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請問現在俄羅斯的國力能否控制整個歐洲地區,為什麼?

香堂風子


不能。古語有云“鯤太大,一鍋燉不下”,同理,歐洲太大,俄國一口吃不下。

軍事。歐洲受美國保護,北約共同防禦,實質就是防禦俄國,常規武器俄國不佔優勢,核武器質量不如美國,數量和美國相當,基本處於戰略平衡狀態,即便美國撤出歐洲,英法兩國也是核大國,不可能坐視俄國控制歐洲。因此,最簡單粗暴的軍事手段控制歐洲行不通。

文化。硬實力不行可以嘗試軟實力,雖然俄國自視為歐洲國家,但是並不被廣泛認可,文化上歐洲人視俄國為“非歐洲”,這就類似於土耳其一直想“脫亞入歐”,但是歐洲(歐盟)是“基督教國傢俱樂部”,文化認同上沒法接受土耳其。同理,俄國給歐洲人感覺是“披著白人外衣的亞洲人”。以晦澀難懂的法國電影為例,法國人在文化領域自視甚高,認為美國拍的電影沒文化,對於先進的美國尚且如此,對待相對落後的俄國,自然更是難以接受。

經濟。俄國經濟總量在世界排名前十名以外,單個對比不如英法德等歐洲大國,整體對比歐盟,差距更懸殊。沒錢,拿什麼控制歐洲?歐洲數億人口,數倍於俄國,“金豬國家”希臘可以全民公投欠債不還,德國作為歐洲老大(經濟)還能應付,俄國的經濟實力比德國如何?能應對全歐的債務危機?

綜上,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尚且沒有控制整個歐洲,擬收購格陵蘭島被丹麥婉拒,俄國的經濟總量只有美國十幾分之一,哪有底氣去運作這件事?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做不到。別說再去控制歐洲,在當前西方經濟封鎖、政治孤立、軍事對抗的情況下,俄羅斯能夠守住自家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實屬不易,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去控制歐洲地區?
演習中的俄羅斯軍隊

如今俄羅斯經濟復甦乏力,國家GDP總量曾一度被韓國超越。早知道俄羅斯國土面積可是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將近兩個ZG大,各種資源數之不盡,人口也超過一億,兩倍韓國有餘,真所謂要地有地,要人有人,但經濟就是上不來。這當然有被制裁的因素,但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依賴資源出口,結構改革遲遲不見成效才是主要原因。而這是可以追溯到蘇聯時代的老毛病了。
俄羅斯軍費開支佔GDP比例高居世界第三

退一步說,想要控制歐洲,最起碼得有強大的武力吧!但目前俄羅斯受挫於經濟疲軟,已經拿不出更多錢來給軍隊更新換代了。據外媒報道,俄羅斯2018年全年軍費開支約631億美元,佔GDP比重為3.9%,排在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之後,位居世界第三。如此沉重的軍費負擔,對復甦緩慢的經濟而言無疑雪上加霜。俄羅斯也想多挪到軍費給軍隊,但奈何倉中無餘糧。


俄羅斯軍隊

目前俄羅斯海軍空有一個大體格,但內部零件都已經老化。歐洲國家雖然規模不大,即使是數一數二的英國海軍,主力軍艦也就那6艘45型驅逐艦外加10來艘23型,除此之外就是處於“裸奔”狀態的2艘“女王”級常規動力航母。但相比俄羅斯海軍,歐洲各國的優勢在於軍艦新,現代化戰力較強。再加上歐洲向來技術出色,軍費充足,這正是俄羅斯最大的短板。
歐洲海軍


可以說,在當今這個歷史時刻,如果歐洲真正能夠聯合起來,總體軍力並不遜色俄羅斯。俄羅斯想要西進控制歐洲,是不會得逞的。


兵者詭道也


有的,具體來說就是有個錘子!

作為一個“噬土成性”的國家,“大俄羅斯”主義陰影下的俄羅斯一直都有吞併歐洲甚至控制全世界的野心。

但就和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樣,實力的力不從心,使俄羅斯無法控制世界,甚至無法控制歐洲的最根本原因。

事實上,即便是俄羅斯綜合國力的鼎盛時期,也就是蘇聯的勃列日涅夫時代,俄羅斯的鋼鐵洪流雖然讓西歐瑟瑟發抖,卻依然沒有將紅旗插遍歐洲的可能。

畢竟,俄羅斯的敵人總比朋友多,而且希望俄羅斯當場去世的從來不計其數。再加上歷史上的俄羅斯國力始終差強人意,就更意味著俄羅斯沒有了染指歐洲的可能。

作為西方國家眼中的異類,俄羅斯自15世紀從蒙古統治下走向獨立以來,就始終被西方國家視為非我族類。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通過和拜占庭帝國末代公主聯姻的方式引入東正教,通過劍走偏鋒的方式擺脫蠻夷身份。

