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種植大豆如何施用種肥?

綠色如玉833


化肥有過磷酸鈣,磷礦粉和鈣鎂磷肥等;含鉀的化肥有硫酸鉀氯化鉀等,目前生產上都使用複合肥。

種肥的用量應根據土壤供肥性能,當地施肥習慣,基肥的種類,以及大豆品種的特性而定。

通常以磷肥作為大豆種肥可以獲得明顯的增產效果。


養生會所大東


種植大豆如何施用種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什麼叫做種肥?

種肥是指在種植農作物時,和種子一起拌混著播入地裡的肥料。施用種肥是最經濟有效的施肥方法。具體方法就是在播種或移栽時,將肥料施於種子附近或與種子混播供給作物生長初期所需的養料。由於肥料直接施於種子附近,所以要嚴格控制用量和選擇肥料品種,以免引起燒種、爛種,造成缺苗斷壟。


那麼,種植大豆如何施用種肥呢?

一、播種時施草木灰

在我們當地,每到大豆播種的時候,大家都會準備很多草木灰。上次我在回答種植大蒜能不能使用草木灰時就描述了草木灰的作用。草木灰是農村各種作物秸稈、樹枝雜草等等燃燒後留下的灰燼,裡面含有各種礦物元素,是種植作物很好的農家肥料。種植大豆時,在整理好的土地上,將大豆種子播入穴內,加撒上一把草木灰,蓋土即可。這是我們那最常見的做法,效果很好。另外,可採用鉬酸銨拌種。為促進大豆根瘤菌的形成,提高根瘤數量,早固氮多固氮,可採用根瘤菌劑拌種,每畝用根瘤菌劑 200-250g,增產效果顯著。

二、幼苗期施肥

大豆種子發芽後,便進入了快速的生長髮育期,對肥料的需求增大。

這個時候,種肥主要要滿足於苗期對養分的需要。由於苗期根少根小,對養分吸收能力弱,應供應足夠的養分。種肥以速效性磷肥為主,配合少量微肥及氮肥。肥力高的地塊可不施氮肥;磷肥每畝用普鈣10-20 Kg,開溝施於幼苗附近,切不可將磷肥施播在幼苗穴內,否則會將幼苗燒死。

三、開花結莢期追肥

到了開花結莢期,由於植株生長旺盛,需要大量養分,此時為滿足大豆生長髮育的需要,增花保莢,提高大豆產量,應在此期追施適量氮肥,一般每畝用尿素5-10 Kg,時間掌握在開花前或初花期,肥地、長勢強的地塊為防止植株徒長,用量宜少或不施,肥力低、生長弱的地塊宜早施、多施。另外,可在花莢期頁面噴施1-3%的過磷酸鈣或0.15%的鉬酸銨溶液,或0.1-0.15%的硼酸溶液375--750 Kg/hm2,可改善大豆品質並促進大豆早熟。

需要注意的一點:種植大豆,不宜過量施用氮肥。因大豆的根瘤有固氮作用,基本上能滿足自身60%的生長需要,所以氮肥是不必多施的。


德哥在鄉村


不管種植什麼農作物都離不開肥和水。
首先種植大豆或其他農作物,底肥很重要,底肥的種類也很多,分別是磷肥,尿素,挪威複合肥,諾泰克複合肥,紅牛高鉀肥,還有元素水溶肥等等。
第一:首先分田下種子的時候,可以每畝地用一百斤磷肥,一百斤白石灰粉,加50斤尿素或者80斤複合肥,一起灑在土上蓋好,就可以下種子了,下完種子第二天放水走田,走過就行。
第二:種子發芽看週期一般三到五天左右,看氣溫。大豆苗長大一個星期左右噴殺蟲劑和殺菌藥,因為大豆類似的植物都有很多害蟲惦記的。一般都是有鬼畫符,白粉蝨,紅蛛蛛,佔心蟲,小飛蛾等等,只要把這些控好了,樹苗就健康了。
第三:大豆開花之前,下肥,打蟲藥和殺菌藥,這一步最關健,弄不好直接影響到大豆的收成,首先開花結豆時,小豆一般都有很長的大豆大概四到五粒左右。假如很多都是一粒或者是二粒,那證明大豆苗缺肥水了,要及時打葉面肥,同時放水泡田走溝。


