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莫迪上臺後的外交情況如何?

樹先生776


莫迪執政後,印度新政府外交政策一直是世界關注的焦點。從新政府半年的外交佈局看,其亞洲戰略可以概括為:繼續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以期走出南亞,成為亞太乃至全球大國。



第一,改善與巴基斯坦的關係, 為南盟注人新的動力,確立在南亞地區 的領導地位。印巴之間的矛盾是根深蒂固的, 但莫迪在總理就任儀式上招待 廠以巴基斯組總理謝里夫為首的南亞區城合作聯盟(SANC,簡味 的所有加盟因首腦及代理人,同時還接受了謝里夫總理訪巴的意請,影見了 的 印度南亞“地區領導者”的身份。


第二,在東亞地區,印度尋求在中日兩個大國之間的外交平衡。莫迪所 代表的人民黨是政治上民族主義與經濟上自由主義的混合體。發展經濟,尤 然 其是擺脫金融危機之後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的困境是新政府的優先目標,因而 加強與中日的經濟合作是一種必然選擇。對於印日經濟關係,2010年辛格 年中 政府就與日本簽署了雙邊自貿區協定,莫迪上任後出訪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日 為西 本。而對於印中經濟關係,近年來中印不僅在雙邊層面的合作進程加快,而 且在金磚國家層面也已經建立起機制化合作,如金磚開發銀行。面對存在矛 方 盾的中日關係,印度既不會明確成為安倍政府遏制中國“價值觀外交”的 把 成員,也不會輕易與中國構建全方位的合作關係。


第三,加強與東盟的合作,積極參與南海爭端,平衡中國在這一地區的 影響力。印度傳統上把東南亞視為其“後院”,同時也把東南亞當作進入東 亞的跳板。20 世紀90 年代印度推行“東向”政策的起點就是從加強與東盟 合作開始的。近年來,印度與東盟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平衡中國在這 一地區的影響,比如在中國一東盟自貿區協議達成之後,印度也隨即啟動了 與東盟的自貿區談判,印度參與在南海由越南所提供區域的石油開採,等。

第四,深化與俄羅斯的傳統夥伴關係,平衡中巴之間的盟友關係,擴大 在中亞地區的影響。0 冷戰時期,印度就是蘇聯在亞洲的主要合作伙伴。冷 成結束之後,俄羅斯一直是印度軍備的主要提供者: 在“入常”、加人上海合作組織 等涉及印度重大問題上,俄羅斯也一直站在印度一邊。

第五,強化與美國的合作,在全球層面尋求中美之間的平衡。莫迪當選後,就表明改善美國的關係,而莫迪隨後對美國的訪問也給美國政府一個積極回應,對印度來說與美國合作裡符合其“東向”戰略的目的,也有助於在中美之間實現戰略平衡。



樹先生776


莫迪外交非常成功,國際上美俄皆交好,地區上加強了東盟諸國的關係,也緩和了與巴基斯坦的對抗,同時還將南亞小國牢牢控制。

首先,莫迪外交成功點最重要的是和美俄這兩大對頭都關係不錯,縱觀世界各國,要麼與美近,要麼與俄近,像莫迪領導下的印度在美俄激烈對抗之時都可以與雙方同時交好,實在少見。

其次,莫迪推行了東向行動政策,強化了與東盟國家的政治、經濟乃至文化聯繫,改變了冷戰時代及冷戰結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冷淡的局面。

第三,與巴基斯坦關係一向是印度政府頭疼的問題,莫迪也是如此。但是莫迪突訪巴基斯坦,體現了和解的誠意。至少目前階段,印巴關係穩定,也是其成功之處。當然以後怎麼樣那兩說,至少目前莫迪對巴外交算是成功的。

第四,自認為南亞霸主的印度通過一系列明暗手段,如領土爭端為不丹“站臺”、干預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政局,將這些國家控制在手中。

總體上,莫迪政府外交很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