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中西醫看咳嗽:乾咳、溼咳、有痰、異物感,分別反映什麼疾病?

老話說‘內不治喘’,反映出咳嗽這毛病如此多變,連醫生都覺得棘手、很難治療。一般想到咳嗽,多數人只想到可能是感冒了,其實在中醫和西醫眼裡,可以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將咳嗽分成不同類型。


中西醫看咳嗽:乾咳、溼咳、有痰、異物感,分別反映什麼疾病?

中醫看咳嗽:乾溼要分清楚

咳嗽可以分成乾咳和溼咳2大類,一定要判斷清楚,才能對症下藥:


乾咳又叫做熱咳,由於氣管過於乾燥而發炎;容易發生在經常講話或抽菸的人,或是空氣乾燥使得呼吸道乾燥,也可能是細菌、病毒進入呼吸道引發感染,導致喉嚨瘙癢;乾咳的人可能不斷地咳,甚至咳到胸痛、肋痛,可能有黃膿痰或無痰。


溼咳又叫做冷咳,主要原因是氣管水分過多,常見症狀包括氣喘、過敏、氣管擴張、肺氣腫、肺阻塞(COPD),可能出現背痛、哮喘、哮鳴音、痰有泡沫等症狀。

中西醫看咳嗽:乾咳、溼咳、有痰、異物感,分別反映什麼疾病?

西醫看咳嗽:有痰、無痰、異物感

對於西醫來說,咳嗽也是令醫生頭痛的病症,因為會引起咳嗽的疾病實在太多了!咳嗽大致可以分為有痰、無痰、異物感3大類,但有些症狀引發的咳嗽,前期和後期表現不同,不能只用這個分類法來診斷判別。


通常第一句話會問病人,會不會覺得喉嚨有異物感?如果有異物感,大多和上呼吸道有關,例如鼻涕倒流、鼻竇炎、扁桃腺發炎、腮腺發炎,甚至是胃食道逆流。


如果沒有異物感,那就可進一步區分為有痰或無痰。如有黃色痰,以細菌感染居多;若咳出的痰帶有血絲,要小心可能是肺癌。如果沒有痰,則可能是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心因性疾病,另外也有些降血壓藥物也會引起咳嗽。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和氣管有關;在氣管發炎初期,咳嗽是無痰的,等到症狀越來越嚴重,就可能開始咳泡沫狀、像水一樣的痰。

中西醫看咳嗽:乾咳、溼咳、有痰、異物感,分別反映什麼疾病?

久咳不愈?超過8周屬於慢性咳嗽

我們常說久咳不愈要注意,最好就醫檢查,那麼咳嗽持續多久算是久咳呢?一般以1到3周為急性咳嗽、3到8個周稱為亞急性咳嗽、超過8周則是慢性咳嗽;建議若咳嗽超過3周,務必就醫檢查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