極性的目的。

二、在職稱評定上給農村教師予特別的照顧。教師的工資與職稱掛鉤,級別高,工資收入就高,級別紙,工資收入就少。有一部教師工作了三十多年,職場還是初級,月工資只有4000多元,而中級職稱的教師月工資有5000至6000元,差距很大。同年參加工作,初級職稱和中級職稱的工資收入差距大,很不利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所以,在職稱評定上應充分照顧農村教師:在農村任教滿二十年的教師應自然升職到中級職稱,任教滿三十年的教師自然升職至副高級職稱,任教滿三十五年以上的教師升職至正高級職稱。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村教師的積極性,也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城裡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戓吸引社會知識青年到農村當教師。


永恆的宇宙


目前,經過地方政府加大對農村學校建設的投入,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塑膠操場以及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一應俱全。但是,由於社會的快速發展,家長望子成龍之心越來越迫切,相當一部分學生放棄就近的農村學校,放棄廉價(減免書費)的九年義務教育,遠道進城選擇付費高昂的民辦學校(私立學校)就讀,因為這樣的學校更具規模、師資力量(年輕化)更強、教學設施更加完善、課程開設更加齊全、教學管理更加規範的學校就讀,孩子會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因此 在農村學校就讀的孩子就大大減少了,這部分留下來的學生大致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差一點的,另一種就是對孩子的學習不太關心的,特別是後一種情況的學生,不守紀律,不會聽課,不寫作業,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班級管理很費勁,教孩子學點東西很不容易,教師辛辛苦苦一學期下來,很難取得滿意的成績,一年到頭,出了力,未見成效。




鹿欽山


說起農村現如今的教育,空心村加空心學校,很多小的行政村已經沒有辦學了,孩子都要到鎮上讀書,所有老師也到鎮上的學校或者城裡的學校去了,農村已經沒有教育資源,沒有辦學校,農民只好派家庭代表,去鎮裡或者城裡陪讀,給農民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為了孩子他們有必須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為不想輸在起跑線,只好自己咬著牙把孩子送到外面去讀書,對農村家庭來說是非常大的開支。

農村要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我的觀點有幾點,因為農村畢竟環境比不了城市,年輕教師人才選擇的機會不大,要如何讓年輕有才華的教師隊伍到農村發展,我是這樣認為的。

一,教師的待遇,比如年輕教師去農村教學,待遇和城市教師待遇一致,在農村支教多少年可以比城市教師晉升更優先,農村教師補貼制度,不是有特區補貼嗎?農村教師也可以有農村支教特殊補貼,在本村支教滿多少年,可以轉入戶籍,可以分到集體田地,給宅基地使用權,如今是經濟社會發展時代,要留住人才就要按市場經濟改革農村教育,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二,村集體企業參與農村教育工作,有的農村是有村集體企業的,有的企業發展的還非常不錯,為了家鄉建設和發展,農村集體企業參與農村教育,年輕教師到農村教育,集體企業給予經濟支持,學校管理的好,孩子教育的好,經過考核指標,每年村集體企業給教師發放補貼和福利,讓年輕教師可以在農村安心工作,沒有後顧之憂。

三,企業參與農村教育工作,由政府部門組織開展農村教育改革試點,企業參與農村教育可以在稅收制度上給予減免優惠措施,讓企業資金可以參與農村教育改革,搞教育是要有經濟基礎的,尤其是農村教育,沒有經濟基礎條件,農村留不住人才,好的老師全部去城市了,農村教育怎麼辦,那只有改革了,我是這樣想的,大家說說這樣可以留住人才,可以改變農村教育和老師的積極性嗎?[呲牙][呲牙][呲牙]





天壺山農夫


長期以來,農村教育似乎都是與滯後或落後聯繫在一起的,在追求教育均衡發展的新形勢下,我認為提高學校的辦學效能,提升社會、家長對學校的高度評價和信任,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當前促進農村學校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調動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必要性