第四:如果大豆在生長期間出現早枯,爛根黃葉等等問題,這要注意了要買藥來來預防,我們一般買黃腐酸鉀或者腐植酸加元素肥合在一起淋在大豆苗的頭部,這樣才能讓大豆苗加快吸收肥水。
以上個人觀點,有錯請指正謝謝!喜歡加關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1f569318ac54ae3854872cb88e81436\

王鵬江2


大豆,既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可以做出美味豆腐;含有豐富的脂肪,可以榨出優質豆油;含有較多的蛋水化合物,豆渣可是優良的膳食纖維。所以,大豆營養全面,含量豐富,以大豆作為種子種植,單靠自身營養就可以長出一墩幼苗。但是,種植大豆在合理施用基肥的基礎上,在播種時適量施用種肥也是十分必要的。



為什麼需要種肥呢?

這是因為,播種大豆種子,是為了“種豆得豆”,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豆、更好的豆,而要實現優質和高產,就要滿足大豆植株生長、開花結莢、育豆成熟對各種養分的需求。

生產實踐和科學試驗證明,大豆的整個生育期對各種養分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不僅需要較多的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養分,還需要多種中微量元素養分,這些營養成分單靠種子自身營養是遠遠不夠的,單靠自體根系上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也是遠遠滿足不了的,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大量的養分元素要靠額外施肥來解決,一靠整地時的基肥施用,二靠播種時的種肥施用,三靠生長期間的追肥補充。

其中播種時將肥料施於大豆種子附近,不僅能為幼苗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營養條件,而且能夠適時地滿足由大豆種子供給幼芽、幼苗營養轉化為由幼苗根系吸收利用土壤中營養的需求,從而為培育壯苗打下堅實的營養基礎。所以大豆播種時巧用種肥就象“及時雨”,就是“雪中炭”!



那麼,如何施用種肥呢?

前提是,在按照大豆需肥規律科學配施基肥的情況下於播種時再巧施種肥,尤其是地力較薄的種植地塊,適量施用種肥更有利於壯苗及花芽分化,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常用的大豆種肥為充分腐熟的人畜糞尿漚肥、土雜圈土草木灰堆肥等優質農家肥,混配適量的氮、磷、鉀單養分化肥或者複合肥。實踐證明,對於大豆來說,磷酸二銨複合肥是肥效比較好的種肥。

種肥的施用量要根據地力水平和產量目標等條件來確定。對於中等肥力的種植地塊,每畝可用10公斤左右的磷酸二銨,或者4公斤的速效氮肥尿素混合30公斤左右的過磷酸鈣。



對於土壤肥力水平較高的種植地塊,每畝可用5公斤的磷酸二銨,或者2公斤的尿素混合15公斤左右的過磷酸鈣。

對於比較貧瘠的種植地塊,可每畝施用14公斤左右的磷酸二銨,或者6公斤尿素混合35公斤左右的過磷酸鈣。

對於以上各種肥力的地塊,要同時施用6公斤左右的硫酸鉀、0.3公斤左右的硼砂等,化肥要與適量優質有機肥充分混合作種肥施用。

另外,為了促進氮素養分的轉化,要使用鉬酸銨進行拌種。一般每公斤大豆種子使用鉬酸銨2克,按每克鉬酸銨加30毫升水的比例配成肥液,再將肥液均勻噴灑到種子上,拌種晾乾後進生播種。




施用種肥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是施用的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腐透。二是配施的化肥必須與有機肥充分混合,施入土層後要與土壤充分混勻。三是施用的種肥不能直接接觸到種子,做到與種子適當隔離,以免燒種、燒根、燒苗。四是種肥用量要少,不能過量,要比基肥用量少很多。五是種肥代替不了基肥和生長期間的追肥。

總之,種植大豆時適量施用種肥能夠實現幼苗由種子供養到根吸養分的過渡和養分供給的連續,是增產效果比較明顯的一種施肥的補充方式。當然,種肥的效果取決於土壤肥力水平和總的施肥水平。要實現大豆的優質和高產,一定要按照大豆對養分的需求特點進行配方施肥、分期追肥。



以上介紹,僅供參考!謝謝閱讀,敬請關注和評論!