但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那句名言“人的成見是一座山,任你怎麼搬都搬不動”,俄羅斯的“格格不入”是註定的,縱然再怎麼打扮也沒有用,他們始終認為俄羅斯是披著白皮的韃靼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終於開始放棄融入西方的“執拗”,開始試圖“打進歐洲”,既然西方國家尤其是西歐國家不接納俄羅斯,那麼就讓他們在俄羅斯的鐵蹄下瑟瑟發抖吧。於是在彼得大帝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後,俄國開始了更加野蠻的對外擴張。

事實證明,不當舔狗後的人生確實陽光明媚,俄羅斯這種類似於楚國“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的做法,讓俄羅斯有了野蠻成長的空間,國土面積空前廣大的俄羅斯終於讓西歐國家膽戰心驚。

歷史上的俄羅斯最接近歐洲之王的時期是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期間。因為沙俄拖垮了拿破崙帝國,從而一躍成為“歐洲憲兵”,但其後的俄羅斯就一蹶不振,直到一戰期間的崩潰。

沙俄的崩潰給了無產階級革命成功的歷史契機,蘇聯也由此建立。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下,蘇聯再度逆勢崛起,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強國。

二戰結束後,蘇聯雖然元氣大傷,但獲得得更多,由此一躍成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而成為超級大國的蘇聯自然再度有了向外擴張的強大實力,鋼鐵洪流就一度是西歐國家的噩夢。

但,更加強大的美國始終是西歐國家的保護傘,而且西歐國家的站位只是關係到美國霸權的穩固程度,所以美國必須保證西歐在手,霸權我有,這是蘇聯平推歐洲的最大障礙。

而更令俄羅斯尷尬的是,1991年,令西方國家膽戰心驚的蘇聯轟然解體,昔日紅透半邊天的共產主義陣營煙消雲散。俄羅斯還沒有來得及將紅旗插遍歐洲甚至世界,自己就“因病去世”了。

蘇聯解體對俄羅斯的打擊是空前的,俄羅斯不僅失去了5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幾乎所有優良出海口,還失去了超過5000萬人口。而且更要命的是,蘇聯幾十年來苦心孤詣的工業體系因蘇聯解體以及西方資本和寡頭集團的吃裡扒外而不復存在,俄羅斯徹底淪為出賣資源為生的國家。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俄羅斯的開國領袖葉利欽雖然是一個出色的破壞者,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建設者。面對在斯大林模式下積重難返的俄羅斯,葉利欽堅決擁抱西方,並推行完全不符合國情的“休克療法”,其結果就是俄羅斯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而在葉利欽天怒人怨的情況下,為挽救統治,葉利欽勾結七大寡頭,將俄羅斯帶上了寡頭政治的不歸路。還在寡頭集團興風作浪的情況下,俄羅斯內不能給民眾麵包和牛奶,外不能抵禦外敵入侵和滲透,俄羅斯每況愈下,行將崩潰。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為防止死後被清算,葉利欽選擇在1999年的最後一天將權杖交給普京,俄羅斯由此進入普京時代。

普京上臺之初,依然不死心地要求加入西方,在三次被無情打臉後,普京終於死心。而恰逢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國際油價一路飄漲,在普京不遺餘力清算七大寡頭的情況下,石油紅利讓俄羅斯賺得盆滿缽滿,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綜合國力才得到了較大恢復。通過南奧塞梯戰爭、克里米亞事件以及介入敘利亞內戰等方式,俄羅斯再度成為令西方國家忌憚的世界大國。

但,時勢造英雄的普京沒有能力打破“寡頭集團”的模式,更沒有能力恢復蘇聯的榮光,而這種對俄羅斯的修修補補根本不可能讓俄羅斯脫胎換骨,所以縱然俄羅斯國力恢復元氣,但依然和蘇聯有著十萬九千里的差距,這意味著俄羅斯不僅不可能向歐洲擴張,反而被不斷壓縮。

為增強歐洲各國的向心力,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為歐洲國家樹立的“大灰熊”,所以他們對俄羅斯的深惡痛絕也註定了俄羅斯不可能成為歐洲之主。

以天然氣管道為觸鬚地能源擴張也許轟轟烈烈,但對於統治歐洲依然沒什麼卵用。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控制歐洲?題主咋想的,即便是在蘇聯全盛時期,俄羅斯也不過是控制了小半個歐洲(東歐五國)。現在的俄羅斯就不過是勉強維護自己的底線而已,又何談控制歐洲,歐洲三強德國,法國,英國除了在軍事上遜於俄羅斯之外,在其他任何方面都可以說是碾壓俄羅斯,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話更像是競選口號,而非事實。

