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洪武二年~十二年,陝西大事記(摘自 明太祖實錄)


洪武二年~十二年,陝西大事記(摘自 明太祖實錄)


洪武二年二月

·大將軍徐達等師自霍州至平陽,右丞薛顯自桃花寨以兵來會,並以降將知院杜旺等一十一人見於軍門,達令指揮王某統元帥章存道兵守平陽,圖取陝西。

·大將軍徐達師自平陽次河中,遣指揮張良造浮橋,選士馬,從副將軍常遇春、馮宗異先渡河趨陝西。

洪武二年三月

·大將軍徐達自蒲州率師渡河。明日,次蒲城之車渡店,七稜等寨守兵俱遁去,達命指揮朱明等以兵守之。元鄜城守將副樞施成來降,納其所受宣印,遂以兵守鄜城,仍令成同守。

·大將軍徐達師次櫟陽縣之康橋,遣武德衛參隨喬巨川守同州,雄武衛參隨孫德等守滄頭及櫟陽,遂趨鹿臺,以取奉元。

·大將軍徐達師至鹿臺,遂入奉元路。初,元行省平章李思齊據鳳翔,副將許國英、穆薛飛等守關中,張思道與孔興、脫列伯、金牌張、龍濟民、李景春等駐鹿臺,以衛奉元。及聞大兵入關,思道等先三日由野魚口遁去。達至,遣都督僉事郭子興將輕騎直搗奉元,而自率大軍繼進渡涇渭。至三陵坡,父老千餘迎降,達遂按兵,令左丞周凱入城撫諭。明日,達整師入,改奉元路為西安府,以夏德潤署府事,常達署經歷。達師之至鹿臺也,元陝西行省平章哈麻圖棄奉元走盩厔,為民兵所殺,平章歪頭、西臺治書侍御史王武遁去,復降,斬之。西臺御史桑哥失裡守關家洞,達遣兵攻之,勢窮促,不屈,與妻子俱投崖死。左丞拜泰古逃入終南山,郎中王可仰藥死,檢校阿失不花自經死。三元縣尹朱春謂其妻曰:“吾當以死報國。”妻曰:“卿能盡忠,妾豈不能盡節?”亦俱投崖死。時關中既附,民飢,上聞之,命戶賜米一石,繼又命赴孟津倉戶,給米二石,民大悅。

·副將軍常遇春、馮宗異等率師發陝西,進取鳳翔。

·大將軍徐達遣武德衛鎮撫張野守鄠縣。

·副將軍常遇春等師至鳳翔,李思齊懼,率所部十餘萬西奔臨洮,遇春勒兵入城,獲其部將薛平章等。

·大將軍徐達令各衛軍士造咸陽橋,以都督耿炳文守陝西,遂發陝西,趨鳳翔,承製遣平章楊璟率左丞周凱及張參政等還師徵唐州。初,兵下唐州,以指揮朱某守之,後唐州兵亂,殺朱指揮,蘇家寨賊將老馬劉及南陽郡縣皆相應而起。事聞,上遣人命達璟等討之。

·大將軍徐達至鳳翔,以指揮吳宏署知府事,尋以鎮撫黃源署同知代宏,仍遣指揮餘思明將兵守禦。

洪武二年四月

·大將軍徐達在鳳翔會諸將,議師所向。諸將鹹以張思道之才不如李思齊,慶陽易於臨洮,欲先由豳州取慶陽,然後從隴西攻臨洮。達曰:“不然。思道城險而兵悍,未易猝拔,臨洮之地,西通蕃夷,北界河湟,我師取之,其人足以備戰鬥,其土地所產足以供軍儲。今以大軍蹙之,思齊不西走胡,則束手就降矣。臨洮既克,則旁郡自下。”諸將然之。達乃留御史大夫湯和守營壘輜重,令指揮金興旺偕餘思明等守鳳翔,遂移師趨隴州。上遣使即軍中命副將軍常遇春率師赴北平。先是,元將也速以兵寇通州,至白河遁去。至是,有報胡兵復欲入寇,故遣使馳報遇春等,令率所部兵還北平,取迤北餘寇。

·大將軍徐達師度隴州,次固關山,故元平涼府華亭縣白同僉遣人以馬十匹來獻。達遣參隨金國寶往華亭撫諭其軍民,以參隨王敬祖權隴州。

·置陝西、山西二行省,以中書參政汪廣洋為陝西參政。

·大將軍徐達師至秦州馬跑泉,元守將呂德、張義等遁去,獲其部將鎮撫王某,遣都督僉事陳德領兵追呂德於鹽館,獲之,以鷹揚衛百戶李德春權守秦州,參隨陳忠署州事。

·大將軍徐達檄都督耿炳文、指揮金興旺各運軍餉五千石赴鞏昌,令合肥衛千戶王宏將兵五百守隴州,張規魯將兵千人守秦州。

·大將軍徐達師入伏羗,取寧遠,遣指揮儲秭收捕伏羗山洞,以參隨苗成署縣事,百戶何勝守寧遠,參隨劉彥龍署縣事。

·大將軍徐達師至鞏昌,元守將平章樑子中、侍郎陳子林、郎中譚某、員外郎鄢某俱出降,既而總帥汪靈真保、平章商暠、左丞周添祥、達魯花赤張虎都帖木兒、萬戶董禔、雷清、石榮等亦繼至,達皆禮待之。遂以都督僉事郭子興守其城,送靈真保等赴京,仍遣右副將軍馮宗異將天策、羽林、驍騎、雄武、金吾、豹韜等衛將士徵臨洮,都督副使顧時、參政戴德各將本部兵徵蘭州。