圖說農村事


一、巧施氮肥

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大豆根瘤菌與大豆共生過程中逐漸形成發展的,它對滿足大豆旺盛生長的中期的氮素營養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大豆苗期合理施用氮肥對於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促進大豆旺盛生長,為奪取大豆高產打好基礎有著重要作用。

當前大豆生產中存在偏施和多施尿素的問題。而大豆對於氮磷鉀營養的需求是全面的。尤其高產高效生產中,植株要為根瘤菌提供相關營養條件如磷、鉀、鈣、鐵和鉬等。大豆植株的氮營養水平不宜過高,因為氮水平高了勢必消耗較多的碳水化合物使根瘤數量減少體積變小,固氮能力弱,還會抑制大豆根瘤菌的活性,減少主根上的有效根瘤。所以在大豆生產中,氮肥的用量一般不超過純氮5千克/畝為宜,而且氮肥只作基肥施用即可。



二、重施磷肥

大豆作為一種油料作物,需要較多的磷素營養,屬於一種喜磷作物。充足的磷肥供應對於保證大豆正常生長,提高大豆產量有重要作用。因而大豆種植要施用足夠多的磷肥。磷有促進根瘤發育的作用,能達到“以磷增氮”效果。磷在生育初期主要促進根系生長,在開花前磷促進莖葉分枝等營養體的生長。開花時磷充足供應,可縮短生殖器官的形成過程;磷不足,落花落莢顯著增加。當土壤中磷的供應不足時,大豆根瘤雖然能侵入根中,但是不結瘤。鉬肥是根瘤固氮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土壤缺磷的情況下,單施鉬肥反而使根瘤減少。磷對根瘤中氨基酸的合成以及根瘤中可溶性氮向植株其他部分轉移,都有重要作用。所以種植大豆或其他豆科作物,施用磷肥增產效果特別顯著。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小,容易被吸附固定,因此磷肥應該與有機肥混合堆漚後,採用溝施、穴施等集中施用方法為好。


三、合理施用鉀肥

鉀也是大豆所需主要營養元素之一。鉀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較高,但因農業生產過程中,往往存在重氮、磷而輕施鉀的觀念,鉀肥的施用較少,或不施用,這樣便造成鉀素的相對缺少。特別是高產栽培更是表現出鉀肥的不足。鉀肥的施用對於提高作物抗逆性、防止作物早衰有重要作用。

有機質含量一般低於4%的黑土,在施用一定氮肥、磷肥和有機肥的基礎上,增施適量的鉀肥,大豆產量均有明顯提高。大豆施鉀肥,在氣候乾旱和降水偏多的條件下,均影響鉀的有效性。在乾旱的年份施鉀肥能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鉀在積溫較高地區比積溫偏低的地區,對大豆增產貢獻大;有機質含量較低(2%)的土壤,在氮肥、磷肥和有機肥不同數量配比下,鉀肥的效應隨氮、磷肥用量增加而提高。氮肥、磷肥投入水平高時,不施鉀肥或供鉀不足,嚴重影響氮肥和磷肥的增產效應。在氮肥、磷肥投入較低時,鉀肥的增產效應也不能充分發揮。氮磷鉀肥之間存在明顯的正交互作用。對於土壤肥沃度中等或較低的地區,必須實行氮磷鉀平衡施肥,才能獲得較高的大豆產量。



