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覺得人適合自己一個人嗎,你覺得孤獨是什麼?

夾心小卷


人,其實一直都是一個人。

雖然我們生下來時,大部分都會有父母溫暖的懷抱,有親人陪伴在身邊,關心著我們,對我們噓寒問暖,時刻注意著我們。

在我們年幼時,每個家庭採取的方式不同,但我相信,絕大數的人,那時都不會孤獨的。也有個別的,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來陪著自己是爺爺奶奶,也許他們只能給我們儘可能的吃飽穿暖,其它的做不了什麼,但有人的地方,至少我們是不會覺得孤獨。

雖著年齡的成長,當我們踏出家門時,對待一個新的世界時,我們也不會孤獨,我們大部分都會選擇交朋友,哪怕脾氣再差的人,也會有那麼一,二個可相交往的人,因為人都怕孤單。孤單是與孤獨不一樣的意思。孤單隻能說明你是一個人,但你的內心並不孤獨,可以陪伴你的東西很多,有音樂,有書籍,有自己的愛好。但孤獨是不同的,是從自己的內心世界裡,湧出的寂寞和無以言述的落漠,一種不能在情緒上有共鳴時,也找不到相同類型人的一種無奈,縱是在人潮人海中,你也是孤獨的,外面所有世界都與你無關,與你相連的是自己的思想,情緒,意識。孤獨斷開了世界的聯接!這樣的人,很容易抑鬱,這樣的人,也很多有自殺的傾向。

所以,我覺得人不適合一個人,人要學會敞開自己,你可以不要求別人去理解你,但你可以試著去了解別人,包括整個世界。當我們步入老齡時,我們可以選擇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就如同最近的電視劇《幸福院》,換一種想法,也可能得到另外一種幸福呢。


愛紅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就拿這一次疫情來說,有些人在家裡面待一兩天就待不住了,有些人從剛開始防控到解禁,沒有感到任何不適,當然這除去經濟和生活壓力這些外界因素,因為每一個人能夠承受孤獨的程度都不一樣。記得曾經有一個十分火熱的網絡測評題——你的孤獨有幾級 , 十級是一個人去醫院做手術。

在這一張表裡面的每一件事情,我都親身經歷過,但是對我來說,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或者說有感覺到特別孤獨,甚至更多的時候,我覺得很多事情更適合一個人去做。


14歲的時候,我一個人從湖南到廣東去求學,23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坐票。17歲的時候,最疼愛我的媽媽離開了我,我獨立料理著媽媽的後事,身後還跟著兩歲多一點的弟弟。20歲的時候,我經歷了人生第一次歷時長達8個小時候的大手術。


很多人說人生如戲,其實我覺得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演出。那些從古至今的劇本,也不過是歷史長河留下來的真實寫照,到底是人學著戲本在活,還是戲本在照著人寫,就像到底是雞生了蛋,還是蛋孕育了雞,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不確定的答案。


年少的時候,我覺得孤單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長大以後,經歷了生離死別,我覺得孤單是一件很淒涼的事情。但是現在,經歷了家庭,工作,生活和感情的多重打磨,我覺得孤單它已經稱不上是一件事情了,至少,努力不把它想成一件事情。



那麼甜


以前我覺得就我自己會覺得孤獨。

後來接觸的人多了,我發現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我看到了父母的孤獨,看到了朋友的孤獨。

並且每個人的孤獨都是不相通的。

好幾次我試著走進他們心中。

卻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推開。


漂洋過海來抱你


小女生的時候課間上廁所都要拖著同學,那會兒喜歡熱鬧去哪裡都成群結隊,顯的人緣很好的樣子。之後早婚生子離婚,故事省略一千字,其實經歷並不多,只因敏感多思,從別人的故事裡早已看淡愛恨情仇,生活自給自足,對異性也沒奢望也沒興趣,目前生活無悲無喜心情安寧平靜,如此甚好。


用戶4544441542


心靈至交a分享快樂來回答: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生面臨的必不可少的重大課題,善待孤獨,就是善待生命。

人之初,赤條條而來,哇哇大哭,可見生的痛苦和孤獨。而後人生的道路也要自己去走,每道關卡,都要自己去決擇。縱使父母親人悉心照顧著,那火、那水、那痛、那酸甜苦辣莫不都是自己在面對,那歡樂、那悲傷、那喜怒哀愁誰又能替他去體會?人生本就是孤獨的,每個人的人生都要自己去面對。到頭來,走了,也是孤零零一個人!