·大將軍徐達遣鳳翔秀才張孝德招諭平涼。

·右副將軍馮宗異師至臨洮,李思齊降,宗異遣人送之大將軍營。初,思齊之在鳳翔也,上以書諭之曰:“前者,遣使通問,至今未還,豈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歟,抑元使適至,足下不能隱而殺之歟?若然,亦事勢之常,大丈夫當磊磊落落,豈以小嫌介意哉?夫堅甲利兵,深溝高壘,必欲極力抗我軍,不知竟欲何為?昔足下在秦中,人以兵眾地險而從之,雖有張思道專尚詐力,孔興等自為保守,擴廓帖木兒以兵出沒其間,然皆非勍敵。足下當時不能圖秦自王,已失此機,今中原全為我有,向與足下相為犄角者,皆披靡竄伏。足下以孤軍相持,徒傷物命,終無所益,厚德者豈為是哉?朕知足下不守鳳翔,則必深入沙漠,以圖後舉。足下初入其地,胡或面從,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據其地不足以為資,失其勢適足以自殞,使兵威常強,尚雲可也。倘中原相從之眾以胡地荒涼,或不樂居,其心叵測,一旦變生肘腋,孑然孤弱,妻孥不能相保矣。且足下本汝南之英,祖宗墳墓所在,深思遠慮,獨不及此乎?誠能以信相許,去夷就華,當以漢待竇融之禮相報,否則非朕所知也。”思齊見書,有降意,其餋子趙琦者與其麾下紿之與西入土蕃,思齊信之,遂俱奔臨洮。琦等私竊寶貨婦女,避匿山谷間,思齊遂窮蹙。至是,宗異師至,遂舉臨洮降,琦等亦相繼來歸。宗異遣宣使張本中報捷京師,大將軍徐達遣指揮韋正及趙琦、司馬來興、朵兒只吉等守之。琦,狄道人,一名脫脫帖木兒,時呼為趙脫兒,世為元土官雲。

·都督副使顧時等兵克蘭州,以指揮韓溫守之。

·大將軍徐達師入安定州,以降將陳宗聚、李克讓署州事,調青州右衛官軍守之。

·大將軍徐達師至會州,以參隨黎宗文署州事,指揮陳壽、周用等守之。時部將有欲括所下州縣羊馬,以供軍用者,達謂之曰:“西北之民,素以畜牧馬為生。今奉命吊伐,本以安民,若盡括其所資,彼將何以為生?”不許。

·臨洮捷奏至。上覽奏畢,即遣使往諭大將軍徐達曰:“將軍提師西征,所至克捷,今李思齊又納降矣。但未知慶陽、寧夏攻取如何,張思道兄弟多譎詐,若其來降,宜審處之,勿墮其計也,軍中之事,尤宜慎之。”

·命立臨洮衛。

·大將軍徐達師至靖寧州,故元知院杜伯卜哈遁去,達遣指揮潘某將兵追之不及,獲其人馬還報,乃遣人招之,復遣兵徇下隆德縣。明日,師度六盤山,至開城,諜報故元豫王駐西安州,遂令平章俞通源立柵守開城,移兵趨西安,次於海那都,遣右丞薛顯將精兵五千人襲豫王,豫王遁去,獲其人口、頭目及車輛而還。

·大將軍徐達以所獲元豫王人口及頭目和林童等車二百輛送開城州,以西安州所獲男女七千餘口送北京安置。

洪武二年五月

·大將軍徐達師還至紅城,右丞薛顯自明沙州以所獲王保保部將毛祥及知院尹鐸、李遵正、郭英、左丞董信、任弘等並馬二千餘匹至達師。

·大將軍徐達師出蕭關,遂下平涼,父老相率持羊酒來迎,遣指揮儲秭往隆德、靖寧會指揮吳汧、陳壽收未附山寨,又遣叚答剌罕、參政麻毅等招諭華亭等處,指揮朱明克延安,遂以明守之。

·張良臣以慶陽降。初,張思道在慶陽,聞王師克臨洮,懼而走寧夏,而使其弟良臣與平章姚暉守慶陽。思道至寧夏,與金牌張等俱為擴廓帖木兒所執。大將軍徐達既下平涼,即謀取慶陽,令御史大夫湯和遣軍往徑州,別遣指揮張煥將騎兵偵邏慶陽。會和部將謝三遣人招,良臣以其兄被執,遂以城降。良臣驍勇善戰,軍中呼為“小平章”

·大將軍徐達率師發平涼,明日至涇州。

·以戰襖十一萬給賜北平、山西、陝西戍守軍士。

·張良臣復據慶陽叛。初,良臣之降也,遣其參政花某詣大將軍徐達獻軍民數目,尋又遣其知院李克已、葛八來獻馬數,達遣右丞薛顯將騎兵五千人、步卒六千人同克已等赴慶陽。比至,良臣出迎,蒲伏道左,徉為卑下,以示歸順,逮暮,即以兵劫營,我軍不意其叛,為所衝潰,指揮張煥被執,顯被傷,走還。達謂諸將曰:“上明見萬里外,今日之事,果如前日所諭。然良臣之叛,秪取滅亡耳,當與諸公戮力翦之。”

·大將軍徐達遣兵略慶陽。先是,右副將軍馮宗異、參政傅友德聞張良臣叛,率師自臨洮至涇州,御史大夫湯和亦將所部來會。至是,達恐其黨與相扇為聲援,乃先遣兵抄其出入之路,平章俞通源將精騎略其西,都督副使顧時略其北參政傅友德略其東,都督僉事陳德略其南。

·大將軍徐達遣指揮曹崇送李思齊赴京,以所獲臨洮銀印一、白金五千兩、黃金百兩送陝西行省。

洪武二年六月

·置平陽衛。

·寧州父老詣大將軍徐達降,達遣指揮吳宏往撫諭之,並招徠邠州等處。

·大將軍徐達調鳳翔守禦指揮餘思明守平涼。

·大將軍徐達遣指揮陳壽將兵守原州,黃旺守涇州。涇州邏卒獲慶陽小元帥諜者張五十九斬之,達遂自涇州率諸軍趨慶陽。己卯,駐於東原,令右副將軍馮宗異、御史大夫湯和、都督副使顧時、參政戴德以兵四面圍其城。張良臣開城西門出,汲恣人馬,馳騁城下。達怒,督宗異進營逼其西門,遣寧國衛將士守其小東門。明日,張良臣以兵出戰於東門,都督副使顧時擊敗之,獲其禆將九人斬之。

·大將軍徐達督兵攻慶陽四門,城上矢下如雨,達兵不為之動。既而別將李德明邏環州,獲張良臣諜者竹笴,斬之以徇城。笴,張思道理問也,王保保自寧夏遣其來慶陽覘伺王師,慶陽既受圍,張良臣復遣還寧夏求援,故獲斬之,仍以參隨王敬祖將兵守彭原。

