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2019地產迎終局,天津房企誰將突出重圍?

2019年,我國房地產市場運行的政策環境仍然偏緊:中央長期堅持住房居住屬性,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各部門緊盯房地產金融風險,房地產行業資金定向監管全年保持從緊態勢;地方因城、因區、因勢施策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


天津緊跟中央政策,樓市政策以微調為主。5月,濱海新區“海河英才”落戶條件放寬併疊加實施儲備人才住房和生活補貼政策;6月1日起,外地繳存公積金可以在津買房,首付最低6成,貸款最高限額40萬元;首套房貸款利率經歷兩次調整,目前維持在上調5%的水平;10月發佈《關於天津市促進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擬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中關村科技城試行,試行期限為一年,購房、落戶政策明顯放寬……


2019年,受金融監管持續趨嚴、房企融資渠道逐步趨緊影響,天津土地市場上下半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上半年累計成交土地金額768.87億元,位列全國第五名,完成供地計劃的83%,48家房企拿地99宗,19宗地塊達到了最高限價,平均溢價率9.44%;下半年土地成交金額468.45億元,是最近4個半年度出讓金統計值的新低,共39家房企拿地56宗,僅2宗地塊達到了最高限價,流拍、停牌、延期地塊34宗,較上半年顯著增加。


圖:2016-2019年宅地出讓金及平均溢價率

2019地產迎終局,天津房企誰將突出重圍?


2019年天津商品住宅成交均價15835元/㎡,同比僅增1.00%,穩房價的成效顯著,全年成交量1306萬㎡,同比上漲12.93%,銷售額2068億元,同比增長14.05%

2019地產迎終局,天津房企誰將突出重圍?


供需端來看,月度住宅成交保持平穩態勢,月均去化108萬㎡,自5月以來,市場月均供應量處於相對高位,全年有8個月供大於求,供需矛盾較為突出。


2019地產迎終局,天津房企誰將突出重圍?


市場庫存突破2000萬㎡,為近5年來的新高,庫存壓力再度降臨。

2019地產迎終局,天津房企誰將突出重圍?


在市場行情低迷的背景下,優秀房企搶抓窗口行情和城市結構性機遇,以定位主流需求、高性價比、創新產品贏得市場,實現銷售業績持續增長。

2019地產迎終局,天津房企誰將突出重圍?


2019年天津TOP10房企實現銷售總額854億元,佔天津市場份額的41%,門檻值為49億元,房企分化加劇,強者愈強態勢明顯。


融創中國發源於津門,獨具敏銳的市場嗅覺,在整體市場平淡的情況下,融創天津公司積極調整營銷策略,憑藉產品及服務,實現176億元的良好業績,連續9年蟬聯天津樓市銷冠。深耕天津25年的萬科穩紮穩打,憑藉多項目穩健銷售,排名持續靠前。同在2004年進入天津的遠洋、金地同以88億元的銷售業績位居TOP3。其中遠洋堅持“市中心—外環線—京津、津濱發展主軸”的佈局思路,不斷深耕天津,持續位居在天津房企前列,善於經營城市大盤,做有責任感的城市運營商,將自身發展無縫嵌入天津的快速發展中。金地始終以“科學築家,智美精工”的產品理念孕育匠心臻品,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連續三年企業排名靠前,單盤產出能力極強,主力項目的銷量在各片區甚至全市均處於領跑地位。在近兩年天津整體市場下行的形勢下,金地仍保持較高的銷售規模和極高的單盤產出,亮點十足,表現搶眼!

展望2020年,中央將長期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並注重多方面的平衡:張弛有度確保宏觀經濟穩定與房地產市場穩定實現較好的平衡;因城、因區、因時施策,實現保障自住群體購房需求與抑制非理性需求的平衡;住房、土地等長效機制建設從中長期引導供需平衡。同時各地繼續深化“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適度保持政策優化的靈活性。未來,無論是行業的管理者還是從業者都需要用更加全局的視角、更加平穩的預期來看待市場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