孤獨卻可以成就人生,那些大徹大悟之人,莫不都是在懂得了孤獨以後。釋迦牟尼佛經歷什麼樣的孤獨呢?司馬遷作《史記》時經歷了什麼樣的孤獨?曹雪芹作《紅樓夢》時又是多麼的孤獨?魯迅先生說“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可見也是孤獨的。

有一種自由叫孤獨,有高度的靈魂大多不為世人所理解,註定孤獨!

人生需要靜下來思考,所以需要孤獨。善待孤獨,就是善待生命!


心靈至交a分享KL


萬物皆孤獨,孤獨亦是人生的常態,在人生的短暫旅程裡,你時常友人作伴,卻總是覺得孤獨難訴衷腸,於是時常一個人去享受生活的苦難,面對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挫折。有時候孤獨是人山人海中的形單影隻,看似喧譁而又靜默;有時候孤獨是燈火闌珊下的一盞瑩火,雖萬千燈火仍覺黑暗。我是茫茫大洋的一葉孤舟,劃破黑暗面向朝陽。浮躁的世界看似熱鬧繁華,可在浮華的外層之下孤獨卻暗流湧動。我想形單影隻並無不妥,除己之外皆是過客。我自幼體弱多病,加之右眼不能視物。看遍了“朋友”在艱難掩飾的表情下一絲絲異樣眼光,自始至終都有一種遜人一籌之感。我想這是一種自卑,也是一種孤獨。我的父母一邊操勞著生活,一邊為我四處求醫,可是吃盡力苦頭。他們終要離我而去,我終將獨自面對生活的種種蹂躪,即使終有一日有兒有女,我想我依然孤獨。孤獨不是一種墮落,也可以是鮮花和陽光的源泉,人生最大的意義在於在孤獨的常態中找到存在的意義,於是學會了享受孤獨,在孤獨的人生中製造溫暖給予更多孤獨的人,因為明白眾生孤獨,於是更加明白給人暖陽,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陌生人,在孤獨的人生裡希望你能找到你的閃光點,去照亮每一個孤獨的靈魂,讓你的周圍滿是鮮花和暖陽,讓眾生因你得福。也希望你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幸福,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快樂,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快活。願在孤獨的人生中持一份操守,在孤獨的人生中找到屬於自我的快樂,不再害怕被生活的蹂躪喪失自我,亦不放棄每一個孤獨的靈魂。




秋拾文集


孤獨亦是人生必修課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人的一生以追求身與心的自由為最高需求和最高境界,人當然愛生活,愛生命,追求愛情,因為沒有人愛孤獨。而當愛情變成拋棄與背叛,生活變得必須一個人獨自承擔,我也會義無反顧。

孤獨寂寞是無人相伴的旅程,它使空虛的人孤苦,使淺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

許多人都怕孤獨寂寞,無論對於誰,寂寞與否,取決於有無所依的心境。高雅的人獨處靜隅,或賞文或聆曲,則是一番清逸的享受。

在命運的航程中,人都可能有那麼一段孤獨的時光。有人會一帆風順,也有人會坎坎坷坷。一帆風順者,如碧海泛舟,難有心旌獵獵的動魄之喜,一旦生活之舟擱淺,寂寞的難堪便會長驅直入,衍化成無數的噬齒之情。坎坷多桀者,如攀山行棧,一息尚存,壯心未已,一路方卉虉草,奇險風景,自有難得的人生體驗。這是磨礪,是財富,他已咀嚼了人生,踏碎了寂寞。

