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全年人均處置信訪舉報4300餘件,這個團隊是怎麼做到的?

甘肅省紀委監委信訪室——用辛苦換來群眾幸福



全年人均處置信訪舉報4300餘件,這個團隊是怎麼做到的?

甘肅省紀委監委信訪室幹部接待來訪群眾。王彬 攝

對待工作,他們嚴謹細緻、一絲不苟;對待生活,他們陽光樂觀、積極向上;對待群眾,他們服務熱情、態度誠懇。這個先進集體就是甘肅省紀委監委信訪室。

2019年,省紀委監委信訪室共受理信訪舉報48002件,接待來訪群眾3305人(次)。2人分別獲評“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個人”、省紀委監委機關優秀共產黨員,1人記三等功。2017年,信訪室獲評“全省信訪工作先進集體”,2018年,信訪室黨支部被省紀委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用真誠贏得群眾信任

“信訪室共有11名幹部,其中不少都是85後、90後,平均年齡不超過35歲。別看他們年輕,但個個都能獨當一面。”甘肅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張雲生告訴記者。

“我們村的村幹部有問題,這事你們管不管?”去年年底的一天,來訪大廳5號窗口前,一位老人攥著舉報材料,情緒十分激動。

見狀,接訪幹部小趙連忙扶著老人坐下:“大爺,您別急,只要情況屬實,我們一定管到底。”

仔細看過材料後,小趙耐心地向老人解釋道:“您反映村幹部在貧困戶認定、低保發放中優親厚友以及貪汙退耕還林補助款的問題,我們會盡快按照程序移交;但關於新農村建設補助資金髮放金額不一致的問題,有可能是因為標準不同所導致的,您先諮詢清楚當地的發放標準和發放條件,如果確認是被剋扣了,再來找我們反映。”

“你這個小夥看著年紀不大,說話辦事卻挺可靠,我聽明白了,多謝你啊!”老人握了握小趙的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我是2019年3月通過遴選進入信訪室的,之前一直從事群眾工作,每天都與群眾直接打交道。”在小趙看來,做信訪工作最關鍵的就是要用群眾思維看待問題,“接訪時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多說讓群眾聽得懂、容易接受的話。”

“對待群眾信訪舉報,無論事情大小、無論反映問題涉及的幹部職級高低,我們都會拿出足夠的耐心,聽群眾倒苦水,為群眾排憂解難。”小趙說,“能用自己的辛苦換來群眾的幸福,很值得。”

為了讓信訪群眾“最多跑一次”,信訪室依託檢舉舉報平臺的實時查詢功能,將信訪件的辦理進度與結果及時告知信訪群眾。對於不能現場查詢辦理情況的,聯繫當地紀檢監察機關核實情況,跟蹤辦理進度,並督促辦理部門儘快向信訪群眾反饋結果。

12388檢舉舉報電話平臺上線後,負責接聽電話的小梁每天面對的都是幾乎從不間斷的電話鈴聲:“基本上一坐就是一天,忙起來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一天下來能接上100多個電話,嗓子啞了不說,耳朵也一直嗡嗡作響。”

儘管工作辛苦,小梁依然以飽滿的精神守候在電話旁邊,傾聽群眾的訴求,為群眾釋法說理、傳遞正能量:“信訪舉報熱線是黨和群眾的連心線,線的這頭是紀檢監察機關,線的那頭是群眾。一通電話可能只是我每天工作內容的百分之一,但對於信訪人而言,卻承載著百分之百的期待。”

用行動踐行為民初心

甘肅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近年來,省紀委監委信訪室緊盯扶貧領域腐敗問題,不斷加大跟蹤督辦力度,一批涉及群眾利益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及時得到查處。

“幹信訪工作,三樣東西必不可少:過硬的業務水平、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2019年,信訪室人均處置信訪舉報4300餘件,信訪室各個辦公室裡的燈光經常亮到深夜。

為進一步提高信訪舉報件的辦理質效,信訪室幹部在轉送信件時加強篩選研判,對可查性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舉報件發函督辦。

