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鵪鶉怎麼養?

一葉輕舟躍軍


說起鵪鶉估計很多人都不陌生,我們吃的鵪鶉蛋、炸鵪鶉等很多菜都離不開它們,鵪鶉產蛋率非常高,據說高產的能達到年產420多枚,不僅如此,鵪鶉的肉也是一種具有保健功能的美味,那麼鵪鶉怎麼養呢?下面我就以河北省目前養殖較廣的隱性白羽鵪鶉為例向您介紹。

鵪鶉屬鳥綱、雞形目、雉科、鶉屬,是舉世公認的高產高效特禽。鵪鶉體型小,性成熟早,產蛋多,飼料報酬高,耐密集型飼養,既適於家庭經營又適於工廠化、產業化生產。

一、鵪鶉養殖業的經濟效益

◆產蛋高不休假。鵪鶉有產蛋之王的美譽,它的年產蛋率能達到90%,也就是說鵪鶉每年的休產期很短,年產蛋一般能達到320天左右。

◆個子小產蛋重。雖然咱們看起來鵪鶉的蛋不大,但是如果相對於鵪鶉的身體來比,鵪鶉蛋就不小了,一般的鵪鶉蛋都能達到12克左右,鵪鶉蛋的重量能佔到鵪鶉體重的8%左右,而咱們常見的雞蛋卻僅僅佔了母雞體重的3%左右,所以如果這樣對比,鵪鶉蛋自然就要很重了。

◆蛋小營養不差。別看鵪鶉蛋個子不大,但是個個卻都是營養精華,裡面富含多種氨基酸,甚至超過了咱們平時認為高營養的鴿子蛋。

◆飼養不需多用工。養鵪鶉不用太多人工,按照正常的籠養來看,一般6000只鵪鶉一個人就能應付得了,如果機械上料,機械撿蛋那就更省工了。

◆糞便也是高效肥。在如今畜禽養殖環保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鵪鶉養殖不必擔心,因為鵪鶉糞做為高效有機肥料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將新鮮糞便用來飼餵豬、魚等動物,不會產生汙染。

二、鵪鶉一生不同時期的劃分

一隻鵪鶉從孵化後直到淘汰,它的飼養週期一般都在一年左右,按照慣例,我們根據鵪鶉的生長情況給它劃分為生長髮育及產蛋期,通常在1-35日齡的鵪鶉,我們稱它為生長髮育期,這個時期又分為育雛期和育成期;35-365日齡的鵪鶉我們稱它為產蛋期,這個時期又分為產蛋前期、產蛋高峰期和產蛋後期。通過這樣詳細劃分各個時期,目的是為了讓咱們養殖戶根據鵪鶉各個時期對營養的需求不同而進行不同的飼餵管理,提高養殖效果。

三、鵪鶉不同時期的飼養管理

(一)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1.育雛設施及用具

◆育雛舍的標準。要想實現規模化養殖,必須堅持全進全出的原則,那麼這就要求要有專門的育雛舍,育雛舍可以用來育雛,也可以用來養殖剛剛引進的鵪鶉苗。因此育雛舍要求必須比較嚴格,一個是安裝有專業的大型空調,可以隨時升溫或者降溫;另外還要有專業的溼簾,可以及時加溼或者排溼。除此之外,現在標準化的養殖企業還都建有規範的殺毒燈,方便在鵪鶉苗全進全出前後進行全方位的消毒殺菌。

飼餵用具的準備。為了方便管理,平衡接受陽光和溫度,建議養殖戶在育雛階段採用單層平網的育雛方式。單層平網育雛光照好,溫度均勻,雛鶉發育整齊,糞便汙染少,便於管理。比以往的多層育雛籠育的鵪鶉苗更整齊。平網的大小一般根據咱們育雛的規模來確定,把握的一個原則是:每平方米平網不能多於30只鵪鶉苗;除此之外,咱們還要準備育雛料塔和飲水器,飲水器建議大家採用全自動的,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鵪鶉苗隨時喝到清潔的飲水,還能防止一旦管理不到位缺少了飲水,讓鵪鶉苗發生渴死現象的發生。

2.進雛前的準備

◆消毒要全面。準備好了飼餵用具,接下來就該進行消毒了,消毒工作一般在選購鵪鶉苗前48小時進行,可以採用殺毒燈消毒,如果沒有安裝的話,也可以採用在育雛舍密閉燻蒸甲醛,原則上按照每立方米育雛舍用甲醛40毫升。在摻兌少量水後放置在爐火上加熱蒸發,再封閉24小時才可以進行入鵪鶉苗。

◆吃喝要備足。在封閉消毒的時間,咱們還要及時給鵪鶉苗準備好吃喝,小鵪鶉苗由於前期腸胃發育還不健全,消化能力比較差,所以飼料一定要準備粉末型全價飼料;此外還要準備好溫水以及高錳酸鉀溶液、青黴素等藥液。

◆種苗要選好。鵪鶉苗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養殖收益的高低,因此咱們在選購鵪鶉苗的時侯一定要選擇專業的企業進行購買。選擇的時候要選擇毛色光鮮,眼睛有神,臍帶癒合良好的鵪鶉苗。

◆運輸要留神。如果鵪鶉苗生產廠家不能負責運輸的話,咱們還要對運輸環節進行細緻安排。在運輸中一旦發生應激,或傷寒、傷熱都會造成鵪鶉幼苗的損傷,還會影響它們的體質以及今後的發育成長。在運輸過程中首先要保證鵪鶉苗的呼吸暢通,可以採用專業的運苗盒,以利透氣。鵪鶉幼苗運輸過程中既要保溫又要通風,防止過熱捂死,過冷感冒。因此建議大家如果冬季購買鵪鶉苗要選擇中午氣溫較高時運輸,夏季則要選擇早晨或氣溫較低時運輸。如果長途運輸,老鄉們在運輸過程中還要記得經常檢查包裝盒內鵪鶉苗的溫度,時刻保證運輸車內的溫度適宜。