·張良臣自西門出兵挑戰,寧國衛兵與戰少卻,良臣復以兵薄興武衛營,指揮張四堅壁不動,右副將軍馮宗異以兵擊之,良臣走還,達復以都督僉事陳德守其西門。

·參政傅友德移兵會慶陽城下。

·右副將軍馮宗異營卒夜獲王保保諜者四人,斬之。

·慶陽大雨雹,山水泛溢,張良臣縱兵出城爭汲,龍驤衛兵擊之,戰至二鼓,敵大敗。

洪武二年七月

·大將軍徐達遣降將李茂等將騎兵千人,往隆德、秦安等處收捕未附頭目杜伯不花、羅左丞等。

·張良臣乘大風出兵,與我師接戰,我師擊敗之。先是,慶陽守者百餘人潛出東西門詣大將軍降,及是戰敗來歸者又千餘人,良臣懼,明日登城呼呂德約降,大將軍不聽。

·元合水守將參政蓋城詣大將軍徐達降,獻馬二十匹。成先守華池寨,達令成往招其部曲,又遣來降僉院王晉招諭木瓜堡、鐵哥城諸寨,柔遠鎮故城社頭目張彬招諭舊寨未附軍民。

·李茂等邏會州,獲杜伯不花部將張演並達達大都虎兒送大將軍營。

·張良臣復以兵出東門挑戰,龍驤衛官軍擊敗之,獲其樞密、同僉等官。

·王保保部將韓扎兒攻破原州,指揮陳壽俱陷沒。大將軍徐達聞報,與都督馮宗異、參政傅友德議以驛馬關當其衝,遣右丞徐禮將兵守之,又遣指揮葉谷真守彭原,調指揮韋正守邠州。宗異復與達謀曰:“今大軍圍慶陽,張良臣雖困,未能遽下,王保保欲為良臣聲援,故令扎兒攻原州,欲以援慶陽,請得移軍逼關,以扼原州,彼無所施矣。”達然之。宗異遂以其軍西臨驛馬關,去慶陽三十里而軍。是夜,扎兒復攻陷涇州,丁千戶退保靈臺縣。

·右副將軍馮宗異引兵自驛馬關討韓扎兒,扎兒走,追至邠州,又走宜祿。扎兒聞王師追之急,遂以其眾遁去,宗異還屯驛馬關。

洪武二年八月

·故元總制賀宗哲以兵攻鳳翔。

·驃騎衛從徵降將甯文明潛遣人以軍中機事報賀宗哲,為邏騎所獲,並文明斬之。

·大將軍徐達調順德守禦平章韓政以兵赴慶陽,以溫漢臣署原州同知。漢臣,前原州歸附官也。既而判官劉伯溫聞知,自寧夏來歸,達命伯溫亦還判原州,尋遣指揮劉廣、鐵甲馮等守之。

·慶陽小元帥降。初,小元帥與張良臣共守慶陽,及王師攻圍日急,小元帥欲降,為良臣所囚。至是城中降者夜劫小元帥,出詣大將軍營,達受之,令軍中無虐降者。

·大將軍徐達命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以兵駐靈臺。

·李茂所領騎兵千人叛歸賀宗哲,茂脫身,獨還大將軍營。

·大將軍徐達以曲子站故元來降僉院李榮署環州知州,賈寬署州判官。

·上遣都督僉事吳禎以敕書往諭大將軍徐達,曰:“如克慶陽,宜令右副將軍、都督同知馮宗異掌總兵印,統軍駐慶陽,節制各鎮兵馬。糧餉不給,從前規措,無致傷民。鞏昌、臨洮、蘭州諸軍,鎮守如故,兵不足者,益之如河中。四外已寧,則以都督同知康茂才所部士卒三分之,茂才師其二往鎮山西,凡太原諸城,悉聽節制,其一增守陝西,務在處置得宜。然後大將軍達、偏將軍和回京,定議功賞,俟朕與大將軍葬鄂國公畢日,大將軍當復往定守邊之策。戍守諸將誥命,悉頒其家,可諭朕意。都督僉事吳禎就令同宗異駐慶陽,平章李伯昇同都督僉事耿炳文守陝西。”

·大將軍徐達督諸軍攻慶陽,於是將士爭穴其城,城中極力救御,然奔逸歸附者甚眾。

·都督僉事陳德以所獲張思道部將右丞王讓等八人送大將軍營。時思道以慶陽受圍日久,知其弟良臣力不能支,乃遣讓等自寧夏持其金帶及所服白氎衣與良臣為信,且言王保保已往永昌,俾以城降,行至環州,為德所獲。

·賀宗哲右丞葛彬詣大將軍降。

·鹽池館邏騎獲王保保麾下知院都事等,送大將軍營。

·克慶陽。初,張良臣之復叛也,自以其城高險而上有井泉可據,以守其兵,又精悍養子七人皆善戰,軍中語曰“不怕金牌張,惟怕七條槍”,又倚其兄張思道與王保保為聲援,賀宗哲、韓扎兒等為羽翼,姚暉、葛八之徒為爪牙,故欲拒守以圖大功。及王師列營城下以困之,良臣不得逞,數出又不利,又遣人赴寧夏求援,皆被獲,內外音問不通而糧餉乏絕,至煮人汁、丸泥咽之。平章姚暉、熊左丞、胡知院、葛八等知事不濟,爭獻門納師。達勒兵入自北門,良臣父子俱投井中,達命指揮朱杲引出斬之,遣指揮陸成赴京奏捷。明日,誅良臣之黨柴知院等二百餘人,收其小平章等銀印,以都督僉事陳德守之。

·賀宗哲遁去。先是,宗哲攻鳳翔,指揮金興旺、知府周煥等嬰城拒守,矢石並下,敵眾不敢近。乃以荊為龜笆,五人負之,連絡至城西北,攻鳳凰觜,城上投藁焚之,敵輙以鐵鉤攫藁而去,復墜石壓之而敵攻不已。興旺與煥等謀曰:“彼之急攻,謂我援兵不至,必不能出戰也。若出其不意,出師搗之,可以折其衝。”於是分兵出西、北二門奮擊之,復自城上縋兵下,搏戰,敵稍卻,有頃,卷營而去。眾欲追之,百戶王輅曰:“彼未敗而退,必伏兵誘我也。”遂歛眾,遣騎往偵之,至五里坡,伏果發。既而敵眾復還,攻城益急,眾見敵勢盛,欲從北門鼓行趍長安,興旺與輅叱之曰:“死生當與城俱,以報國家,豈可去也?”眾乃止。輅先承上命往臨洮,收集李思齊降卒,還京師,遇亂,因以其眾入城,與興旺併力備禦。興旺以輅所將皆新附之眾,慮其生變,乃紿眾曰:“王百戶兵新至,宜有以犒之。”遂括城中牛畜,復以布囊盛草若將餉輅士馬然,輅眾以為然,並守益力。宗哲攻城凡十五日,或隧地,或突至甕城,城中隨方備禦,敵不得入。至是,聞慶陽已下,乃引去。事聞,上遣使勞興旺等,賜白金人百兩。

