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東原文化——東平最後一位舉人遺墨欣賞

東原文化——東平最後一位舉人遺墨欣賞

木於石


東原文化——東平最後一位舉人遺墨欣賞

山東東平,古稱東原,語出《尚書·禹貢》:“大野既瀦,東原厎平”。東平縣位於泰山西南70公里,黃河從西邊穿過,境內有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東平湖。東平湖是滯蓄黃河洪水的大型水庫,同時也是國家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最後一級提水站。


東原文化——東平最後一位舉人遺墨欣賞

東平湖鳥瞰圖

東平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達4000餘年,歷為國(諸侯國)、郡、路、府、州,曾是中國北方地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東平是山東省文物大縣,有古建築、遺址、漢墓群、石刻等150餘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被故宮博物館列為歷代書法八件精品之一的“張遷碑”(1965年移入泰安岱廟內),就是在東平故城出土。


東原文化——東平最後一位舉人遺墨欣賞

張遷碑拓片

東平湖畔的二洪頂摩崖刻經,與泰山經石峪刻經同為北齊高僧安道一所刻,刻字之大,用筆之妙,堪稱一絕。


東原文化——東平最後一位舉人遺墨欣賞

洪頂山摩崖石刻

東平自古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上曾繁榮一時,輝煌一度,湧現出無數流芳千古的人物,讓東平引以為榮。無鹽娘娘鍾離春,農民英雄索盧恢,軍事家程咬金,“建安七子”之一劉楨,父子狀元梁灝、梁固,兒科醫學家錢乙,農學家王禎,“小漢卿”高文秀,文學家羅貫中,政治家王憲、杜三策,南京中山陵的建築設計師呂彥直等是其中的代表。

東平最後一位舉人——劉靖宇(1878—1947),名慶餘,字蔭樓號靖宇,筆名碧螺山人,州城小東門裡人,清光緒癸卯舉人。辛亥革命後,投筆從戎,參加了廣東革命軍,後回鄉隱居務農。1936年,任《東平縣誌》總編纂。劉氏書宗柳公權,筆力勁拔,線條流暢,清朗俊美,在當地享有盛名,作品十分搶手。從他的遺墨,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靈性和書法功力。


東原文化——東平最後一位舉人遺墨欣賞


東原文化——東平最後一位舉人遺墨欣賞


東原文化——東平最後一位舉人遺墨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