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養鵝種類多技術難,如何飼養蛋鵝和肉鵝?

寧玉新


談到養鵝,陸陸繼續做了15年,總算積累了一些經驗。

鵝的種類是挺多的,有高產蛋的東北豁眼鵝、抱性強的四季鵝(浙江白鵝)、專門生產肥肝的朗德鵝等等。

說起技術難,其實,每一種養殖都有它的不同特點,從我經驗看養鵝相對於養雞養鴨來講,還是相對容易一些的。

如何飼養蛋鵝和肉鵝,在55天前是沒有多大區別的。

為什麼這樣說?鵝的前期生長速度快,一般70天就能達到成年體重的80%,如果育肥效果好的話,甚至可以超過成年體重。所以養肉鵝從55天開始就要轉入育肥了,這個時候的鵝大翅膀已經長成了半翅,經過15天的育肥,羽毛長齊了,體重也上去了,正好出售。

好,我們就以55天為界限給大家聊一聊蛋鵝和肉鵝的不同飼養管理技術吧。

55天前的飼養管理技術

育雛鵝前的準備:圈舍消毒、配備與育雛鵝相適應的網床、飲水壺、料盒;

育雛期管理:1-3天溫度為35-33度,溼度70%,不間斷多維飲水,餵食前期小鵝專用顆粒料,這個階段是管理的重點,防扎堆壓死,及時剔出弱苗單獨飼養。

4-7天溫度為32-28度,每天降1度,溼度70%,不間斷飲水,餵食前期小鵝專用顆粒料,第7天時加強防疫小鵝瘟疫苗,每隻小鵝注射量0.5毫升。這個階段可以餵食青草菜葉了,防止啄毛。

8-15天溫度為27-22度,每天降1度,直至22度。溼度70%,不間斷飲水,可自配飼料與小鵝專用顆粒料混合,通過三天的時間逐步過渡到自配飼料,這樣可以有效的節約成本。大量餵食青草或菜葉。14天時防疫副粘病毒,每隻小鵝注射量0.5毫升。如果室外溫度超過15度,可以考慮白天下架飼養了,晚上再趕到架上來。

16-21天,如果外界溫度高於20度了,可以考慮脫溫了,轉到地面飼養,這時候的小鵝白天可以全天候下到地面飼養了,21天時注射H5N1禽流感疫苗,每隻小鵝注射量0.5毫升。期間大量供應青綠飼料。

小鵝的中期管理:

22天-55天,進入鵝的養殖的中期,完全轉向地面飼養,飼料換成中期料, 這個階段種鵝和肉鵝養殖的唯一區別是,在28天時種鵝再注射一次副粘病毒,每隻小鵝注射量仍然是0.5毫升,35天時注射一次禽流感疫苗,每隻小鵝注射量1毫升。

下面談一談55天后肉鵝和種鵝的不同管理技術

育肥鵝的育肥期管理:55-70天,換成育肥期飼料,以能量飼料為主,這個期間的鵝不間斷供料,讓其自由採食。


注意:小鵝從第7天就可以下水洗澡,根據自己的條件,讓其自由下水,不要強趕下水,21天后的鵝必須設置專門的游泳池供鵝洗澡,否則鵝的羽毛長不好,賣不上好價,而且鵝也容易生病。

種鵝的管理技術:55-70天,仍然飼餵育雛的中期料,這個階段不換料的原因,主要是考慮種鵝骨骼的發育。與育肥鵝不同是,這個階段不用讓其自由採食,一隻鵝維持在3-5兩料的水平即可。青綠飼料讓其自由採食。

70-180天,如果有草場的話,可以全天候放牧,白天只供水,晚上補飼飼料,以能量飼料為主,可不喂蛋白飼料。

180天起進入產蛋預備期,加強能量飼料的補給,讓其自由採食,迅速上膘。同時注射副粘病毒疫苗,每隻小鵝注射量0.5毫升,間隔7天,再注射一次禽流感疫苗,每隻小鵝注射量1.5毫升。

210天開始進入產蛋期,逐步增加蛋白飼料的補給。

鵝的養殖還有很多的問題,比如疾病的治療與防治、養鵝成本的核算與控制等等,種鵝相對於肉鵝來講養殖技術複雜的多,一些細節,在這裡不再闡述,更多瞭解鵝的養殖技術,可關注我和我的小農莊,有養鵝專題知識,可細緻瞭解。

感興趣的朋友也可關注留言評論,我們的養殖技術全部來自於實戰經驗。


我和我的小農莊


養鵝種類多技術難,如何飼養蛋鵝和肉鵝?

