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當你們上學時候的班主任是自己的父母時,是怎樣一種感受?是跟我們一樣的心態嗎?

小韓觀世界


我想說說我的真實感受:確實在當時來說非常痛苦!

因為是老師的孩子,我不得不在課上要表現的積極主動,比任何人都努力的樣子。如果上課沒有主動回答問題,那等著我的就是一連串的質問:你是不是上課又走神了?你究竟動沒動腦子?連班裡的某某同學都舉手了,你為什麼不舉手?……

課下,還要表現的為人謙遜、“胸懷廣闊”,就說打掃衛生吧,如果別的同學多幹活了,他可以去找班幹部調配,我呢,多了也得幹唄,否則同學們就會說:哎呦,班主任的孩子就是金貴,多幹一點活都不行!同學們在一起聊天大多會躲著我,因為怕我打小報告!

尤其是到了考試發成績單的時候,我那是就希望地球快點毀滅吧,考好了,作為班主任的媽媽,會說:下次繼續努力,你還可以考的更好!同學們小聲議論:她媽給她透題了吧?!這還算是好的!如若考不好,那真是萬分痛苦的一件事兒——“你上課聽什麼了?你連某某都沒考過,你要幹嘛?”“哈哈哈,還老師的孩子呢,就考這麼點分兒”……

當時的我,真的很想重新找一個媽媽!



靖麗丹淑


我小時候是在村裡小學上的學,父親一個人帶五個年級,上課是每個年級輪流上。剛開始還不是很適應,爸爸提醒我上學叫老師,回家叫爸爸,可我上課時總是忍不住喊爸爸,也鬧了很多笑話。後來,隨著年齡增長,才把這種分裂的叫法熟練掌握。父母當班主任,孩子的優勢是必然的,上學不會被欺負,而且更容易樹立自信心。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被盯著,不太可能好好玩,也不能放肆的調皮,對自己的要求也要更高,活得更拘謹些。但總體而言,還是有利的,對孩子樹立自信心、形成自律意識、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等都有正面影響。



聊聊教育那些事


就是特別緊張,要求自己比同學們嚴很多,別人能出現的缺點,自己如出現了,接受的是老師最嚴厲的批評,一不注意或者是和同學出現團結問題,同學和家長就會認為是偏向。當然對自己的成長還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用戶9098239237626


這個問題因人而定的,跟孩子所在家庭教育方式有關係,分為兩種:

1.家庭教育好,在班上會作為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有壓力的,因為自己要足夠優秀作為班上的標杆。

2.老師因為學校的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有可能對父母形成對立,雖然父母是自己的班主任,但是自己確是不在乎的,甚至作為父母的反面。

個人建議:不管你的父母是不是你的班主任,你都要用平常心對待,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角色,同時更重要的是不要因為父母是班主任就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同或者有壓力,應該做真實的自己,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超仁教育


還是要擺正心態就好了。

在學校,父母是老師

在家裡,父母是父母

如果能夠比較理性的看待,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當然,父母是你的班主任的前提下,肯定會更加關注你的學習,這個是必然,你也不必太在意。只要認真學習就好,

當然,父母是你的班主任的前提下,肯定他們對你的期望會更大,也有可能,你怕丟他們的臉,所以可以理解的,還是隻要認真學習,平常心對待就好。


舒心舒羽


更加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