四、注意微肥的施用

在目前農業生產中,對大豆生長髮育及產量的影響較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是鉬、鋅、硼。鉬可以促進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滿足大豆氮素營養;而鋅、硼可以提高結實率,鉬、鋅、硼的施用可以提高大豆產量。大豆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鉬、硼、鋅、錳等。鉬是大豆根瘤固氮酶的組成成分,是固氮菌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成分,大豆特需鉬元素,若土壤供應不足,就會生長不良,光合效率下降,植株變矮,產量大減.實際上,土壤中含鉬極微,根本無法滿足大豆生長需要,通常用鉬肥拌種和根外補噴,。硼在大豆生命活動中也很重要,缺硼時大豆根系發育不好,根瘤生長不好失去固氮能力。

給大豆施微肥,最好是在播種時以種衣劑的方法施用,這種方法比較經濟。如果在苗期發現缺微量元素時,則應採用葉面噴灑(又叫根外追肥)的方法。如缺鉬元素時,用0.1%鉬酸溶液在大豆開花前噴灑,每667平方米噴施40-50千克藥液。


五、施用方法

1、基肥。通過多年試驗:畝施化肥總量22千克、其中磷酸二銨15千克,尿素5千克、2千克生物鉀肥,(其中鉀肥也可用10千克磷酸鉀)。把施肥總量的2/3破壟夾肥深施;把施肥總量的1/3施於種下5-6釐米處。這種分期分層施用化肥的方法有三大好處:一是克服了施肥量大種肥同位燒種燒苗的現象,提高保苗率50%以上。二是1/3量施於種下5-6釐米處,既不燒種,又能保證前期幼苗對養分的需要;2/3量破壟夾肥深施能保證大豆後期不脫肥,又減少了化肥的揮發和流失,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三是這種分期分層施肥法可以合理的增加化肥用量,延長供肥時間,能更好地滿足大豆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

2、種子處理。用5%鉬酸銨溶液拌種,鉬酸銨總用量為每千克大豆種2克。拌種後晾乾當天即可播種。


3、追肥。大豆苗期及花莢期葉面噴施鋅肥、硼肥。大豆花莢期每畝追施5千克尿素,大豆完熟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尿素。


4、微量元素肥 鉬肥的施用方法有兩種:拌種:用鉬酸銨20-30g,先加少量溫水,使之溶解後,再加水2.5-1.0kg,製成1%-2%的溶液,用噴霧器噴在50kg種子上,邊噴霧邊攪拌,待攪拌均勻溶液全被種子吸收陰乾後即可播種。注意拌種後不要曬種,以免種皮破裂,影響種子發芽。噴灑:在大豆開花期進行噴灑,一般50kg水加鉬酸銨2-25g,製成溶液,每畝噴溶液25-30kg。鋅、錳肥宜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或農家肥時混合作基肥,鋅肥一般每畝用硫酸鋅1-2千克,錳肥一般每公頃用硫酸錳2-4千克。硼肥可與其他肥料混合作種肥,每畝用硼砂300-500克(但不要離種子太近,以防燒苗)。硼肥與鋅、錳肥也可在苗期、花莢期作噴施用,噴施濃度為0.1%-0.2%,一般噴施2次效果較好。


貴港扶貧集市


在大豆播種時施用的肥料叫種肥,有的地方也叫口肥。種肥不要直接接觸種子,以防燒種燒根。種肥用量比基肥要少得多,常用優質腐熟的牲畜糞、土雜肥、草木灰等有機肥,並配合施用少量氮、磷、鉀單元素化肥和復混肥。施用磷酸二銨作種肥效果很好,在丘陵薄地,每畝施用磷酸二銨12.5~15千克或過磷酸鈣37千克加尿素5千克;中等肥力的平川地、漫崗地,每畝施用磷酸二銨10千克或過磷酸鈣30千克加尿素4千克;在平原肥沃地,每畝施用磷酸二銨5~6千克或過磷酸鈣15千克加尿素2千克,同時施用硫酸鉀或氯化鉀每畝5~7千克;在缺硼地塊,每畝施入硼砂0.3~0.5千克。種肥要深施或側深施,施在種子側下方5釐米左右。鉬肥在氮素轉化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因此大豆常用鉬酸銨來拌種。拌種量一般每1千克種子用2克鉬酸銨(如15千克種子用30克鉬酸銨,加水0.5~1升配成肥液),先將肥料用少量熱水溶解,然後用冷水稀釋到所需要的量將肥液噴到種子上,邊噴邊拌,攪拌均勻後陰乾即可播種。根瘤菌拌種可與鉬酸銨拌種同時進行。