(一)教師工作積極性低下的現狀

教師職業是最具壓力的職業之一,如果教師的職業壓力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會直接導致產生職業倦怠。直至90年代中期以來,倦怠已成為世界範圍內教育領域的突出問題,職業倦怠已對教師的身心健康、教學質量及教師隊伍的穩定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對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發展造成了直接的負面影響。教師具有很強的自尊心,這是教師的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素來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著稱,作為教師總是為人師表,無私奉獻,很少看到教師的不良表現。然而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農村教師總是或多或少的受到傷害,如家長的傷害,有些家長對自己的子女要求很高,當發現自己的子女學習成績下降時,總是說:“我的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了,我們以前成績很好的,現在不知怎麼回事?”這話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教師的教學水平低下,這無形之中傷害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學校領導的傷害,有些學校領導自身水平低下,處事方式簡單,遇到對教學不利的事情總是當眾訓責教師,不給教師下臺的機會;有些同事之間不團結,關係緊張,明爭暗鬥;有些是學校領導沒有很好地照顧到教師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在這些情況下,教師對教學失去了信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工作熱情,課堂教學缺乏創新精神,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一概不管,管理學生也是流於形式,教師沒有民主參與學校管理,學校事務校長一人說了算,很少有民主交流,所有這些都反映了教師積極性的低下,這對學校的發展,對學生的發展,對社會的發展都是極不利的。

(一)注重和提倡教師自我教育,主動學習

好教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造就出來的。作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我們經常看到:那些專業知識儲備充足,教育教學技能純熟的教師,總能從容的面對各種工作任務而遊刃有餘,得心應手的處理各種難題,顯得輕鬆愉快。同時,由於他們用於工作的時間相對地少,所以有更多的業餘時間,可以更好的勞逸結合。這樣,他們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而那些總是忙忙叨叨、工作毫無頭緒、整天唉聲嘆氣、怨天尤人的人,大半是知識上儲備不足,日常工作中已經捉襟見肘,面臨新課程改革日益提高的要求,簡直是入不敷出,他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就用“疲勞戰術”,不但學生深受其苦,而且自己也疲憊不堪,引起學生的抵制、反抗。處於這種師生關係中的教師感到極大的壓力,這樣就落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加強學習、培訓,是調動教師積極性的內在動力, 教師積極性的激發,其內在動力在於自身各方面素質的不斷提高。加強思想政治學習,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樹立現代教育觀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而不斷的學習和培訓,對人各方面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當今社會已進入知識爆炸的時代,信息快速發展,知識更新週期縮短,學一陣子用一輩子的現象一去不復返了,而不斷讀書,終身學習則成為現代人的第一需要。讀書多,學養厚,才能增強內需,才能適應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接班人,否則,正是教師自個兒動了自己的"奶酪"(崗位、評優、晉級)。因此,要積極創造條件、機會讓教師們多出去學習,交流經驗,大膽參與教育教學改革。同時,要鼓勵教師自學,包括對教育方針政策以及教育教學知識、技能等各方面,要使終身學習的思想深入教師之心。

(2)建立科學的獎懲激勵機制

教師評價是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傳統的教師素質評價機制以學生成績為唯一標準:學生成績的高低是崗位、評優、晉級、福利等的標準。這樣,就把我們的教育引入應試教育的誤區之中,背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更重要的是扼殺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要根據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來評價教師的教育質量,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教師素質的提高狀況,給予鼓勵與表揚,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手段評價教師,建立科學的獎懲制度,引導教師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從而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物質獎勵,精神獎勵兩者對於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來說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既要注重滿足於教師的物質需要,又要積極滿足於教師的精神需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各項工作都納入年終的考核,對那些工作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紮實工作的教師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把工作表現、教學能力、教學質量與評優選模、入黨、提幹掛鉤,使之精神上得到安慰和滿足,從而迸發出更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多采用激勵方法,特別是精神方面的激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神鼓勵可以是授予榮譽稱號,也可以是宣傳欄、校園公示等形式宣傳事蹟;物質獎勵可以在績效工資發放上予以傾斜,也可以優先安排學習培訓等。同時,對工作熱情不高、工作成績不明顯的教師也要按規章制度給予相應處罰。只有做到獎懲分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