這個問題“村民小江”來回答。

無論是蛋鵝或者是肉鵝其品種都很多。根據市場的需要,養殖戶可選擇飼養的的品種與數量。具體飼養方法“村民小江”作如下簡介。

一:蛋鵝的飼養。

蛋鵝。故名思義主要是以售賣蛋類為主的。

蛋鵝生活習性好,適應性強。對飼料要求不高。主要以粗飼為主,可放養也可圈養或工場化養殖。
但介於其對蛋產的要求,建議圈養或工場化養殖。若飼養規模不大(一般指在300至500只之內)場地允許的情況下,亦可進行散養。

對於蛋鵝的養殖,前期(1至2個月期間)可適當喂飼細料。一般以麥粉、玉米粉、膚糠、配以蚯蚓粉、螺粉等。可以周為單位,逐周增量每隻鵝每週0.5公斤的食飼增量。以催其發育成長。

在中期(3到4月)期間,可多加青料、草類、澡類、殼類(細碎或粗碎均可),粗飼可當作日常用料喂飼等。主要是增加蛋鵝的飼料入量和補充必要的元素,尤是鈣量的增加。

後期(5到6個月)。適當增加料量。

注意要點。

1:光照時間不低於10小時丿天。以增加鵝肌活力,提高新陳代謝及蛋的品質。延長產蛋期。

2:溫度的把控。一般在18到20度左右。溫度過高會降低鵝食的攝入,溫度過低會降低鵝的產蛋率。

3: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佔比不低於20%,其它礦物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按均比搭配。確保每隻鵝每天攝飼量在250克左右,不含青料澡料。

肉鵝。

對於剛出殼一到四周左右的幼鵝要保持第一週室溫不低於28度;第二週25度左右;第三週22度左右;四周18度左右為宜。鵝舍內要保持通風好;採光寬;空氣相對乾燥;養殖密度應不高於100只/50平米。要注重鵝舍的定期消毒。可用火鹼水霧噴,要注意邊角的噴施,以做到消毒全方位,不留死角。

剛出殼的幼鵝飲水飲食能力差。必要時進行人工飼餵,可由此引發鵝群的爭食。在幼鵝期,要注意飼料與青料的配比一般不超過10%。在後續的成長過程中,可視情況青綠飼料可按1:2的配比飼餵。豆餅類佔35%;玉米佔50%;糠麩佔10%到15%;骨粉佔不高於3%;食鹽不超過1%;添加劑約佔1%。
後期

管理。

肉鵝育成期主要以放養為主。對於圈養的在圈養範圍內,也可選擇較寬大的場地進行放養。主要是增加成鵝的活動量,促進其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加快新陳代謝。除了白天按常規喂飼外,晚上或夜間可補飼1到2次。尤要注意的是無論白天或夜晚,飲水的供給始終要保持充足。

這段時候的成鵝主要飼餵的目的是:增重、加膘、改善肉質等。要注意場地水源的清潔衛生。尤在高溫季節,以防成鵝引發腸炎性疾病。

總結,其實無論是肉鵝還是蛋鵝,其飼養難度並不算太高。只是蛋鵝的見效週期要比肉鵝稍長2至3個月。但綜合來看,就目前而言,蛋鵝的產出效益要比肉鵝高一些。


村民小江


如何飼養肉鵝?飼養肉鵝有哪些注意事項?這些問題必須要注意!

鵝肉一直都是家畜當中價值比較高,比較受到大眾喜歡的一種肉類,該種家畜的個頭和一般的家畜相比較還是比較大的。由於其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愛,市場價格不斷上升,很多的人都加入到餵食的行列當中來,現在市場上面鵝肉的產出量也不斷的增加。這和飼養該種家畜技術的不斷成熟也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在飼養的時候有哪些問題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呢?

1、品種挑選

目前該種家畜的種類很多,不過飼養該種家畜主要是為了吃肉,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到其生長的速度,以及肉的質量等問題。目前比較被大家喜歡的有陽江鵝等,這種家畜的肉質比較好,吃起來口感也比較不錯,飼養的效益還是比較高的。

2、育雛管理

餵食該種家畜,餵食者們需要特別注意其還是小鵝的時期,這個時候是需要大家保護的特別時候。首先,我們需要將餵養的地方進行消毒滅菌之類的處理,避免其發生病疫。其次,餵食和飼養的時候所使用的東西也需要進行處理。小鵝也需要滅菌,這樣才能夠避免其身上本身帶細菌。最後,我們所需要使用的東西最好在太陽下面晾曬兩個小時。

3、溫度溼度

剛剛被買回來的小鵝十分的脆弱,這個時候養殖區域的溫度和溼度也會影響到它們。所以,這一塊也是大家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在剛剛進入飼養區域的時候,我們的溫度就需要達到25℃到28℃左右,溼度也要達到六成左右。在餵食三四天之後,我們才能夠慢慢的將溫度降低,維持在23℃上下就行。在餵食了半個月之後,溼度需要上調,但是溫度可以下降,一般溫度維持在20℃就可以了,而從第三個星期開始,溫度就可以恢復到正常了。

