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山西藏了個石砌長城,少有人知

如今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很多人都喜歡趁著閒暇或者節假日的時候出門旅遊,一般人們在出去旅遊的時候,都會選擇那些著名景點,尤其是第1次出門旅遊的人,更喜歡去那些有著深刻意義的地方遊玩,就比如天安門、長城、故宮等等,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做“不到長城非好漢”,所以很多人在旅遊時都會選擇去攀登一下長城。

雖然現在各地的長城遺蹟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個旅遊景點,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長城是用來抵禦外族侵襲而修建的大型軍事工程,可能很多人都以為最早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長城,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代先民們就已經開始修建長城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國內唯一石砌內長城,比萬里長城還早155年。


山西藏了個石砌長城,少有人知

固關長城始建於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最早的明代內長城,也是國內保留較完整的現存唯一可考的石砌內長城,比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還早155年,固關長城距今已有兩千餘年歷史,在國內實在罕見,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稱之“有小八達嶺之風韻”。

固關自古以來就是明朝京西四大名關之一,與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齊名,地理位置險要,是守護國土的重要邊防。在明代嘉靖年間,蒙古遊牧虜寇經常竄到內地擾亂,率軍攻打故關(今固關)。因故關地形險要不足,易攻難守,險被虜寇攻破,為加強防禦,嘉靖皇帝下詔移關設城,正定直隸巡撫徵用八縣民夫,近兩千多人,將故關西遷十里築隘口,改故為固,即今固關。

山西藏了個石砌長城,少有人知

在遷城的同時,還對固關進行了大規模改建。建設關城,由嘉靖皇帝四叔“莊懿王”率兵鎮守關口,並請旨皇上要求允許固關將士隨軍帶家眷,並規定在關內生男孩者報衙門註冊登記,即可享受軍餉待遇,年滿十八週歲從軍守關,直至明清結束後,守關將士們在固關安家落戶,目前固關有200多戶,近800口人,多為明代守關將士的後裔。

如今固關長城最初的建築遺蹟大都消失不見,現保存下來的大部分都是明代建築。雖然很多人都不曾知道這座歷史悠久的長城,但是仍難掩它曾經的輝煌風采。遊客在參觀固關長城的時候,依然能從這殘留下來的遺蹟中看出當年的景象,斑駁的城牆似乎還能帶人回到過去的那個年代。

山西藏了個石砌長城,少有人知

在近些年固關長城也經過了數次修繕,成了此處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是因為名氣沒有其他長城大,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山西這個小村莊裡面還有著一座長城遺蹟。若是來固關參觀的話,還能夠了解到古代很多的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都曾出入此處,還留下許多詩篇佳作。

固關長城由於年時久遠,戰亂譭棄,加之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築簡易公路,建國後修築307國道、太舊高速公路,都是橫穿古長城而過,使這一重要文物古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損壞。1998年後,在上級的支持下和文物專家的指導下,僅600多口人的新關村靠投義務工和自願捐款,修復了固關南北兩端數千米古長城和哨臺、堞樓、藥樓、關門、西峰寺、307國道跨路橋、太舊高速公路跨路橋、再現昔日雄關古道風采。


山西藏了個石砌長城,少有人知

如今古道無言,馬蹄聲遠,但還是想去固關長城走走,看看能否感受到固關長城昔日的戰火和喧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