(三)善於運用需要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需要是人的積極性的源泉,人的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源於他的需要,需要也是人的個性積極性的動力系統。人的需要是多層次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它分為:生理、安全、社會、尊重、自我實現五種需要。他認為,人在某一時期往往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這一理論啟示我們,要善於抓住教師的主導需要,急教師之所急,想教師之所想,充分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職業是神聖高尚的,因此教師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希望得到社會和同事及家長的信任和正確評價,希望得到榮譽;並對成就有強烈的慾望。因此,學校應根據教師的特點,通過宣傳、獎勵等手段,激發教師追求高層次需要的慾望,使教師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利用信息資源,及時通報國內外教育發展趨勢、動態及本校教師狀況,引起教師的危機感,使其更加努力工作;激發、培養、愛護教師的成就感並通過榮譽評定,定期送優秀教師進修、學習、培訓等方法,促進教師改進工作方法,促進並提高工作積極性。對於老教師,領導者要善於尊重他們,給予一定的照顧,如減輕其工作量,逢年過節去其家中拜訪,認真聽取老教師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建議等。對中年教師要善於為其創造條件,支持他們從事教研教改,支持其外出學習、交流經驗,讓其建功立業,對一些能力強、成績突出的要提拔重用,為其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對青年教師要善於鋪路子,讓每一位青年教師都有嘗試成功的機會,顯露身手的空間,並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業務進修,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以身作則、真心實意為教師著想

教師積極性的提高與學校管理者的領導藝術有著直接的聯繫。作為學校管理者,就如一列火車的火車頭,帶動整列火車前進,這需要領導者具有寬宏大量的大度、以身作則的表率,並真心實意替教師著想。在學校管理中,不論什麼情況形成的思想疙瘩或積怨,領導者要善於用寬容去化解消除,做到以德報怨、得饒人處且饒人,而對自己卻要有錯必糾。對各種意見要認真辨析:正確之言,虛心接受;不妥之言,解釋疏導;逆耳之言,聽而不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時,在工作任務的佈置、落實上,要注意考慮到教師的心態,尤其要善於設身處地為教師著想。自己不妨在佈置、檢查工作時轉換自己的角度:假如我是教師,我如何看待?這樣,就會改變許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就會多為教師思考,就更能體會到教師的甘苦。如此以來,就會讓教師感到領導是良師,是冬天裡的一把火,從而拉近了領導與教師的距離,也就會為教師構建健康、和諧、合理的發展環境。如教師的家庭問題、有病住院、節假日慰問、婚喪嫁娶等都屬於學校領導進行感情投入的一項重要工程,如解決不好,教師就不可能安心於教學工作,心理上出現偏異或障礙更難以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如解決得好,一個既有組織紀律又有心情舒暢的人,他的奉獻精神將是無可估量的。

(5)豐富業餘生活,促進教師身心健康發展

農村小學教師文化生活比較單調,乏味,作為學校領導應該多關心農村小學教師,為教師提供交流的機會,緩解因工作的負荷帶來的心理壓力,釋放累積的消極情緒,同時對教師要多給予鼓勵,看到他們的每一次的進步,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讓他們感到溫暖和支持,產生歸屬感,愉悅感、形成積極樂觀的態度,在這種和諧的、優美的、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化氛圍中,生活在一線的農村小學教師可以釋放自己工作中的壓力,保持心理平衡,有效地抑制職業倦怠的產生。在學校管理中,要注意強調科學的身心健康的調節。要科學地調整工作安排,開展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諸如設立教工娛樂部,組織教工進行各種有利於身心、智力發展的競賽等,以調整教師的身心,從而激發其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

一所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教師管理是否有效。根據教師的個性特點實施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更有效地實現管理目的。在學校管理中,領導者要善於運用科學的評價機制、需要機制,真心為教師著想,創建合理的發展環境,讓所有教師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管理,使學風、校風生氣盎然,從而不斷推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樹立農村小學的新形象。


高山小農


第一——

提高老師的經濟待遇。

這是最重要的一條。農村、特別是偏遠農村地區,環境閉塞,條件艱苦,老師們又多是“半家戶”——一個人掙錢——,由於工資低,平時養家餬口尚且困難,等到孩子大了送進城裡唸書,經濟更是入不敷出,捉襟見肘!

這時候,如果能給老師提高工資待遇,讓老師安心教書,無異於雪中送炭,解救燃眉之急!

