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家覺得當一名語文教師怎麼樣?

Wenziying


作為教育行業的初出茅廬者,我還未真正找到教育的精髓,對於如何做好一名語文老師這個問題,我只能浮在表面,略談一二。我覺得講臺就是一個舞臺,而教師最重要的不是將這個舞臺設計的多麼華麗,劇情多麼精緻完美,而是在於如何找準自己的角色,從而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師是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世人給予老師這個職業最崇高的評價,因為他是靈魂的畫家,是世界未來的工程師。小學老師的任務更為艱鉅和重大,小學生他們就是一張白紙,你在這張白紙上用什麼樣的色彩,什麼樣的圖片,他們是無條件接受的,他們辨別能力是非常弱的。面對這個神聖的職業,我們首先要有愛,愛自己、愛職業、愛學生。你連如何愛自己都不知道,何談去愛別人,去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所以我們首先要學會愛自己,讓自己充滿愛,才真正會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一行愛一行”,我們要愛自己的崗位,倘若一個人對自己的崗位充滿了抱怨,你覺得他會是一名合格的職工嗎?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用於抱怨,哪有時間去做工作呢?只有愛它,對它有興趣,我們才會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複的工作中,克服職業怠倦,保持我們昂揚的激情。愛學生,是作為老師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難的一點,做到愛一切的孩子,是理想化的理想。但是我們可以把愛學生這個定義縮小化,平等、包容、耐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當學生犯錯時,我們首先不是大聲呵斥,把自己不滿的情緒發洩出來,而是耐心聽他把事情說清楚,然後進行引導;到遇到後進生,我們不應該拋棄他們,而是找到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愛上學習。把愛貫穿到點滴小事,這就不在是理想化的理想,而是腳踏實地的行動。

二、育人先育己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樣,你想要別人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要身先士卒,自己做到。學生都是有向師性。我們不僅要加強自身的專業基本素養,還要注意生活細節。你希望你的學生字跡工整,那麼你是否做到了呢?你的板書東倒西歪,那麼你就不要去批評你的學生字跡為什麼這麼爛了。你希望你的學生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你自己卻鄉音十足時,那就趁早把這個希望扼殺在搖籃裡。在小學階段,老師在學生心中就是真理的象徵,“老師說怎麼怎麼樣?”“老師讓我們做的”這樣的話語,小學生隨口攜帶。越是低年級,學生的這種向師性就表現十分明顯。他們甚至會模仿你的坐姿,握筆的姿態,你的一個動作。我們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那麼你必須做好模範帶頭作用。多點行動,少一點枯燥的而且學生消化不了的說教。我實習的班級的班主任是一個幹練的老師,班級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進入班級後,神清氣爽,班級學生整體面貌就比較昂揚向上。以前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直到我去替別的班級老師去代課,當踏入別的班級時,滿地的紙屑,學生課桌也是一塌糊塗,當然學生的精神面貌可想而知。我看了一下他們班班主任的辦公桌後(實習單位實行班主任坐班制,班主任的辦公室就是班級),也就不再對學生表示不滿了。老師個人衛生都沒有做好,何必要強求學生的個人衛生呢!

三、以學生為主

就從上課而言,一節課不再於你設計多麼精妙,而是在於學生與你的配合度。課標指出,備課要備教材、備教法,更重要的是,備學生。我們要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我們要根據課程去備課,但是我們在備課時,還要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態去進行備課,教學。新課標的核心理念就是,關注學生作為整體人的發展,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在學生學習方式上也提出自主性學習。由此可以看出,新課標強調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我們教師在課堂也是主體,不過這種主體是引導式的主體,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把教師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我覺得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

很多事情,不是我們以為,就行了,還要切合實際。一句“你懂得”可以省略好多話語,可是在課堂上卻不能用“你懂得”,我們不能準確猜測出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和與你產生共鳴的程度。在上《果園機器人》這一課,由於是略讀課題比精讀課題多了一個※,我就把這個課題和上一個精讀的課題做比較,問學生,你們看這兩個課題有什麼不同,全班學生一臉迷茫。我原以為他們會照我設想的回答,多了一個※,然後我就引出閱讀要求,可是他們不懂你提的問題啊!在你以為的軌道上跑偏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以學生為主,他們是吸收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讓他們更好的吸收營養,如何讓營養更好的在他們體內吸收。