◆開口要精準。鵪鶉幼苗到達育雛舍後,要抓緊進行第一次飲水和餵食,在養殖上叫開口。鵪鶉苗的開口水一定要在入舍後就開始,小鵪鶉的第一口水要求飲用0.01%的高錳酸鉀溫水,讓其自由飲用,讓鵪鶉苗喝高錳酸鉀水的目的是為了清理鵪鶉苗腸道消滅腸道細菌。到第二天和第三天,就要按照每1000只鵪鶉苗用80萬單位青黴素8支的標準讓小鵪鶉自由飲用青黴素水。為預防鵪鶉白痢的發生,到了5-10日齡,咱們每天就要為鵪鶉苗準備氟哌酸水1次,這樣通過10天的飲水後,11日齡就可以自由飲用普通水了。

開口除了包括第一次飲水,也包括第一次開食。開食要在飲水後進行,開食的早晚對雛鶉的生長髮育影響很大,原則上宜早不宜遲,一般多在出殼後24小時內進行。開始時可用碎小米飼餵,2日齡後可換用營養豐富的全價飼料,建議自己配料比較合適,配方可以選擇:玉米49.75%+豆餅29.84%+魚粉14.9%+麩皮2.98%+骨粉2%+維生素A 0.2%+食鹽0.2%+微量元素0.1%+多種維生素0.03%。為了引導鵪鶉自行開食,1-5日齡飼料可撒在經過消毒的與飼料顏色反差明顯的粗布上,面積為育雛籠面積的十分之一左右,撒料厚度以0.5釐米為宜。

◆溫度要穩定。吃喝拉撒安排好了,也不能忽視育雛舍的溫度問題,鵪鶉苗對於溫度非常敏感,因此咱們儘可能保持定期恆溫,根據鵪鶉的大小保持相應的溫度。一般建議13日齡溫度保持在 攝氏38-39度, 4-5日齡時溫度保持在攝氏36-37度,6-10日齡的時候保持溫度在攝氏35度,隨著鵪鶉苗日齡的增加,最終鵪鶉養殖保持在攝氏30度基本就可以了。

◆光照要充足。鵪鶉體型小,但是其成熟期較短,正常情況下達到35日齡便算髮育完成了,這時候就可以開始產蛋了。為了保證鵪鶉發育過程中身體能量增加,在養殖中我們要通過增加光照,促使它正常成熟。充足的光照可以促進鵪鶉的不斷採食,一般要求在1-5日齡時,咱們要保持24小時強光照,6-10日齡時,自然光照加上人工補光不能少於22個小時;11到35日齡時,咱們每天的自然和補光不應該低於20個小時。

◆溼度要適宜。溼度在鵪鶉養殖中也尤為重要,尤其是育雛室內的溼度更要依據鵪鶉苗的大小及時增減。按照要求,鵪鶉苗在6日齡以前,要求相對溫度要保持在60%左右;6日齡以後要保持在55%左右。

◆空氣要新鮮。小鵪鶉苗代謝非常旺盛,特別是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下,舍內鵪鶉苗呼出的廢氣、糞便中的氮氣對雛鶉生長髮育極為不利,因此必須保持舍內空氣新鮮。

(二)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鵪鶉苗飼養至20日齡,便可從育雛舍搬進育成舍進入了育成期了,這一時期為15天時間。

◆轉群的技巧。鵪鶉苗在20日齡後,咱們就要為它搬家轉群。轉群前要對育成舍進行徹底消毒,消毒方法與育雛舍相同。並應保持成鶉舍室溫與育雛舍相同,這是保證育成期成活率的關鍵因素,另外還要作到飼料飲水光照與育雛相同。這裡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上籠時要把體質強壯和弱小的雛鶉分開,體質較好的放在下層籠內,體質較弱的放在上層籠內。

◆籠具的選擇。飼養鵪鶉的籠具有很多種,大部分是立體籠具,光照差,清糞便不方便。而這種階梯式籠具克服了這些缺點,它固定方便,通風透氣性強,還可利用刮糞板機械清糞,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種籠具可根據場地的不同任意組合,一般為6層,也可組合成4層、8層,使用起來特別方便。

(三)產蛋期的飼養管理

經過35天精心飼養,小鵪鶉苗就要開始產蛋了,這時鵪鶉各器官已經基本發育成熟,我們先來看一下鵪鶉的產蛋規律。一般35日齡開始產蛋,45日齡產蛋率能達到50% , 50日齡產蛋率能達到70% , 60日齡產蛋率能達到80% , 80-220日齡產蛋率能達到95%,到300日齡產蛋率就開始逐漸退縮,基本上到365日齡基本上就到了淘汰期,因此咱們要根據這個規律來合理安排鵪鶉的飼料營養,以保證產量率的穩定。

1、產蛋期的飼料配方。

鵪鶉從小苗到產蛋僅僅用了35天,其實它的一生也非常短暫,規模養殖一般一年淘汰一次,因此在產蛋期一定要保證非常合理的飼料才能不負時光,不浪費它這寶貴的300多天產蛋期。為了提高產蛋率,我們根據鵪鶉產蛋期的營養需求特點,設計了一個飼料配比方案,養殖戶朋友可以參考使用:玉米49.68% 、 豆餅21.86%、 魚粉7.94% 、石粉5.95% 、 棉粕4.97%、 肉粉3.97% 、麩皮3% 、骨粉2%、維生素A 0.2% 、 食鹽0.2%、 微量元素0.1% 、 蛋氨酸0.1%、多種維生素0.03%。按照這個日糧配比,可以很好的保證鵪鶉產蛋期的營養需求,需要指出的是,這個配比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產蛋高峰期咱們還要適當增加玉米和豆餅的比例。

