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從口罩一秒兩個說起——論我國工業之強大

擔心買不到口罩?完全不用慌,這東西的生產是以秒計的。

最近肺炎病毒引發了全國人民關注,為了防傳染,戴口罩就是必須的。而口罩是個一次性產品,可不能反覆用哦!很多人因此去搶購口罩,甚至都脫銷了,股市裡的醫藥股也連番暴漲。其實一次性口罩是個非常非常低成本的東西,可以極大規模,全自動機械化生產。特別是在工業體系全球最全,生產能力全球第一的世界工廠,防病毒用具完全不用擔心供應。

我下面就口罩產業鏈舉個例子:

1,口罩是怎麼生產的?

現在的自動生產線用成卷的無紡布,自動切割成口罩的外形,自動疊壓後自動焊接耳帶,經過消毒等程序包裝成品,全過程都是全自動化,每秒鐘能生產一到兩個,多條生產線可以用子彈出膛的速度生產。平時這些公司都愁自己的產品賣不掉,現在機遇來臨,挑燈夜戰也要抓住商機。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口罩不夠用。

從口罩一秒兩個說起——論我國工業之強大

▲ 成卷的材料

從口罩一秒兩個說起——論我國工業之強大

▲ 耳帶

從口罩一秒兩個說起——論我國工業之強大

▲ 焊接耳帶

從口罩一秒兩個說起——論我國工業之強大

▲ 切割成型

從口罩一秒兩個說起——論我國工業之強大

▲ 成品出爐

現在A股生產口罩的公司就有振德醫療、泰達股份、魚躍醫療、新綸科技、常山北明、金鷹股份、華鐵股份等十幾家,還有生產防護服的際華集團等一大批,這兩天扎堆暴漲。再加上南方地區無數不知名小廠,很快全國動員起來後,將能達到人口一罩的水平,快速遏制病毒傳播。

而一次性口罩的材料是水刺無紡布,這個概念曾經在A股也引發了一輪炒作。水刺無紡布是用非常細的水流衝擊纖維,使其形成網絡結構,進而成為一整片可以裁減的布料。這個技術曾經是高科技,後來最近幾年國內也逐步掌握了。欣龍控股等曾經還引發過一輪水刺無紡布概念的爆炒。這種材料廣泛應用於各種一次性用品,從溼巾到口罩到各種醫療用品,還有衛生巾什麼的… 水刺無紡布的龍頭當然是欣龍控股,曾經的大妖股。今天這個股票也漲停了,還連帶江南高纖等一大批產業鏈個股補漲。

而現在水刺無紡布的原料纖維很多是合成原料了(PP之類的)。中國石化行業已然產能巨大,供應是按萬噸來的,產業鏈個股更是不勝枚舉。從礦泉水瓶到PP纖維和薄膜再到各種電器的外殼,都是從碳化物中合成出來,產能以億噸計。我們完全不用擔心產能不足的問題(只要有乙烯一類的材料)。

2,全產業鏈的威力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全工業體系,全產業鏈門類,除了少數尖端科技什麼CPU芯片,其他沒有不能生產的。

病毒發生後,幾天時間就測定了基因,用了兩週時間就生產出了診斷試劑盒,這兩天診斷試劑盒概念股也暴漲,光上市的試劑盒公司就有七、八家之多,加上非上市公司,至少有十幾家公司可以生產。診斷試劑盒是一種高科技,據我瞭解到從以前用測序儀測序需要一天時間,試劑盒只要一小時,而且成本只有一兩百,簡單而實用。現在一個試劑盒不僅能測量是不是冠狀病毒,還能測量出不同類別的病毒,測出什麼甲流就轟你回家了,別在醫院交叉傳染。

這說明PCR擴增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相關技術已經被國人完全掌握。(曾經被譏笑找不到工作的生物專業現在也派上了用場)。

就連測量體溫的紅外線溫度計也迎來了行情,高德紅外等拉漲停,而這些技術以前都是服務於產業甚至軍事的高科技,現在轉為民用,立即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紅外線自動體溫計可以做到0.01度精度,在一秒內精確抓出超過37度的人,而這項技術也不再是什麼難題。

更不要說一大堆的藥業股已經掀起漲停潮,管他有用沒用,買了再說。中國強大的科技和工業實力在一週內就被市場的力量動員起來,群眾用掃空購物車的方式告訴企業,開始生產,開足馬力,為戰勝疾病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這讓我想到了二戰時的美國,航母如餃子,飛機如蚊子,鋼鐵洪流從工廠裡湧出,投入反法西斯的戰場上,以壓倒性的實力很短時間內扭轉了戰局。實際上就算日本人多幹掉幾艘美國航母也沒用,人家一共生產了100艘。科技也是全面碾壓對手,雷達,近炸引信,戰略轟炸機以及後來的原子彈。科技和工業實力決定了一切。

為何非洲國家難以控制疾病傳染?因為連電都沒有。

但是這一切都是怎麼來的呢?

3,市場化帶來繁榮和力量

很多人會回顧03年的非典,其實那時候中國各方面還很差。差到什麼地步呢,剛才龍頭股份出來澄清說沒生產口罩,但是03年生產過。03年龍頭股份為了生產口罩,竟然使用了生產三槍內衣的原材料和生產線,把生產浴袍的材料也挪用了。就這樣每天也只能生產兩萬個口罩。而上海整個折騰了半個月,也才折騰出1000萬個口罩,根本不夠這麼多市民使用。“從4月21日至5月3日,上海工業系統共生產口罩1150多萬隻,過氧乙酸消毒液約550噸,體溫計近90萬支,藥皂11萬多箱”

03年是什麼時候呢?中國剛剛加入WTO… 就在中國加入WTO後,一切天翻地覆了。在市場化的強大威力下,企業家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把南中國從一個農業地區變成了世界工廠。從03年到現在,從口罩也生產不了幾個,發展到出口到美國都受不了了,要對付我們的地步… 在這個過程中,湧現了一大批優秀企業和企業家,創造了今天的難以想象的財富,也創造出國家的力量。今天中國每年能生產2000萬臺汽車,數億臺手機和電腦,全球第一的鋼鐵水泥有色金屬,家電空調冰箱彩電,生產一點口罩自然不在話下。而對我們投資者而言,這當然代表著一大批優秀上市公司,為我們創造了致富的機會。

而中國能否繼續保持這個繁榮和力量,就要看市場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私有產權能否得到尊重,市場機制能否順利運行。和其他國家的貿易,也要如此。和則兩利,爭則兩敗,只有繼續堅持貿易自由化原則,才能實現經濟長久的發展和繁榮。

如果我們繼續尊重企業家,尊重私有產權,就會有無窮無盡的財富,科技和物質資源。


另外,從民眾的反應看,人均一萬美金的準發達國家,人人惜命,是很正常的事。那麼等問題解決後,人民追求更好生活的希望不會消失,他們還是回去旅遊,購物,消費… 等到那時候(只幾個月後)股票會完全收復失地,現在就是最好的低吸時機。

從這次情況的各方面看,中國經濟都處於最佳狀態。它正以最佳的效率和方式組織資源解決問題,本身就說明了經濟已經好轉。

因此我對2020年的中國經濟謹慎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