四、培養批判精神

“沒有絕對的真理,真理是相對的”,那麼何況我們平凡人呢?在學生面前樹立權威是必須的,如果要是讓學生絕對服從你的思想,那麼這種權威你大可不必樹立。我們要培養學會質疑精神。不迷信任何人,對任何的事務要有自己的判斷,當然前提是,學生有正確的“三觀”。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們要培養的不是一群書呆子,而是一群有自己思想,有自己見解的學生。就像語文一樣,自我感知的題目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學生言之有理,自圓其說即可,可是有多少老師,為了所謂的分數,讓學生記那些所謂的標準答案呢?

實習時,聽到我的實習班主任一節課,她的課堂意在培養學生的質疑,獨立思考的精神。對於容易出錯的題目,她會給出一個迷惑大家的答案,然後和學生一起探討,在過程中,她會告訴學生,老師也會出錯,老師不是權威。也沒有絕對的權威。當自己的答案與別人不一樣時,我們不要一味承認別人的答案,而否定自己。個人認為課堂,不單單是傳授課本知識的過程,而是培養學生的過程。單從這一點而言,我覺得她的課堂是成功的。

我覺得,教師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花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和研究,做一名行者、樂者、智者。


IT鹿先生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教書二十年,歷經江浙滬魯,我直觀的感觸是痛並快樂著。

1997年高考,我以7分之差,與頂級名牌大學失之交臂,被調劑進了山東省的一家師範學院,學了最不喜歡的中文專業。2001年大學畢業,我服從了國家分配,回老家當了一名縣城中學的語文老師。

出乎意料的是,我很快喜歡上了這份事業,我沒有把當老師作為一份職業,除了喜歡之外,我覺得與孩子打交道,工作顯得太死板和冷冰了。學生們也喜歡我這個和他們年齡相仿的語文老師,我畢業的第一年就教高三語文。那時候,真的很快樂,與他們相處,可以忘了單身狗的寂寞,沒有爾虞我詐的心機。

六年之後,帶了兩屆學生,我還是告別了故鄉小城。因為一場家庭的變故,我的人生選擇了另外的賽道。2007年,我離職去南方發展,我第一次看到存摺的工資單竟然都是三位數。對青春的失望,對金錢的渴望,對人生逆襲的奢望,後來買了一張去南方的車票。痛苦地告別了那幾年幸福自由的生活。

輾轉兩年,從江蘇到浙江,從浙江來上海,我2009年的現狀是家裡還有15萬的外債,女朋友成了朋友,我的老母親獨自在山東。

我先給自己兩年的規劃,還清家裡的債務,讓母親和我重新獲取生存的尊嚴。那時候,我不知道以一個語文老師的身份,是否能力挽狂瀾於既倒。我選擇一家上海的教育機構,教小初高的語文課,因為校長答應我每個月8000的月薪。這樣我兩年就可以還清債,甚至還可以省下五萬,我告訴母親,這兩年,你可以花兩萬,我花三萬。那兩年,我每個月1250元、每週300元的預算從來沒有出現過赤字。

現在想來,那段歲月真的很苦,苦得痛徹心扉。但是我也漸漸知道,這與我選擇一個語文老師的身份沒有關係,我母親說那是命,我安慰自己說這就是生活。

2011年,我還清了家裡的債,娶了媳婦,一位江南美女,外企白領,那年我33歲,結婚的錢都是借的。結婚那天,我明白了兩個道理:

1、越努力越幸運;

2、語文老師練就的表達能力關鍵時刻不掉鏈子,我的誠懇讓她選擇了我的明天。

接下來的十年,痛苦漸漸少了,努力給我帶了尊嚴和幸福。我也賦予了語文老師更多的內涵,我用自己寫的文章給學生講現代文閱讀,我用自己創作的詩詞講詩歌鑑賞,我的故事變成了我課上的語文,我贏得了理解和尊重,一年一年的成績鑄就著自己財富。2017年,我一千萬在上海買了房子,我創立了兩家教育科技公司,我在全國開了十一家中小學培訓學校。未來,我還要打造一家科創板上市的公司——

