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囧媽》這一次能改變電影行業的格局嗎?

由於受到武漢疫情的影響,國內電影出品方,影院等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姜子牙》《囧媽》《唐人街探案》緊急救援》等影片紛紛宣佈撤檔。春節檔被看作是一年當中最大的票倉,因此吸引了眾多影片扎堆上映,突發的疫情,讓眾多影視公司損失不小。如今一部電影宣發佔到製作成本15%以上,為了備戰春節檔,像《唐人街探案》這類製作成本在10億以上的影片,前期宣發成本至少1億元以上。因此撤檔影響的不僅是主創人員的辛苦,還有製片方的損失。


《囧媽》這一次能改變電影行業的格局嗎?


今日頭條對傳統視頻的挑戰

1月24日上午,歡喜傳媒突然宣佈,《囧媽》將在網絡平臺首播,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將以6.3億購買了獨家播放權,屆時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還有歡喜APP上首播,而且還是以免費播放的形式播放。

這一波操作,讓很多業內人士驚愕不已,從1月23日撤檔,到24日簽約,不過1天的時間,字節跳動團隊速度,讓人驚歎。更讓從業者詫異的是,購買版權的不是傳統的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傳統視頻平臺,而且也沒有采用傳統視頻平臺收費模式。


《囧媽》這一次能改變電影行業的格局嗎?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目前能夠實現快速增長的只有視頻領域,快手聯手微信在春晚砸10億元,而抖音聯合其他地方臺春晚,投入超過20億元。都想在春晚這個巨大流量池中,分一杯羹,與競爭對手拉開身位。

抖音、快手在短視頻領域已經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2020年春晚這場戰役,或許成為這兩家公司拉開差距的一戰,因此雙方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互聯網行業是贏者通吃的遊戲,無論是早期的百度,還是後來的微信,競爭者失敗者意味著要退出市場,一將成名萬古枯,當年的千團大戰,才成就瞭如今的美團。


《囧媽》這一次能改變電影行業的格局嗎?


互聯網平臺對傳統影視行業的影響

2019年,美國視頻流媒體服務平臺Netflix《愛爾蘭人》獲得了10項奧斯卡提名,《婚姻故事》獲得了6項提名,《兩位教皇》獲得了3項提名,《克勞斯》獲得了最佳動畫片提名,《美國工廠》和《民主的邊緣》還獲得了紀錄片的提名。在二十世紀福克斯、華納兄弟、哥倫比亞等傳統影視公司統治的奧斯卡,Netflix獲得不菲的戰績。並且Netflix 在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54.67億美元,同比增長31%,超過投資者預期。


《囧媽》這一次能改變電影行業的格局嗎?


Netflix真正的差異是用戶體驗,讓用戶在家中就可以選擇無數的內容,而不用跑到電影院。Netflix在擁有了大量的用戶,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之後,也贏得了發展的資金。同時還建立了各種合作關係,從好萊塢大製片公司,到迪士尼動畫片,再到電視臺等,最初這些內容製作商覺得,多賣一份能多掙一份,但是後來發現Netflix對自己構成了威脅,紛紛終止與Netflix的合作,Netflix只能開始自己製作內容。

但是Netflix已經擁有了龐大的用戶群,而且還有了巨大的品牌以及海量的資金。Netflix就把傳統渠道的時間概念徹底打碎,然後提供給用戶們無限的選擇。Netflix通過手握超過1億的用戶,還通過它們強大的品牌,以及先進的技術能力,對用戶的掌握和對上游內容生產商的影響力,也許會讓商業史上第一次出現一家可以瞬間把重度的娛樂內容送達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的公司。


《囧媽》這一次能改變電影行業的格局嗎?


網絡視頻平臺對傳統影視公司的顛覆,未來無疑是巨大的,2020年這次《囧媽》事件,或許成為歷史的一個轉折點,未來有更多的視頻平臺,購買或者獨立製作更加精良的影視作品,“網劇”不再是低質粗糙的代名詞,而像Netflix的《絕命毒師》一樣,成為網絡平臺獨特作品。

成為獨立於傳統制作公司的另一種渠道,或者說會更加貼近用戶,製作更為精良的平臺。現在美國影視界都有一種共識,那就是歐美那些大的影視製作公司為了迎合更多的觀眾,作品越發平庸,而像Netflix、HBO這種網絡流媒體平臺,因為能夠捕獲用戶數據,製作更加貼近用戶的作品而備受青睞。


《囧媽》這一次能改變電影行業的格局嗎?


未來我們不再為一部爛片買單,以往我們可能被電影廣告吸引過來,但是看了15分鐘之後,發現是一部爛片,但是我們還要付出100多分鐘的沉沒成本,來贖回自己的電影票錢。

未來我們的影視劇,會按照網絡的數據來判斷是否要拍攝下去,像美劇一樣,哪怕連載多年的劇集,只要收視率不好,就會馬上予以淘汰,只關心用戶未來需要什麼。在這些網絡平臺上,隨著時間的累計,會積累大量的用戶數據,他們很清楚用戶喜歡什麼樣的作品,只要內容足夠好,不擔心用戶不買賬。


《囧媽》這一次能改變電影行業的格局嗎?


今日頭條選擇《囧媽》這部閤家歡類型的電影,非常應景春節,如果改為其他檔期,不提前期的宣發成本,改檔無論是“五一”檔期,還是之後的“十一”檔期,都不及春節檔期。春節檔首發這部熱門電影,而且還是免費播出,話題效應非常明顯,如果後面的公司想要效仿,傳播效果肯定不如首次的《囧媽》。截止到1月24日港股收盤,歡喜傳媒漲幅達到43%,對於雙方來說,無疑都是一場雙贏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