2、產蛋期的環境要求

◆溫度溼度要求:不管養殖任何禽類,溫度的控制都是一個關鍵技術。對於鵪鶉來說,溫度更是至關重要,因為溫度直接影響著鵪鶉的生長髮育,生產力,產品質量與繁殖性能等,咱們都知道鵪鶉的體型較小,抗熱能力和抗寒能力都比較差,溫度的較大變化對它們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對於產蛋鵪鶉,我們一般要求把空調控制在攝氏25-30度最好。這個溫度不但可以提高產蛋率,而且還不容易誘發其它疾病。溼度同樣也很關鍵,一般控制在60—70%相對溼度比較合理。

◆通風光照要求:畜禽養殖中,通風和保溫向來是個矛盾體,但是兩者卻不能忽略其一。保溫為了畜禽不得病,通風同樣為了讓它們更健康。鵪鶉更是如此,尤其冬季一定要堅持每天能保證兩三個小時的通風,需要提醒的是,通風的前提下,鵪鶉舍內的溫度不能降低。光照也是一個刺激鵪鶉提高產蛋率的因素之一,能夠保證鵪鶉有自然光照射是非常好的,如果鵪鶉舍不利於採光,咱們就要注意人工補光,補光就用咱們普通的白熾燈就可以,每天保證15個小時就可以了。

3、不同產蛋期的飼養管理

鵪鶉的產蛋期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產蛋初期、產蛋高峰期和產蛋後期,每個時期的管理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下面咱們就把這三個階段的側重給大家介紹一下:

◆產蛋初期的飼養管理。雖然在35日齡後鵪鶉開始產蛋,但是因為這個階段鵪鶉的身體及生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成熟,剛開產的鵪鶉蛋重量小,並且畸形蛋、軟殼蛋也比較多,這種情況很正常,大家不要擔心,因為隨著小鵪鶉的不斷長大這些情況會逐漸減少。鵪鶉產蛋初期還有一個關鍵的技術需要咱們注意,就是要防止鵪鶉過於肥胖和發生脫肛,要防止鵪鶉過肥咱們首先要注意減少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一般不能超過20%,對於脫肛問題,如果發現這種問題就要增加維生素A的補充。

◆產蛋高峰期的飼養管理。到了80日齡後,鵪鶉進入了產蛋高峰期,這段時間的產蛋率達到了90%以上,為了保證充足的營養供給,這段時間咱們要加大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一般要增加到22%,,而且要增加一次飼餵量,也就是比平時的早中晚各喂一次,增加一次熄燈後的“夜宵”。另外這段時間的光照也不能低於15個小時,當然光照時間也不能過長,否則容易引起鵪鶉的生殖系統過度發育,提前出現產蛋率下降。

◆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在300日齡後,對於鵪鶉來說這是一個產蛋高峰到產蛋衰退期的分水嶺,超過300日齡後,哪怕繼續增加日糧的蛋白質含量也不會再延長鵪鶉的產蛋高峰,因此這個階段咱們就可以隨著鵪鶉產蛋率的下降,適當減少日糧中蛋白質的供應,同時注意檢查是否有停產的鵪鶉,如果有的話儘快提前淘汰。此外為了延緩鵪鶉停產速度,這段時間咱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飼料或飲水中適量加入一些環丙沙星和維生素A,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停產鵪鶉的提早出現,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到360日齡的時候,基本全部鵪鶉已經到了停產期,這時候我們就要進行全部淘汰,適時準備新苗的引入了。

四、建立嚴格的防疫滅病制度

鵪鶉雖然以抗病力強著稱,只要保證了合適的溫溼度、飲水飼餵和光照,正常情況下是很少出現疾病,但近幾年隨著養植數量和密度的不斷加大,加上廣大養殖戶防病意識淡薄,致使鵪鶉的傳染病也不斷髮生。因而搞好疾病防治是鵪鶉養殖獲得高效益的重要保證。發現病鶉及時隔離,儘早診斷,病屍深埋或焚燒;定期進行新城疫疫苗接種;每次清理糞便後及時消毒。

五、小結

我國的鵪鶉養殖業迄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了,前幾年我們家養殖了幾年鵪鶉,對這種小動物有著獨特的感情。由於鵪鶉本身具有適應性廣,抗病力強,蛋料比低,成熟早等特點,所以鵪鶉養殖業也就成了特禽業中風險相對較小的產業。如果您要養殖,建議一定採用全進全出制。有的養殖戶把相差好幾個月的鵪鶉放在同一舍內飼養,這樣會大大提高鵪鶉生病的幾率,也不便於管理。淘汰後舊籠具及鵪鶉舍徹底消毒,間隔一個月後重新再用,希望通過我的回答,能讓您在2020年的養殖路上一帆風順。


燕趙農業


鵪鶉體型小,毛色暗,羽毛較多,雌雄體型相同,區別在於雄性頦顏色深,喉嚨部位兩側有黃褐色絨毛,常常成對出沒,而不是群居,以昆蟲和穀物為食。鵪鶉生長速度快,產蛋多,飼料要求不高,肉質細嫩,有點多多,市場情況銷售情況也是相當穩定,鵪鶉的養殖是相當不錯的想法。

