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站樁時如何氣沉丹田,要領有哪些?

張熹豔


內家拳法的一切樁法的核心在於,運用意念引導氣息下沉,勿使上浮。樁功幫你打開下焦,在身體松落的狀態之下幫助練習者填實下焦,這就是氣沉丹田,這個沉不是動作,而是結果,氣因松落而沉墜在丹田。收小腹也是。是因我們腰胯後坐,小腹自然內收。而非有意用力去收小腹。提肛,是氣血圓實在下,自然提起肛門,而非有意去故意提肛。所以一切造化任自然,非有意為之。假使誤以為複雜而神秘,最後就會誤入歧途?不可因站樁反而練習出了問題。它講究雙手姿態亦要自然而然,真氣沒有起來,不可強示抱圓。必待真氣起,那時托起雙臂雙手才是真。若純講姿勢造型,莫如去學學體操好得多。


作者陳松


不論習武還練功做不到氣沉丹田,有就是苦練一輩子也不會沒有什麼長進。但氣沉丹田應用,拳法跟功法又所不同。拳法中的氣沉丹田多為用後坐方式鞏固下盤,攻防自然能得心應手。而功法中的氣沉丹田多為聚氣培元,為一步經氣運行打好堅實基礎。那麼站樁時的氣沉丹田又要注意點什麼,站樁多為武術套路的基礎功,只要掌握好兩點就可以了,氣沉丹田,氣聚中,上有雙手把圓撐,下有雙腿抓、扣、沉(十趾抓地、兩膝內扣、後腰下沉),自然形成下坐方,上抱圓了。


傳統養生大周天傳人


每個習武的人都知道站樁是最基本的功夫了,就是所謂的蹲馬步。可是要做到氣沉丹田還真不是那麼簡單的一朝一夕的事。不但要掌握口訣還要以身實際,在站樁中如果有心法口訣,早該登堂入室了! 有的 人辛勤練功幾十年毫無效果,甚至連氣沉丹田的感覺都沒有,很為他遺憾,實際上,如果有心法口訣,以他們的勤奮,早就該登堂入室了,每當交流時,他們常常這樣認為,你有名師指導,當然得到的快了,他們不知道,所謂得到的快慢實際上就在於那幾句心法、幾句口訣而已。 所謂氣沉丹田的實質: 1、氣沉丹田的實質上就是松 在人體外面,“松”表現為垂肩墜肘、松襠園胯;在人體裡面,“松”表現為不執著,放得下,胸腹鬆開了,氣自然就下沉了。如果氣沒有下沉,說明沒有鬆開,體內還在用力提著什麼東西。 2、關於氣沉丹田的感覺 一旦胸腹鬆開了,就會感覺小腹部有微微的充實感、膨脹感,而胸部反而有空寂的感覺。鍛鍊時間長了以後還會有其他的感覺,這裡暫時不說了。 3、心法 上面的東西說的容易,其實很少有人做到,需要藉助某些感覺、甚至想像力進行引導。師傅教我的辦法是: 想像胃部吊著一個圓形皮囊,口朝上,當你呼氣的時候,全身鬆開,想像吊著皮囊的繩子也鬆開,皮囊鬆鬆軟軟地落到腹部(肚臍以下),同時略膨脹,以後每次呼氣,都想象從肺部出來的氣部分從鼻子出去,另一部分下行到皮囊中。而皮囊就開始膨脹。整個過程不許用力,一切順其自然時間長了不用心法也能做到。


彭于晏山西分晏


不要刻意去導引氣沉丹田,只要在身體的放鬆和心情的安靜氣息自然會隨著地心的引力沉下於丹田,這是自然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