4、分群飼養

根據不同的肉鵝,不同的種類,飼養者最好是分開飼養,這樣可以提高其發育的速度和程度,也能夠避免混養引起病疫帶來損失。一般來說,小鵝一群可以有六百隻,根據公母分開,根據生長的大小分開也可以。只要大家是合理分群的都沒問題,飼養的密度大概是一平五隻左右。

5、飼養方法

飼養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式,如果方式不對很容易影響最後的產出數量。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小鵝時期,我們需要一天餵食八次左右,水也要給到三次左右。在小鵝成長到中期的時候可以放養,只需要每天餵食三四次就行了。等其開始長肉了,這個時候一定要餵食精料,白天餵食三次,晚上最好再補一點,這樣長肉的效果會更加好。


保溫禽舍建造


現在很多人在農村都喜歡養鵝,養鵝確實比較賺錢的,不過鵝這種動物其實挺容易生病,那麼怎樣俄才會比較好讓俄健康的成長呢?這成為了很多人比較好奇想要了解的事情,其實想要養好鵝,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一、精心的餵養

想要養好鵝,那麼餵養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青菜,還有就是專門的牧草或者是蘿蔔葉米飯之類的,這些食物額都比較喜歡吃,而且有利於它的成長,飼料可以選擇專門的配合飼料,以粗料為主,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精細的飼料,還有就是它的飲水,最好是選擇有水源的地方,每天安排合理的飲水,尤其吃完了之後讓其飲水,這樣才能夠保證鵝的生長髮育以及進食合理。

二、精心管護

想要養鵝,它生活的地方也就是平常的鵝舍,也要注意一定要保持乾淨,要經常的打掃衛生,尤其是要消毒,可以使用石灰水或者是使用福爾馬林,進行不斷的消毒,還有就是購買鵝苗之後要進行注射疫苗,這樣才能夠預防出現一些傳染病之類的,尤其是產的小鵝也要及時的注射避免出現一些瘟疫之類的,蔓延到別的鵝。還有在飼料裡面可以添加專門的土黴素粉,這種主要是為了預防水禽出現的一種血液的傳染疾病。

總之想要養鵝的話一定要多下功夫,在精心的餵養方面,還有就是康復方面都要多費力這樣,才能夠讓俄健康的成長,而不會出現死亡之類的情況。





根之美的大掌櫃


很高興為你解答,現在養殖肉鵝和蛋鵝的人也越來越多,因為肉鵝裡面的營養非常多,所以現在很多養殖的朋友都會去養這種肉鵝,現在養殖肉鵝的技術也慢慢的越來越成熟,為了讓肉鵝的品質更好一些,下面我就說一說,在養殖肉鵝的這段時間應該注意的地方。

一、肉鵝養殖

肉鵝在比較小的時候是最應該注意的,最重要的把養殖肉鵝的地方,徹底的進行消毒,不要讓細菌傳染到這些比較小的鵝上面。另外在才買回來的一些養鵝的一些東西上面,也要進行消毒的工作,而且剛剛買回來的比較小的肉鵝,也是要進行消毒工作的。因為這些比較小的肉鵝身上可能會有一些細菌,如果這些細菌被帶到了養殖的地方,那麼就會傳染到其他健康的鵝上面。

二、及時換水

我們常見的鵝都是在水裡面生長的,所以在養殖肉鵝的時候,人們一般都會選擇在離水比較近的一些地方,但是要注意,如果是通過人工修建的一些有水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的換水。肉鵝一般主要的食物就是草,不過一般人們在養鵝的時候,會和一些飼料搭配在一起,這樣就會讓鵝長得更好一些。而且俄的神經都是比較敏感的,反應速度也是比較快的,所以不要讓鵝經常受到驚嚇,否則會影響它的生長。

三、放鵝溫度

剛剛放入養鵝地方的溫度應該差不多在二十八度左右,在養過五天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把溫度慢慢的降低一點,這個時候的溫度應該是在二十三度左右就可以了,這個時候的溼度是不用改變的。在養了差不多半個月左右,溼度要稍微增加一些溫度,應該在這個時候是二十度左右,這樣就可以了。

四、蛋鵝養殖

說起蛋鵝,母鵝喜歡選擇窩產蛋,要提供產蛋箱或者產蛋窩在產蛋舍中,因為鵝第一次在哪產蛋,以後也就經常在哪產蛋,在開產的時候要下意識的讓母鵝在產蛋箱或這產蛋窩裡訓練產蛋。母鵝經常在凌晨到上午十點左右產蛋,也有少數的母鵝在下午產蛋,在鵝舍飼養鵝群的時候,一天集蛋三次以上,上午集蛋二次,下午集蛋一次,上午十點之前,補飼鵝群要在鵝舍中,不要在外面放牧鵝群,放牧之前要產蛋完成,另外,上午要在鵝舍夫君放牧,方便母鵝回到窩裡產蛋避免母鵝在外產蛋丟失或者破損種蛋,這是必須這樣做的。

