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今天我們與盆友們分享一下關於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為了避免一些盆友先入為主的觀點誤會,這裡再提一下之前說過的話——雖然說每個人特有的感性理解。但盆景的好壞裡還是有一部分屬於盆景千萬年來大家心中共有的一種自然觀裡的認同感,尤其對新手而言掌握這些內容,在你無論是是從專業的角度去欣賞創作盆景或是購買盆景苗木時都能成為一個較好的參考指南。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盆景枝幹的韻味

幹形決定盆景的樹形,雖說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適應性,但樹形的造就基本上是由創作者決定的。

從最下方幹基的第一要枝開始,就能很清楚的看清樹幹,這個部分決定了樹形與樹格。說的具體一點,就是乾的粗細與協順(向上伸展自然變細的模樣)、"曲幹"與"幹模樣"等彎曲程度、幹肌的荒皮程度。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盆景要表現的,是不依靠需要把時間交給大自然的歲月,將控制枝葉生長的力量融入樹幹之中的大樹風範。此外,舍利干與神枝等(舍利的樹枝部分)讓樹幹或樹枝以枯死的姿態展現美的方式,更是一種壯觀(或悲壯)的一種表現技巧。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一般在觀賞時會注意到的幾個基本點我們由下至上分為三個部分來觀賞。

根部:根盤的穩定感;

樹幹部分:樹幹的韻味;

枝葉部分:枝葉的模樣;

盆景創作時樹幹所表現出來的是樹木生長的年歲,觀賞時要將幹形和根部隆起處相結合來觀賞感受。根盤能夠決定整個盆景的穩定感,枝葉的粗細則是與盆器的大小配合。以上三要素都齊全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醞釀出盆景沉著穩定的氛圍。

在觀察的時候,由整體入手再慢慢體會細節部分,這樣的觀察方式下就能更好的找出超越基本模式更好的理解盆景的魅力了。

尤其是對於新手盆友來說,在挑選樁材苗木時建議可以以這三點為參考基準,能夠更好的瞭解將來的培養創作思路,或瞭解樹木的成長方向。

根盤的穩定感

露出地表的根稱為"根盤"。樹木佇立於大地的穩定感是透過根盤的姿態來表現的。基本上緊緊抓住地的根稱為"八方根盤"。不過根盤展現的穩定感會隨著樹種 與樹形而改變。因此要怎麼看才能感覺到樹形的穩定感就是根盤的重點。

下面是幾種常見的根展示意圖(畫功拙劣請無視)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八方展根

八方展根:樹幹的周圍佈滿樹根,牢牢地支撐樹幹。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二段展根

二段展根:除了樹根,樹幹的上方也伸展出樹根。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抓根

抓根:偏向一邊傾斜的樹形,例如斜幹樹形,與主幹反方向的樹根(抓根)會穩住大地。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片面展根

片面展根:樹幹極端地朝某一個方向 傾斜的樹形,如懸崖式、風飄式等會利用另外一頭的樹根作為支撐。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盤根

盤根:根與根相互癒合為一體後所形成的板狀根。

枝葉的模樣:

在枝葉上所需要注意的點就在於在於是否與盆景整體適宜的均衡性上。要做到“葉小枝細”,除了素材本身的因素之外,憑靠的是創作時不斷的修剪。出枝越往上長,上部的空間縫隙就越細越,自然產生出一種和諧的美(如下圖)。葉雖因樹種而異,不過每棵樹都有葉性,因此在挑選素材時須細細品味,

盆景創作者的“心血”,盆景的枝、幹、葉、根的鑑賞方式

葉性

葉性:

葉的大小、方向、色調以齊一為佳。為"協調"枝枝條的間隔,故越往上生長的越密集;最下面的第一要枝和第二要枝的形狀,在造型(或選購盆景)時一定要慎重,因為1 2要枝定形之後不易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