觀世之有成者,大多都耐得住寂寞,因為他們在浮躁、功利、奢華、喧囂面前,毅然保持著清醒和理智、平和與淡然的心態。潛心做自己的事,走出了自己選擇的一片天地。

人無論是修身修性,抑或成事立業就必須耐得住寂寞,就必須以淡然的心態面對生活,拋開所有的名聞利養,堅持不懈地去追求你的夢想。人生需要寂寞,寂寞是一種考驗,寂寞是一種堅守,寂寞是一種歷練。懂得寂寞的人會感到寂寞不等於孤獨,耐得住寂寞,當你的內心足以撐起無邊的孤獨與寂寞時,也是你內心豐富之時,才會感悟人生的真諦,讓人睿智而深沉……


非洲觀察與思考


人終究是群居動物,因為害怕孤獨而演化出來的群居動物。

群居性的動物,演化到了今天,卻越來越孤獨,是的,至少作為一個整體而言,人類何其孤獨呢,哈勃太空望遠鏡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對著浩瀚無垠的星空,乞討般的投射出人類的目光,卻沒有看到任何有價值的星塵間的波瀾,1990年,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60億公里處,拍下了地球的相片,在靜默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粒微塵。

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於是感嘆到:在這個小點上,每個你愛的人、每個你認識的人、每個你曾經聽過的人,以及每個曾經存在的人,都在那裡過完一生。

這便是人類這一族群的孤獨,我們總是希望看到一個富有生機的宇宙,但是現實給我們的是冷冰冰的黑暗和冷漠,旅行者還能走多久呢?旅行者還要攜帶著地球的希望和人類的孤獨走過多久的旅途呢?旅行者的路,就像《邊城》的結局,那個人也許明天回來,也許永不回來。

回到我們個人吧,身為群居動物中的一員,是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開始品嚐孤獨的果實呢?不是說好了,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麼?是的,就是我們開始衣食無憂的時候。想想吧,在遙遠遙遠的星空之下,為了躲避捕食者,為了躲避天災,為了生存下去,人類這一渺小的族群才開始聚集到一起,在這一期間,沒有人會去思考孤獨,因為孤獨便意味著死亡,孤獨對那時的人類太空了,沒有任何的意義,直到人類開始,慢慢地站在了食物鏈的頂點,踩著腳下的土地,狂熱的叫喊著要征服自然,這個時候才有人開始思考孤獨。是什麼造就了我們的孤獨呢,是荒野下的累累白骨。

但是,個人的孤獨和人類總體的孤獨,表現出來,其實是同質的情緒,只是前者是基於個人的主觀意識的體現,而後者是至少目前而言的客觀觀測事實。會有人適合孤獨的活著麼?我想總是會有的,人類是一種適應性極強的動物,適應孤獨,也就被稱為合適了,但我還是希望不要有人成為一座孤島,如果已經是一座孤島,也請努力地靠近大陸吧,陸地上,總會是有不同的風景的~

我們可以享受一個人的旅行,但也請不要忘記高飛的雁群,孤獨雖好,可不要貪

杯哦~


熙月之華


往小了說的話,有些人以前怕孤獨,慢慢的適應孤獨,後來習慣孤獨,最後他會享受孤獨,孤獨是常態,也是生活,它就是一個讓你守著自己的生活去等待一個能打破你生活平靜的人的狀態!

有那麼一部分人會利用孤獨讓自己變得強大,因為孤獨的時候,反而是一個人閒暇時間最多的時候。而另一部分人面對孤獨的時候,滿腦袋的負面情緒,那種孤獨感會讓這種人除了整天胡思亂想做不出任何有意義的事情,怎麼說,這就是一種生活態度!



西北文小生


答:一般來說,每個人最初的來和最後的去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但是,現代社會每個人又是互相依存,彼此依賴的。所以,一個人適不適合一個人,是相對而言的。一個人孤不孤獨,也是一時的、瞬間的感覺。尤其現代社會,只要有一點學習能力,即使選擇單獨一個人生活,一般也不會感覺孤獨,相反會感覺更自由自在,心裡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