五、蛋鵝放養

檢查鵝群之後再放牧,檢查是否有即將產蛋的母鵝,即將產蛋的母鵝有飽滿的腹部,膨大的洩殖腔,平伸的尾羽,做做緩慢,一直叫,還老是找窩,發現有此現象的母鵝立即把它送到窩裡。鵝在窩裡產蛋完成之後可以在附近放牧,這是很不錯的養殖方法,放養還可以讓蛋鵝長得更快,下更多的蛋。

總結,現在大家就知道在養殖肉鵝和蛋鵝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地方,也是要根據他們生長的情況還有其他的因素來分開進行養殖,這樣才能保證肉鵝長得更肥,蛋鵝下蛋更多,更好一些,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農人浩哥


鵝是一種出肉率極高的家禽,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養殖痕跡,也培育出了很多優良的品種。那麼這些優良品種中的佼佼者有哪些呢?下面親農網就出肉方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極其優秀的鵝種,養殖戶們可以好好參考下。

1、陽江鵝

陽江鵝是廣東陽江的原產品種,屬於小型肉鵝,含肉率極其的高,就目前的數據來說淨膛率高達72%以上。其本身是一種極其溫順的鵝種,飼料轉化比例在鵝裡面也會隨名列前茅的,且特點是在背部有一條深黃色的毛帶,辨識度極其高。一般成年的鵝能長到6-8斤,在小鵝種裡面也是屬於比較大塊頭的種類,可養殖性價比高。

2、馬崗鵝

廣東馬崗的特產品種,目前在我國有著極其優秀的養殖名聲,以高產的優質鵝肉聞名。這是一種飼養比價簡單的鵝種,對精飼料要求不高,吃著粗飼料卻能長出一身的高品質鵝肉,算是名副其實的產肉大戶,鵝種淨膛率高達76%以上。成年後鵝體重在10-12斤左右,售價也十分可觀,如果附近水資源帶豐富的強烈建議養殖這種鵝類。

3、漵浦鵝

這是一種適合放養的鵝種,除了出肉量優秀意外,其本身的生長速度也比其它種類要快,追求速成的養鵝戶可以考慮一下。日常需要管理的時間也很少,因為騎在野外生存能力極強,所以日常只要將其放養在水域面積廣泛的環境就好,這樣養出來的鵝肉質也是極其鮮嫩的。另外漵浦鵝的鵝肝肥厚程度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哦。

4、烏鬃鵝

烏鬃鵝也是小種肉鵝中的佼佼者,這種淡灰色的鵝在鵝類中的消化能力是名列前茅的一種,這也導致了其育肥速度和出肉率都是很優良的。日常餵養需要多以草料為主,飼料為輔助,一般成年後的鵝體重在5-7斤左右,鵝種淨膛率在73%左右。其實烏鬃鵝的鵝毛也是很值錢的產物,大家如果當肉鵝養殖時最好可以瞭解下烏鬃鵝的鵝毛價值如何。






v蠟筆沒有新


.為蛋鵝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1. 清潔和消毒。蛋鵝育雛完成後,可以再電站下進行放養。電站邊上或附近空地處合理的建設鴨舍,作為蛋鴨下蛋的地方。蛋鵝進電站放養前半個月,將鵝舍的地面、支架等處打掃乾淨,用熱石灰水粉刷地面附近的電站底座,把洗淨的用具放入鴨舍,用0.2%的百毒殺噴灑1次後,再按每立方米容積福爾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錳酸鉀混合,關好門窗密閉後燻蒸24小時以上。雛鵝進棚前2-3天再對房舍場地用消毒威噴灑徹底消毒一次,棚舍門口處應設消毒池。

2. 、溫度、溼度:如果需要自己育雛,要注意育雛似的溫度溼度。出殼後的雛鵝因絨毛短,調節體溫能力差,一旦外界溫度不適,會影響成活率,舍內的溼度要與溫度相對均衡。進鵝苗前2天,在鵝舍鋪好細木刨花、碎新鮮稻草等墊料。準備好250瓦的紅外線燈、煤爐等取暖設備,並檢查所用設備是否完好。 育雛的適宜溫度和溼度為:1-2日齡28-29℃相對溼度60-65%;3-6日齡26-28℃;相對溼度60-65%;7-14日齡23-25℃,相對溼度65%左右;15-20日齡19-22℃;相對溼度65-70%;21日齡後適應15℃的常溫,在恢復常溫時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漸降溫。 墊料及保溫。

3. 備好水盤、料盤。水盤和料盤按5羽雛鵝配1個均勻擺放,調好高度。

4.飼養密度:每群雛鵝以500羽為宜,應根據雛鵝的體形大小和生長情況,不斷高速飼養密度。一般中、小型鵝7日齡以內每平方米飼養18——25羽,7-15日齡每平方米12-15羽,15-21日齡7-10羽,以後隨著鵝的不斷生長,降低每平方米的飼養羽數。