那麼鵪鶉怎麼來進行飼養呢?需要注意的關鍵信息又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享一下。

飼養環境

養殖鵪鶉要給其搭建一個溫暖乾燥的環境,鵪鶉是喜歡溫暖的環境,不僅可以促進鵪鶉的生長,而且還會使鵪鶉下蛋數量提高,鵪鶉的提箱較小,在養殖的時候可以用廢舊的房子進行改造,可以搭建分層鐵籠進行安置,按照單層養殖計算,每平大概可以養殖150只鵪鶉,籠內要配置飼養槽和飲水器,當然有條件的養殖場可以配備專業的光照設備,可以充分的提高鵪鶉產蛋率。

品種選擇

鵪鶉的品種根據維度、海拔等因素分為很多品種。分為蛋用品種和肉用品種,蛋用品種有日本鵪鶉;朝鮮鵪鶉;中國白羽鵪鶉;黃羽鵪鶉,肉用有法國巨型肉鶉;莎維麥脫肉用鵪鶉。

中國白羽鵪鶉是北京農大多次雜交繁殖提純培育得來的,產蛋量每年能達到300枚左右,而且開產齡只需要45天。

日本鵪鶉成年體重110克,母鶉130克。35-40日齡開產,年產蛋量250-300枚,蛋重10.5克。

朝鮮成年鵪鶉體重125–130克,母鶉約150克。45–50日齡開產,年產蛋量270-280枚,蛋重11.5-12克左右。

法國鵪鶉肉用的是最普遍的,4個月就可以到達350g的重量。

孵化管理

挑選種蛋進行人工孵化,種蛋大約7天就會破殼而出,不出殼的話基本上就是死蛋了。孵化時要控制溫度在38度左右,同時要控制空氣溼度在百分之60,鵪鶉破殼時要增加溼度,進行噴水,要控制空氣溼度達到百分之80,破殼後絨毛乾燥後可以放入初生養殖箱內養殖。

破殼後一週左右要控制溫度36度左右,第二週逐漸降低溫度到34度左右,第三週要降低到30度左右,一個月後就可以進入正常溫度了。

鵪鶉的食物管理

鵪鶉的餵食主要是玉米粉、豆餅、魚粉、骨粉之類的混合飼料,有條件的還可以在其中加入維生素增快鵪鶉的生長和健康,這樣會提高生產成本。

養殖優勢和市場前景

投入少

鵪鶉的養殖佔地面積小,可以採用多層籠養殖,也可以進行屋內散養,飼養密度大,養殖需要的建築小,設施需求小,資金投入小,養殖鵪鶉對於人力要求低,不需要繁重的勞動力,鵪鶉的抗病能力強,而且需求的藥物開支小。

產蛋量多

蛋用鵪鶉還是肉用鵪鶉,都是40天左右就可以成熟,蛋量更是一年可達到300枚以上。

資金量要求小

鵪鶉飼養週期短,只要40天左右,投入少,資金佔用少,週轉快,平均下來每隻鵪鶉的流動資金不足2元,對於同等家禽養殖來說,鵪鶉的優勢是相當大的。

風險小

鵪鶉養殖的風險很小,投資小,週轉快,產值高,經濟效益好。

鵪鶉的前景

鵪鶉養殖前景是相當好的,人們對於蛋類一直都是非常認可的,鵪鶉蛋雖然個小,但是卻一直都佔據著相當高的營養地位,鵪鶉蛋清熱解毒還被稱之為動物中的人參,可以說是相當好的食療滋補品了。市場對於鵪鶉蛋的需求也一直是供不應求,一般市場鵪鶉蛋的價格基本上都是6元到10元一斤,網上的價格更是高的離譜。

綜上所述,養殖鵪鶉是一個小規模創業相當合適的項目,如果有這方面想法的可以小規模養殖試一試,覺得有用的話,一定要轉發、點贊、關注走一波兒!個人的經驗和認識有限,難免出現不妥之處,亦或者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裡面指出,大家一起交流,一起進步,多謝!


飛奔裡脊五花肉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問題,首先,鵪鶉怎麼養?1、鵪鶉喜歡生活在溫暖乾燥的環境當中,鵪鶉對溫度的適應能力很強在16度至30度的範圍內都可以很好的生長,溫度低於15度或者是超過30度以上鵪鶉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雌鵪鶉產蛋期間溫度要控制在20度至22度,這樣可以提高產蛋的數量。

2、鵪鶉膽子很小很容易受到驚嚇,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儘量避免陌生人,大型家畜,忽然出現過大的噪音,都會讓鵪鶉出現有驚慌,逃跑等現象出現,很容易撞傷頭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這樣情況的出現,減少沒必要的傷害。

3、鵪鶉的生長速度非常的快,出殼時體重有70克至75克左右,養殖45天至50天后就能成熟,開始產蛋,這時的體重可以到120克至125克。

(鵪鶉的繁殖技術):

1、鵪鶉養殖到120克至125克時要選擇發育良好,健康無病,體型豐滿,這樣的鵪鶉最適合當做繁育的種鵪鶉進行飼養,公母的比例在1比3也就是1只公鵪鶉要搭配3只母鵪鶉,讓鵪鶉在自然的環境當中進行交配。

2、挑選種蛋進行人工孵化,產下的種蛋時間不可以超過7天以上不然出殼率會比較低,孵化時要把種蛋放在放在25度的房間內進行預熱,然後放入孵化帶內,保證溫度為38度至39度,孵化帶的溼度要控制在百分之60只百分之65,鵪鶉破殼時溼度要控制在百分之80,鵪鶉孵化時間在15天至16天左右,破殼後絨毛風乾後可以取出來,放到養殖箱內進行暫養。