這是我過往二十年的語文老師經歷,痛並快樂著,這樣的經歷也讓我能更加從容地洞見未來。

當然,我還要說說自己對語文老師價值內涵的思考:

1、語文老師可以練就你的口才;

2、語文老師可以讓你的思維具有批判性、獨立性;

3、語文的人文性會鑄就你的精神家園和詩意存在;

4、語文可以幫你更好地接近自由與哲學;

5、語文豐富了你我生命的價值。





驕傲的七零後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歷任過初中、高中兩個不同的階段,陪學生奮戰過中考,也送走一屆高中畢業生。讀研期間,連續參加了三年高考語文閱卷工作,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大學當老師,承擔文秘、社區的專業課和全院的公共課,是一名典型的語文老師,我來說說我的真實感受。

語文老師幸福!對於一個文藝愛好者來說,當語文老師真的很幸福,因為熱愛啊!我當學生的時候一直是語文課代表,喜歡看書,也喜歡寫作。語文課上,跟同學們分享一篇篇美文,在上下五千年的經典著作中穿流,真的很享受,當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名篇美文在你的課堂迴響,當一句句或浪漫溫情或昂揚鏗鏘的句子在你的唇齒間跳躍,當你看到學生神往的面容會心的微笑時,真的是如魚得水,暢快自由!

語文老師辛苦!首先,語文的備課量大,上好一篇課文,知人論世,字詞段落,語法結構等等,耗人心力,所以天長日久,每一堂課都上好不是一件容易事;其次,作業量大,尤其是改作文,那可真叫一個酸爽,畢竟每個班文章寫得讓你擊節歎賞的是少數,字跡潦草語句不通也差不多是常態,絞盡腦汁地指導有時候也收效甚微。再次,語文的拓展內容多,你得不斷地讀書學習,瞭解當前的文學現狀,畢竟也不能只教個教材。

語文老師的苦與樂當然不止這兩點,如有興趣,下次交流!



秋水溢馨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吉老師:這個話題說起來比較長,簡單的說是三個詞語,三個境界。人要取得成績的第一步是勤奮,如果說不勤奮可能一輩子都不太可能出成績。無論水平有多高,機遇有多好,不勤奮就出不了成績。早上,我已經說過,從九八年開始帶徒弟,至今已有十二年。十二年期間,我的課堂上基本上沒有斷過人。只有考試時,徒弟可以不進課堂;或者說我去聽其他老師的課,徒弟幫我看課堂沒有聽過我的課。我對徒弟的第一個要求是勤奮。如果不勤奮就不可能去創造成績。這些徒弟到北小,跟著我最多四個月,最少的是兩個月。在這兩個月裡,要學習各種課型,比如一課時怎麼上?二課時怎麼上?略讀課文怎麼上?精讀課文怎麼上?遊戲作文怎麼?,生活作文怎麼上?達標作文怎麼上?每一種課型都要自己親自去實踐。哪怕沒有機會去上課,也要說課。所以勤奮要放在第一位。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也有一些弟子跟著我 記得在浙江時有一個弟子每週五過來,沒有把學習當做學習的過程、自我提升的機會。他每次來聽課,就把教案拿走,到自己的學校去上課。每次來,每次帶走一份教案。結果他一次比一次成功,到後來再也不想學了。他覺得有這些就夠了。最後,他沒有達到學習的領導和我期望的境界,他缺少的就是勤奮。