二 .育雛

1. 育雛密度及溼度。為有效利用鵝舍設施,一般雛鵝的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8~25羽,最好用高為35釐米的圍欄將雛鵝分群,舍內溼度控制在60%~65%,溼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雛鵝的體質下降,影響生長,所以應勤添墊草,換氣排溼,降低溼度。

2. 挑選雛鵝。挑選健壯的鵝苗,健鵝苗的特徵是卵黃吸收好,臍部收縮完全,腹部鬆軟,腿部粗壯有力,體重適中,精神活潑,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掙扎有力,有彈性。如發現卵黃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燈泡放在雛鵝腹部烘5~10分鐘,促進卵黃吸收。

挑選時有以下幾個要點:

1)看眼。眼睛要有神,眼流淚、乾澀或瞎眼的不能買;

2).聽聲。聽小鵝叫聲是否清亮,聲音沙啞的不能買;

3)、動腳。小鵝腳不僅要粗壯,還要看它的腳蹬動是否有力,腳軟無力和拐腳的不能買;

4)、摸臍。臍部要柔軟不礙手,臍發硬或大肚臍的都不能買;

5)、看毛色。羽毛要蓬鬆發亮,乾結無光的不能買;

6)、試翻身。把小鵝仰面放(背朝下腳朝上)能立即翻起的是老鵝婆孵的,若仰面放,不能立即翻身起是當年留種的新鵝婆蛋孵的.

3. 雛鵝的飲水和開食。水盤中備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錳酸鉀水溶液和複合維生素水溶液,為緩解運輸過程中帶來的應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諾沙星等。鵝苗進舍後,1~2小時內應先飲水,身體弱不會飲水的,應人工馴飲;當雛鵝聽到響聲即站起來,頭頸伸長、開始啄食,即可開食(一般在雛鵝出殼後20-25小時內),把準備好的小鵝專用飼料、切碎的嫩黑麥草、苦蕒菜放入料槽,任其採食,對個別不會食料的雛鵝,人工馴食1~2次。

4. 飼餵方法。雛鵝的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體積較小,雛鵝從食入到排出經過消化道的時間為2小時左右。因此飼餵雛鵝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齡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這是提高育雛成活率的關鍵;2周齡時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齡起鵝舍內放入砂盤,保健砂礫以綠豆大小為宜。

5. 飼料和牧草。根據雛鵝的生理特點,應選用優質小鵝專用飼料(特殊情況下可用小雞料代替),這樣不僅可以滿足雛鵝的生長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雛成活率,從而增加養鵝的經濟效益。牧草可選用嫩黑麥草、苦蕒菜等多汁青綠飼料,切碎後與精料拌和飼餵,供雛鵝自由採食,育雛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為1:2。

6. 光照和溫度。觀察雛鵝的叫聲和在舍內分佈情況,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適當調整溫度和光照。1周齡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溫28~30℃;2周齡保持晚間光照,舍溫24~28℃,以後逐步調低舍溫;4周齡前舍溫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時使用燈光照明。

7. 分群、衛生及通風。隨著鵝體的長大,要進行分群。隨後視天氣情況,如果適宜可大圈飼養,但每群最好不超過200只。雛鵝在生長過程中,每天從身上抖落的皮屑、羽毛較多,可在每天中午溫度較高時抽風換氣,沒有條件的可短時間開窗開門換氣。勤掃欄舍,清除糞便,勤換墊料,保證舍內空氣新鮮,同時搞好環境清潔衛生。

8 適時放牧: 雛鵝初次放牧的時間,可根據氣候而定,最好是在外界氣溫與育雛室溫度接近時進行,通常熱天是在出殼後3-4天,冷天是在出殼後10-15天進行初次放牧。放牧前喂少量飼料,並讓雛鵝在水池邊草地上自由活動半小時,讓其下水活動幾分鐘,再趕上岸讓其自由活動,待毛幹後趕回育雛室。

放牧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好頭鵝和訓練“語言信號”。

(2) 選好放牧場地,要求離鵝舍近,道路平坦、水質乾淨無汙染、草嫩、噪音小。

(3)合理組群,放牧鵝群300-500只為宜,並且日齡相同。

(4)遲放早收,上午在草上露水乾後放牧,下午收鵝時間早些。20日齡後,雛鵝開始長大毛,即可全天放牧,只需晚上補飼一次。

9. 定期消毒育雛舍。每天打掃鵝舍,經常清洗飼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殺噴灑1次。

10. 嚴格執行免疫計劃。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免疫程序,及時、正確地進行免疫,加強雛鵝對疫病的抵抗力。