(鵪鶉的養殖管理):

1、鵪鶉在出生後的1天至6天內溫度要控制在36度至37度,7天至14天溫度要控制在34度至35度,15日至24日唯獨要控制在32度至33度,25天后溫度可以根據鵪鶉的生長情況來決定降溫,正常是每天降低一度。

2、鵪鶉在破殼後的24小時內就要開始飲水,水中要加入百分之0.01的高錳酸鉀,調製好飲水後讓鵪鶉飲用,開始飲水就要保證每天水槽中都要有清水。

3、鵪鶉的餵食配方主要有:玉米粉百分之52,豆餅百分之27,麩皮百分之5,魚粉百分之10,葉粉百分之5,骨粉百分之1,有條件的養殖戶還可以在飼料中加入維生素10克,出生1天至7天的鵪鶉每天餵食6次至8次,根據每週鵪鶉的生長情況減少餵食的次數,正常都是每週加少一次餵食。

4、鵪鶉幼苗養殖過程中要控制好密度,出生後1天至7天內每平方米可以控制在120只至150只,7天至15天養殖密度要控制在80只至100只/每平方米,15天至25天每平方米要控制在60只至80只。

5、鵪鶉破殼後每天要保證有14小時至16小時的光照條件,沒有日光可以用燈光照進行照射。

6、鵪鶉在生長過程中要除以做好圈舍的衛生工作避免鵪鶉有生病的可能。

(總結要點)1、鵪鶉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好溫度的控制,注意做好圈舍內的清理工作,在鵪鶉生長到6周後就可以進行壟內飼養啦,當然可以根據個人養殖習慣進行散養。





鄉村視野D


想要養好鵪鶉要選擇良好的種鶉,準備好鵪鶉舍,鵪鶉配種,防治鵪鶉的疾病,鵪鶉的產蛋等。

  選好優良的種鶉:

  鵪鶉要選羽毛有光澤,比較活躍精神狀態要好。要求啼聲宏亮的,看上去老是沒精神的就別選了。要不買回來影響以後的收入。

  鵪鶉舍:

  鵪鶉舍的建造光線要適中,注意通風要良好,要防止貓和蛇及鼠等的危害。一定要安裝照明設備,夜晚給鵪鶉須要有光照度,這樣可有效提高產蛋率。飼養室內本配備放置網孔大小的育雛籠、仔鶉籠、成鶉籠、種鶉籠及安排孵化間。飼養籠可用竹木和鐵製成。籠子底部應制成大小合適的網狀,以鵪鶉糞便及時能漏下為宜,間距大致為一般為1.2cm,網底要做到後高前低,還要稍帶傾斜度,便於母鵪鶉產蛋後滾出。方便拾取。別忘記設砂槽水槽,採食飲用方便。

  鵪鶉配種:

  配種一般雌鶉4個月到1年,雄鶉6個月左右最好,最好是每年要更換。鵪鶉早晚的性慾最旺,交配後的受精為最高,如有把握能人工孵化,最好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讓鵪鶉交配繁殖。

  防治鵪鶉的疾病:

  鵪鶉的疾病一般有胃腸炎,白痢,脫肛和難產等,胃腸炎由飼養不當引起腹瀉、昏迷等症狀,白痢是由沙門氏桿菌引起不食、排出的為白色有惡臭稀糞等症狀,脫肛和難產是由早產或產蛋期營養不良等引起,要每天勤觀察,發現問題對症下藥即可。

  鵪鶉的產蛋:

  在鵪鶉的產蛋期間,光照很重要。經過多次試驗,夜間給鵪鶉舍增加光照可以很好的提高產蛋率。要懸掛適合大小的電燈,以達到每日光照時間為16小時。

  鵪鶉孵化:

  鵪鶉的孵化可用人工孵化器來孵化,孵化前一定要把關好種蛋。孵化溫度一般室溫22℃為好,在胚胎將被破殼出雛時,要勤幫助胚胎活動。種蛋孵化期為17天,雛鶉出殼後12小時後就可開始喂料和飲水了。

  鵪鶉的飼料:

  鵪鶉的飼料一般是用營養豐富多樣化的各種青菜、骨粉、玉米麵、碳酸鈣、食鹽等組成的飼料。也要添加適量複合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每天要定時定量的喂4-5次,飼料要有質量保證,要不會影響鵪鶉健康哦。一般養50天左右就成熟,就可以開始產蛋銷售了。

  老鵪鶉可銷售變錢:

  每年要更換新種鶉,一年後的老鵪鶉也可大量的銷售了,可提供給各大飯店或超市等銷售點,為自己也能增加不少的收入,飼養鵪鶉一定要細心,以前預防好疾病。



來自農村的小妮


第一、鵪鶉要選羽毛有光澤,比較活躍精神狀態要好。要求啼聲宏亮的,看上去老是沒精神的就別選了。

第二、鵪鶉舍的建造光線要適中,注意通風要良好,要防止貓和蛇及鼠等的危害。一定要安裝照明設備,夜晚給鵪鶉須要有光照度,這樣可有效提高產蛋率。飼養室內本配備放置網孔大小的育雛籠、仔鶉籠、成鶉籠、種鶉籠及安排孵化間。飼養籠可用竹木和鐵製成。籠子底部應制成大小合適的網狀,以鵪鶉糞便及時能漏下為宜,間距大致為一般為1.2cm,網底要做到後高前低,還要稍帶傾斜度,便於母鵪鶉產蛋後滾出。方便拾取。別忘記設砂槽水槽,採食飲用方便。