斯拉夫人似乎天生不會做生意,經濟都不強大。蘇聯經濟是政府的強制性推動下發展。並非自身建設的發達。但我們也必須承認的是,俄羅斯有深厚的底蘊和發展潛力。一個國家最大的財富就是他有多少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人口。這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大計,俄羅斯的高素質人口總和跟日本差不多,僅次於美國高於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判定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發電量,中國位居世界第一,佔全球發電量四分之一!俄羅斯發電量世界第四(美國、印度)。但這些不足以表白俄羅斯經濟的發達,現在俄羅斯的GDP是排名第11名。

現在的俄羅斯可謂虛弱不堪 ,完全是吃蘇聯的老本,而且老本已經吃不了幾年了。在國際地緣領域,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基本上喪失殆盡。歐洲更是無俄羅斯立錐之地,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在防範,厭惡,警惕俄羅斯,愛沙尼亞(前蘇聯加盟國)居然向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知道不可能,就是為了噁心俄羅斯,可見俄羅斯在歐洲國家的“人緣”之差。只能說蘇聯以及他的輝煌已經無法再現,俄羅斯只有未來。至於說俄羅斯的未來是否是光明的。我們誰也無法確定。但普京誓言俄羅斯到 2024 年真正躋身世界五大經濟體行列。這個目標很難。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位居世界第二,但要成為歐洲的大國僅僅依靠軍事是不夠,他必須喲啊具體巨大的感召力和道德力量,但這些必須以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基礎。發財立品不僅適用於個人,也適用於國家,而俄羅斯在歐洲國家的眼裡是野蠻代名詞,對土地有無限的貪婪。使得俄羅斯根本在歐洲沒有任何盟友可言,而且俄羅斯缺乏美國那種殺人不見血本事和控制國際輿論的能力。俄羅斯的政治外交力已經大大不如蘇聯時期,在歐洲已經沒有“代理人”了。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是二流國家。國際社會把俄羅斯評價為‘非西方’的發展中國家。俄羅斯現有實力只能關注與本國事務相關的國際問題,沒有能力提出或解決更多的國際事務的能力了。美國評價俄羅斯現在只是一擴大的沙特並不為過。

但就未來的發展來。俄羅斯還是很發展機會的。或許會長期衰退,但俄羅斯始終具有為西方製造麻煩的能力。任何小看俄羅斯都必須付出慘重代價。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完全不可能!就算不考慮美國因素,英、法都是核大國,誰願意爆發核戰爭?打常規戰爭的話,靠的是國家的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這些俄羅斯都比不了歐洲;雖然現在歐洲軍事實力不如俄羅斯,那是因為有美國在那裡守著,如果沒有美國守護著歐洲,歐洲當然要加大軍事發展力度,強大的工業和厚實的經濟不是俄羅斯能比擬的。俄羅斯若膽敢入侵歐洲,就會促使歐洲人的團結;一個團結而又有核武器、工業、經濟強大的歐洲更是俄羅斯的惡夢。


論道今朝


即使歐洲沒有美國的存在,北約解散,歐洲也會重新組織新的歐洲防禦體系,即歐洲聯軍。

以俄羅斯目前的國力和軍事實力,如果硬要對抗整個歐洲,是不可能的,因為目前俄羅斯除了在核武器佔優勢之外,在常規兵力上並不佔優。

這就事為什麼歐洲幾個大國,幾年來與俄羅斯走近的原因,而美國怕這種趁勢越來越盛,才鼓搗出烏克蘭這場戲來阻止歐洲與俄羅斯走近,通過逼歐洲制裁俄羅斯,以求斬斷他們的聯繫。

俄羅斯想控制歐洲並有能力控制歐洲,是美國人說的,即俄羅斯威脅論,製造這個威脅論的目的,就事達到繼續控制歐洲,一旦俄羅斯威脅論在歐洲消退,美國和他的北約都會在歐洲消失。所以才有美國鼓動原蘇聯衛星國和俄羅斯鬧矛盾,以求激化歐洲與俄羅斯的關係,自己從中漁利。


何義575



驕然


俄羅斯領土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是第一,其軍事又那麼變態,要和其他歐洲國家單挑應該沒什麼懸念了。 問題是,俄羅斯和歐洲單一國家比沒啥意義,它面對的是整個它勢力範圍以西以南以北的歐洲,就有點力不從心了,況且有世界上號稱第一的軍事強國美國的身影,我感覺俄羅斯想控制整個歐洲是不現實的,但影響歐洲其能力與北約抗衡是肯定的!


宏達園林


不能。戰線太長!沒有極強的財力那是辦不到的!💐💐


手機用戶唅笑


和平共處,難道不好嗎?為什麼要去控制歐洲。我相信俄羅斯也不是這麼想的,他只想和歐洲互利共贏,不要成為敵我關係。敵我關係存在是因為美國對歐洲的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