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媽媽,我房間裡有人”,女兒總這樣說,媽媽看監控後哭了

李女士有一個7歲女兒小辛,跟爸媽分房睡已經很久了,早已習慣一個人獨自睡覺

。然而,最近李女士總聽女兒說,每天晚上半夜醒來,床上就有個人影。李女士最初並沒在意,小辛也就說說而已,並沒有特別的反應。但是一週過後,媽媽覺得小辛變得神神道道的,一直說有房間裡有人,這才引起了媽媽的重視。

“媽媽,我房間裡有人”,女兒總這樣說,媽媽看監控後哭了

李女士讓丈夫給女兒的房間安裝了一個攝像頭,並帶有夜視功能。天亮查看監控時,媽媽默默地哭了起來。

原來,他們家除了李女士一家三口外,家裡還有一位老人,也就是小辛的奶奶。近年來,奶奶已經80幾歲,偶爾會出現神志不清的狀況,雖然孩子對老人家有牴觸,平日裡很少跟老人親近,但是奶奶就這麼一個孫女,老人家特別歡喜小辛。由於在白天奶奶怕孫女嫌棄自己,只能晚上等孫女熟睡後,偷偷來到孩子床邊多看孩子一會兒,孩子一醒就她就趕緊離開。

“媽媽,我房間裡有人”,女兒總這樣說,媽媽看監控後哭了

孩子在半夜醒來時,總是半睡半醒的迷糊狀態,而且光線比較黑,根本是傻傻分不清,所以她也不知道是奶奶在自己的床邊守護著。

李女士得知事情原由後,藉此機會對小辛做了一番教育引導,她跟小辛說,從她剛出都是由奶奶在照看她,最近今年奶奶的身體狀況不好了,小辛才回到了爸爸媽媽的身邊,小辛應該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照顧奶奶才對!

“媽媽,我房間裡有人”,女兒總這樣說,媽媽看監控後哭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對於孩子的自身道德需要更為重要。作為孩子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請務必遵守以下幾項基本原則:

1、教會孩子尊長輩,懂孝道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早在我國宋代就有以“孝”為首的“八德”。為此,孝順老人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作為孩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孝順老人時,不僅是為孩子好,也是為家長自己好。(家長請細品,你仔細品!)

“媽媽,我房間裡有人”,女兒總這樣說,媽媽看監控後哭了

試想一下,如果被別人聽到,你的孩子在跟你講話時不懂得尊重你或長輩。你是否會覺得特別尷尬呢?

當孩子對家長或長輩有不禮貌行為時,家長一定要當場指出他, 這樣通常能有效幫助孩子懂得禮貌說話。你可以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跟長輩講話,請你注意禮貌”,然後注意觀察孩子是否禮貌說話,再決定跟他做進一步的溝通。

如果孩子耍賴 ,你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離開他的身邊(不要走遠),切不可對他退妥協讓步。不管孩子是要告訴家長什麼重要的事,還是需要你的緊急幫助,家長都不能動搖,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不禮貌地頂嘴是不對的。

“媽媽,我房間裡有人”,女兒總這樣說,媽媽看監控後哭了

在教育引導孩子尊長輩,懂孝道時,家長該做些什麼呢?

(1)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家長的言行舉止,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最終將表現在孩子的行動上。想要孩子尊重長輩,懂得孝道,家長自己必須要尊重父母,多關心照顧老人。在給孩子購買日常用品時,也要記得給老人備一份。老人身體不好時,用心照料老人的飲食起居……

孩子的認知比較膚淺,判斷能力較差,但是他們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在他們眼裡,自己的父母就是他們行為的尺子,他們會認為父母做的都是對的,他就模仿父母的行為來做。如果以身作則,做尊敬老人的帶頭人,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2)利用節日啟發誘導

家長藉助老人的生日或重大節日等時機,通過交流或暗示的方式,引導孩子做一些良好行為。比如:“明天是爺爺生日了,我們該給爺爺準備些什麼呢?”“春節到了,爸爸媽媽要給爺爺奶奶拜年,你要對爺爺奶奶說什麼呢?”當孩子給出回答時,家長應當及時肯定,在孩子實施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幫助。

(3)讓孩子多跟老人交往

正如案例所說的小辛,有的孩子對老人會敬而遠之,漠不關心,這正是孩子與老人交往太少、感情不深的緣故造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常提醒孩子, 如給老人讓座,主動跟老人說“再見”等。作為孩子家長,不僅要教育孩子多與老人交往,也要建議老人多陪伴孩子,主動與孩子多交流,從而增進老人和孩子彼此的感情。
每一位老人都為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獻出了自己的全部,才把自己累得滿手老繭,彎腰駝背。在一個家庭中,作為子孫後人懂得善待孝順老人,這個家庭才會更和諧興旺。

2、教會孩子懂得感恩

教會孩子懂得感恩,不僅是為家長,也是為孩子自己。懂得感恩的孩子才可能孝順父母孝順老人,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擁有社交。

“媽媽,我房間裡有人”,女兒總這樣說,媽媽看監控後哭了

曾經有一位哲學家說過: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他任何東西。”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接受著各種“恩賜”: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愛人的關心、朋友的互助……,然而,對於這些恩惠,有很多人似乎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絲毫沒有感恩意識。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感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在培育孩子感恩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用故事來教會孩子感激

“感恩”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知恩圖報”、“投桃報李”、“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等經典成語故事,為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恩觀念。

(2)家長為孩子做出典範

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要讓孩子懂得感思,父母通過自己對長輩關愛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孩子,使之能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心靈。

“媽媽,我房間裡有人”,女兒總這樣說,媽媽看監控後哭了

(3)及時肯定孩子的感恩行為

當孩子主動為長輩準備禮物,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時,父母要及時給與肯定,從而調動孩子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感恩意識。

3、學會知廉恥

孩子不懂得廉恥,長大後在行為上會缺少準則,容易犯各種錯誤。

孩子知廉恥,才會有自尊心,才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將來才不會犯一些無法彌補的錯誤。

4、教會孩子獨立

如果不想把孩子養廢掉,家長就儘可能早的讓孩子學會獨立,這樣的孩子才會更有出息。孩子遲早要進入社會,與其將來孩子因無法生存而埋怨父母,不如父母早學會放手,讓孩子儘早學會獨立。

“媽媽,我房間裡有人”,女兒總這樣說,媽媽看監控後哭了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家長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導師。正如一句話所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每一位“熊孩子的背後,必將有一位熊家長”。所以請家長務必要以身作則,孩子有什麼樣的將來,完全取決於現在的父母。你說對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評論。

今天分享就到這裡,關注 ,瞭解更多有趣又有料的育兒資訊。咱們下次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