第二是需要悟性。人如果沒有悟性,他聽了十節課,他會模仿,但他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比如今天這一節課是怎樣一步一步做的?一開始是整體感知課文。今天學生沒有預習課文,這就需要首先整體感知。這好比十二個人在一個餐桌上吃飯。這十二個人就相當於十二個漢字。四十分鐘吃完了,你是不是十二個人全認識了?沒有這麼高的本領,那我們的孩子們也是這樣的。四十分鐘內,老師不通過一些手段,讓他記住十二個字是很難的。所以,在識字教學中,先借助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就會了,那肯定是假的。愛琢磨的人就知道,先整體地讀這篇課文,接著關注一個一個的字,把這十二個字一一地圈出來。圈出來以後,目標就集中在這十二個字。以後,我就記每一個字的關鍵記號。就好比大家記吉老師很簡單:二十多年頭髮一直都是長髮披肩,沒變過;眼睛很大,視力很好,很明亮。這就是記一個特徵,記這十二個字也是記每一個字的特徵。會思考的人就會這樣聽課——記特徵。記特徵之後,這十二個字合在一起。光記一個特徵還是記不住的。老師們就會發現,每四個字學完後,我就會複習一遍。原因就是心理學上的一個依據:在心理學中,“四”是記憶盲區。媽媽老師們都有這樣一個概念:當你的孩子在年三十的晚上那一天,你給他三個信息:現在他三歲,吃完年夜飯他四歲,再過一年他五歲。給他信息後,你問:“吃了年夜飯你幾歲?”他說:“五歲。”“你再想想?”“三歲。”他把“四”忘記了。“四”是記憶盲區。又比如說,我們教孩子數數,一對應大拇指,二對應食指,三對應種植。四他就記不住了。他會一、二、三、五地數。所以,每教四個字就複習一遍。這些小技巧要有悟性才會體會到。生字記住了,我們要回到課文中詞語的環境,學完課文中的詞語,再換一些詞語,學一些不是課文中的詞。比如:湖水,是讓他再另一個語境中去真正地認識這個字。到這兒為止,他認的還只是詞語,真正認字是在最後一個遊戲。 他才將這十二個字一個個地認出來。有悟性的老師就會聽出來,勤奮+悟性,悟性就是會思考,而不是聽了這節課就算了。聽了之後要仔細地去琢磨:這一步為什麼這樣做?這麼做符合什麼心理學依據?這麼做孩子為什麼會掌握得好?會思考的人在上完八個課型後,會摸索一整套的規律。這就是第二層境界。

所以說:勤奮出小成績,有悟性、會思考出中等成績。那一個人要真正地出大成績,還是要看他的品行。我們會看到生活中有一些人的確很聰明,的確很有悟性。但我們會發現真正取得大成績的人,不是一開始就閃閃發光,而是他默默地積蓄著。一次公開課隱形收穫一次,兩次公開課兩次隱形收穫,三次公開課三次隱形收穫••••••一直到十次、百次的時候,他綻放的是熠熠生輝。如果一個人在全國得了大獎,他以後再也不想思考,只會上這一節課,最後等待的只是這一次成功,所以更重要的成功是在默默積蓄自己的力量。我是在八二年做為人才引進進入北京小學。進北小以後,為了適應北京的教學,我做了兩年的班主任,真正走進每個孩子的內心需要。我兒子是我一手帶大的,只有請過一年的保姆。我基本上能做到每天做飯給他吃,不是說我有個特級教師的媽媽,不是因為我在外面認識很多人而抬高自己。而是非常謙虛地和孩子在一起,向我兒子學習。

人的品行在各個方面。記得我有一次批評我的兒子,兒子說:“媽媽,我們看公園裡的樹,遠看這些樹很茂盛,如果你用一個放大鏡去看樹上的疤痕,那麼每棵樹都是特別的難看。”這句話給了我啟發,我們看人時看他的優勢,而不是放大他的缺點。放大缺點,則渾身是缺點。

又比如,有一次他考得特別差,我就批評他。他對我說:“媽媽,我為什麼不可以失敗?我十八歲失敗和我四十八歲失敗,你選擇哪一個?如果十八歲失敗,我馬上就能爬起來,我自己找經驗。如果我四十八歲失敗,失去的是一個家。”每個人都有智慧。所以真正取得成績的,就像我們的吳校長在我剛剛從事行政時說的:“你做好第一個境界:做強自己,第二個境界是做強自己,幫助別人。第三個境界是放下自己,抬舉別人。”是的,當真正地做到把自己放下來,把身邊的每個人抬起來,那麼迎接你的不只是一棵樹,你將收穫的是一整片森林。

我就是按照自己剛才講的:勤奮,再加上爸爸媽媽遺傳給我的、我不斷努力的一點點悟性,再結合各位領導、校長,以及我身邊的每一位老師,向他們虛心學習,同時做強自己,漸漸地放下自己,托起身邊的人。這樣我收穫的是美好的春天!