人生活躍


不管種植什麼農作物都離不開肥和水。首先種植大豆或其他農作物,底肥很重要,底肥的種類也很多,分別是磷肥,尿素,挪威複合肥,諾泰克複合肥,紅牛高鉀肥,還有元素水溶肥等等。第一:首先分田下種子的時候,可以每畝地用一百斤磷肥,一百斤白石灰粉,加50斤尿素或者80斤複合肥,一起灑在土上蓋好,就可以下種子了,下完種子第二天放水走田,走過就行。第二:種子發芽看週期一般三到五天左右,看氣溫。大豆苗長大一個星期左右噴殺蟲劑和殺菌藥,因為大豆類似的植物都有很多害蟲惦記的。一般都是有鬼畫符,白粉蝨,紅蛛蛛,佔心蟲,小飛蛾等等,只要把這些控好了,樹苗就健康了。第三:大豆開花之前,下肥,打蟲藥和殺菌藥,這一步最關健,弄不好直接影響到大豆的收成,首先開花結豆時,小豆一般都有很長的大豆大概四到五粒左右。假如很多都是一粒或者是二粒,那證明大豆苗缺肥水了,要及時打葉面肥,同時放水泡田走溝。第四:如果大豆在生長期間出現早枯,爛根黃葉等等問題,這要注意了要買藥來來預防,我們一般買黃腐酸鉀或者腐植酸加元素肥合在一起淋在大豆苗的頭部,這樣才能讓大豆苗加快吸收肥水


新農學者


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大豆施肥的技術知識,希望能夠幫助種植大豆的農戶更好的種植大豆。

一、巧施氮肥

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大豆根瘤菌與大豆共生過程中逐漸形成發展的,它對滿足大豆旺盛生長的中期的氮素營養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大豆苗期合理施用氮肥對於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促進大豆旺盛生長,為奪取大豆高產打好基礎有著重要作用。

當前大豆生產中存在偏施和多施尿素的問題。而大豆對於氮磷鉀營養的需求是全面的。尤其高產高效生產中,植株要為根瘤菌提供相關營養條件如磷、鉀、鈣、鐵和鉬等。大豆植株的氮營養水平不宜過高,因為氮水平高了勢必消耗較多的碳水化合物使根瘤數量減少體積變小,固氮能力弱,還會抑制大豆根瘤菌的活性,減少主根上的有效根瘤。所以在大豆生產中,氮肥的用量一般不超過純氮5千克/畝為宜,而且氮肥只作基肥施用即可。

二、重施磷肥

大豆作為一種油料作物,需要較多的磷素營養,屬於一種喜磷作物。充足的磷肥供應對於保證大豆正常生長,提高大豆產量有重要作用。因而大豆種植要施用足夠多的磷肥。磷有促進根瘤發育的作用,能達到“以磷增氮”效果。磷在生育初期主要促進根系生長,在開花前磷促進莖葉分枝等營養體的生長。開花時磷充足供應,可縮短生殖器官的形成過程;磷不足,落花落莢顯著增加。當土壤中磷的供應不足時,大豆根瘤雖然能侵入根中,但是不結瘤。鉬肥是根瘤固氮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土壤缺磷的情況下,單施鉬肥反而使根瘤減少。磷對根瘤中氨基酸的合成以及根瘤中可溶性氮向植株其他部分轉移,都有重要作用。所以種植大豆或其他豆科作物,施用磷肥增產效果特別顯著。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小,容易被吸附固定,因此磷肥應該與有機肥混合堆漚後,採用溝施、穴施等集中施用方法為好。

三、合理施用鉀肥

鉀也是大豆所需主要營養元素之一。鉀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較高,但因農業生產過程中,往往存在重氮、磷而輕施鉀的觀念,鉀肥的施用較少,或不施用,這樣便造成鉀素的相對缺少。特別是高產栽培更是表現出鉀肥的不足。鉀肥的施用對於提高作物抗逆性、防止作物早衰有重要作用。