第三、鵪鶉的疾病一般有胃腸炎,白痢,脫肛和難產等,胃腸炎由飼養不當引起腹瀉、昏迷等症狀,白痢是由沙門氏桿菌引起不食、排出的為白色有惡臭稀糞等症狀,脫肛和難產是由早產或產蛋期營養不良等引起,要每天勤觀察,發現問題對症下藥即可。

飼養鵪鶉一定要細心,以前預防好疾病。







豫東大江


鵪鶉喜歡生活在溫暖乾燥的環境當中,鵪鶉對溫度的適應能力很強在16度至30度的範圍內都可以很好的生長,溫度低於15度或者是超過30度以上鵪鶉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雌鵪鶉產蛋期間溫度要控制在20度至22度,這樣可以提高產蛋的數量。

2、鵪鶉膽子很小很容易受到驚嚇,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儘量避免陌生人,大型家畜,忽然出現過大的噪音,都會讓鵪鶉出現有驚慌,逃跑等現象出現。

3、鵪鶉的生長速度非常的快,出殼時體重有70克至75克左右,養殖45天至50天后就能成熟。

鵪鶉餵食配方主要有:玉米粉百分之52,豆餅百分之27,麩皮百分之5,魚粉百分之10,葉粉百分之5,骨粉百分之1,有條件的養殖戶還可以在飼料中加入維生素10克,出生1天至7天的鵪鶉每天餵食6次至8次,根據每週鵪鶉的生長情況減少餵食的次數,正常都是每週加少一次餵食





愛拍視頻的小偉


想養殖好鵪鶉,首先我們需要對鵪鶉的生活習性有所瞭解。根據其生活習性,建造好鵪鶉飼養舍,根據養殖目的,準備好相關設備和工具,挑選好養殖的品種,做好相關防疫工作。養殖戶就可以根據鵪鶉的生活習性,精心養殖鵪鶉。

一、鵪鶉的生活習性概述:

1、鵪鶉喜歡溫暖,安靜的環境,怕寒冷潮溼,怕噪雜的環境。

由於鵪鶉個體比較小,單位個體體重面積比例比較大,散發熱能比較多,採食量又不大,自身產熱能比較小,所以比較怕寒冷,冬季養殖環境要做好保暖增溫措施。育雛第一週要求籠舍環境溫度在36℃左右,產蛋生長期對環境溫度要求在20~25℃為宜。

鵪鶉生性膽小,對刺激反應非常敏感,易受到驚嚇。一旦遇到來陌生人、或者外來動物、以及噪雜的聲音,會驚恐不安。影響正常採食,會造成生長髮育不良,機體抗體下降,影響產蛋效率,有時過激的驚嚇,會使得鵪鶉亂竄亂撞,會造成傷亡。不過鵪鶉喜歡跳躍、短距離飛行、快跑能力強,有底飛能力的特點,所以,比較適合籠養,易管理,不易丟失。


2、鵪鶉採食特點。鵪鶉屬於雜食性動物,飼料來源廣泛,比較喜歡顆粒狀食物,採食具有規律性。

鵪鶉通常在早晚採食和引水比較頻繁,間隔時間段,而且採食量比較大;中午以後,不怎麼採食,間隔時間比較久,採食量也比較小。產蛋的母鵪鶉,生產前1個小時左右,就會停止採食。對於食物的味道,鵪鶉比較喜歡甜味和酸味食物,對日糧蛋白質飼料含量要求比較高。

3、鵪鶉的身體機能特點。鵪鶉抗病能力強,適合規模化養殖。鵪鶉對於配偶要求,基本遵循“一夫一妻”制,除非母鵪鶉多,在人為安排下,公鵪鶉才選擇性多配。

4、鵪鶉的換羽特點。鵪鶉換羽毛非常快,剛孵化出來的鵪鶉全身覆蓋絨毛,兩個禮拜後,全部可以換為幼生羽毛,很快轉換為青年羽,到一個月齡可以完全換成成年羽毛,換羽毛的速度,是雞的五倍左右。在此期間,要注意蛋白質飼料的供給,保證鵪鶉換羽的營養需求。


二、建造適宜的鵪鶉飼舍。

1、選擇建立鵪鶉飼舍的地方,首先地裡環境要比較幽靜,飼舍位置坐北朝南或者東南,窗戶與地面的面積比例為1:5,確保有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效果佳,建飼舍原則“冬暖夏涼”,便於防寒保暖。地面與牆壁要堅硬光滑,便於衛生打掃和消毒工作的實施。水電方便,交通便利,便於運輸。

2、鵪鶉舍通常建立2~2.7米的高度,橫跨度4.5~6米,長度根據養殖規模和場地環境來定。保證南北牆面均有窗戶,所有的窗戶要安裝防逃網,一端山牆設為進風口,另一山牆上安裝排風扇,便於養殖空間的空氣流通。

三、飼養鵪鶉一些準備內容。

根據自己養殖目的,可以選擇訂購專門的鵪鶉育雛籠、種鵪鶉籠、或者商品蛋用鵪鶉籠。同時,要準備飼料槽、飲水器、乾溼球溫度計、蛋託、捕鳥網和電子秤等用具。

這些東西,在購買鵪鶉之前,就需要在購買鵪鶉的場家,仔細瞭解一下,根據養殖目的的需求,專業定做,或者直接購買來用。



四、選擇好養殖的鵪鶉品種。

蛋用型鵪鶉生長速度比較慢,體重比較小,吃的也比較少。成年公鵪鶉體重大致平均120克左右,母鵪鶉145克左右。公鵪鶉育肥一個多月,體重可以達到130克,母鵪鶉主要產蛋多,年產蛋量300枚左右,平均蛋重大致11.5克左右,開始產蛋日齡40~50天。