孔孟之鄉林克


我就是一名語文老師,我以自身的經歷來說一下吧:當一個一般的語文老師,每天備課上課改作文,都不能落下,還算可以。當一個好語文老師還是挺難的,普通話要好,字要漂亮,更重要的是要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每天詩詞美文都要看看。看你怎麼做了。


苔花如米


我覺得當一名語文老師真的是挺難的,首先語文是一門語言積累的科目,每個學校基本上也是把語文科目作為重點課,如果自己不喜歡語文,對語文教學沒有一定的功底,我覺得帶起課,還是不容易。尤其語文老師基本上都會承擔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是真心不好乾,工作任務特別瑣碎,需要考慮的當年特別多,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面臨學校安排的各項任務,剛開始如果你沒有經驗,都會顯得焦頭爛額。


上弦月182555369


琅琅之聲,墨香氤氳。傳道授業,答疑解惑,在書卷中,我尋覓到了心靈的芳草馨香,在教學中,內心變得豐盈愉悅。


從學校的三尺講臺,到機構,我教過全區第一的“學霸”,也教過在學校被同學欺負,膽小怯弱所謂“學渣”的孩子,遇到過穿著四五千一雙鞋的叛逆女孩,囂張而任性,也遇到過腦癱,被同學捉弄,剪下一撮頭髮的可憐小女孩。校園是最初的社會,孩子在這個小社會里,提前感知生活的美,也有著青春的撞擊和痛。(後面我會提到具體的教學案例)

作為語文老師,我希望能啟迪他們的心靈,與他們同行。


1.當興趣和愛好成為自己的職業時,我想自己是幸運的。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祖母便是舊時的語文老師,自幼受到她的薰陶,自小聽著她給我講“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啟蒙的古詩是《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給我講孟母三遷,唐宋八大家,孟姜女哭長城,有時候也會給我講《聊齋》裡面的鬼怪故事,這些打動著我稚嫩的心。


2.語文不僅僅是應試的需要,它像一徑香花小徑,走向心靈。


除了考試這個標尺,我希望自己能除了分數,可以帶給學生更多的東西。我希望學生們不是機械的,死記硬背的學習語文,拋開那些答題的技巧和框架,我希望能像當年奶奶薰陶我一樣,給予我學生更多的東西。他們可以透過語言文字,理解生活的真善美,對生活有熱愛,對他人有善意,對蒼生有悲憫,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


3.學生的進步,讓自己獲得了更多的價值感。


那是一個冬天,我開始教那個腦癱的孩子,很多老師都拒絕了機構的安排,不想過多的費神費力。最初交流似乎都是問題,她說話不清,哪怕無關知識的內容,自己也要詢問好幾次。她寫字更是很慢很慢,自己總是會默默的鼓勵,從不忍心催促。她媽媽說語文從來沒有考過30分,從小到大,考試從來沒有寫過作文,都是空白的。她母親瘦削的身材,平靜眼神中那無法掩飾的痛,後來交流多了,知道她母親是這裡一個三甲醫院的護士長。我相信工作中的她一定是利落的。可是在每次接送孩子見面的時候,看到的卻是一個母親的剛強和無助。


那天,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回家怯生生不敢摘帽子,後來家長才發現,頭髮硬生生禿了一塊。我不知道說什麼才能更好的安慰家長,因為我作為老師心都痛的不行,我想自己是她學校的老師該多好,多分擔點精力去保護她,照顧她。