老師們解決了後顧之憂,肯定會深深地感謝政府,工作積極性就會空氣上漲。

第二——

提高老師的政治地位。

鄉鎮、行政村的大政方針,老師們不僅有權知道;而且教師代表還要有權參與決策。

讓老師們走在農村的大街上,農民感覺到這是“有權人物”。

政府要在全鄉鎮營造師道尊嚴、尊師重教的風尚。無理、又惡意傷害老師的案件,一定要嚴厲追究當事人的責任,罪加一等!

不要讓老師流血又流淚!

第三——

感情留人!

學校內部,一定要多關心老師的生活、工作,給老師更多的、存在感、幸福感,讓老師們感覺到“冬天裡的春天”!


孫老師談孩子教育


我個人覺得題主這個問題有曲解,可能絕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就是大部分農村教師都沒有積極性,當然這個現象我也不否認,但是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大部分人是不太瞭解當前鄉村教育現狀的,我來和大家談一談這個問題。

與其說如何調動農村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如何提高農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國現在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非常大,除了極少數偏遠山區外,大部分的農村學校可以說在軟硬件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

鄉村學校建設的越來越好,資源配備越來越齊全,每個鄉鎮還有中心校,條件更是和城市學校相差無幾。在教師入編方面很多地區也是優先向鄉鎮補充,我知道的很多地區教師考編都是先去農村鍛鍊三年,然後才能往市裡選調,鄉村教師工資也比同等級別市縣教師工資高,可以說教師師資方面也不會比城市教師弱。

但是正如題主所說,目前農村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問題出在哪呢?有很多人說是想回城,這種說法並不是根本原因,教得好回城的概率應該更大,因此教師回城並不是阻礙教師積極性的因素。

根據編者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真正的原因是農村教育的環境、風氣不好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很多人還停留在農村教育差,孩子渴望知識的印象中。其實絕大部分農村教育已經不是這樣了。

剛才也已經分析了,現在的農村學校無論是從學校環境、校園設施還是從師資力量方面都在逐步提升,除了偏遠山區外,大部分農村教育差的現象是根本不存在的。至於農村孩子渴望知識,只要深入過農村教育的都知道,那是更加不存在的現象。

現在大部分農村孩子的現狀是什麼?是家長不重視、無所謂,孩子不願意學。我瞭解過很多的農村學校,學生基本上不聽課,別說上課睡覺、說話了,甚至還有上課打牌、吃火鍋的,還有很多初中聲校園內抽菸、喝酒、談戀愛、打架。我的一個農村教師(年輕女教師)的朋友就曾告訴我,有一天晚自習,發現幾個學生明顯身上一股酒味,幾個學生在教室裡“耍酒瘋”,把我的朋友嚇得夠嗆,,趕緊給那幾個學生到了幾杯茶醒醒酒,別等放學了,回家路上出意外。

真正瞭解農村和鄉鎮教育現狀的都知道,農村和鄉鎮的派出所是非常忙的,經常要處理學生打群架的問題,有時候場面的壯觀和激烈程度,遠不是大家通過網絡所能瞭解的。所以還是那句話,鄉村教育根本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學生一個個渴望求知的大眼睛,這種想法的人,我只能說,你太不瞭解現狀了。

很多人可能要問,老師不管嗎?我明確地告訴大家,不敢管,沒法管!家長不在意,甚至覺得孩子都那麼打了,喝點酒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至於學習,家長更不在乎了,很多農村學校的孩子從家長到學生都是奔著初中畢業外出打工或者出去找活幹的,上學只是為了那個初中畢業證。這樣的思想,這樣的目的,再加上現在大環境只要發生了師生矛盾,媒體社會一邊倒的炮轟教師,導致教師人人自危,不敢管理,先別談學生成績,重點保證學生不出事,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前段時間網絡上爆出的安徽一教師在講臺上上課,下面學生坐在一起嗑瓜子,網上都在罵教師不負責任,其實那所學校就是鄉村學校,我說了真正的鄉村學校學生現狀要比視頻裡面的學生更加惡劣,又有很多是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兒童,教師怎麼管理,萬一學生生氣跑了,都是大事。說實話,我很同情哪位教師,網上一些噴子不弄清真正情況就開始胡噴老師。千萬不要覺得我說的都是危言聳聽,同樣是我那位鄉村學校的教師朋友,他們學校就有一個學生(女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因為跟父母要錢買手機,父母不同意,就離家出走了,把學校班主任和老師嚇壞了,家長也從外地趕回來,班主任、老師和家長找了一個多星期才找到,這事想想都可怕。事後他們老師都說,幸好學生離家出走前,學校教師並沒有批評過她,也沒有找她談過話,否則的話,老師該倒黴了!