不久,一封反映某縣勞務辦主任借合作培訓名義虛報套取國家扶貧項目資金的舉報件,擺上了信訪室幹部小許的案頭。

“紀檢監察干部的初心使命就是始終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必須堅決維護黨的紀律、維護群眾利益。”小許第一時間找到室主任彙報情況,信訪室迅速向相關市州紀委監委下發了督辦函。

最終,該縣勞務辦主任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依法移交檢察機關提起訴訟,其他相關人員也受到了相應處理,當地群眾拍手稱快。

“我認為業務範圍外的信訪舉報件最好不要錄入辦理子系統,即使錄入了也意義不大,而且系統裡也有範圍外計數的功能。”

“我覺得還是應該錄入,一方面是為了規範數據錄入,另一方面是可以向舉報人解釋清楚業務範圍外信訪舉報件的轉送去向,讓群眾知道自己應該去哪裡解決問題……”

在去年7月召開的例會上,信訪室幹部小王與小姜針對業務範圍外信訪舉報件是否應該錄入系統的問題展開了一番“辯論”。最後,大家接受了小姜的建議,採取了將業務範圍內外信訪舉報一併錄入系統的做法。

類似這樣的場景,在信訪室裡屢見不鮮。每當遇到疑難問題時,幹部們都會聚在一起集思廣益、解剖麻雀,討論得熱火朝天。

“一條看似不起眼的問題線索,可能會牽扯出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大問題。信訪無小事,對待工作要全力以赴。”近日,信訪室幹部與工程師加班加點研發的擁有8000多個評分指標點的信訪舉報評估篩選系統已投入運行,為推動信訪舉報研判提質增效提供助力。

用真情做好信訪工作

“錄入系統時要按照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反六大紀律問題,職務違法及職務犯罪情況的順序依次錄入,註明十九大前還是十九大後,把關鍵字選準、選全,扶貧領域的要全件掃描。”辦公桌前,信訪室幹部小任正在為“以崗代訓”幹部小楊逐條講解檢舉舉報平臺辦理子系統錄入的標準和要求。

全年人均處置信訪舉報4300餘件,這個團隊是怎麼做到的?

信訪室幹部與“以崗代訓”人員研討信訪舉報業務。

“以崗代訓”是省紀委監委信訪室實施的業務骨幹培訓計劃,旨在為市州和縣區紀委監委信訪室培養“種子選手”,讓他們把好經驗、好做法帶回去,為全面實施分級錄入打下基礎。

在2019年9月舉辦的全省紀檢監察信訪舉報業務培訓班上,信訪室年輕幹部人人上講臺、個個當老師,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為基層信訪幹部講授了一堂堂別開生面的業務課。

“他們的講課風格風趣幽默,實用性很強,聽了以後收穫很大。”課間休息時,一位市州紀委監委信訪室主任評價道。

年輕幹部的成長,離不開信訪室“傳幫帶”的好傳統。

“這幾個標題不太準確,還要再斟酌斟酌。另外,行文時的語言應該更精練一些……”接到信訪室幹部小陳送來的材料後,趙處長耐心為他指出了需要改進的地方。

“信訪工作是紀檢監察機關的第一道程序和基礎性工作,是紀檢監察機關獲取問題線索的主渠道,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這項工作。”趙處長語重心長地告訴小陳。

小陳是一名來自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的幹部,此前對信訪領域接觸得不多,業務工作還比較生疏。為了幫助像小陳一樣的新進人員儘快適應工作環境、提升業務能力,信訪室採取了“一對一”結對的方式,安排室內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幹手把手指導年輕幹部開展工作,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幫助年輕同志儘快駛入工作“快車道”。

“小劉,這幾天天氣比較冷,你最近加了不少班,抓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身體,多吃水果,增強免疫力。”午休時,餘主任對信訪室幹部小劉叮囑道。

“同事之間彼此信賴、彼此關照,氛圍特別好。”小劉告訴記者,他已經把信訪室當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多年來,甘肅省紀委監委信訪室的幹部默默堅守在紀檢監察信訪舉報一線,他們用拼搏詮釋忠誠擔當,把溫暖送給來訪群眾,在信訪工作崗位上不斷髮光發熱。(王彬、陳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