肉用型鵪鶉生長速度迅速,體重大,成年鵪鶉平均體重300克左右。這種肉用鵪鶉,通常40日齡,就可以長到半斤重。母鵪鶉年均產蛋量在200~250個,平均蛋重大致在12.5克左右,開產日齡在40~45天。

兩種不同類型的鵪鶉,還是差異不小,一種一產蛋為主,一種以產肉為主。養殖戶根據自己的養殖目的,擇優選擇優良的鵪鶉品種來養殖就好。

五,鵪鶉的疾病預防。

養殖鵪鶉,要做好疫病預防工作。在幼鵪鶉5日齡的時候,可以滴口或者引水 傳染性法氏囊弱毒苗。在鵪鶉8日齡,可以選用新城疫lV系或者克隆30,給鵪鶉鼻滴或者點眼。在鵪鶉15日齡的時候,再次滴口或者飲水時,給鵪鶉用 傳染性法氏囊弱毒苗。當鵪鶉25日齡的時候,用疫苗新支二聯,給鵪鶉滴鼻或者點眼,同時皮下注射新城疫油苗。往後每40~50天,給鵪鶉用新城疫lV系飲水一次,進行預防鵪鶉的一些傳染性疾病。

疫苗預防措施,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使用,注意疫苗的時效性。在沒有疫苗使用的操作經驗下,特別是皮下注射,鵪鶉養殖戶一定要請專業人員或者有經驗的人員來指導操作,不可疏忽大意。

在鵪鶉養殖中,養殖戶要根據鵪鶉的生活習性,創造出適合鵪鶉生長髮育的環境。加強飼養管理,勤於打掃鵪鶉舍衛生、消毒。冬季保暖的情況下也要注意飼舍的空氣流通,保持空氣良好,是養殖鵪鶉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夏季做好通風降溫工作,更有利於鵪鶉正常生產。做好防疫工作,養殖的鵪鶉健康生產,養殖戶才能有效提高養殖效率,增加養殖收益。


冀豫耕耘


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鵪鶉是一種食用很強的家禽,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食物--鵪鶉肉和鵪鶉蛋。鵪鶉蛋、肉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鵪鶉肉細嫩,氨基酸豐富,並且還具有很多的藥用價值,是國內一致公認的珍貴食品和滋補品,具有動物人參之稱。

(一) 鵪鶉的養殖方法有

1)建設地點:要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土質好、背風向陽、遠離汙染和水、電、交通便利的地方。鶉舍最好座北朝南,以利於採光和通風。要有平整的路通往鶉舍,又不能離交通要道太近,要避免往來車輛及其他噪音的干擾。

2)屋頂:要求屋頂材料保溫性能好、隔熱,並易於排雨。最好使用瓦片建造,先抹泥再掛瓦,屋頂要有頂棚,有利於冬季保溫,夏季隔熱。

(二)籠子準備

1)雛鶉籠:主要供雛鶉使用,籠壁和籠頂可用木板和鐵絲製作,配置專用食槽與水槽。小型育雛籠的規格一般為110釐米×55釐米×40釐米,設一個活動門,可疊5~6層,每層下設一承糞板。熱源可採用電採暖加熱。

2)仔鶉籠:主要供商品鶉使用,規格為110釐米×60釐米×20釐米。

3)成鶉籠:一般 3~4層配置,每層長110釐米、寬60釐米、高20釐米。

(三) 鵪鶉舍消毒:

1)鶉舍內的地面、牆壁和各種設備都應先進行消毒,場地消毒可用石灰,辦公室、宿舍用百毒殺1:100消毒。

2)籠具用1:200配製的菌毒殺消毒液消毒,發生疫情消毒用1:200菌毒殺消毒液噴霧器噴灑。

3)進鶉前,還應進行燻蒸消毒。消毒時要將鶉舍的門窗關閉,所有進出氣孔都應堵嚴。根據鶉舍的容積,按每立方米29ml福爾馬林的比例進行燻蒸消毒。(有熱源時加入等量的水一起加熱蒸發,無熱源時每立方米29ml福爾馬林與29ml溫水混合後加入13g高錳酸鉀)。

(四)開水與開食

1)出殼雛鶉應在24小時內吃到溫水,補充體內所耗水分。 應在飲水中加6%~8%的葡萄糖,第3天在飲水中加0.01 %的高錳酸鉀。飲水後即可開食,在粉料中添加0.1%土黴素粉,以防白痢發生。

2)一般每天喂6~8次,也可任其自由採食,不得無故斷水與斷料。每日每隻平均採食量:3日齡3~4克,5日齡5~7克,7日齡9~11克,11日齡13~15克,15日齡16~18克。必須供足優質飼料。母鵪鶉開始產蛋後,食慾旺盛,粗蛋白質一般應占飼料的28%左右

(五)日常管理問題

1)0~5日齡常表現出逃竄的野性,加料、喂水要當心。

2)飼料與飲水保證供應。防止飼料被扒食濺失,防止飲水沾溼絨毛。

3)勤於檢查與調整室內溫度、溼度、通風、光照。

4)勤於觀察雛鶉的動態和排糞情況,檢查並調整好密度,防止啄癖發生。

5)做好防鼠害、獸害和防煤氣中毒工作。

6)做好各項記錄和統計報。









小馬在農村創業


鵪鶉怎麼養?要想養好鵪鶉必須要選擇優良的種鶉,準備好鵪鶉舍,鵪鶉配種,做好預防鵪鶉的疾病等等,如果做好這幾個方面那養好鵪鶉就不難了,下面就再給大家說一下養殖鵪鶉的細節,希望能幫助到您。