·右副將軍馮宗異自驛馬關遣人送賀宗哲麾下降將崔知院等二十七人、馬二十四匹至大將軍營。

·大將軍徐達師次驛馬關。

·命賞徵陝西、北平將校還者文綺、帛人二匹。

·大將軍徐達師至原州,右副將軍馮宗異、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俱以兵會。

·大將軍徐達聞賀宗哲由六盤山遁去,遣都督副使顧時、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將騎萬人追之。

洪武二年九月

·大將軍徐達師至平涼,左丞何文輝自宜祿來會。時達受敕,將還京師,遂以指揮孫某與指揮餘思明、朱祐等同守平涼,命都督副使顧時將騎兵略靖寧州,以文輝守潼關,繼又以指揮韋正守臨洮,命斷事嚴某知開城州,而以前州判馬思忠同治州事。

·賀宗哲以其眾掠蘭州。大將軍徐達遣右副將軍馮宗異率步騎萬七千道靖寧,往擊之,宗哲聞王師至,即由迭烈巡渡河遁去,宗異乃率所部還。

·故元莊浪州宣差老關篤堅詣大將軍降,達命篤堅仍權知州事。

·右丞梅思祖獲叛將故元參政毛貴等三十人於邠州,送大將軍斬之。

·大將軍徐達、御史大夫湯和發平涼,還京師,右副將軍馮宗異總制軍事。

洪武二年十月

·置延安衛,命懷遠衛指揮使許良領兵守之

洪武二年十一月

·右副將軍馮宗異等發平涼,還京師。

洪武二年十二月

·徵虜右副將軍都督同知馮宗異等至京。初,宗異守平涼,以關陝既平,胡虜畏服,不請於朝,輙引眾還。及見,上詰之曰:“將軍在平涼,外御胡虜,內鎮撫關中,國家所託非輕也,乃不俟命,輙引眾還,閫外之事,將誰任之?”宗異頓首謝,上以其勳舊,姑置之。

·西安等府耆民王達等言:“比年,為張思道、李思齊交兵侵擾,加之歲旱,粟麥不登,民多飢死。”詔有司正月戶給米一石,二月再賑數如之。

·元將王保保偵知大將軍南還,以兵襲蘭州,奄至城下。指揮張溫會諸將校曰:“彼悉眾襲我,我兵寡,難與為敵,然彼遠來,未知我眾寡,乘暮擊之,可以挫其鋒,彼不退則固守以待援。”於是整兵出戰,保保兵稍卻。遲明,溫收兵入城,敵兵遂圍城數重,溫堅守不與戰。時鷹揚衛指揮於光守鞏昌,將兵來援,至蘭州之馬蘭灘,卒遇保保兵,戰敗。被執至蘭州城下,使呼張將軍出降,光大呼曰:“我不幸被執,公等堅守,徐總兵將大軍行至矣。”敵怒,批其頰,遂被害。城中聞光言,守益固,保保進攻不利,且懼大軍至,乃引去。光字大用,南康都昌人,磊落有大志。徐壽輝初起兵,略湖口,元將三旦八據鄱陽,都昌當其衝要,光乃集眾列為隊伍,分佈境上以御之。既而都昌陷,壽輝署光江東宣慰元帥,鎮鄱陽浮樑。陳友諒弒壽輝,光謂其眾曰:“我不能殺友諒,可事之乎?”乃遣使奉幣,以浮樑來降,繼而輕騎謁上於龍江,授行樞密院判官,賜以衣冠,俾戍徽州永平翼。既行,復召還,解金連環並絛賜之,光頓首曰:“臣蒙被厚恩,鞠躬盡力,死而後已。”及從上徵九江,下黃梅,攻建昌,戰鄱陽,降武昌,皆與有功,轉振武衛指揮同知,尋遷鷹揚衛指揮使,升懷遠將軍。從大將軍徐達平淮東、浙西,擒張士誠,下山東諸郡,取汴梁,克陝洛,下潼關,同都督郭子興守之。後移守鞏昌,王保保屢引兵來攻,光輒擊卻之。至是,被執而死,時年四十三。上聞之,遣官祭以少牢,後命配享雞籠山功臣廟。

·詔赦臨洮將士之亡匿山谷者。詔曰:“天地以生物為心,帝王以不殺為德。自三代以下,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皆承天運,奮武威以定亂,行仁義以安人,惟秦不然,坑趙降卒十萬,古今非之,雖能混一,享國不長,天道昭然矣。朕每遣將出師,必加訓諭,降者撫之,抗者誅之,故凡其來降,大小鹹授以職,保其父母妻子。近者,兵至西土,豳國公李思齊率其部屬將士,悉來臣附,大將軍以其精銳隨軍徵進,老幼安居城郭,未嘗妄殺,可謂鑑秦之過,恪遵朕命矣。當臨洮受降之初,如或妄加誅戮,爾眾安能保全?今爾將士,乃有懷思其家、遁藏巖谷者。夫父母妻子之戀,人之常情。雖新附之眾,未能悉知朕懷。朕為民父母,可不矜念?詔書到日,凡逃竄山谷者,毋自驚疑,罪無大小,並行赦之。”

·設河東、陝西都轉運鹽使司,所屬解鹽東、西二場,歲辦小引鹽三十萬四千引,每引重二百斤。

洪武三年正月

·置鞏昌、平涼二衛指揮使司。

·上以王保保為西北邊患,覆命右丞相信國公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都督馮勝為右副將軍,御史大夫鄧愈為左副副將軍,湯和為右副副將軍,往徵沙漠。上問諸將曰:“元主遲留塞外,王保保近以孤軍犯我蘭州,其志欲僥倖尺寸之利,不滅不已。今命卿等出師,當何先?”諸將皆曰:“保保之寇邊者,以元主猶在也,若以師直取元主,則保保失勢,可不戰而降也。”上曰:“王保保方以兵臨邊,今舍彼而取元主,是忘近而趨遠,失緩急之宜,非計之善。吾意欲分兵為二道:一令大將軍自潼關出西安,搗定西,以取王保保;一令左副將軍出居庸,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應援。況元主遠居沙漠,不意吾師之至,如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舉而兩得者,此是也。”諸將皆曰:“善。”遂受命而行。