成年鵝的飼養

1. 鵝生長至4~10周齡,由於覓食消化、抗病很強,主要以放牧為主,結合補飼中鵝料,並且應離開育雛舍,轉入生長鵝舍。中鵝的放牧場地要有足夠數量的青綠飼料,草質要求可比雛鵝低些。鵝早出晚歸以適應其多吃快拉的特點。放牧和回舍時趕鵝速度要慢,特別是吃飽後的鵝。中鵝常以野營為主,搭建棚舍以竹、木為好,棚舍要求建在水邊高地,能避風遮雨即可。45日齡以下的中鵝羽毛尚未長全,要避免雨淋,天氣炎熱的中午應讓鵝在樹陰下休息,防止中暑。並做好定期驅蟲工作。

2. 一般每日飼餵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喂料時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後放在食槽內,精料和牧草的比例為1 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麩皮10,豆粕22,魚粉4,骨粉 1. 5,貝殼粉1.6,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添加劑0.5,食鹽0.4。

3. 配合料用量應隨著飼養日齡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2釐米長餵鵝。如果沒有水上運動場,飲水器內要不斷清水,每天清洗2次。生長鵝舍每天打掃1次,勤換墊草,遇晴天,可在運動場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安全,讓鵝充分生長。

4. 適當調整鵝群,將體弱幼小的鵝集中在一起,單獨特殊照顧飼養。對鵝群抽樣稱重,分析鵝生長情況 。若生長過慢,要找出原因。飼養期28~60日齡為生長高峰期,60日齡以後,生長開始減慢,70日齡可將群鵝出售上市。

5. 飼養員必須加強巡欄,注意觀察鵝只狀態,發現早期病鵝及時隔離和治療。檢查和發現病鵝的最適時間是每天早晨天剛亮、中午、深夜及兩次喂料之間,此時鵝群正處於休息、睡眠中,病鵝容易表現出各種異常狀態,易於發現剛病或有輕微病症的鵝。

6. 在飲水中加入抗菌藥物,如氟哌酸、恩諾沙星等,從1日齡開始,連用1~3天。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腸桿菌病等。

7. 仔鵝25日齡用吡喹酮10毫克/公斤體重驅絛蟲。如果仔鵝水草食得多,應全群服用驅蟲藥1次。

8.做好消毒工作,減少禽出敗、黃麴黴菌病的發生。一旦發現病鵝應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常見病的防治

(一)小鵝瘟 

1、症狀。該病可分為最急性、亞急性2種病型。(1)最急性:原因突然死亡。多發生於1周齡以內的雛鵝。(2)亞急性:多發生於2周齡以上的鵝群,有精神、不吃食、下痢水便等現象。一部分鵝會自愈。

2、防治措施。(1)在種鵝產蛋前1個月左右連用兩次小鵝瘟疫苗,使種蛋中含有母源抗體,從而使雛鵝產生被動免疫。(2)如果種鵝沒有注射小鵝瘟疫苗,

對剛出殼的小鵝要注射弱毒苗。對種鵝已經接種的,根據當地疫情發生情況也酌情注射弱毒苗。(3)對病鵝和同群鵝要用高免的抗小鵝瘟血清進行防治。

(二)禽霍亂 

1、症狀。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鵝閉目呆立,不敢下水,飲水增多,精神萎糜,食慾廢絕,下痢稀便似草綠色,體溫在41℃~43℃,病程2天~3天,很快死亡。

2、防治措施。(1)疫區應在該病流行之前徹底消毒,儘量避免該病再次發生。(2)發現疫情及時治療。磺胺類藥物、喹乙醇及抗生素類藥物都有良好效果。

一般用0.02%的複方新諾明拌飼料,再用青黴素、鏈黴素合劑肌肉注射3天~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該病。

(三)鵝流行感冒 

1、症狀。病鵝表現為精神萎縮,食慾不振,雛鵝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難並搖頭,甩頭時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會汙溼蓬亂。

2、防治措施。(1)對1個月齡以內的雛鵝注意保暖,科學飼養管理。(2)該病多發地可以注射滅活苗進行預防。(3)對病鵝群肌肉注射青黴素,口服磺胺嘧啶片效果較好,同時注意保暖,改善飼養管理條件。

(四)副傷寒 鵝的副傷寒由沙門氏菌引起,多發生於雛鵝。常由於飼養管理不當而導致。表現為腹瀉、結膜炎、消瘦等症狀,成年鵝症狀不明顯。

1、症狀。病鵝主要表現為下痢、糞如清水,病鵝日趨衰弱,食慾消失、腹瀉,糞便汙染後軀,乾涸後封閉肛門,導致排糞困難。

2、防治措施。(1)注意飼養管理,不喂腐敗的飼料,患慢性病的種鵝要淘汰,常發地區從種蛋孵化起就應注意消毒,雛鵝要加強飼養管理。(2)用敵菌淨飲水、拌料效果好。

(五)鵝蝨 

1、症狀。鵝蝨吸食血液及羽毛、皮屑,還會傷皮膚,造成鵝生長髮育緩慢,

消瘦,成年鵝產蛋量下降。

2、防治措施。(1)鵝舍要經常清掃,墊草常換。鵝舍經常用0.2%的敵敵畏噴灑消毒。(2)已有鵝蝨的鵝可用0.5%的敵百蟲粉劑噴灑羽毛中。

蛋鵝全期防疫程序:

3日齡~7日齡:小鵝瘟高免血清0.5毫升/只肌注(按說明)。40日齡:禽霍亂疫苗1毫升/只肌注。120日齡:小鵝高免血清0.5毫升,禽霍亂病苗1毫升/只左右肌注。

種蛋的孵化及管理

四季鵝的公鵝130天、母鵝110天性成熟開始有求偶交配現象,留種繁育應選擇昂首挺胸、肉瘤高突、鳴聲宏亮、生殖器健全的公鵝做種公鵝;選擇胸寬下垂、肉瘤較低,性情溫順的母鵝做種母鵝,公母比例為1:4~5。母鵝每月產蛋13枚~15枚開始戀窩停產,這時要做好孵化前的準備。孵化箱可用磚砌成,也可用竹筐、塑料箱裡面放入7釐米~8釐米厚的乾草做墊料,每個孵化箱放置一個內裝穀糠的圓袋,在母鵝孵化時圈住種蛋以防種蛋滾出母鵝的孵化懷抱,孵化箱前面放入一個水盆、食盆,讓抱窩孵化的母鵝自由採食。孵化期為28天~30天,大多數孵化的母鵝都會自行翻蛋,個別翻蛋不均勻的母鵝可人工輔助翻蛋。

1、母鵝產蛋後及時將蛋取出放在室溫11℃~23℃、空氣溼度75%左右的避光室內貯存,種蛋應大頭向上,小頭向下,以利於蛋.

內氣室換氣。種蛋的貯存期冬天為25天左右,夏天溫度高時不能超過10天。種蛋應5天翻動一次,以防粘殼。

2、種蛋入孵前可用新潔爾滅原液加入50倍水,配成0.1%的溶液浸泡種蛋5分鐘。但要注意:用藥前後不可與肥皂接觸;浸泡溶液可多次使用,但出現渾濁或變色時應更換新藥液。

3、母鵝在孵化至7天時照第一次蛋,有蜘蛛網狀血絲,有黑色眼點的為正常發育蛋;看不到正常血管,有血壞和灰白色凝狀塊為死胎;只能看到蛋黃,而看不到血管是無精蛋,無精蛋要及時揀出。孵化至15天時第二次照蛋,血管在尖端合攏,從蛋的背面可見到尿囊為正常發育胚蛋,氣室界線模糊,胚胎顏色較亮,胚胎呈黑團為死胚蛋,應及時清除。

4、為了提高幼鵝的出雛率,種蛋經28天左右的孵化有啄殼蛋時,即可轉入攤床出雛。攤床一般高50釐米,攤上鋪一層2釐米~3釐米厚的棉被,室內溫度控制在33℃左右,出殼有困難的雛鵝要人工輔助出雛。

雛鵝的飼養管理

雛鵝出殼24小時左右即可開食,剛開食可把青菜、菜葉切成絲狀後放在手上引導雛鵝,2天后逐漸增加精料。飲用的水要用25℃左右的涼開水,水中加入0.01%新諾明和0.1%的葡萄糖水溶液,逮著雛鵝脖子,把嘴放在水中,經幾次調教雛鵝就會自己飲水。

1、溫度:第一週溫度控制在30℃,以後每週下降2℃,直至降到20℃,以後的雛鵝即可脫溫。觀察雛鵝溫度是否正常,也可根據具體表現確定。溫度正常時的雛

鵝三五成群,表現活潑,靜臥無聲,糞便顏色呈棕褐色或青褐色條狀,略帶白色。

2、密度:自溫育雛時,通常飼養密度為:1~7日齡30~40只/平方米;7~15日齡25只/平方米;15~25日齡15~20只/平方米;用火爐或地下煙道加溫育雛時,1~10日齡25~35只/平方米;11~20日齡20只/平方米;21~30日齡10只/平方米。

3、溼度:雛鵝的圈舍要保持乾燥清潔。雛鵝最怕空氣、室內環境潮溼,育雛室要勤換墊料,每天要打掃糞便,溼度保持在60%~65%左右。

4、放牧:春夏兩季的雛鵝6日齡即可放牧,秋天溫度低時可推遲到15日後放牧。放牧應選擇天氣晴朗,氣溫不低於15℃的時機,待露水蒸發後再放;20~30日齡後,如果中午有休息場所、有飲水條件的可全天放牧,但要隨時觀察天氣變化,避免暴風雨襲擊。