一、選擇優良的種鶉

要想養好鵪鶉,那在選擇種鶉的時候就要注意,要選擇羽毛有光澤,比較活躍,情深狀態比較好的,求啼聲音洪亮的,只有種鶉好了,才能養好,那些看上去精神狀態不好的千萬不要選擇,買回來以後不僅不好養,而且死亡率也高。

二、鵪鶉舍的建造

養鵪鶉必須要建造鵪鶉舍,建造的鵪鶉舍必須光線適中,通風效果好,防治貓,老鼠和蛇等的危害,一定要安裝照明的設備,夜晚要給鵪鶉一定的光照度,這樣可以提高產蛋率,飼養室內要配方網孔大小的育雛籠,仔鶉籠,成鶉籠,種鶉籠以及安排孵化的設備,飼養籠可用竹木和鐵製成,籠子底部最好製成大小合適的網狀,這樣可以及時的排除鵪鶉的糞便,間距大致為1.2米,網底要做到後高前低,這樣可以使母鵪鶉產蛋以後滾出方便拾取。食槽和水槽也要安裝好,以便鵪鶉採食和飲用方便。

三、鵪鶉配種和防治疾病

1.鵪鶉配種

配種的時候最好選擇雌鶉4個月到1年的,雄鶉6個月左右的,最好是每年更換,鵪鶉早晚的性慾最旺盛,所以早晚交配授精率最高,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人工孵化,這樣一年四季都可以讓鵪鶉交配繁殖。

2.防治疾病

鵪鶉的疾病主要有腸胃炎,白痢,脫肛和難產等等,腸胃炎主要是由飼養不當引起的腹瀉和昏迷等症狀,白痢是由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不食,排除白色有惡臭的稀糞等症狀,脫肛和難產主要是由早產或者產蛋期的營養不良導致的,所以在發病的時候要及時的根據實際的情況,去針對性的治療,不要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四、鵪鶉的產蛋和孵化

1.鵪鶉的產蛋

在鵪鶉產蛋的期間,光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夜間,如果在夜間給鵪鶉舍增加光照可以很好的提高產蛋率,但是要懸掛好適合大小的電燈,最好達到每日光照時間16個小時的光照。

2.鵪鶉的孵化

鵪鶉的孵化可用人工孵化器來進行孵化,孵化前一定要把關好種蛋,孵化溫度一般控制在22度最好,在胚胎將要破殼而出的時候,要勤幫助胚胎的活動,種蛋孵化器為17天。雛鶉出殼後12個小時就可以開始喂水和料了。

五、鵪鶉的飼料

鵪鶉的飼料最好是用營養比較豐富的多樣化的,可以用青菜、骨粉、玉米麵、碳酸鈣、食鹽等組成的飼料,但是也要添加適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每天定時定量喂4到5次,飼料要有質量保證,一般養50天左右就可以成熟了,就可以產蛋了。

以上內容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和見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感覺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下方評論留言,謝謝大家。


鄉村小吉


養殖鵪鶉前一定搞好市場調察和銷路問題,具體到養殖,我覺得因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 鵪鶉舍:鵪鶉舍的建造光線要適中,注意通風要良好,要防止貓和蛇及鼠等的危害。一定要安裝照明設備,夜晚給鵪鶉須要有光照度,這樣可有效提高產蛋率。飼養室內本配備放置網孔大小的育雛籠、仔鶉籠、成鶉籠、種鶉籠及安排孵化間。飼養籠可用竹木和鐵製成。籠子底部應制成大小合適的網狀,以鵪鶉糞便及時能漏下為宜,間距大致為一般為1.2cm,網底要做到後高前低,還要稍帶傾斜度,便於母鵪鶉產蛋後滾出。方便拾取。別忘記設砂槽水槽,採食飲用方便。

  2.鵪鶉配種:配種一般雌鶉4個月到1年,雄鶉6個月左右最好,最好是每年要更換。鵪鶉早晚的性慾最旺,交配後的受精為最高,如有把握能人工孵化,最好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讓鵪鶉交配繁殖。

  3.防治鵪鶉的疾病:鵪鶉的疾病一般有胃腸炎,白痢,脫肛和難產等,胃腸炎由飼養不當引起腹瀉、昏迷等症狀,白痢是由沙門氏桿菌引起不食、排出的為白色有惡臭稀糞等症狀,脫肛和難產是由早產或產蛋期營養不良等引起,要每天勤觀察,發現問題對症下藥即可。

  4.鵪鶉的產蛋:在鵪鶉的產蛋期間,光照很重要。經過多次試驗,夜間給鵪鶉舍增加光照可以很好的提高產蛋率。要懸掛適合大小的電燈,以達到每日光照時間為16小時。

  5.鵪鶉孵化:鵪鶉的孵化可用人工孵化器來孵化,孵化前一定要把關好種蛋。孵化溫度一般室溫22℃為好,在胚胎將被破殼出雛時,要勤幫助胚胎活動。種蛋孵化期為17天,雛鶉出殼後12小時後就可開始喂料和飲水了。

  6.鵪鶉的飼料:鵪鶉的飼料一般是用營養豐富多樣化的各種青菜、骨粉、玉米麵、碳酸鈣、食鹽等組成的飼料。也要添加適量複合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每天要定時定量的喂4-5次,飼料要有質量保證,要不會影響鵪鶉健康哦。一般養50天左右就成熟,就可以開始產蛋銷售了。

  7.老鵪鶉可銷售變錢:每年要更換新種鶉,一年後的老鵪鶉也可大量的銷售了,可提供給各大飯店或超市等銷售點,為自己也能增加不少的收入,也可自己做一頓香噴噴的燒烤鵪鶉肉享用一下,肯定會吃得很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