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回眸2019丨討薪年成為安“薪”年! 賽罕區努力讓農民工放心回家過年......

一份薪水,背後是一個家庭的生活來源和希望。對農民工來講,工資是養家費、治病錢,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一份基本保障。2019年,賽罕區有效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不斷完善在建項目“兩金四制”,傾情服務,全力維權,給農民工兄弟送上了一顆定“薪”丸。

回眸2019丨討薪年成為安“薪”年! 賽罕區努力讓農民工放心回家過年......

年終歲末,遠在外鄉打工的農民工最期盼的就是拿到工資,回家和家人團聚。從烏蘭察布市興和縣來到呼和浩特市打工的馬勇卻沒有拿到自己的工資,“之前在一家飯店後廚打工,飯店的老闆一直拖欠我們工資,從開始的一個月到後來的三個月,我們生活正常開支都很困難!”馬勇和一起工作的同事向賽罕區勞動監察大隊舉報了這一情況。經過處理,最終拿到自己應得報酬的馬勇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現在我也找到了新的工作,特別感謝賽罕區勞動監察大隊的幫助!”

像這樣的案件,賽罕勞動監察大隊每年都會處理很多。“接到舉報案件,我們會進行屬地核實,然後對案件投訴人和被投訴單位進行調查,核實拖欠金額、工資情況等。如果情況屬實,我們會對被投訴單位下達整改通知,若未按照期限清欠農民工工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我們會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進行立案調查。”賽罕區勞動監察大隊副大隊長李嚮明告訴記者。

回眸2019丨討薪年成為安“薪”年! 賽罕區努力讓農民工放心回家過年......


回眸2019丨討薪年成為安“薪”年! 賽罕區努力讓農民工放心回家過年......

實名制管理平臺的建立意味著所有項目在開工前,建設單位都必須要與負責為農民工發放工資的銀行簽訂協議,設立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配備實名制平臺系統設備,並及時完成實名制信息採集。王建剛說到:“這個平臺由人社部門、住建部門、銀行及相關項目施工企業四方進行聯動監控,人社部門定期對平臺上各個項目企業的工資發放情況進行督查,確保農民工工資足額按月發放。”

除此之外,賽罕區人社局還與多個部門進行聯動。通過與區公安分局聯動,全年移送公安機關2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並完成了法院執行的全過程參與。通過與區檢察院聯合開通綠色通道,為農民工維權提供法律援助。通過區住建局、城管局等部門聯合,開展日常執法檢查3輪,聯合執法檢查2輪,專項檢查3輪,加大對惡意欠薪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於數額達到認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標準的或者因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引起群體性事件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企業和法人代表,我們會將其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讓失信企業‘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同時,我們也提醒廣大農民工朋友要儘可能通過正規渠道就業,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欠薪發生,勞動者可以通過賽罕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對外公佈的投訴電話、投訴信箱、接待窗口或網上投訴渠道維權。”賽罕區勞動監察大隊大隊長張文文向記者說到。

2020年,賽罕區將繼續採取多種方式,確保治欠保支的各項制度落實,做到各項制度“放下來,接得住”,營造“公平正義”的用工環境,全力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