青年鵝的飼養管理

30天~50天的仔鵝主食青草,精料佔日糧的10%就可以。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放牧時間(無放牧條件的要把鵝趕出圈外活動1個~2個小時),有水源條件的要把鵝放在水中讓其自由沐浴嬉戲,以利於拉伸骨架,增強體質,並能減少疾病發生,精飼料中加入7%的貝殼粉,以便於開闊骨架,只有大的骨架才載肉多,育肥效果才好。50天~70天的青年鵝重點是育肥,飼料以玉米、薯類為主。適當增加蛋白質飼料,每天喂5次;夜間8至9時開燈加喂一次,做到先精料,後青飼料以利於消化吸

收。經過20天左右的突擊育肥,體軀下脂肪肥厚,尾椎和胸部豐滿,用手輕壓感到結實有彈性即可上市出售。


某多卡通


養鵝吃什麼飼料養殖肉鵝育肥配料新手必看

北京優利保是全國較大型的飼料公司之一,憑藉優秀的團隊精神,先進的科學技術,秉承實事求是、誠信經營的企業精神,企業發展迅猛,經濟實力雄厚,管理規範,有嚴格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嚴格的質量控制程序,獨特的經營管理方法,全程的客戶服務體系,健全的銷售網絡。

北京某家研發的肉鵝預混料飼料飼料,根據鵝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結合快速增重的飼養理念精心設計而成的。添加適合肉鵝生長必須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30多種營養成分,另外添加了生物製劑有效的提高飼料利用率,在肉鵝育肥的同時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為您的養殖事業保駕護航!

5%育肥鵝預混料----

【一】營養均衡全面,可有效預防育肥鵝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症。

【二】添加專用酶製劑,可提高肉鵝對粗飼料的利用率。

【三】氨基酸的平衡供給,可使羽毛整齊,出欄時不翻翅、不掉毛。

【四】促進育肥鵝的增重,使鵝體形碩大,縮短出欄週期。

產品重量:25.000千克

維生素D缺乏或鈣、磷缺乏以及鈣、磷比例失調都可造成骨質疏鬆,引起幼鵝的佝僂病或成年鵝的軟骨症。主要表現為生長髮育停滯,骨骼變形,肢體無力,軟腳以至癱瘓。成年鵝患病時產蛋減少或產軟殼蛋。平時應合理地調配日糧中鈣和磷的含量以及比例。在日糧中補充相應含量的維生素D3,或保證每天一定時間的舍外運動,多曬太陽,可促使鵝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在陰雨季節應特別注意在飼料中補充維生素D,或給予富含維生素D的青綠飼料。患病鵝和產蛋鵝群應及時補充維生素D、骨粉、磷酸氫鈣、石粉或貝粉等,調整鈣、磷的比例和含量。

平時在日糧中應注意補充鵝專用維生素預混料!

飼料廠、大型養殖場專用

0.02%鵝用維生素複合預混料

產品特點:

1、精選單體原料,維生素種類全面,預防維生素缺乏,促進鵝生長生產,提高飼料報酬;

2、VA、VE的高劑量添加可滿足鵝對維生素的需要,同時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力及抗應激能力,改善肉品質;

3、VD3含量高,有效預防佝僂病、骨軟症,防止腿病的發生;

4、採用優質載體,流動性好,易與各類原料混合均勻。

使用方法:全混合日糧使用本品按0.02%添加。

保質期:6個月

淨重:1kg/包,10kg/桶

注:由於地區差異,各地區原料不盡相同,英美爾技術部可根據客戶不同地區的原料針對性制定配方!

抗感染免疫型微生態--不是藥勝似藥

[產品特點]

1、採食量明顯增加,又能避免營養流失,使營養吸收率達90%以上。

2、能有效減少腸道中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的數量,同時提高乳酸菌等有益菌數量,減少腸道疾病的發生。

3、增強免疫機能,激活體內吞噬細胞,提升吞噬能力,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促進機體免疫應答,全面增進動物抗病能力。

4、使糞便不臭,可降低舍內氨氣、臭氣等汙染氣體的濃度,減少環境汙染,改善飼養環境。

5、可有效改善體況,皮毛光滑、光亮;改善牛羊肢蹄健康狀況,提高繁殖性能。

[使用說明]

1、取本品1包配1000斤精料或者兌水2000斤使用。牛、羊、鹿、驢、兔、鵝等均可使用。患病及應激期間可加倍量使用。

飼料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生物工程為重點,積極推進科技興企戰略,不斷研發高新技術產品。打造綠色高效生態飼料是企業長遠發展之本,公司不斷整合先進的飼料生產技術,致力於生態養殖,創造高科技、綠色、環保特色配方和生態產品

養鵝吃什麼飼料養殖肉鵝育肥配料新手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