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一碗“毒麵條”背後是家庭教育的“頑疾”:你的溺愛,會毀了孩子

大多數家庭中,對於孩子的吃穿用度,父母都會盡量提供最好的。尤其是從小過苦日子的父母,更是出於一種補償心理,對孩子有求必應。如此“富養”孩子,卻也讓很多孩子變得不知珍惜,越來越挑剔。如今,孩子“挑食”已經是個很普遍的問題了。

童童是家中唯一的小孩子,備受寵愛,因此也養成了一個毛病就是挑食,只要飯菜不合胃口,就直接撂筷子不吃了。為了讓孩子吃好一頓飯,爸爸媽媽每天變著花樣做菜,爺爺奶奶追在後面餵飯。

一碗“毒麵條”背後是家庭教育的“頑疾”:你的溺愛,會毀了孩子

有一次放學,孩子非要鬧著去吃街邊那家紅燒牛肉麵,奶奶拗不過就帶他去了。面端上來的時候,孩子直接就說:“我不吃了!”奶奶一看,原來牛肉麵上灑了蔥花,但是童童從小就不愛吃蔥花,於是奶奶說:“沒事,奶奶給你挑出來。”

奶奶好不容易把面裡的蔥花都挑乾淨了,童童剛吃了一口,又不幹了:“裡面還是有蔥花的味道,一點都不好吃。”

這動靜傳到了麵館老闆那裡,出來一看,不高興地說:“小朋友,這面哪裡不好吃,不喜歡就換一家,別在這影響我的生意!”

一碗“毒麵條”背後是家庭教育的“頑疾”:你的溺愛,會毀了孩子

童童沒被人這麼“教訓”過,立刻就不出聲了,奶奶看不得孫子受“欺負”,“呸!你家的面就是不好吃,所以我孫子才不愛吃,我去告訴街坊鄰居,以後都別來你家吃了。”

說完奶奶就踢開凳子,一邊拉著童童走,一邊說:“街邊這些東西不乾不淨,吃了還有問題,奶奶回家給你做好吃的。”

一碗“毒麵條”背後是家庭教育的“頑疾”:你的溺愛,會毀了孩子

與其說這碗麵條不好吃 ,倒不如說這碗麵條是“有毒”,揭露了大多數家庭的通病——家長的溺愛,會毀了孩子。


一碗“毒麵條”背後是家庭教育的“頑疾”,家長有哪些溺愛孩子的行為?

①無原則護短

“孩子還小,你一個大人跟他計較什麼!”當熊孩子作妖的時候,就有家長站出來無原則地護短,拿著這一套說辭來縱容孩子的錯誤行為,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肆無忌憚。

②百依百順

有的父母就是耳根子軟,孩子問什麼就給什麼,要是不給,孩子一哭還是會妥協。對孩子百依百順的後果就是,父母在無形之中被孩子抓住了“軟肋”,而無還手之力。

一碗“毒麵條”背後是家庭教育的“頑疾”:你的溺愛,會毀了孩子

③包辦一切

孩子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會養成依賴父母的壞習慣,還有的父母怕孩子在學校受累受苦,三天兩頭噓寒問暖,為孩子包辦一切 ,就會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

④小題大做

孩子學走路的時候,磕磕絆絆總是有的,父母一見孩子摔倒就去扶,反而讓孩子很難學會走路。同理,在孩子成長 的過程中,父母總是過分注意、小題大做,孩子也很難學會獨立。

一碗“毒麵條”背後是家庭教育的“頑疾”:你的溺愛,會毀了孩子

​作為家長,你有以上溺愛孩子的行為嗎?對於被寵壞的孩子,應該怎麼教?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