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微距攝影,常以一個細小的局部作為拍攝對象,放大並展現拍攝對象的細節,是一種迷人的、引人入勝的攝影分支。

微距攝影,是許多人喜歡拍攝的題材之一,不管是使用相機、手機,很容易找到適合拍攝的場景,如一片草叢、花園,甚至是自家陽臺的花花草草,只要掌握技巧就能夠拍出漂亮的微距作品。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微距鏡頭下,所有微小的細節都被放大到平時看不到的場景,紀錄精細而美的世界。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放大的水滴中,映出花的世界,晶瑩剔透,絢麗非凡。

​ 但是在進行微距拍攝時,通常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照片往往會“不清晰”!這也是我被問的最多的問題。那麼,今天不妨就來分析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以及如何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1、請勿超過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

所謂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指物方焦平面(被攝物體)到像方焦平面(圖像感應器)的直線距離。簡單來說,就是在靠近被攝物體的情況下,鏡頭能夠合焦的最近拍攝距離。這就像我們的眼睛,如果把一個物體放到靠近眼睛很近(比如15cm左右)的地方,眼睛是看不清楚的,也就是無法合焦。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

​ 不同鏡頭,其最近對焦距離是不一樣的,如佳能100mm (新百微)微距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0.3m,尼康105mm 微距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0.31m,手機鏡頭在不加微距鏡頭的情況下,手機的最近對焦距離在10cm左右,再近的話就無法對焦。如果使用了外接微距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可縮短至2-3cm。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相機與花、水珠幾乎在一個水平線上,不超於鏡頭的最近距離,保證主體的成像清晰。

最常見的錯誤是攝影者為了拍到更清晰的圖像,往往靠近再靠近,這種做法恰恰是錯誤的,當將鏡頭推到可以對焦的極限時,鏡頭就不能非常清晰地對焦。

2、避免抖動

微距攝影,稍微的一點晃動都會影響焦點的位置和畫面的清晰度。

①三腳架與快門線:因為景深較淺,清晰範圍較小;同時光圈較小,為了保證畫質ISO也較低,所以快門速度較慢;綜上兩點,需要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來保證相機穩定,減少抖動。而使用手機拍攝微距時,除了使用三腳架之外,可以借用雙腿膝蓋來做支撐,可以充分發揮手機拍攝的靈活性。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保證相機穩定,以保證畫面的清晰。

②反光板預升:數碼單反取景時,反光板放下,光線從鏡頭入射,通過反光板反射向上,然後通過五稜鏡(五面鏡),因此我們可以從光學取景器裡看到從鏡頭入射的光線。拍攝時,反光板抬起,快門打開,光線直接入射到感光元件上,完成一次曝光。可以看出,在這個過程中,必定要經歷一個“反光板抬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震動,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成像質量,反光板預升就是針對這個問題而採取的一種措施。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單反相機的光學結構

②避免主體的抖動:拍攝主體的移動,所造成的模糊,如在室外拍攝花草時,最輕微的風也會導致花朵主體的移動,這種移動會破壞照片的清晰度也就不足為奇了;再比如拍攝昆蟲,由於昆蟲的爬動,所造成的畫面模糊。面對這兩種情況,除了等待之外,還可以在拍攝時間的選擇上(如無風天氣、雨後昆蟲不愛動)、運用連拍等手段進行改善。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雨後,小動物不愛動,且雨滴為畫面增添夢幻而唯美的光斑效果。

3、錯誤的相機設定

光圈:很多人會覺得應該開大光圈,讓景深更小,其實這是不對的,除非你想清晰範圍只有幾毫米,在拍攝微距作品時,光圈建議使用F11或者更小。而對於手機拍攝來說,就不要考慮這個問題,最需要考慮的是光線的問題,儘量選擇光線比較好的環境拍攝。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景深過淺,清晰的範圍只有那麼幾毫米,即使它們只相隔毫米!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光圈較小時可以讓景深更大,讓微距作品的清晰範圍增大。

快門:使用小光圈(很多時候,需要使用F11以上或更小光圈)和或相機非常靠近拍攝對象時,可能不會有足夠的光線以產生良好的圖像,此時可以使用環形閃光燈輔助拍攝可提供均勻照明,幾乎沒有陰影。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環形閃光燈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即使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也請稍微提高一些高感以保證足夠的快門速度。

對焦:微距鏡頭結構有別於其他鏡頭,鏡頭的自動對焦速度也相對較慢,尤其較長焦的鏡頭如180mm、200mm 的微距鏡頭的對焦速度就更慢,再加上微距鏡頭的景深非常淺,相機稍微晃動,或者被攝體小小的移動都會使畫面主體跑到焦點之外。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由於景深太淺,自動對焦變得很困難,甚至隨時偏移對焦,這時候手動對焦可幫助你實現精準對焦。

可以 “手動對焦” 或 “全時手動對焦” 拍攝主體,”全時手動對焦(Full-time Manual Focus)” 功能可讓攝影人於自動對焦時,也可以即時作手動對焦微調,大大節省時間,避免錯過重要一刻。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實時取景

​ 實時取景,有助於精準手動對焦,這個功能在微距攝影中非常好用。你可以用液晶屏幕即時取景,同時放大10倍查看焦點,進行精確的手動對焦,在焦點完全清晰時再按下快門,就可以得到焦點完全準確的照片。

4、其他因素

有時候你會盡一切努力解決模糊問題,最後卻發現發現模糊不是你的錯, 而是你鏡頭的錯誤。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麼,使用好的相機、鏡頭,也是成像清晰的一個因素,同時,如果你想拍一張清晰的微距照片,請一定保持微距鏡頭的清潔,建議每次拍攝前對鏡頭進行擦拭。

微距拍攝“不清晰”?4個決定性因素,拍攝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

保持鏡頭的清潔,當然使用好的相機和鏡頭也是成像清晰的一個因素。

總結

無論是手機還是相機,要想拍出清晰銳利的微距照片,都需要消除影響成像質量的因素,而先進的設備不是多有人都能夠擁有的,只能從以上因素進行內部挖掘,儘可能的消除影響成像質量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