洪武三年三月

·賞延安、綏德及潼關軍士白金,計六萬六千一百二十八兩。

·賞平涼、慶陽軍士白金五萬九千六百餘兩。

·大將軍徐達師至定西,王保保退屯車道峴。既而,達進兵沈兒峪,遣左副副將軍鄧愈直抵保保壘,立柵以逼之。

洪武三年四月

·置蘭州衛。

·大將軍徐達械送左丞胡德濟至京,上念其舊勞,特命宥之。仍遣使敕諭達曰:“朕起布衣,克成大業,命將出師,悉由節制,將軍備嘗知之。邇者,浙江左丞胡德濟臨事畏縮,將軍不以軍法從事,乃械送京師,必欲朝廷治之。將軍欲效衛青不斬蘇建,獨不見穰苴之待莊賈乎?且慢軍功者悉歸之朝廷,則將軍之威玩,而號令不行矣。胡左丞之失律,正當就軍中戮之,足以警眾,所謂閫外之事,將軍制之。若送至朝廷,朝廷必議其功過,又非閫外之比矣。彼嘗有救信州之功,守諸暨之勞,故不忍加誅,懼將軍緣此,緩其軍法。是用遣使即軍中諭意,自今務威克厥愛,毋事姑息。”

洪武三年五月

·升蘭州衛指揮使張溫為大都督府都督僉事。

·大將軍徐達與都督馮勝、參政傅友德、左丞李思齊自徽州南出一百八渡,至略陽,擒元平章蔡琳,遂入沔州,又遣禆將金興旺、張龍由鳳翔入連雲棧,合兵攻興元。興元守將劉思中、知院金慶祥迎降,達留興旺、龍鎮守,還軍西安。

·左副副將軍鄧愈自臨洮進克河州,遣人招諭吐蕃諸酋。

·鳳翔府寶雞縣進瑞麥一莖五穗者、一本三穗者、一本二穗者,十有餘本。上謂廷臣曰:“曏者,鳳翔饑饉,朕閔其民,故特遣人賑恤,曾未數月,遽以瑞麥來獻。借使鳳翔民未粒食,雖有瑞麥,何益?苟其民皆得所餋,雖無瑞麥,何傷?朕嘗觀自古以來,天下無金革鬥爭之事,時和歲豊,家給人足,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愛弟敬,風俗淳羙,此足為瑞世。若此麥之異,特一物之瑞,非天下之瑞也。”

洪武三年六月

·設陝西、北平、山西行都督府。

·升守興元、鳳翔衛指揮金興旺為大都督府都督僉事,仍守興元。命秦王府武相耿炳文兼陝西行省右丞;都督僉事郭子興為秦王府武傳,仍兼陝西行都督府僉事;都督同知汪興祖為晉王府武傳兼山西行都督府同知,位居武傳謝德成之上;都督僉事張溫兼陝西行都督府僉事。溫先守蘭州有功,及是,入謝。上諭之曰:“蘭州之捷,可謂奇功。夫將帥之道,有功不伐,則功益顯;恃功驕恣,則名益隳。是故惟仁者不矜其功,而智者克成其名,仁智兼全,所向無敵。若乏仁寡智,雖有勇敢之士百萬,不足恃也。古者仁智之將,撫摩安輯,見情達變,坐而制勝,以樹勳立名於當時者,國家莫不倚重之功名始終,萬古不朽,其餘悍驕恣橫者,及其成功之後,即復縱肆,以致敗亡,此蓋勇力有餘而仁智不足故也。傳曰:‘高而不危,滿而不溢。’又曰:‘功蓋天下,守之以謙。’爾能守此為戒,則可以長保富貴矣。”

·命秦王府武相陝西行省右丞耿炳文署行都督府事。

·改陝西興元府為漢中府。

·故元陝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鎖南普等以元所授金銀牌印、宣敕詣左副副將軍鄧愈軍門降,及鎮西武靖王卜納剌亦以吐蕃諸部來降。先是,命陝西行省員外郎許允德招諭吐蕃十八族、大石門、鐵城、洮州、岷州等處,至是何鎖南普等來降。

洪武三年九月

·命免陝西民鹽米。先是,陝西民田,畝輸糧一斗,復徵其鹽米六升。至是,上聞之,諭省部臣曰:“陝西民田,既輸稅,復徵其鹽米,是重歛以困民也。自今止收正糧,除其鹽米。”

·河州衛指揮韋正言:“西邊軍糧,民間轉輸甚勞,而綿、布及茶可以易粟,今綿、布以挽運將至,乞並運茶給各衛軍士,令其自相貿易,庶省西民之勞。”詔從其言。正初至河州,時城邑空虛,人骨山積,將士見之,鹹欲棄去。正語之曰:“正受命同若等出鎮邊陲,以拒戎狄,當不避艱險,致死命以報國恩。今既至此,無故棄去,一旦戎狄寇邊,其誰御之?民被其害,則吾與若等死亡無地,雖妻孥不得相保,與其死於國法,無寧死於王事乎?”於是眾感激曰:“願如公命。”正日夜撫循其民,俾各安其居,河州遂為樂土。

洪武三年十月

·命大將軍徐達及平章李文忠等班師。

洪武三年十一月

·徵虜大將軍、中書右丞相信國公徐達、左副將軍、浙江行中書省平章李文忠等師還至龍江,車駕出勞於江上,達等奉車駕還宮。

·賞陝西、蘭州等處守禦將士。詔曰:“蘭州乃西北重地,近因大將班師,元將王保保乘隙攻城,指揮張溫獎勵將士,堅壁固守,屢出挑戰,大振軍威,元兵力屈。又聞大軍入關,彼遂歛兵遁去,以此保障關中一方以安,其功最大。指揮,人賞文綺帛十四疋,千戶衛鎮撫十二疋,百戶所鎮撫十疋;圍城之日,在內守禦軍士,不論新舊,總旗人賞白金十兩,小旗九兩五錢,軍人九兩。鳳翔乃秦隴襟喉之地,向因大軍攻圍慶陽未下之時,王保保令其將賀宗哲來攻城,穴地通道,指揮金興旺、張龍、黃旺與舊軍二千餘人,多方備禦,出奇挫敵,致其退遁,關中晏然。指揮人賞文綺帛十二疋,千戶衛鎮撫十疋,百戶所鎮撫八疋;圍城之日城內軍士,總旗人賞白金九兩,小旗八兩五錢,軍人八兩。臨洮城瀕洮河,密邇吐蕃,與寇壘相鄰,雖無蘭州、鳳翔攻圍之急,然寇盜出入,往往近城剽掠。指揮王子明、韋正、孫德、趙脫脫帖木兒備禦有方,人民安堵,屢出精銳,攻剿賊類,威振西陲,其功次於鳳翔。指揮人賞文綺帛八疋,千戶衛鎮撫六疋,百戶所鎮撫四疋;曾禦敵徵守軍士,總旗人賞白金八兩,小旗七兩五錢,軍人七兩。鞏昌城在鳳翔、臨洮之間,當固關、定西未定之時,群盜出沒,人心動搖,僉都督郭子興、指揮楊廣、汪靈真保、張虎都帖木兒、於光、潘貴、陳德成等屢出討捕,轉糧餉,應援臨洮,元兵嘗駐洮河西岸,子興等率眾履冰度河,掩殺甚眾,保障一方,其功與臨洮不異。僉都督郭子興文綺帛十四疋,指揮以下賞與臨洮同。延安、綏德地接察罕腦兒等處,元之殘兵,不時出沒,剽掠邊民。指揮朱名李恪累出兵剿捕,殺獲甚多,完築城壁,固守疆境,其功次於鞏昌。指揮賞文綺帛六疋,千戶衛鎮撫四疋,百戶所鎮撫二疋;曾禦敵徵守軍士,不論新舊,總旗人賞白金五兩,小旗四兩,軍人三兩。”

