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教得早不見得就教得好,親子早教,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現在的父母大多都有這種觀念,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正因為父母們的這種觀念,導致了現在出現了大量的早教班。

許多父母在孩子還沒有開始學會爬的時候,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把孩子送到早教班學習,殊不知過早開始早教,反而是在傷害孩子。

一歲不到,就被父母送到早教班,最後孩子變成了這樣

小張是個與時俱進的90後,在結婚後,他就和老婆已經開始籌劃將來孩子的學習之路。他們覺得孩子要從小就開始接受教育,更早的學習各種知識。

在孩子不到8個月的時候,小張就著手在給孩子選擇早教班了。小張特別痴迷於這些早教班,特別是有關智力開發的早教。後來小張找到了一家開發智力的早教機構,這家機構裡面每天都有上百個1歲大的小孩來上課,機構的老師稱孩子出生的前4年,是最重要的學習階段,錯過了以後就會比別人笨。

教得早不見得就教得好,親子早教,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小張聽到機構老師這樣的解釋,早已迫不及待的送孩子來學習。8個月大的孩子就這樣每天都要在早教機構待上好幾個小時。

一開始,小孩會一直哭一直鬧,後來習慣後逐漸不哭了。可讓小張沒想到的是,孩子是不哭了,但是隔三差五的就要生一次病。小張以為是孩子的身體弱,不斷的買一些營養品給孩子。不過效果都不大,病好了一次之後,過不久又會生病。

折騰來折騰去,小張後來沒辦法,只好把早教課停了。有趣的是,早教課停了以後,孩子的身體就沒有再生病了。這件事情引起了小張的注意,在諮詢過一些專業的人士之後,小張才得知原來孩子過早進入到早教班學習,會造成他身體大量的能量消耗,導致孩子的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教得早不見得就教得好,親子早教,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早教的起源


早教最早起源於德國,它是通過親子互動的方式,從而促進孩子成長的一種活動。當早教進入到國內,逐漸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比如很多的父母都以為早教就是越早學習,對孩子就越好,促使各種早教班進行了年齡上的更改,鼓吹家長們在孩子3到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把孩子送到早教班學習了。

英國的《泰晤士報》曾報道過一位專家的警告:早教教育要有個尺度,不能一味強調對孩子的教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天性發展


教得早不見得就教得好,親子早教,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其實過早開始早教,對孩子的傷害是比較大的

1、身體的免疫力會變差

在寶寶還是幾個月的時候,就送到了早教班的話。孩子本身的免疫力就不是很好,此時為了學習早教,還得花費大量的能量在上面,難免會容易引起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導致孩子特別容易生病。

2、讓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慾望

在小的時候,最好的學習方式應該是調動孩子的天性,讓孩子主動去探索。在孩子一歲不到的情況下,最好是讓孩子自行去探索這個世界,去感受所有的物品。而過早開始早教教育,孩子被迫的要接受各種知識,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減少孩子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得早不見得就教得好,親子早教,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3、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在一歲不到的時候,他們還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孩子看來,他是和媽媽為一體的。

過早的讓孩子上早教,孩子不得不與媽媽分開,這會讓孩子變得特別沒有安全感。

什麼時候給孩子上早教班最合適呢?根據專家的分析,孩子在兩歲半左右的時候,身體的免疫力是最強的,在這個時候給孩子上早教班是最合適的。

教得早不見得就教得好,親子早教,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那麼作為父母,除了應該在孩子兩歲半之後再安排早教班之外,在選擇早教班時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1、儘可能選擇品牌早教

早教行業,是非常看重品牌的,一個好的品牌,他是有著非常齊全的師資和課程。不要為了價格,選擇一些不怎麼出名的早教機構,首先他們可能連一個專業的老師都沒有,其次他們的課程很有可能都是東拼西湊的。試問,孩子在這樣的早教機構能學到什麼?

教得早不見得就教得好,親子早教,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2、上早教班之前要試課

基本上早教機構都會讓家長去試聽課程的,家長不要覺得麻煩,試聽課程是一個非常好的可以試探早教資質的方法。試聽的時候,家長要陪在孩子身邊,觀察老師都是怎麼上課,然後把上課的形式記住,會去之後可以詢問身邊有經驗的人,看早教機構是否合格。

3、檢查環境

早教機構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去早教機構的時候,記得要多轉轉,觀察一下機構的環境如何。一個專業的早教機構,從進門開始就需要全部脫鞋進入,每天都會打掃房間的每個角落。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父母真的不用急著送孩子上早教班,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多陪伴一下孩子,讓他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全面發展。

教得早不見得就教得好,親子早教,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