有機質含量一般低於4%的黑土,在施用一定氮肥、磷肥和有機肥的基礎上,增施適量的鉀肥,大豆產量均有明顯提高。大豆施鉀肥,在氣候乾旱和降水偏多的條件下,均影響鉀的有效性。在乾旱的年份施鉀肥能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鉀在積溫較高地區比積溫偏低的地區,對大豆增產貢獻大;有機質含量較低(2%)的土壤,在氮肥、磷肥和有機肥不同數量配比下,鉀肥的效應隨氮、磷肥用量增加而提高。氮肥、磷肥投入水平高時,不施鉀肥或供鉀不足,嚴重影響氮肥和磷肥的增產效應。在氮肥、磷肥投入較低時,鉀肥的增產效應也不能充分發揮。氮磷鉀肥之間存在明顯的正交互作用。對於土壤肥沃度中等或較低的地區,必須實行氮磷鉀平衡施肥,才能獲得較高的大豆產量。

四、注意微肥的施用

在目前農業生產中,對大豆生長髮育及產量的影響較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是鉬、鋅、硼。鉬可以促進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滿足大豆氮素營養;而鋅、硼可以提高結實率,鉬、鋅、硼的施用可以提高大豆產量。大豆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鉬、硼、鋅、錳等。鉬是大豆根瘤固氮酶的組成成分,是固氮菌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成分,大豆特需鉬元素,若土壤供應不足,就會生長不良,光合效率下降,植株變矮,產量大減.實際上,土壤中含鉬極微,根本無法滿足大豆生長需要,通常用鉬肥拌種和根外補噴,。硼在大豆生命活動中也很重要,缺硼時大豆根系發育不好,根瘤生長不好失去固氮能力。

給大豆施微肥,最好是在播種時以種衣劑的方法施用,這種方法比較經濟。如果在苗期發現缺微量元素時,則應採用葉面噴灑(又叫根外追肥)的方法。如缺鉬元素時,用0.1%鉬酸溶液在大豆開花前噴灑,每667平方米噴施40-50千克藥液。

五、施用方法

1、基肥。通過多年試驗:畝施化肥總量22千克、其中磷酸二銨15千克,尿素5千克、2千克生物鉀肥,(其中鉀肥也可用10千克磷酸鉀)。把施肥總量的2/3破壟夾肥深施;把施肥總量的1/3施於種下5-6釐米處。這種分期分層施用化肥的方法有三大好處:一是克服了施肥量大種肥同位燒種燒苗的現象,提高保苗率50%以上。二是1/3量施於種下5-6釐米處,既不燒種,又能保證前期幼苗對養分的需要;2/3量破壟夾肥深施能保證大豆後期不脫肥,又減少了化肥的揮發和流失,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三是這種分期分層施肥法可以合理的增加化肥用量,延長供肥時間,能更好地滿足大豆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

2、種子處理。用5%鉬酸銨溶液拌種,鉬酸銨總用量為每千克大豆種2克。拌種後晾乾當天即可播種。

3、追肥。大豆苗期及花莢期葉面噴施鋅肥、硼肥。大豆花莢期每畝追施5千克尿素,大豆完熟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尿素。

4、微量元素肥 鉬肥的施用方法有兩種:拌種:用鉬酸銨20-30g,先加少量溫水,使之溶解後,再加水2.5-1.0kg,製成1%-2%的溶液,用噴霧器噴在50kg種子上,邊噴霧邊攪拌,待攪拌均勻溶液全被種子吸收陰乾後即可播種。注意拌種後不要曬種,以免種皮破裂,影響種子發芽。噴灑:在大豆開花期進行噴灑,一般50kg水加鉬酸銨2-25g,製成溶液,每畝噴溶液25-30kg。鋅、錳肥宜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或農家肥時混合作基肥,鋅肥一般每畝用硫酸鋅1-2千克,錳肥一般每公頃用硫酸錳2-4千克。硼肥可與其他肥料混合作種肥,每畝用硼砂300-500克(但不要離種子太近,以防燒苗)。硼肥與鋅、錳肥也可在苗期、花莢期作噴施用,噴施濃度為0.1%-0.2%,一般噴施2次效果較好。