洪武三年十二月

·戶部言:“陝西察罕腦兒之地,有大小鹽池,請設鹽課提舉司撈鹽夫百餘人,蠲免雜役,專事煎辦。行鹽之地,東至慶陽,南至鳳翔、漢中,西至平涼,北至靈州,募商人入粟中鹽,粟不足則以金銀、布帛、馬驢牛羊之類,驗直準之,如此則軍儲不乏,民獲其利。”從之。

·延安衛指揮李恪、綏德衛指揮朱明等追敗故元殘兵於燕山只斤,禽獲五百餘人,又攻阿不剌思寨,獲馬三百餘匹。

·置西安都衛指揮使司。


洪武二年~十二年,陝西大事記(摘自 明太祖實錄)


洪武四年正月

·命宋國公馮勝往陝西修城池。

·鞏昌、臨洮、慶陽屬縣地震。

·陝西行省以所獲故元西安王、衛王印來獻。

·長興侯耿炳文自陳祿賜,願得陝西田租,命以陝西田租五百石、浙西田租千石兼賜之。

·升東勝衛指揮僉事程暹為鞏昌衛指揮使

洪武四年三月

·陝西延安府膚施縣以旱聞,詔免其田租二萬八千二百餘石。

洪武四年四月

·故元降將知院白文顯聚眾於華亭縣作亂,平涼衛指揮秦虎以兵討平之。

洪武四年五月

·中書省言:“陝西靈州鹽課提舉司,大鹽池夫八十人,小鹽池夫三十九,人宜日給米二升,以為工食。及漳縣、西河二處鹽井,積鹽已多,宜募商人於延安、慶陽、平涼、寧夏、臨洮、鞏昌納米七鬥,蘭縣四鬥,靈州六鬥,並於靈州給鹽一引;於鞏昌、臨洮、蘭縣納米一石五斗,漳縣一石八斗,西河二石,並於漳縣、西河給鹽一引。仍令工部鑄給銅板,印目。”從之。

洪武四年六月

·以吐蕃來降院使馬梅為河州衛指揮僉事,故元宗王孛羅罕、右丞朵立只答兒為正千戶,元帥克失巴卜、同知卜顏歹為副千戶,同知管不失結等為鎮撫,百戶及其部屬以下各賜襲衣、文綺有差。先是,三年冬,馬梅遣管不失結等貢馬及方物。至是,偕孛羅罕等來朝,復貢馬及鐵甲、刀箭。上嘉其誠,故有是命,且諭禮部臣曰:“時方隆署,馬梅等遠來,宜早遣赴衛。”於是復賜文綺及帛各十匹,其部屬以下各二匹而遣之。

洪武四年七月

·故元甘肅行省平章阿寒柏等至京師。先是,阿寒柏等率所部官屬兵民來降,陝西守臣以聞。詔阿寒柏與其官屬四十四人入朝,其兵民留居寧夏。至是,上命中書省賜阿寒柏及知院滿答剌、廉訪使納速爾丁人衣一襲、綺帛八匹、米五石、錢五千,其左丞官音奴等四十一人賜綺帛錢米有差。

·罷鞏昌故元總帥府,以總帥汪靈真保為鞏昌衛指揮同知,張虎都帖木兒為僉事。初,靈真保、虎都帖木兒之降也,俾仍舊職,至是罷帥府改今官。

·關中飢。上命陝西參政班用吉、監察御史趙術、奉御徐德等發粟賑濟,凡二萬五千餘戶。

洪武四年十一月

·置必裡千戶所,屬河州衛,以朵兒只星吉為世襲千戶。必裡在吐番朵甘思界,故元設必裡萬戶府,朵兒只星吉為萬戶,至是來降,河州衛指揮使韋正遣送至京,故有是命。

洪武四年十二月

·戶部言:“陝西漢中府、金州、石泉、漢陰、平利、西鄉縣諸處茶園共四十五頃七十二畝,茶八十六萬四千五十八株,每十株官取其一,民所收茶官,給直買之。無戶茶園以漢中府守城軍士薅培,及時採取,以十分為率,官取其八,軍收其二。每五十斤為一包,二包為一引,令有司收貯,令於西番易馬。”從之。

洪武五年正月

·河州衛指揮使司僉事朵兒只、汪家奴來朝,貢名馬、蕃犬。詔賜文綺、襲衣。

洪武五年三月

·河州衛言:“烏思藏怕木竹巴,故元灌頂國師,章陽沙加,人所信服。今朵甘賞竺監藏與管兀兒相仇殺,朝廷若以章陽沙加招撫之,則朵甘必內附矣。”中書省以聞。詔章陽沙加仍灌頂國師之號,遣使賜玉印及彩叚表裡,俾居報恩寺,化導其民。

洪武五年七月

·鳳翔、平涼二府自五月至是月雨雹,傷豆麥,詔免其稅。

洪武五年九月

·置甘肅衛都指揮使司、莊浪衛指揮使司。

·上以西安、河、蘭諸處極邊苦寒,戍卒良苦,命中書省臣以白金及綿布給之,軍士十萬餘人凡給白金三十三萬四百餘兩、綿布十四萬七千七百餘匹。

洪武六年正月

·置西寧衛,以朵兒只失結為指揮僉事。

·鞏昌府伏羌縣南高山崩。

·置綏德衛,以寧夏衛指揮僉事馬鑑為指揮使。

洪武六年四月

·詔免延安府甘泉、膚施二縣租稅,以去年七月雨雹傷禾故也。

洪武六年五月

·置西安前衛。

洪武六年六月

·置華山、秦川二衛於西安城中。

·長興侯耿炳文、陝西行省參政楊思義、都指揮使濮英言:“陝西城池已役軍士,開拓東大城五百三十二丈,南接舊城四百三十六丈,今欲再拓北大城一千一百五十七丈七尺而軍力不足。西安之民耕穫已畢,乞令助築為便。”中書省以聞。上命俟來年農隙興築,仍命中書考形勢規制為圖以示之,使按圖增築,無令過制,以勞人力。