那個冬天似乎變得格外漫長,記得那些天教室陽光似乎很足,我在反覆的給她講作文,一篇記敘文,我先引導她,我們要寫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通過什麼具體事情來表現這個人物的閃光點呢?我再找範文給她看,(在學校裡,老師很少叫她讀課文,所以我增加了朗讀的訓練)讓她朗讀給我聽,她讀得很不流暢,咬字也有不清晰的地方,我一遍遍地肯定,鼓勵。又讓她慢慢地嘗試把範文,像講故事一樣說給我聽。


期末考試,準備地素材用到了,她多年不變的“作文空白”終於有了文字,她學校的老師都驚訝她竟然能及格。她拿著試卷問我“老師這真的是我的成績啊!我是不是好棒!”那眼神我至今忘不掉,雖然依舊有膽怯可是卻有光,我相信那光會照耀她人生的星河。


老師,語文老師!我感謝這個職業,讓我能用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方式,去謀生。我更心存感恩,不管從業多久,我都會踏踏實實準備每一次課,用真誠,用溫暖,用欣賞的態度對待學生。對良心,對自我,對天地。


皮皮的語文老師


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上輩子殺人,這輩子教語文。哈哈[捂臉][捂臉]

如果喜歡語文教師這個行業當然是個好的選擇,但是語文科目相對其他科目可能更加考驗你本身的文學底蘊,而且每週至少一次的批作文經歷,真的是,咋說呢,誰批誰知道吧[靈光一閃]

就教師這個職業來說,如果有足夠耐心責任心和對職業的熱情,可以選擇。沒耐心的建議就算了。

總之,如果熱愛這一職業這一科目,選吧,如果不是很熱愛,就考慮考慮吧。



不負時光777


如果想當一名語文老師,除了你的責任心和對學生的愛心之外,你還需要考慮其它因素,我有以下的建議:

一、興趣

選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職業,往往會把職業的枯燥、困難、寂寞、辛勞轉化成進取,在過程中體會樂趣。

二、專業和擅長

專業和擅長是保證你工作質量的前提,否則你沒有知識可以傳授學生,最多照本宣科而己。

三、付出

你必須要知道,要當好一個語文老師,你的付出是比其它學科更多的,這是老語文老師的共識。

因為語文學科不但是基礎學科,其涵蓋量也是非常大的,或者改一篇作文的時間,就是其它學科老師改一個班作業的時間。

語文開放性題的數量大,這樣回答正確,那樣回答也很好,或者可能你覺得第一句話是錯誤的,你看完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很有見地的。

也可能你看第一遍覺得是歪理邪說,但多看幾遍才明白是真知灼見。

所以,想當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你必須要耐得寂寞,捨得時間,懂得沉浸。

四、情感

要當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你必須要有靈敏的視覺,豐富的情感。

引導我進入教育行業的我的老師跟我說過,當然這也是一句很多人聽過的話,我覺得有必要在這裡重複: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必須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

也就是說,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他對情感的觸覺必須異於常人。

因為語文科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結合課文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學生。

這就和作家一樣,你連自己都無法感動,就更不要提去感動、感染別人了。

當然,做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遠不止這些,但如果你有這些而別人沒有,你一定會比別人出色!


順道自然


語文老師是所有學科中最辛苦的老師,要批改大量的作文,還需要不斷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來彌補知識上的不足,但我覺得如果你熱愛讀書並責任心強,語文老師就是最好的選擇。

一、語文老師會因工作需要刻意花時間讀自己喜歡的書。人都有喜歡的事情,特別是許多人都喜歡多讀書,但由於工作太忙,久而久之就放棄了持續讀書的想法,但語文老師因拓展閱讀等要求,會很容易將喜歡讀書這一習慣堅持下來,如果你恰好喜歡讀書,那麼就做語文老師吧!

二、語文作為一個大學科,在班級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語文老師都兼任班主任,這對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老師來說,是非常好的平臺。

三、語文老師在每節課堂上,在所教課文的過程中,都是在與多年來的經典對話,與賢者相和,一生如此,其個人的知識素養、內涵氣質也會因文化的薰陶而高雅素潔。

總之,做你喜歡的,如果你恰好喜歡讀書,就選擇當一個語文老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