小強是個極品


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種植範圍和麵積極廣,在種植時施肥是極為關鍵的。那麼大豆該怎麼施肥?什麼時候施肥好?該施什麼肥料?現在就說說大豆的施肥技術。

1、施足基肥

在大豆種植時施足基肥時極為重要的,基肥是用於幼苗生長,幼苗生長需要養分,但根系較弱,還未生長,不能從土壤中吸取生長所需,所以基肥能使幼苗快速壯大,提高抗病力。基肥要佔總肥50%-60%左右,基肥建議施用複合肥和有機肥,一般每畝食用複合肥30kg左右,而腐熟的有機肥在2000kg左右。

2、巧施種肥

種肥是在黃豆播種時隨種子一起施下的肥料,主要是為了提高種子發芽提供養分,使其出苗順利安全。施種肥時要注意避免種子和肥料直接接觸,以免肥料對種子和幼芽造成燒苗現象,影響種子的出芽率。施肥時先將肥料施下,覆蓋一層細土後再播種,這樣在種子發芽後即可吸取養分,快速出苗。

3、適時追肥

基肥和種肥是為了滿足幼苗和生長前中期的肥力需求,但到了後期這些肥力基本已消耗成空,這時植株常常出現營養不良而影響產量和品質的問題。所以就需要追肥,保證營養供給,提高產量,一般追肥以根部追肥和葉面噴施為主。根部追肥在苗期和花期,根據植株生長開花狀態追肥,追肥以尿素為主;而葉面噴費是為了補充植株所缺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硼、鉬、鋅等微量元素,一般在結莢期。

4、施肥方法

前期施肥以氮肥為主,磷肥為輔,氮肥可促進植株生長,能提早開花結莢,而磷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使發病率降低,發病時病害較輕。而到了結莢期,要以磷鉀肥為主,少施氮肥,這時植株已發育完成,對氮肥需求也不大,當結莢對磷鉀肥需求較大。後期則應施加適量的有機肥,提供微量元素,實現高產、優產的目的。





五穀豐登50


大豆按產地的農業生態條件和種植時期,可分為春大豆和夏大豆,施肥和管理既要考慮其共同的需肥特點和施肥原則,又要結合當地具體生產條件,做到因地制宜。施肥技術東北地區,特別是黑龍江省的土壤肥力較高,施肥量相對較少;一般都有機械化播種和施肥條件,可進行一次性分層施肥。即將全部化肥在播種時與種子隔開,分別側深施到5釐米和10釐米以下土層,上、下土層的施肥量分別約佔1/3和2/3。初花期再酌情噴施幾次尿素溶液(0.5%)、磷酸二氫鉀溶液(0.1%~0.2%)和微肥溶液(0.05%鉬酸銨等)等葉面肥;黃淮海地區夏大豆的施肥技術可參考東北地區春大豆,但其土壤肥力,特別是鉀含量較低,又多在冬小麥收穫後夏播,在秋季收穫。夏大豆與春大豆相比,生育期短開花早,要求搶時早播,因此施肥量要適當增加,除基肥或種肥外,在初花期每畝酌情追肥尿素3~5公斤;或用以下微肥或生長素:1、植物動力2003 1000倍葉面噴霧和灌根,2、0.15%天然蕓薹素乳油6000-10000倍葉面噴霧和灌根,3、科寶植物優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藥害和肥害、凍害、澇害、強根壯苗、控旺使用1500倍)葉面噴霧和灌根,4、綠風95 600倍葉面噴霧和灌根,5、金邦1號植物健生素500倍葉面噴霧和灌根,6、綠亨天寶高效植物增產劑1500倍葉面噴霧和灌根,7、新自然含氨基酸葉面肥300~500倍葉面噴霧和灌根,8.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劑1500倍葉面噴霧和灌根即可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