·延安府旱,隕霜,人民飢,命賑之。

洪武六年八月

·華州臨潼、咸陽、渭南、高陵四縣蝗,詔免其田租。

洪武六年九月

·河州衛言:“朵甘思宣慰賞竺監藏舉西域頭目可為朵甘衛指揮同知、宣撫司萬戶、千戶者二十二人。”詔從其請,命鑄分司印與之。

·置西安後衛。

洪武六年十一月

·陝西文縣土官千戶趙伯達貢馬二、虎二並虎、豹、狨皮。

洪武七年正月

·長興侯耿炳文言:“鞏昌、慶陽、平涼三衛土著頭目石抹仲榮等三十九人隨徵甘肅等處有功,請授以職。”從之。

·故元甘肅行省平章汪文殊奴及左丞朵兒只星吉、副使失寧卜班、經歷普煙不花、副使薛徹裡、司卿倒剌沙、監丞那速立丁、元帥祿祿等挈其家屬,自河州來歸。詔長興侯耿炳文等遣人送京師,遂遣官往賜和林國師及各官來歸者夏衣、靴帽,令服以入朝。

洪武七年三月

·以陝西軍餉不給,命戶部運陝州米、麥二萬石於潼關漕運司,糧二萬石於孟津,二十萬石於陳橋,以備轉運。

·陝西行省員外郎許允德自西番朵甘烏思藏使還,賜冠帶羅衣及錢。

·置鞏昌西固城等處千戶所,以故元番漢軍民世襲千戶韓文質為正千戶,世襲副千戶嚴志明嚴才為副千戶。

洪武七年五月

·改陝西商州為商縣,隸西安府,洛南縣隸華州。

洪武七年六月

·陝西平涼、延安二府、鄜州、靖寧州雨雹。

洪武七年八月

·平涼府華亭、開城二縣、延安府綏德州、米脂縣雨雹。

洪武七年九月

·鞏昌府安定縣雨雹。

·置涼州衛指揮使司,以故元知院脫林為涼州衛指揮僉事。

洪武七年十一月

·河州衛指揮僉事馬梅署河陽衛事,賜綺、衾、綿、帛。

·改延安府葭州為葭縣,並吳堡縣,俱隸綏德州,二縣各減丞一員。

洪武七年十二月

·秦府右相文原吉言:“平陽、解州二處鹽法:平陽每鹽一引,價米二石五斗,解州三石。商人多以平陽價平,故以錢銀赴平陽中納,請一如解州例。其以米、麥、布、絹中納者仍舊二十五斗。”戶部因奏定量減之數:“河東解、蒲、陝三州初定三石,今二石七鬥;平陽、懷慶、西安三府初定二石五斗,今二石二斗;鳳翔府澤、潞、遼、沁四州初定米二石,今一石八斗;太原府初定米一石六鬥,今一石五斗;大同府朔州初定一石三鬥,今一石二斗。已上若折收錢銀,皆如初定之數。蔚州舊無定價,今定一石二斗,若折收加三鬥;延安府初定二石,今一石六鬥,折收加八斗;平涼、慶陽、鞏昌舊無定價,今定一石五斗,折收加六鬥;綏德州舊無定價,今定一石四鬥,折收加六鬥;臨洮、蘭縣舊無定價,今定一石二斗,折收加三鬥;河州舊無定價,今定一石,折收加二斗。”上以臨洮、蘭縣、河州道里費重,每引減二斗,其各處折收者俱加米五斗。

·西安衛送寧夏來降故元參政保保、都事盧庸等至京。先是,遣故元降臣賈伯壽往寧夏招諭。至是,保保籍其所部將校二十人、軍百、人民一千戶、馬三百一十四匹、牛四十頭、駝五十隻來降,詔賜保保文綺二、錦衣一襲。

洪武八年正月

·升綏德衛指揮僉事曹震為西安衛都指揮使。

·置陝西歸德守禦千戶所一,罕東等百戶所五,以故元宣政院同知端竹星吉、萬戶玉倫、管卜答兒三人為千戶。

·河州衛請以前喃加巴總管府為喃加巴千戶所,酋長阿癿等六人為千、百戶,從之。

·置西安府咸寧縣乾佑山巡檢司。

洪武八年二月

·改漢中府沔州為沔縣。

洪武八年三月

·升陝西平涼府為中府,以戶口、田賦增於舊也。

洪武八年四月

·陝西臨洮、平涼、河州三府雨雹傷麥,詔免其租。

洪武八年五月

·陝西按察司僉事虞以文言:“洪武七年冬,巡按至漢中,見其民多居深山,少處平地,其膏腴水田除守禦官軍及南鄭等縣民開種外,餘皆灌莽彌望,虎豹所伏,暮夜輒出傷人。臣嘗相視其地,本皆沃壤,若薙其榛莽,修其渠堰,則雖遇旱澇,可以無憂,已令各縣招諭山民,隨地開種,鮮有來者。蓋由歸附之後,其民居無常所,田無常業,今歲於此山開墾,即攜妻子誅茅以居,燔翳下種,謂之刀耕火種,力省而有獲,然其土磽瘠,不可再種,來歲又移於他山,率以為常暇,日持弓矢,捕禽獸以自給,所種山地皆深山窮谷,遷徙無常,故於賦稅,官不能必其盡實,遇有差徭則鼠竄蛇匿。若使移居平地,開種水田,則須買牛具,修築堤堰,較之山地用力多而勞,又畝徵其租一斗,地既莫隱,賦亦繁重,以是不欲下山。今若減其租賦,寬其徭役,使居平野,以漸開墾,則田益闢而民有恆產矣。”上善其言,詔陝西行省度行之。