為什麼會造成這個現狀,我個人覺得是“讀書無用論”深入人心。就拿農村家庭為例,父母兩人如果都在外打工的話,可以說毫不誇張的說,一年兩人掙的錢淨剩餘應該在15萬以上,再看現在大學生的就業環境,非常激烈,找個工作都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個工作,每個月也只能拿到可憐的幾千塊錢的工資。我想,正是基於現狀,所以現在很多農村的父母並不認為孩子的學習有多麼重要,相反越早輟學,越早進入社會,學一門技術或者外出打工,就能越早掙錢,一個人一年掙個10萬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無論大家相不相信,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一種現狀,嘲笑知識的現象。我們經常會在社會上聽到你看看花那麼多錢上那麼多年學有什麼用,誰誰誰幹生意或者學技術這幾年已經掙了多少錢,買了幾套房子了。這樣的一種現狀,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有什麼用!

經過我的調研發現,並不是農村教師沒有積極性,而是很多教師在這種環境中,消磨掉了積極性。面對一群不學習的學生,面對一群覺得讀書不重要的學生,面對一群覺得讀書不重要的家長,面對一群迫切想要熬到初中畢業就進入社會工作的學生,沒有哪個老師還能保持教學的積極性。

可能有網友會問,難道農村就沒有學習的學生嗎?我可以肯定的說,基本上沒有,但凡重視孩子的上學的家長一把都會把孩子送到市裡面的私立學校了,即使有也是非常鳳毛麟角的存在,而是在這種大環境下,這麼一寫鳳毛麟角的學生也常常會被其他學生所幹擾,經常是時而學習時而不學習的情況。在鄉鎮學校,想到到一群認真學習的學生真的很難,找到了,教師往往會更加難過。我的朋友就曾告訴我,她看到班裡有幾個學生學習特別用功,就時常在想,為什麼父母不把他們送到環境更好的一些學校裡呢,哪怕多花一些錢。講這麼多,就是想說,在鄉村,真正學習的學生非常非常少,哪怕有那麼一兩個,也會感覺被大氛圍給耽誤了,鄉村學校根本沒有學習氛圍。

我覺得與其討論如何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不如想想辦法如何改變農村學校的教學氛圍,如何加強管理,怎麼樣才能讓教師敢於管理學生,從而改善鄉村教學環境,還鄉村教育一片淨土。還是農村學校,我曾聽過一個真實的事件,因為教師批評了班裡一個孩子幾句,孩子回家告訴爺爺奶奶(留守兒童),結果那個學生的爺爺拿著鋤頭直接去了學校,點名要找老師的麻煩,還說:我那麼大年齡了,怕什麼,再敢欺負我孫子,我就跟你們(指學校老師)同歸於盡。最後弄得派出所出動勸說了好幾個小時。

我不知道,這些真實的案例、真實發生的事件,網絡上的鍵盤俠知不知道,在2020年的今天,還有這樣的事情,我不知道鍵盤俠們聽到後會不會吃驚,我不知道大家瞭解了真實的現狀後,還會不會無腦的去噴教師,凡事苛求教師。

我覺得與其討論如何如何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不如大家討論如何重拾人們心中的讀書重要性,提高學歷的價值,讓每一個人通過讀書能夠改變命運,讓每一個知識分子運用自己所學獲得高收入,獲得尊重,才能真正意義上的讓大家認識到讀書的重要。而不是讓很多讀書的人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工作不好找,工資低,讓大家看到讀書沒有打工掙錢的時候,教育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目前我們的教育現狀是非常複雜的,遠非大家網絡上看到的一樣,沒有接觸教育行業的人往往也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很多事情教師往往是無能為力的。當然對於不負責任的、沒有師德的教師,我也支持堅決清理出教師隊伍,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的責任一股腦的甩給教師,能夠理性、客觀的去分析,很多人身處良好的環境中,想象不到真實的情況有多麼惡劣,不要憑藉自己的主觀看法就對教師惡語相向,用聖人的標準去要求教師,客觀理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育才能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