洪武八年七月

·遣使往西涼、甘肅賜衛經歷熊鼎、蔡秉彝綿衣、皮裘。

洪武八年九月

·汰漢中府鳳縣、西鄉縣丞、簿。

·升秦府紀善林溫為秦相府長史。

·召西安都指揮使濮英、王銘還京,以都督僉事葉昇、林濟峰代之。

洪武九年正月

·以刑部尚書徐本為陝西行省參政。

洪武九年五月

·賜陝西各衛軍士戰衣八萬餘領。

洪武九年八月

·陝西平涼衛指揮秦虎卒。上親為文,遣國子生往祭之,曰:“曩因元政不綱,群雄並起,朕奮身田裡,仗義興師,一時智勇之士,翕然向附,為朕宣勞,爾父某自定遠率眾來歸,俾守滁州,而爾從朕渡江,所向克捷。爾父既歿,命爾襲職,既而從事兵戎,南征西討,多著功勞。今也命爾佐武衛,守平涼,軍民樂業,朕甚嘉焉,方將倚爾安靖邊方,夫何一疾遽至不起?訃音來報,哀悼曷勝,雖然生則有勞於國,歿則有名於史,丈夫如此,可無憾矣。”

洪武九年十月

·升甘肅衛經歷沈立本為戶部侍郎,西涼衛經歷許傑為刑部侍郎。

·置涼州衛,遣指揮僉事趙祥、馬異、孫麟、莊德等守之。

·以陝西河州、武靖衛故土官指揮卜納剌男答裡麻剌咂為指揮同知。

·改潼關守禦千戶所為潼關衛指揮使司。

·罷西安行都指揮使司。

·命大都督府同知沐英馳傳詣關陝西至熙河,問民疾苦。

·兵部奏市馬之數:秦州、河州茶馬司市馬一百七十一匹,慶遠裕民司市馬二百九十四匹,順龍鹽馬司市馬四百三匹。

洪武十年正月

·西安府地震。

洪武十年五月

·革綏德州,以其地益延安府。

洪武十年六月

·以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徐本、都督府斷事官宮敬為大都督府掌判官。

洪武十年七月

·以刑部尚書周斌為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

洪武十年九月

·陝西都指揮使司言:“莊浪衛舊軍四千,後復增新軍四千,地狹人眾,難於屯駐,乞將新軍一千人往碾北守禦,一千人於西寧脩城,暇則俱令屯種,止以舊軍守禦莊浪。”詔從之。

·命陝西等衛土著軍士每月人給糧一石。時上閱慶陽延安、土著軍籍,月止給米肆鬥,因諭省府臣曰:“今軍士有客居、土著之名,然均之用力戰陣,柰何給賜有厚薄耶?俱全給之。”

洪武十一年二月

·涼州衛奏所獲故元官二十五人,甘肅降人一千九百六十口。上曰:“人性皆可與為善,用夏變夷古之道也。今所獲故元官並降人宜內徙,使之服我中國聖人之教,漸摩禮義,以革其故俗。”於是徙其眾於平涼府,給糧贍之。

洪武十一年十月

·命龍驤衛指揮使蕭成為陝西都指揮使。

·命陝西布政使司轉運本處倉糧一十二萬石於寧夏、河州。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

·平涼府華亭縣言霜蝗害稼,詔免今年田租。

·給賜陝西布政司屬府人民食鹽。

洪武十二年正月

·洮州十八族番首三副使汪舒朵兒、癭嗉子、烏都兒及阿卜商等叛,據納鄰七跕之地,命徵西將軍沐英移兵討之。告祭西嶽諸神曰:“惟神磅礴西土,為是方之鎮。古昔帝王知神有所司,故載在祀典,為民祈福。今予統中國,兼撫四夷,前者延安伯顏帖木兒密邇中國,屢撫不順,告神進討,已行殄滅,自陝西迤北民無兵禍之憂。惟河州西南土番川藏及洮州三副使癭嗉子雖嘗以子入侍,而叛服不常,復欲為生民之患,是用命將率兵進討,惟神鑑之。”

·命平涼衛指揮李榮署陝西都指揮使司事。

·復置陝西行都指揮使司於莊浪,後徙於甘州。

洪武十二年二月

·徵西將軍沐英等兵至洮州,故城番寇三副使阿卜商、河汪順、朵羅只等率眾遁去,我軍追擊之,獲磧石州叛逃土官阿昌七站土官失納等,斬之,遂於東籠山南川度地勢築城戍守,遣使來報捷,且請城守事宜。上曰:“洮州,西番門戶,今築城戍守,是扼其咽喉矣。”遂命置洮州衛,以指揮聶緯、陳暉、楊林、孫禎、李聚、丁能等領兵守之。

洪武十二年閏五月

·給陝西都指揮使司並護衛兵十九萬六千七百餘人綿布五十四萬餘匹、綿花十萬三千三百餘斤,北平都指揮使司燕山等十八衛士卒九萬六千五百餘人米五萬四千七百餘石、錠五萬四千七百餘錠。

·敕陝西都指揮使司曰“報至,知西固城番人作亂,已遣八百戶兵擊之,恐非決勝之計,此作亂者必癭嗉子,此虜狡黠,未易輕也,宜預防之,勿中其計。”

洪武十二年七月

·以陝西都指揮使葉昇、留守右衛指揮仇成為大都督府僉事。

·曹國公李文忠自陝西還,命提督大都督府事。敕曰:“大都督府掌天下軍馬,其遷選調遣在乎識賢愚,辨強弱,知險易,均勞逸,賞罰中節,進退信期,檢察功過,防禦奸侮,非止一端,職重機密,故倚為腹心。今特以爾提督府事,凡遷選調遣,務從爾議,然後奏聞,若府官及大小軍職不律者,即便治之,功罪無隱,爾其欽哉。”

洪武十二年八月

·以秦州衛指揮僉事趙隆為寧夏衛指揮僉事。

洪武十二年九月

·徵西將軍沐英等兵擊西番三副使之眾,大敗之,擒三副使、癭嗉子等,殺獲數萬人,獲馬二萬、牛羊十餘萬,遂班師。

洪武十二年十月

·以西安衛指揮使濮英為陝西都指揮使。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

·降陝西都指揮使宋晟為涼州衛指揮使。

·給陝西西安等二十三衛、鳳翔等五千戶所軍士十一萬八千一百餘人帛布、綿花有差。

·臨洮衛指揮趙琦率千、百戶、鎮撫八人來朝,賜琦鈔四十錠、白金百兩、文綺、帛各二十二疋,千、百戶、鎮撫各賜有差。

·開西安府甜水渠。初,西安城中皆鹺滷水,不可飲。至是,曹國公李文忠以為言,乃命西安府官役工,鑿渠甃石,引龍首渠水入城中,縈繞民舍,民始得甘飲。


洪武二年~十二年,陝西大事記(摘自 明太祖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